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吳許越成原文翻譯及作品鑒賞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吳許越成原文翻譯及作品鑒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作品介紹】
《吳許越成》講的是春秋末年,吳越兩國互相攻伐,結為世仇,本篇著重記述伍子胥勸阻吳王許越議和。他以古例今,說得非常懇切。無奈吳王驕傲自大,忘乎所以,根本聽不進去。文章的主題是“樹得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原文】
《吳許越成》
出處:《左傳·哀公元年》
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①,報槜李也②。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③,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④。吳子將許之。
伍員曰⑤:“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⑥。’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⑦,滅夏后相⑧。后緡方娠⑨,逃出自竇⑩,歸于有仍⑾,生少康焉⑿,為仍牧正⒀。惎澆能戒之⒁。澆使椒求之⒂,逃奔有虞⒃,為之庖正⒄,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⒅,有眾一旅⒆。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⒇,使季杼誘豷(21),遂滅過、戈(22),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過,而越大于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勾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于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后雖悔之,不可食已(23)。姬之衰也,日可俟也(24)。介在蠻夷,而長寇讎,以是求伯(25),必不行矣。”
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注釋】
①夫差:吳國國君,吳王闔閭的兒子。夫椒:在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即包山。
②槜(zuì)李:吳越邊界地名。在今嘉興縣一帶。定公十四年,越曾大敗吳軍于此地。
③越子:越王勾踐。楯(dùn):盾牌。會稽:山名。
④種:文種,越大夫。太宰,官名。嚭(pi):吳國大臣名,楚大夫伯州犁的孫,出亡奔吳,以功任為太宰。因善于逢迎,深得吳王夫差寵幸。
⑤伍員(yún):即伍子胥,吳國大夫。
⑥這二句見《尚書·泰誓》。盡:斷根。
⑦過(舊讀guō):夏時國名,在今山東掖縣北。澆,人名。斟灌:夏時國名,在今山東壽光縣。斟鄩夏時國名,在今山東濰縣西南。
⑧夏后相:夏禹的曾孫,少康的父親。
⑨后緡:夏后相妻子。娠:懷孕。
⑩竇:洞。
⑾有仍:國名。在今山東濟寧縣。后緡是有仍國的女兒,所以逃歸娘家。
⑿少康:夏后相的遺腹子。
⒀牧正:主管;畜牧的長官。
⒁惎(jì):毒狠。
⒂椒:澆臣。
⒃有虞:姚姓國,在今山西永濟縣。
⒄庖正:掌管膳食的官。
⒅成:方十里。
⒆旅:五百人。
⒇女艾:少康臣。諜:暗中察看。
(21)季杼:少康的兒子。豷(yì):澆的弟弟。
(22)戈:豷的封國。
(23)不可食:吃不消。
(24)日可俟:猶言指日可待。俟,等待。
(25)伯:同“霸”。
【翻譯】
吳國國王夫差(的軍隊)在夫椒打敗越國,報了檇李的仇。便進入越國。越國國王依靠五千甲兵在會稽固守,(他)派大夫文種依靠吳國太宰嚭來求和。吳國國王準備答應他。(吳國的大夫)伍員說:“不行。我聽說:‘樹立美好的德行不如(不怕)滋生(無限),祛除疾病不如干凈徹底。’從前有過國國王澆殺滅斟灌和斟鄩,然后殺滅夏國國王相,王后緡正懷孕,從洞中逃出,回到有仍國(娘家),生下少康啊。(少康)當了(那的)牧正(主管放牧的官員),恨澆并能夠防備他。澆派椒搜尋他,(少康)逃到有虞國,當庖正(主管膳食的官員),除去了他們(虞國)的禍害。虞國國王(姚)思于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做妻子,并賜予(他)封邑綸,有田地方圓十里,有軍隊五百人。(他)能夠散布他的美德,并開始他的謀劃,收聚夏國的民眾,用(恢復)他們的官職來安撫他們;派女艾偵察澆(的情報),派季杼誘騙豷。于是滅了過國(澆的國家)、戈國(豷的國家),恢復了禹的業績,祭祀夏朝祖先和祭天,收復(夏朝的)所有。今天的吳國不如過國,而越國大于少康,如果還使它強大,不就很難對付了啊!茍踐很能聚集人并善于施恩,被施恩的不會是沒用的人,被聚集的人是不畏勞苦的人。(他們)與我們接壤,而世代為仇敵。在這時攻克了(他們)卻不占有,還讓它生存,(這是)違背天理而且助長仇敵,今后雖然后悔,也無法消除掉(禍害)。我們姬姓國家的衰亡,等待的時間可以用天數來計算啊。處在蠻夷(少數民族)之間,卻助長仇敵,靠這樣來爭取霸業,必定不能行得通的啊。”
(吳國國王)不聽。
(伍員)退朝后告訴別人說:“越國(用)十年休養生息聚集(力量),再(用)十年教育訓練,二十年之后,吳國將要成為泥沼啊!”
【簡析】
春秋末年,吳越兩國互相攻伐,結為世仇。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千古傳誦。本篇只是其中的一個片段,著重記述伍子胥勸阻吳王許越議和。他以古例今,說得非常懇切。無奈吳王驕傲自大,忘乎所以,根本聽不進去。伍子胥雖因忠諫而死,但他那“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話,對后人還是深有啟發。可參看卷三的《諸稽郢行成于吳》、《申胥諫許越成》兩文。
文章的主題是“樹得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從伍子胥看來,少康的成功在于“能戒之”、“能布其德”、“兆其謀”。而勾踐最后的成功被伍看出來的理由的是其“親而務施”。親而務施當然不是勾成功的唯一原因,但在伍看來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不同的人所需求的能促使其成功的品質是因人而異的。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為沼澤。”伍的判斷何其準確,是后來歷史的記載,還是其確實有此判斷。但我理解,如果卻有該判斷,其主要依據應不僅是上述的關于少康和勾的認識。
或者換個角度來看,對一個社會發展軌跡的判斷少則是四五年(比如我們的五年計劃),所以,判斷過二三十年的發展也應該是差不多的。
對于二三十后的我現在所處的社會,我也不是也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嗎?
附錄:【善用計謀的范蠡】
文種識賢
范蠡,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縣)人,年輕時就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而且聰敏睿智,胸藏韜略,有圣人之資,然而不為世人所識,他便憤世嫉俗,裝瘋賣傻,佯狂癲癡,浪跡江湖。越國大夫文種曾到宛縣訪求名士,聽到了范蠡的情況后心中詫異,便派了一名小吏前去看他,小吏回來報告說:“范蠡是狂人,生來就有此病。”文種笑著說:“我聽說,一個賢俊飽學的能人,肯定會被俗人譏笑為狂人。因為他對世事有獨到的見解,智慧超人,非尋常人所能及,所以才被毀謗,這是你們一般人所不懂的。”
于是,文種親自乘車前去拜訪。范蠡不知文種有否誠意,故一再回避,后來,范蠡看到文種不見到他絕不罷休,為這種求賢若渴的誠心所動,便對他的兄嫂說:“近日有客人來,請借我一套衣服、帽子,我準備見客。”
不久,文種又扣門拜訪,兩人竟一見如故,縱論天下大事,商談富國強兵之道,十分投機,鄰里十分驚奇。
文種認為范蠡是個奇才,回府后推薦給越王勾踐。勾踐很器重范蠡,封為大夫。
越王兵敗
到了春秋后期,吳國和越國開始振興,他們之間不斷進行戰爭。吳國建都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國勢先強于越。越國建都于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不足以與吳抗衡,只好向吳國年年進貢。但到了越王勾踐即位時,越國的力量也逐漸走向強盛,便不甘心屈從于吳國。
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聽說吳國在國王夫差帶領下,晝夜操練軍隊,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大舉進犯越國,勾踐焦急不安。勾踐想:與其坐等吳人來打,莫如先發制人,趁吳國準備得不夠充分,勝負之數也許未定。于是召集群臣,商議北上破吳。
大夫范蠡知道勾踐心情急躁,對吳軍的實力缺乏清醒的認識,冒然出擊,難免要吃敗仗,便坦率地規勸道:戰爭是十分殘酷的事情,無端斗殺更是違背德信,這是上天所忌諱的,對于出戰者沒有好處而且非常不利,應該慎之又慎,萬萬不可輕舉妄動。勾踐看了看范蠡,面有慍色,一言未發。
越王勾踐,奇怪范蠡為何要反對出兵伐吳。范蠡見勾踐不語,便進一步分析敵我雙方的形勢:“吳王夫差因其父闔閭為我所殺,既感恥辱又憤恨,三年來矢志復仇,秣馬厲兵,同仇敵愾,其志奮,其力齊,兵精將勇,實力雄厚。我們出擊硬拼,肯定不力。明智的選擇只能以逸待勞,堅固城防,等待時機再戰。”
然而勾踐不聽,調動全國精兵3萬人,北上攻吳,與吳兵戰于夫椒(太湖中山名)。結果,勾踐大敗,僅剩5000殘兵,退守會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又被吳軍團團圍住。勾踐身陷絕境,眼望敗鱗殘甲,亡國之憂,縈繞于懷。他凄然對范蠡說:“我不聽先生之言,故有此患。眼下如何收拾危局?”
獻計越王,屈身事吳
范蠡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對一時的成敗看得并不那么嚴重,重要的是面對現實,尋找可行方案。因此,范蠡冷靜進諫說:“持滿而不溢,則與天同道,上天是會保佑的;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才會受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為今之計,只有卑詞厚禮,賄賂吳國君臣;倘若不許,可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這是危難之時不得已之計。”勾踐無奈,只好派大夫文種前往吳軍大營請求議和。
文種初次赴吳營,受到吳王夫差的骨鯁大臣伍子胥的極力阻撓,結果是徒勞一場。
勾踐聞報,痛不欲生,心想殺妻毀室,然后與吳王決一死戰。范蠡、文種勸阻了他。二臣認為硬拼不是辦法,他們通過冷靜分析,認為吳王夫差好美色,權臣太宰伯貪財,這是可鉆縫隙。于是,越國先用美女、寶器買通伯,使之轉獻吳王夫差,然后再派文種前去乞和。
文種見到吳王,說道。“大王如能赦免勾踐,越國情愿盡獻珍寶,舉國上下降為臣民。倘若不許,勾踐將盡殺妻子、家人,毀盡寶器,然后率領5000名士兵和大王決一死戰。真的廝殺起來難免使大王蒙受損失。殺掉一個勾踐,怎能比得上獲得整個越國呢?望大王三思。”
文種的話分析了利害,軟中帶硬。太宰伯進讒言也在一旁幫腔說:“越國已經降服為臣民,若能赦免越王,的確對吳國有大利。”
吳王夫差心有所動,便要許和。這時,大臣伍于胥諫阻說:“樹德行善,莫如使之滋蔓;祛病除害,務必斷根絕源。現今勾踐為賢君,文種、范蠡為良臣,君臣同心,施德惠民,一旦返國,必為吳國大患。吳越兩國水上相連,一旦結成世仇,興亡成敗不可不慮之深遠,如今既克越國,倘若使它復存,實在是違背天意,養寇留患。”吳王不聽,終與越國講和,罷兵而去。
禮待弱國窺伺滅吳
關于對外關系,范蠡主張要禮待弱小國家,對于強國,表面上應該采取柔順的態度,但骨子里不能屈服。至于吳國,要等待或促使它走向衰落,等到時機成熟了,才可一舉而滅之。范蠡向越王說:“但愿大王時時勿忘石室之苦,則越國可興,而吳仇可報矣!”
勾踐聽了,連連稱善。他立刻命文種主持國政,范蠡治理軍旅。勾踐也苦身勞心,發憤圖強,不用床褥,積薪而臥。又懸苦膽在坐臥之處,飲食起居,必先取而嘗之。夜里常常暗自流淚,恨恨地吐哺自語:“你忘了會稽之恥嗎?”同時,他尊賢禮士,敬老恤貧,以求得百姓擁護。他還獎勵生育,積聚財物,演練士卒,修甲厲兵,始終不敢怠懈。
對吳國表面仍極盡奴顏之事。范蠡親到民間選了美女西施、鄭旦,遣香車送給吳王。同時引誘吳王大興土木,建造樓臺館所,沉湎于酒色犬馬之中。另一方面,暗中親楚,結齊,附晉,最大限度地孤立吳國。
勾踐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勾踐歸越5年了。這時越國國庫充實,土地墾殖,人民樂為所用。于是勾踐便要報復吳國,一雪會稽之恥。范蠡認為時機尚未成熟,諫阻說:“我國雖然盡心人事,但時機不成熟,勉強去求成功,對己不利。”
大夫逢同也勸阻伐吳。勾踐接受群臣的意見,只得依舊隱忍不發。
勸吳伐齊,削弱吳國
過了一年,吳王夫差準備發兵攻打齊國。越王正希望吳國勞師費餉,便隨波助瀾,親率官員前去朝賀,贈送大批禮物。吳國君臣享此榮耀,頤指氣使,人人自喜。唯獨老臣伍子胥悶悶不樂,勸諫吳王應放棄攻齊,早日擊越。
吳王不聽,遂伐齊,敗齊于艾陵。吳王凱旋,愈加躊躇滿志。他見到伍子胥,深恨此老者反復饒舌,竟然啐唾其面,嚴辭申斥。
伍子胥忿然說:“大王不聽勸阻,過不了三年,吳國必然會被越國攻破。”吳王大怒,賜伍子胥一把寶劍,命他自殺。
子胥死后。吳王寵信太宰伯,朝政更加膚白昏暗。這時,勾踐召見范蠡,問道:“吳王已殺伍子胥,阿諛之徒日眾。可否伐吳?”范蠡說:“反常的跡象雖然已經萌芽,但從整體看,吳國滅亡的征兆尚不十分明顯,現在還不可伐吳。”
熟種欺吳
越王勾踐十四年(公元前483年),吳國遇到天災,沒有糧食,民不聊生。勾踐又欲乘機伐吳。范蠡說:“天時已至,人事未盡,大王姑且等待。”
勾踐聞言大怒:“我與你談人事,你以天時應付我;現談天時已至,你又借口人事來推諉。這究竟是什么意思?”
范蠡回答說:“大王勿怪。人事必須與天時、地利互相參會。方可大功告成。現在吳國遭災,人民恐慌,君臣上下反而會同心協力,來抵御內憂外患。大王宜照舊馳騁游獵,歌舞歡飲。吳國見此,必然不修德政,待其百姓財枯力竭,心灰意懶,便可一舉成功了。”勾踐強壓復仇怒火,依然等待時機。
據文獻記載,這年正值越國獲得豐收,勾踐采用了文種的一條毒計,奉還吳國1萬石蒸熟了的糧食。吳國見子粒肥大,認為是良種,留做種子,結果顆粒不收,釀成大災。
把握時機偷襲吳國
勾踐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不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境況,竟然帶精兵北上,到衛國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會諸侯,國中僅留下太子友及老弱殘疾留守。勾踐和范蠡認為時機已到,率兵從海路迂回進入淮河,然后登陸直搗吳都姑蘇。越兵訓練多年,武器精良,范蠡等皆為宿將,雙方交鋒后,吳軍大敗,吳太子友被殺。
夫差在黃池聞此惡訊后,不敢張揚,暗派使臣,一如越國當年兵敗椒山一樣,卑詞厚禮,請求勾踐赦免吳國。范蠡對勾踐說:“現在還難以使吳國滅亡,大王且準和,待機再給予毀滅性打擊。”于是勾踐赦吳,班師回國。
二次伐吳,生擒夫差
四年后,越王勾踐再次北進伐吳。吳軍慌忙應戰,慘敗于笠澤(今太湖附近)。越軍繼續揮師,將吳都姑蘇團團圍住。按著范蠡的戰略,高筑營壘,圍而不殲,竟達三年之久。
吳王夫差戰守俱艱,幾番遣使求和。越王勾踐一度猶豫不決。這時,范蠡進諫說:“大王想得到的是吳國的宗廟社稷和整個國家,如果不慎在郊外失手,那怎么可以呢?故暫且不可決戰。我聽說,得到時機,不要疏忽大意,因為時機失去就不會重來;上天給予的卻不獲取,反而會成為災禍。如果不能沉著應付,冒然進軍,則取舍之間,變化莫測,可能前功盡棄。我們的策略已經定妥,就不要隨便變動了。”
范蠡繼續發揮他的戰術思想,對勾踐說:“用兵之道,有一定的規律,不能違犯上天的準則。太陽走到盡頭,第二天會周而復始;月亮到了盈滿之時,就開始一點一點虧缺。打仗作戰居于被動地位時,固然可以用陰柔之術,但也不宜過于退縮不前,以致屈居人下,無法還手;占上風時,固然可以用陽剛之術,但也不可過于顯露,以致被敵人窺破虛實。當采取守勢一方的潛在力量尚未耗盡時,看去雖似柔弱,也不可冒然進逼,與之發生正面沖突,以免做無謂的犧牲,付出慘重代價。用兵之道固然沒有一成不變的定法,但總是要謹嚴周密、從容沉著才能穩操勝券,無懈可擊。”
勾踐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勢窮力盡,日暮窮途,不戰而自敗。
隨后,勾踐誅殺佞臣伯,吳國也蒙受一番洗劫。此后,越國稱霸江、淮,成為春秋爭雄于天下的一霸。范蠡也因謀劃有功,官封上將軍。
激流勇退務農經商
滅吳之后,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勾踐卻面無喜色。范蠡觀察到這一細節,立刻引起深深思索:勾踐為了滅吳興越,不惜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如今如愿以償,功成名就,他便不想歸功于臣下,猜疑嫉妒之心已見端倪。情勢之下,難以久居。如不及早激流勇退,日后恐無葬身之地。
一個昏暗又微露月光的晚上,范蠡不辭而別,帶領家屬徒隸,駕扁舟,泛東海,浪跡天涯,隱于江湖。后來,他輾轉來到齊國。
范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風雨同舟的同僚文種曾有知遇之恩,遂投書一封,勸說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種見書,如夢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復上朝理政。然而樊籠已下,豈容遠飛。后勾踐誣說文種圖謀作亂。賜劍一把,令其引頸自殺。
范蠡在齊,變名更姓,稱之為夷子皮。他與兒子們耕作于海邊,齊心合力,同治產業。由于經營有方,沒有多久,產業竟然達數十萬錢。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注“詩詞網文言文閱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齊人見范蠡賢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卻喟然嘆道:“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久受尊名,終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散其家財,分給親友鄉鄰,然后懷帶少數珠寶,離開齊到了陶,再次變易姓名,自稱為陶朱公。
范蠡早年曾師事算計,研習理財之道。這次范蠡再操經商之業,自然駕輕就熟,是個行家。他每日買賤賣貴,與時逐利,沒過多久,又積聚資財巨萬,成了富翁。朱公的經商聚財之道,一是掌握好供求關系;二是掌握好物價貴賤的幅度;三是加快資金的周轉率,所以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范蠡老死于陶。一生三次遷徙,皆有英名。名播天下,垂于后世。
《左傳》簡介
《左傳》,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著,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左氏》,漢朝以后多稱《左傳》。
《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記史文學作品,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
它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歷代儒客學子重要研習史書,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在藝術上有較高的價值,善于敘事,善于描寫戰爭,亦善于刻畫人物,善于寫外交辭令,為后人所推崇。該書每與《春秋》合刊,作為《十三經》之一。該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學價值,對后代歷史著作和敘事散文都有很大影響。
【吳許越成原文翻譯及作品鑒賞】相關文章:
晏子使吳原文翻譯08-11
許行孟子原文及翻譯11-30
孟子許行原文及翻譯02-21
有關許行原文及翻譯08-11
杜甫作品《登高》原文及鑒賞10-12
與吳質書原文翻譯12-06
《勸學》翻譯及原文鑒賞09-17
過許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4-01
許金不酬原文及翻譯08-17
杜甫作品《哀江頭》原文鑒賞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