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鄂州南樓》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10-15 09:26:28 曉璇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鄂州南樓》原文譯文及賞析

  《鄂州南樓》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詩中出色地描繪了武昌的繁華的都市風光。此詩前三聯寫中秋之夜所見南樓及江、城形勝;尾聯抒發思鄉歸隱之情。此詩多用典故,化而不露,氣勢亦較為遒壯,語言清麗,風格溫婉,意境超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鄂州南樓》原文譯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鄂州南樓

  宋·范成大

  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

  漢樹有情橫北渚,蜀江無語抱南樓。

  燭天燈火三更市,搖月旌旗萬里舟。

  卻笑鱸鄉垂釣手,武昌魚好便淹留。

  詞語注釋

  ①鄂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為鄂州,治所每江夏(今武昌)。

  ②南樓:指武昌黃鶴山上的南樓。

  ③漢樹:漢陽的云樹。

  ④蜀江:指長江。

  ⑤燭天:燈火照徹天空。

  ⑥搖月旌(jīng)旗萬里舟:形容船艦之多,旌旗把月光攪動了。《入蜀記》:“賈船客舫,不可勝計,銜尾不絕者數里。”又云:“觀大軍習水戰,大艦七百艘,皆長二三十丈,上設城壁樓櫓,旗幟鮮明,破巨浪往來,捷如飛翔,觀者數萬人,實天下之壯觀也。”

  ⑦鱸鄉:莼鱸鄉,張翰見秋風起,而思故鄉吳中菇菜(茭白)、莼羹、鱸魚膾,即棄官南歸。作者是吳郡人,故云。

  ⑧垂釣手:作者自謂。

  ⑨武昌魚:盛產樊口。即樊口鳊魚。又稱“縮項編”。吳主孫皓從建業(南京)遷都武昌(今鄂州市),陸凱上疏切諫,引用《童謠》云:“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作者亦引此以自嘲未得歸隱。

  ⑩淹留:停留,久留。

  作品譯文:

  中秋之夜,是誰吹起悠揚的玉笛?黃鶴山上,觸動了思鄉的游子。

  對岸漢陽的樹木,含情歷歷;腳下的江水環繞流去,悄無聲息。

  沿江的市面燈火燭天,三更不熄;江上的船只迤邐相連,旌旗搖曳。

  可笑啊!我本該是鱸鄉垂釣的隱士,如今卻逗留武昌,忘記了歸期。

  歷史評價:

  清·紀昀:“聲調自好,然而浮聲多于切響矣。”(《瀛奎律髓匯評》卷一)清·賀裳:“此石湖帥蜀歸過鄂州作也。古云:‘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卻如此點化,何減回道人半黍。”(《載酒園詩話》)

  文學賞析:

  石湖之詩,以清新淺切為特色,如此遒壯之什,集中并不多見。詩中把前人成句及軼事歌謠,點化熔裁,渾成如己出,可見其功力。就聲情氣象來看,置于放翁集中,可亂楮葉;若與老杜比,則氣象差近而少其沉郁。紀昀評詩,持論傷嚴。所謂“浮聲切響”,與原初意義也有區別。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云:“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原是指音之清濁。何焯《義門讀書記·文選》云:“浮聲切響,即是輕重。”而紀昀先肯定此詩“聲調自好”,可見后面所謂“浮聲”、“切響”另有所指。蓋其所謂“切響”,即切合題旨或深刻警切之句,而“浮聲”則是儼然好句卻無深沉之思。紀昀的批評蓋為此而發,故其論傷嚴而似寡恩,卻是具眼人語。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治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紹興進士,做過一些地方官,并做了兩個月的參知政事(副宰相)。1170年(乾道六年)作為使節到金朝去談判國事,抗爭不屈,幾乎被殺。1182年(淳熙九年)退隱到故鄉石湖。創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園詩,洋溢著熱愛生活的激情,他善寫絕句,詩風清麗精致。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六月,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作為封建王朝的高級官吏,被委任“知成都府”、“權四川制置使”,訴江經武漢去四川,兩年之后,卸任回臨安,又經過武漢,當時正趕上中秋節,登上武昌南樓寫下了這首詩。

【《鄂州南樓》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鄂州南樓書事原文賞析12-18

鄂州南樓書事原文翻譯及賞析06-08

《鄂州南樓書事》原文、翻譯及賞析07-25

北宋詩人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0

鄂州南樓書事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2篇)04-07

晚次鄂州原文及賞析02-19

盧綸《晚次鄂州》賞析含譯文04-23

《嫦娥》原文、譯文及賞析09-27

《無題》原文、譯文及賞析04-13

《落花》原文、譯文及賞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