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雖有嘉肴原文及譯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你還記得哪些經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雖有嘉肴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雖有嘉肴——實踐出真知
【原文】
雖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雖有至道(4),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謂乎!
【注釋】
①本節選自《學禮》。②肴:帶骨頭的肉。(3)旨:甘美的味道。④至道:好到極點的道理。(5)困:不通。(6)自反:反躬自省。(7)強(qiang):勉勵。(8)學(xiao)學半:意思是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譯文】
雖然有美味的內食,但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餓就是這個道理。
【讀解】
看了這段文學,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毛爺爺在《實踐論》當中說的一段話:“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嘗一嘗.....”從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點:非常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于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
進行實踐必須抱著現實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以清醒冷靜的態度面對現實,是一就是一,絕不說是二。即使錯了,也不敢于承認,使知道行合一,理論和實際聯系在一起,反對空頭理論。這樣就有了“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這種自然而然的結論。
學習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當然必須用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而不能摻雜使假或者驕傲浮躁。正如毛爺爺所說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鋪相成。這樣來看問題,同樣也是現實的和實際的。
作者簡介:
戴圣,字次君,后世稱其為“小戴”。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蘭考縣、民權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中國西漢時期官員、《禮》學家、經學家、今文經學“小戴學”的開創者。
戴圣先為九江太守,行治多不依法,刺史以其為大儒,故優容之。后何武為刺史,與戴圣有治理沖突。何武查得戴圣罪,戴圣害怕何武檢舉,于是自己主動辭官。后為博士,參加漢宣帝時石渠會議。又常毀何武于朝廷,后因何武公平判決戴圣子之獄事,戴圣乃慚服。
戴圣輯錄古《禮記》47篇,即今之《小戴禮記》。《禮記》集禮之大成,是一部關于禮儀的書籍。列為儒家五經之一,作為科舉試的官定書籍。
作者生平:
戴圣為周朝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孫,宋戴公封子孫于宋國的戴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建立附庸國戴國。秦末戰爭,戴邑多災年,故改稱“甾縣”。戴圣出生于西漢梁國國都睢陽,父親名叫戴仁,叔父戴德是禮學“大戴學”的開創者,戴圣早年跟隨叔父戴德等人潛心鉆研禮學,成就卓著,開創了禮學“小戴學”,教授同鄉橋仁等一大批徒弟,朝野威望很高。但作為禮學的代表人物,戴圣有點居功自傲,不拘小節,甚至于時不時干出一些逾越法紀的事情。因為戴圣的名望地位,前任刺史對戴圣的不軌行為視而不見,戴圣也就習慣成自然,愈演愈烈。
后來,戴圣擔任九江太守,何武擔任了揚州刺史一職,恰巧管轄九江太守。何武按照職權范圍,毫無保留的對戴圣的不當行為進行監督。戴圣根本不把何武這個年輕人放在眼里。何武暗中派人將他的罪行查證清楚,然后向他“露章”,就是故意把罪證透露給他。戴圣知道自己的不端行為被何武掌握,對何武更加憎恨。雖然何武沒有告發戴圣,但戴圣擔心何武檢舉自己,就主動辭職,到京城去做博士。到京城后,戴圣對何武仍然有所忌恨,不失時機地在朝廷散布一些何武的壞話。不久,戴圣兒子的賓客勾結綠林大盜搶劫,其子受牽連入獄,被官府抓獲,羈押在廬江。處理這一起案子的正是何武。
真是冤家路窄,戴圣以為自己毀謗了何武定會遭到報復,兒子肯定要被判處死刑。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出乎戴圣的意料,何武根本不計較個人私怨,秉公處理了參與這起案件的罪犯,對未參與該案的戴圣兒子宣判無罪釋放。戴圣因此敬佩何武的愛憎分明和公正司法。只要何武到京城,就一定去誠心誠意地拜訪他。
【雖有嘉肴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雖有嘉肴原文翻譯05-10
雖有嘉肴翻譯及原文05-22
《雖有嘉肴》說課稿06-25
雖有嘉肴教學設計08-09
《雖有嘉肴》教學設計05-29
《雖有嘉肴》教學反思04-22
雖有嘉肴教學設計08-05
《雖有嘉肴》教學反思04-22
《雖有嘉肴》閱讀答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