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原文及譯文
六國滅亡,不是因為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賄賂秦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六國論》原文及譯文,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六國論蘇轍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毫鶉,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譯文:
我讀過史記中六國世家的故事,內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諸侯,憑著比秦國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軍隊,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邊面積千里的秦國,卻免不了滅亡。我常為這件事作深遠的思考,認為一定有能夠用來自求安定的計策;因此我總是怪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也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肴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
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任由小小的韓、魏兩國,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向秦國呢?韓、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
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去隔開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域內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事的國家,協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生養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應付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行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注釋】
1.率:一律,一概。
2.判:確定,斷定。
3.“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 魏世家》和《戰國策 魏策》。
4.終:最后。
5.與:親附、親近。
6.既:已經。
7.免:幸免。
8.義:形容詞作名詞,堅持正義。
9.速:招致。
10.再:兩次。
11.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讒:小人的壞話。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謀和力量。
16.使:假如。
17.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命運。
1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禮:禮待。名為動。
21.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為動。咽:咽喉。
22.勢:形勢。
23.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
24.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為狀。 月,每月,名為狀。以,而。
25.為:治理
26.劫:脅迫,挾制。
27.勢弱于秦。 于:比。
28.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可以:可以憑借。
29.茍以天下之大 茍:如果 以:憑著。
30.故事:舊例。
31.遷:改變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當:如果
35.六國世家:六國,指齊、楚、燕、魏、趙、韓。世家,《史記》中傳記的一體,主要記敘世襲封國的諸侯的事跡。六國在《史記》里均有“世家”。
36.竊:私下。謙詞。
37.山西:古地區名。戰國、秦、漢時代,通稱殽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與當時所謂關中含義相同。
38.深思遠慮:形容深入而周密地思考。亦作“深思熟慮”。
39.咎:責怪。
40.郊:邑外為郊。周制,離都城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下面的“野”也是指郊。這里是指韓魏境內。
【解析】
此文可與其父蘇洵的《六國論》并讀。他們都是總結六國滅亡的歷史教訓的。洵文著眼于政治治形勢,批評屈辱茍安的國策;轍文著眼于戰略形勢,批評六國沒有戰略眼光,不援助韓、魏而互相殘殺。
六國論文言知識總結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無厭[通“饜,滿足]
2、為國者,無[通“毋”,不要]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3、當[通“倘”,假如]與秦相較
二、古今異義
1、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它的實際數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輩和父輩],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這樣以后]得一夕安寢。
4、至于[以致、以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5、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智謀和力量]孤危,
6、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舊事,前例],是又在六國下矣。
7、猶有可以[可以憑借]不賂而勝之之勢
8、后秦擊趙者再.[兩次]
三、詞類活用
1、賂秦而力虧[使……虧損,使動用法],破滅之道也。
2、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形作動,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戰果]則獲邑,大[形作名,大的戰果]則得城
4、至于顛覆,理[名作狀,按道理]固宜然。
5、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名作動,堅持正義]不賂秦
6、是故燕雖小國而后[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之后]亡,
7、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使動,使……退卻,擊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終[形作動,堅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動,侍奉]秦之心,禮[名作動,禮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詞作狀語,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狀,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趨于亡
四、一詞多義:
為:1、至丹以荊卿為[作為]計,始速[招致]禍焉。
2、洎牧以讒誅,邯鄲為[成為]郡
3、有如此之勢,而為[介詞,被]秦人積威之所劫
4、為[治理]國者,無使為[介詞,被]積威之所劫哉!
以:1、不賂者以[介詞,因為]賂者喪
2、秦以[介詞,用]攻戰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連詞,才,表結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詞,拿]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5、洎牧以[因為,介詞]讒誅,邯鄲為郡,
6、以[介詞,把]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介詞,用]事[侍奉]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結果連詞,相當于“而”,以致]趨于亡。
8、茍以[介詞,憑著]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而:1、賂秦而[因而,連詞]力虧,破滅之道也。
2、戰敗而[承接連詞]亡,誠不得已
3、起視四境,而[轉折連詞,可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戰而[轉折連詞]強弱勝負已判矣。
5、是故燕雖小國而[轉折連詞,卻]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敗而[并列連詞]三勝
7、惜其用武而[轉折連詞,卻]不終也。
8、有如此之勢,而[轉折連詞,卻]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9、其勢弱于秦,而[轉折連詞,可是]猶有可以不賂而[表承接的連詞]勝之之勢
10、茍以天下之大,而[轉折連詞,卻]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其:1、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代詞,代燕趙之君]土,
2、惜其[代詞,代趙國,它]用武而不終也。
3、向使三國各愛其[代詞,自己的]地
4、其[代詞,代六國]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之:1、子孫視之[代詞,代土地]不甚惜,舉以予人
2、則吾恐秦人食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代詞,代秦國]之[助詞,的]勢
4、茍以天下之[指示代詞,這樣]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或:1、或[代詞,有的人]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2、當與秦相較,或[或許,副詞]未易量。
與:1、與[動詞,親附,親近]嬴而不助五國也。
2、當與[介詞,和]秦相較,或未易量。
亡:1、諸侯之所亡,與戰敗所亡(喪失,丟失,動詞)者
2、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滅亡,動詞)。
向:1、向(如果,連詞)使三國各愛其地
2、并力西向(朝著,動詞)
猶:1、以地事秦,猶 動詞,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將猶(副詞,還)在
始:1、燕趙之君,始(起初,副詞)有遠略
2、始(才,副詞)速禍焉
終:1、終(終于,副詞)繼五國遷滅
2、惜其用武而不終(用到底,堅持到底,動詞)
兵:1、斯用兵(戰爭,名詞)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詞).不利
3、其視四境,而秦兵(軍隊,名詞)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獲得).城
2、此言得(適宜、得當,符合.) 之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各本標題不一,南宋郎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十四題作《六國論》,宋刊本《三蘇先生文粹》卷二十一題作《戰國任俠》(清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為《戰國任俠論》),明萬歷趙開美刊五卷本《東坡志林》卷五題作《游士失職之禍》。
清《四庫書目》卷一百二十子集載《東坡志林》五卷,指出《志林》是“隨手所記”性質。明茅坤認為:“余覽《志林》十三首,按年譜,子瞻由南海后所作!陛^確切點說,這篇文章是蘇軾貶官南海儋耳,生活在“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泉”(曾棗莊《蘇軾評傳》)的艱難境況下寫的,系晚年之作。宋代對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統治,吳小如在《宋詩漫談》一文中認為是“似寬實嚴”,“到北宋后期,從潛在的輿論的壓力逐漸轉化為公開的政令的控制”。蘇軾生逢其時,宦途坎坷,屢遵貶斥,而且每次都因言論文字得罪。著名的“烏臺詩案”幾乎使蘇軾斷送了生命。后來,在政治上新舊兩黨的夾擊中,他浮沉宦海,很不得志。貶官惠州時,其弟“子由及諸相識皆有書,痛戒作詩”。他自己也覺得“當焚硯棄筆,不但作而不出也”,“遂不作一字”(《東坡續集》卷七《與程正輔書》)。因而,他在南海,身邊只有“常置左右,目為二友”(《與程全父》)的陶淵明一集和柳宗元詩文數策,只好以詩文自娛了。其時所作史論,往往有他從浩如煙海的史書中發掘出來的一些他人不易發現的新穎見解,寄寓著蘇軾深沉的憂國之思和痛切的身世之感的《六國論》,便是其中之一。
作品鑒賞
蘇軾論六國誠心正意、渾厚圓融,其文承接蘇洵《六國論》中“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觀念,但現實針對性更強。
蘇軾大概既不滿宋朝維持積貧懦弱的現狀,又對王安石“一日百變法”有強烈擔憂,他曾上書銳意革新的神宗皇帝:“臣竊以為當今之患,雖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保ā哆M策》)所以蘇軾論六國格外關注“人”的問題,其視野又不局限于戰國,而是由戰國放寬到歷朝歷代,他從描述“春秋之末至于戰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自謀”的盛況,擴展到古今對“智、勇、辯、力”四種所謂“天民之秀杰”類人才的態度,指出“先王因俗設法,使出于一;戰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边@一總體回顧,體認精當而周全。由此再收歸六國與秦朝因在用人制度上的不同而導致存亡效果的不同:“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之,不失職也”,賴此“六國”方由“久存”至“少安而不即亡也”;而秦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由之因“客”而一統天下,可見人才何其重要,但“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導致“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這就等于“縱百萬虎狼于山林”,他們不愿“老死于布褐”,只能“輟耕太息以俟時”,而一旦時機成熟必“將噬人”,這正是“秦之所以速亡者”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蘇軾行文在一放一收之間,便達到“出奇無窮,一洗萬古”的境界,指責王安石變法,以始皇的“民恃法而治,吏守法而已”的任法愚民導致秦亡為例而不動聲色;批判宋朝“重文輕武”的用人戰略,以提倡國家要使“智、勇、辯、力”四種人才“區處條理,各安其所”為準則亦不動聲色。郭預衡曾撰文認為:蘇軾《六國論》于用人觀點片面、于“新法”未擊要害、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之結論“更是儒家思想的偏見”,總的看來是所謂“思想是無足取的”(《蘇軾散文的一些藝術特色》)。但蘇軾認識到的“人”的問題,尤其是“智、勇、辯、力”之人中“秀杰”能不大量失業而讓其“各安其所”的問題,也仍是現代社會要著力解決的最重要的社會問題。當人們的觀念由“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轉化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協調推進時,當發展由滿足吃穿的“小康社會”轉向提升素質的“和諧社會”時,自然不能認為蘇軾“以人為治國之本”的理念是片面、保守。
蘇軾不反對“以法治國”,他指出“陳豨過代,蕭曹莫能禁”,“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但也允許地方王侯“爭致賓客”,原因可能有二:一為“懲秦之禍”,一更為“爵祿不能盡糜天下士”。“蕭曹為政”呈“文景武之世”的作法,盡管不是主觀上想解決“客”的就生安居問題,但客觀上卻的確使漢代走向了昌盛,雖不如“先王之政”那樣,有主動積極的“養士”“愛人”的境界,然“學道易使”(即把“道”作為技術使用)之效卻何其明達。一味“任法不任人”,秦皇便有隳名城、殺豪杰”之舉、北宋新黨便釀“烏臺詩案”之冤,所以漢高祖劉邦認識到“馬上能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也悟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由此蘇軾在《六國論》中闡明了三種治國之層次:最低是“任法不任人”的治國(即秦),其次是“有法不禁客”的治國(即六國與漢),最上是以“愛人”為自覺、為核心而“學道”而制定法則來治國(即“先王之政”)?梢娭螄v究德為前提、以德與以法并重,講究使“智、勇、辯、力”之“秀杰”能“不失職”而“安其所”的原則,恰恰顯示著蘇軾繼承了儒家仁政治國理念中的對現代社會仍有不可忽視之啟發的最積極的思想要素。
《六國論》是蘇軾“雜然有感于中”而作,文中引用大量見于傳記“皆爭養士”的史實,從春秋之末,至于戰國,一直到漢代的“文景武之世”,從而導出論點,實在是“考之世變”之論。其言鑿鑿,確可信據。文章論及歷史上通過什么途徑選拔士人的問題,其時間跨度從三代、春秋、戰國,歷漢、魏、晉,到隋、唐之后,思如泉涌,旁征博引,行文曲折而無不盡意,充分表現其文章縱橫捭闔、雄辯宏論的風格。正如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中所謂“大略如行文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六國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體會蘇洵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學習作者始終圍繞中心論點不蔓不枝地展開論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及特殊語法現象,正確譯文。
1.實詞,如:弊(名)賂(動)虧(動)與(動)判(形)
數(名)事(動)道(名)厥(代)速(動)等。
2.虛詞,如:率 蓋 始 然則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義容易弄混的詞,如:其實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作狀語、省略句、被動句的翻譯等。
。劢虒W難點]
一.在閱讀方面,理解作者的論證思路,體會其嚴密的邏輯性是要點。
二.在基礎知識方面,對一些句子的翻譯是難點。
。劢虒W步驟]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二十歲,到京師卞梁(開封)去考進士。在京師等考期間,有幾個自負的舉人看蘇軾年輕,瞧不起他,有意戲弄蘇軾。六個舉人備了六個下酒菜,延請蘇軾喝酒,蘇軾欣然前往。
入席,一舉人建議為助酒興,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內容是每人說一個歷史人物的典故,聯系那樣菜,那樣菜就歸誰吃,行令要從年紀大的到年紀小的。其余五舉人連聲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釣魚”,年最長者傲氣滿臉地端走了魚;“秦瓊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十足地端走了馬肉;“蘇武北海牧羊”,第三個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張飛蜀都賣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豬肉;“關羽荊州賣豆腐”,第五個從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個舉人正準備高興地吃采喝酒,蘇軾開口了:“各位,該我行酒令了!”他說出了六個字,不緊不慢地把六盤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瞇瞇地說:“諸位兄臺,請!”
請大家想一想:蘇軾行了個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國)
二、解題
1、六國:在我國歷史上,戰國是七雄爭霸的時代,為了獨占天下,國與國之間經常進行戰爭。
《六國論》的“六國”就是指的戰國七雄中秦國以外的齊、楚、燕、趙、韓、魏六個國家,它們都被秦國一個個地擊破而消滅了。
“論”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文體的特點!读鶉摗芳仁钦務劻鶉鴾缤龅牡览。
2、作者簡介
三、寫作背景
四、學生齊讀課文并正音:
1、容易讀錯的字
弊在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棄草芥(jiè) 洎(jì)牧以讒誅 革滅殆(dài)盡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 暴曬 與 yǔ 與其 yù 參與
為 wéi 行為 wèi 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 燕國
五、整體把握文章論證結構
1.第1、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本文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弊在賂秦”,接著從正反兩個不同的角度,即“賂者”和“不賂者”,均受賂秦之害進行論證。“賂秦”的國家因“賂秦”而“力虧”;不賂秦的國家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不賂者以賂者喪”。最后總結,重申論點,“弊在賂秦”。
2.第3段以“割城”為例,論證“賂秦”之弊。
緊承第一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寫韓、趙、魏三國把祖先艱難得到的土地輕易拱手送給秦國,而“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從而論證“弊在賂秦”的論點。
3.第4段,以“不賂者以賂者喪”的事實,進一步論證“弊在賂秦”。
緊承第2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文中寫齊、趙、燕三國雖“義不賂秦”,但“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從而論證“弊在路秦”的中心論點。
4.第5段承上啟下,提出“為國者”不要被敵國的 “積威之所劫”的勸告。
5.第6段,借時諷世,借古喻今,諷諫北宋王朝改變妥協政策,奮起抵抗。
將六國的情況與北宋情況作對比,證明六國力量遠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統治者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舊事,點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六、布置作業
第 二課 時
一、課前檢測
二、研習課文
。ㄒ唬┭辛暤谝、二段:
1、小組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2、落實重要詞句:
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互(交互,引申為相伴)喪,率(全,都,一概)賂秦也
蓋(副詞,表猜測原因)失強援,不能獨完(形容詞作動詞,保全)
3、問題
提問: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問:從幾個方面說明這一中心論點的?
明確:
A 賂秦力虧,破滅之道也。
B 不賂者以賂者喪。
問: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全文,引發以下議論。
4、熟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研習第三段:
1、小組朗讀第三段。
2、重點詞語
秦以(相當于“于”,在)攻取之外
較(比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這)/實(實際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輩)/父(父輩) 暴秦之欲無厭(通“饜”,滿足)
【《六國論》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09-27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范文11-02
文言文名篇六國論原文譯文06-07
《六國論》譯文及注釋09-24
六國論譯文及注釋09-24
《六國論》的原文06-18
《勸學》原文及譯文08-27
《卜居》原文及譯文10-27
過秦論原文及譯文11-21
《中庸》的原文及譯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