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飲馬歌》原文及注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飲馬歌》原文及注釋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飲馬歌
作者:唐·李益
百馬飲一泉,一馬爭上游。
一馬噴成泥,百馬飲濁流。
上有滄浪客,對之空嘆息。
自顧纓上塵,裴回終日夕。
為問泉上翁,何時見沙石。
譯文
老馬飲一泉,一個馬賽上游。
一匹馬噴成泥,老馬飲濁流。
上有滄浪客,對空洞的嘆息。
看自己帶上的灰塵,徘徊整天晚上。
為問泉上翁,什么時候見沙石。
注釋
①滄浪客:指浪跡江湖而像屈原那樣潔身自好的人。此為作者自況。
②“自顧”句: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之意。
③裴回:同“徘徊”。
④泉上翁:指隱士。
⑤見沙石:謂水清。喻污濁的世風得到澄清。
作者介紹
李益(748—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家居鄭州(今屬河南)。公元769年登進士第,公元783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公元797年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公元800年南游揚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歷秘書少監、集賢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公元827年以禮部尚書致仕。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李益的詩全集欄目。
李益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其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歸的怨望心情,不復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律體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詩集》二卷。
人物生平
李益祖籍隴西狄道,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后遷居河南洛陽。生于天寶五年(746年),卒于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八月,享年八十四歲,是唐代較長壽的詩人之一。
《唐才子傳》:大歷四年齊映榜進士。這一年(769年)科舉有長安和洛陽兩個考點,齊映為此年狀元。《登科記考》:大歷四年,進士二十六人。上都,禮部侍郎張渭;東都,留守張延賞。李益到底是在洛陽參加考試還是在長安參加考試,學術界尚有爭議。
李益進士及第之后,于大歷六年(771年)參加制科考試,授官鄭縣(今陜西華縣)主簿。有《華山南岳》《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等詩。三年滿秩后,從大歷九年(774年)至大歷十二年(777年),李益西游鳳翔,到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職。參與了大歷九年郭子儀、李抱玉、馬璘、朱泚分統諸道兵八萬的防秋軍事行動。寫下了《從軍有苦樂行》等詩。大歷十二年李抱玉去世后,李益赴渭北。期間可能到過靈武,后轉回內地。
建中元年(780年)深秋或初冬,李益再次到靈武,依附朔方節度使崔寧。期間寫下了《夜上受降城聞笛》《祝殤辭》《軍次陽城烽舍北流泉》《從軍北征》《鹽州過胡兒飲馬泉》《塞下曲三首》等著名詩歌。建中四年(782年)李益在長安,再次參加制科考試,登第。徐松《登科記考》:“建中四年,李益、韋綬登拔萃科。”
貞元十二年(796年)到元和元年(806年),李益到幽州劉濟幕府。元和初,憲宗召李益回京,任都官郎中。后官中書舍人,后出為河南尹,后轉為秘書少監,元和八年后,轉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五年后,為右散騎常侍。太和初,以禮部尚書致仕。
李益與霍小玉的故事
唐人蔣防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記載了李益負心薄幸,辜負歌妓霍小玉的故事。是唐朝傳奇的名篇。蔣防是唐憲宗時期的人,當時李益還活在世上,造謠的可能性不大。霍小玉原是霍王府上的婢女的女兒,十五歲時,霍王死了,霍小玉和她母親都被趕出王府,霍小玉淪為歌妓。十六歲時遇到李益。當時李益二十歲出頭。應該是在大歷六年(771)參加制科考試之前。
霍小玉明白自己的地位無法和李益真正在一起,于是她和李益約定:“妾始年十八,君才二十二,迨君壯室之秋,猶有八歲,一生歡愛,愿畢此期。”霍小玉希望和李益一起相愛八年,之后任由李益選取名門閨秀為妻,自己出家為尼。但是,李益自授官鄭縣(今陜西華縣)主簿之后,立即與高門盧氏女子成婚,并且躲避霍小玉不肯相見。霍小玉相思成疾而死。
李益因為這等負心行徑受到當時輿論的普遍譴責,自己的內心也留下了陰影。《霍小玉傳》《舊唐書》等書記載李益對自己的妻子非常不放心,出門要把妻子綁起來,甚至脫光了用浴盆蓋起來才放心。
【《飲馬歌》原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原文,注釋,賞析10-16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賞析11-19
正氣歌原文及注釋06-12
《思吳江歌》原文與注釋06-19
《新夏歌》的原文及注釋12-14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翻譯及賞析12-16
《敕勒歌塞北》原文注釋06-13
《中山孺子妾歌》原文注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