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原文賞析及譯文參考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機智勇敢、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yàn)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fù)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①齊之習辭者也(善于)②今方來(正要) ③何坐(犯罪)
④縛者曷為者也(同“何”,什么) ⑤齊人固善盜乎(本來) ⑥非所與熙也(同“嬉”,開玩笑)
2、翻譯文中畫浪線的句子:
①吏二縛一人詣王。 [譯]兩個小官吏捆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
②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譯]兩者只是葉子相似,它(果實)味道是不同的。
3、楚國君臣采用了怎樣的計謀來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預先安排抓住齊人偷盜的情境,當晏子到來時,故意帶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齊人都善偷,從而戲弄晏子。
4、對楚王的無理,晏子本可以據理力爭,慷慨陳詞,進行反擊,可他為什么不那么做?
[答]正面陳述不如反唇相譏有力,而且有智慧。
5、如果是你,你還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嗎?如果沒有,請說說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答]沒有。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運用比喻、類比等反駁方式反擊了楚王的無禮和無理。
6、結合你所了解的知識,說說“橘生準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道理。
[答]植物的生長受環境(溫度、土壤等)的制約和影響。
二:
1.解釋文段中加線的詞語。
習辭: 避席:
2.楚王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回擊的?
3.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目的是想說明什么?
4.把“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翻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5. 晏嬰在這場外交斗爭中巧妙地運用了類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為,把“淮北”比為 ;把“橘”比為,把“枳”比為 。
6. 文中晏子與楚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試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2分)
晏子:
楚王:
7. “吏二縛一人詣王”的目的是什么?
8. 楚王戲晏嬰,你認為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為什么?
9. 結尾處寫道:“王笑曰”,你覺得這寫出了當時楚王什么樣的心態?
10.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大意。
11.晏子是怎樣的一個人?
晏子使楚閱讀答案
二
1.習辭:能言善辯,長于辭令。 避席:離開座位。
2.因為晏子是“齊之習辭者”;機智設喻進行回擊
3. 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一來到楚國就偷盜,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人喜歡偷盜。反擊“齊國人本來就喜歡偷盜”的發難。
4.譯文:當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
5.齊、楚、不盜之民、盜賊
6. 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機智靈活。楚王興師動眾,卻顯得心勞舌拙,不堪一擊;晏子單槍匹馬,卻具有千鈞之力,所向無敵。(意近即可)
7. 讓楚王看見并借此侮辱晏子。
8. 成理成文即可
9. 成理成文即可
10. .敘述晏子出使楚國,用辭令戰勝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表現了他外交上的機智。
11.機智善辯 義正詞嚴而又不卑不亢
翻譯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來高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并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么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么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賢明的國君,無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無能為力的國君,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辭令的人,如今他正要來楚國,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大王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哪里的人?’我則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接著再問:‘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竊罪。’"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賞賜給晏子酒喝,喝酒正當暢快盡情的時候,兩個士兵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做什么了?’公差回答 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成為橘子,它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為枳,只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社會風氣使百姓善于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晏子使楚原文賞析及譯文參考】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原文和譯文賞析02-23
《晏子使楚》原文及譯文04-23
晏子使楚原文及譯文11-12
關于《晏子使楚》的原文及譯文06-19
晏子使楚原文及賞析12-28
晏子使楚的原文譯文及詳細解釋04-25
晏子使楚原文及譯文4篇11-12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賞析02-25
《晏子使楚》《晏子辭千金》原文及譯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