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齊大饑原文及翻譯
《齊大饑》是戰國時代的作品,出自《禮記·檀弓》下。該詩主要想說明做人要有骨氣,絕不能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施舍的道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齊大饑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齊大饑
——做人不食嗟來之食
【原文】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2)。有餓者蒙袂輯屨(3),貿貿然來(4)。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5)!”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6),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7)!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注釋】
、俦竟澾x自《植弓》下。②食(si):拿飯給人吃。(3)蒙袂(mei):用衣袖蒙著臉。輯屨(jv):身體物理邁不開步子的樣子。(4)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5)嗟: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6)從:跟隨。謝:表示歉意。(7)微:不應當。與: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譯文】
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饑餓的人來吃。有個饑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無力地拖著腳步,莽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吃食,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揚眉抬眼看著他,說:“我就是不愿吃嗟來之食,才落地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終于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后說:“恐怕不該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后,則可以去吃!
【讀解】
“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就出自這個故事,是說為了表示做人地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地施舍,哪怕是讓自己餓死。
咱們的傳統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氣,用通俗的話來說,人活的是一口氣,即使受苦受難,也不能少了這口氣。還有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人窮志不短,不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都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的尊嚴的強調,對人的餓精神的重視。
即使是在今天,這一傳統觀念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合理性。在人的餓精神和肉體之間,在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間,在人的尊嚴和卑躬屈膝之間,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寧可舍棄后者,犧牲后者,不使自己成為行尸走肉,衣冠禽獸。
人之所以為人,而非行尸走肉,區別大概正在這里。
作品出處
《齊大饑》出自《禮記·檀弓》下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又叫《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抖Y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從來禮樂并稱。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齊大饑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思齊原文翻譯及賞析08-04
齊民要術翻譯及原文08-02
張齊賢明察原文及翻譯09-06
齊民要術原文及翻譯03-11
南歌子·古戍饑烏集原文翻譯及賞析09-08
題齊安城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2-23
晏子諫齊景公原文及翻譯07-25
《晏子諫齊景公》原文及翻譯01-16
《趙威后問齊使》原文、翻譯及賞析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