- 相關推薦
題澉山檢書圖(二首)注釋
上學的時候,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題澉山檢書圖(二首)注釋,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料1:
題澉山檢書圖(二首)
點評:澉(ɡǎn敢)山,指浙江海鹽縣澉浦的雞籠山。清代道、咸年間蔣光筑寶彝堂于山麓,藏書甚豐,旁搜金石書畫。戴熙為作《澉山檢書圖》,學生邵懿辰、錢泰吉為作圖記。不久遂經戰亂,原圖已亡,蔣氏倩秀水畫家錢曙初作第二圖,何紹基為題詩。民國時,蔣氏后人請梁啟超再作記,王國維因題此詩。
曙畫得南樓意,醇士圖隨碧血亡。①
若論風流略名位,秀州何必遜錢塘。②
【注釋】①曙二句:曙的畫能得南樓老人的筆意,而戴醇士的圖也隨著他的死去而銷亡了。曙:即錢曙初。南樓:清代女畫家陳書的字。陳書(1660—1736),號上元弟子,晚號南樓老人。秀水(今浙江嘉興)人。錢綸光之妻。善畫花鳥、草蟲及山水、人物,筆力老健,風神簡古。秀水錢氏一門,能畫者甚多。其子錢陳群、界、從孫載、族孫維城,皆從受畫法。醇士:戴熙(1801—1860)字醇士,號榆庵。錢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歸鄉。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杭州。自投水死。戴熙詩、書、畫并臻絕詣,山水師法王?而不襲其貌,純雅有古意。碧血:指戴熙之死。②若論二句:如果只是論文采風流而略去名位不談的話,秀州曙哪里會遜于錢塘戴熙呢?秀州:州名。治所在嘉興。
作記同時邵與錢,庚申重跋倍凄然。①
三家子弟都無恙,回首滄桑七十年。②
【注釋】①作記二句:同時為圖作題記的有邵氏和錢氏。到庚申年重為作跋倍感凄然。邵與錢:指邵懿辰(1810—1861)與錢泰吉(1791—1863)。邵字位西,浙江仁和人。學者。有《半巖廬遺集》等三十馀卷。咸豐十年,太平軍陷杭州,次年被殺。邵曾在戴熙自殺后為作《戴文節公行狀》。錢字輔宜,號警石,浙江嘉興人。陳書的玄孫。學者。太平軍陷杭州,逃出往依曾國藩。著有《甘泉鄉人稿》。邵懿辰與錢儀吉、泰吉兄弟齊名。又與泰吉同在杭州,故有作記同時之事。錢泰吉《澉山檢書圖記》載,海昌蔣氏四世藏書,錢塘戴醇士侍郎聞而稱善,為寫《澉山檢書圖》而屬余記之。庚申:咸豐十年庚申。重跋當在太平軍攻陷杭州之前。②三家二句:三家的子弟如今都無恙,回首七十年間已是滄桑巨變了。三家:指蔣、邵、錢三家。三家為世交,其孫輩蔣欽頊、邵章、錢駿祥尚在。王國維《敬業堂文集序》載,海鹽之藏書家,以蔣氏生沐(光煦)之東湖草堂、寅(光)之寶彝堂為之后勁其后諸家之藏,頗或散佚。至咸豐赭寇之亂,遂掃地以盡。其幸而存者,蔣氏寶彝堂一家而已。
資料2:
《題澉山檢書圖(二首)》是一首七言律詩,由清代詩人何紹基創作。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和具體含義可能涉及到一些歷史和文化背景,但根據提供的信息,我們可以從詩中的一些具體元素來嘗試理解其含義。
首先,詩中提到了“鹿床曾作檢書圖,萬卷精神入染濡”,這可能暗示了作者對學問和文化的重視,以及對于讀書、學習的熱愛。接下來的“太息人琴歸浩杳,可應題躞未荒蕪”則可能表達了作者對于某些事物或人的懷念,以及對文化傳承的擔憂。
詩中的“鴻馀泥爪傳梅市,雁引鄉心落澉湖”可能描繪了一種對家鄉和遠方的思念,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而“文獻東南魂繞,何年蔣徑閱吟廚”則可能表達了作者對于東南地區文化傳統的重視,以及對于文化傳承的期待和希望。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何紹基對于文化、教育和傳統價值的重視。通過這首詩,他表達了對學問和文化的熱愛,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擔憂。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作者的個人情感,也體現了對文化和教育的深刻思考1。
【題澉山檢書圖注釋】相關文章:
《金陵圖》賞析及譯文注釋05-24
《山市》譯文及注釋09-24
春山圖作文07-31
題西林壁注釋09-27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1-07
山行原文翻譯及注釋03-02
《題都城南莊》注釋07-09
山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2
【精華】山行原文翻譯及注釋03-03
《題西林壁》翻譯及注釋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