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豫讓論原文及注釋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①。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②。茍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③。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④。嗚呼!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⑤。何也?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謂非忠可乎?及觀斬衣三躍,襄子責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死于智伯,讓應曰:“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⑥。”即此而論,讓有馀憾矣。段規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國之士也。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曰⑦:“諸侯大夫,名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告,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⑧。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⑨?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觍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⑩。噫!
◇注釋
①豫讓:戰國晉人,生卒年不詳;為晉智瑤(即智伯)的家臣,趙、韓、魏共滅智氏后,曾入趙襄子宮中刺殺襄子,被俘獲。后豫讓改名換姓,以漆涂身,吞炭使自己變啞,改變形象,謀刺趙襄子,又被捕,伏誅前,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三躍呼天擊之,遂自殺。事見《戰國策·趙策一》。名:聲稱,稱說。
②垂光:比喻流傳美名。
③眩世炫俗:謂欺騙、迷惑世俗。眩,欺騙。炫,夸惑。
④烈烈:形容顯著貌。愚夫愚婦:泛指普通老百姓。
⑤處死之道:處理死的方式、方法。
⑥中行(háng)氏:中行為復姓,春秋時晉侯作三行以御敵,荀林父將中行,后遂以為姓。此指晉卿荀寅,晉頃公時為下卿,后奔齊,卒謚“文”。此二句謂:中行氏把我看做一般人,我就以一般人的身份為他做事;智伯把我當做濟國之士,我就以濟國之士的作為來回報他。
⑦請地:要求割地。無厭:沒有滿足。陳力就列:謂在自己所任職位上恪盡職守。
⑧伏劍:以劍自刎。
⑨血氣:指感情。悻悻:形容剛愎自傲貌。
⑩觍(tiǎn)然:形容厚顏貌。
◇鑒賞 豫讓一直是被人們推許為忠臣的楷模,因為他能為主盡忠而死。但本文卻對他進行了冷靜深入的剖析,并闡發了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忠臣義士應該幫助君主“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敢于犯顏直諫,使君主悔悟;而那種在禍患發生之后,憑匹夫之勇,報知遇之恩,雖然“捐軀殞命”,也算不上“忠臣義士”,不值得稱道。
這是一篇見解深刻且頗有說服力的議論文。文章重點突出,論據充實,論辯有理。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屬略,作者簡明地概括了自己所認為的臣道,這一部分雖然語言不多,卻很明確,可謂要言不煩。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作者為此而不吝筆墨,使“理形于言,敘理成論”,收到“陰陽莫貳,鬼神靡遁”的效果。第三部分是在前面的高潮之后,轉以稍緩的語氣,即使退一步說,豫讓也是算不上國士的,因為他“朝為仇敵,暮為君臣”,實乃一種變節,所以只能稱之為罪人了。最后以一個“噫”字結尾,無限感嘆,盡在其中,留待讀者自己去品味、去咀嚼。
◇妙評
此論責豫讓不能扶危于智氏未亂之先,而徒欲伏劍于智氏既敗之后,獨辟見解,從來未經人道破。通篇主意,只在“讓之死固忠矣”二句上,先揚后抑,深得春秋褒貶之法。
【豫讓論原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豫讓論》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方孝孺《豫讓論》原文及翻譯06-29
豫讓論的閱讀答案09-23
《豫讓論》翻譯及賞析11-02
晁錯論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06
關于王安石論原文及翻譯注釋07-01
豫讓論閱讀題答案03-14
司馬季主論卜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六國論原文、注釋及賞析02-07
辨奸論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