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答顧東橋書原文及翻譯
《傳習錄》是哲學著作,作者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答顧東橋書便是其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答顧東橋書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來書云:“近時學者,務外遺內,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誠意’一義①,針砭膏肓,誠大惠也!”
吾子洞見時弊如此矣,亦將何以救之乎?然則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盡,復何言哉?復何言哉?若“誠意”之說,自是圣門教人用功第一義,但近世學者乃作第二義看,故稍與提掇緊要出來,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注釋】
①“故先生”一句:王yang明早期曾強調“誠意”的重要性,他所著的《大學古本序》第一句就是:“《大學》之要,誠意而已也矣。”
【譯文】
你來信說:“現在的學者,只注重外在的知識追求而忽視了本心的存養,知識雖然廣博但不得要領。所以先生特別提倡‘誠意’這一點,針砭時弊,使那些病入膏肓的人有所醒悟,真是大有裨益呀!”
你對時弊洞察得如此透徹,你打算怎樣糾偏呢?顯然我的思想觀點,你已經悉數領略,我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我還有什么好說!至于‘誠意’的學說,本來就是圣人教人用功的根本出發點,但是近代的學者卻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上,所以我塞簡略地把它的重要性提出來,并不是我本人的特別提倡。
【原文】
來書云:“但恐立說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師傳,影響謬誤,未免墜于佛氏明心見性①、定慧頓悟②之機,無怪聞者見疑。”
區區格、致、誠、正之說,是就學者本心日用事為間,體究踐履,實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積累在!正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聞者本無求為圣人之志,又未嘗講究其詳,遂以見疑,亦無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當一語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謂“立說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注釋】
①明心見性:佛教禪宗的主張,意為讓自己心底清澈明亮,待看見自己的真性,就可以成佛,而無須于文字上摳求。②定慧頓悟:定慧,佛教的修養功夫,指禪定與智慧。出去心中的雜念為定,明了事物的道理為慧。頓悟,意為突然之間明白了困惑已久的佛理,一悟成佛。與儒家的‘困知’相對。
【譯文】
你來信說:“只害怕先生的學說立論太高,下功夫去實踐時太方便簡捷,學生們互相傳承時出現謬誤,就不免會陷入佛教的明心見性、定慧頓悟的禪機中,也難怪聽了先生學說的人會產生疑惑。”
我對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學說,是就學者的本心要在日常事物中體察、探究、實踐、落實而言的,實實在在下功夫,其間可有很多階段、很多積累呀!這正與佛教的定慧頓悟相反。聽到我的學說的人本來沒有做圣人的追求,又不曾仔細推敲我的學說,所以會心存疑惑,也不足為奇。像你這么聰明的人,自然會對我的學說一點就透,卻也說我的學說“立說太高,用功太捷”,這是為什么?
【原文】
來書云:“所喻知行并進,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之功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然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則知行并進之說無復可疑矣。又云“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后之差”,無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說,此尤明白易見。但吾子為近聞①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后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后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先知路岐之險夷者邪?“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無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謂“不見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謂“此亦毫厘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說,則知行之為合一并進,亦自斷無可疑矣。
【注釋】
①近聞:指朱熹的知先行后的觀點。
【譯文】
你信中說:“你所說的知行應該并舉,不應該分為前后兩步,就是《中庸》中說的‘尊德行而道問學’兩中功夫互相存養,互相激發,本心和外物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然而修行的功夫有個先后順序,不可能沒有先后的區別,就像知道是事物才會吃,知道是湯羹才會喝,知道是衣服才會穿,知道是路才會走在上面。從來沒有還沒見到事物就先做事的。這中間的先后順序也是瞬間微妙的,不會截然分明的,不像今天知道了事物,明天才去實踐那樣。”
既然說“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那么知行并舉的說法就沒有什么可以懷疑的了。又說:“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后之差”,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知食乃食”等說法,尤其顯而易見。但是你被朱熹先生說的知先行后的觀點所蒙蔽,而自己不曾察覺。人必然有想吃東西的心,然后才會去認識食物,想吃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動的開始。食物口味的好壞,一定要等到入口之后才知道,哪有不嘗一嘗就已經預先知道食物味道的好壞呢?一定先有想走的心,然后才會去認識路,想走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走的開始。路途的坦蕩險峻,必須親身行走過之后才能知道,哪里有還沒有走過就預先知道路途的坦蕩險峻的呢?“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以此類推,都沒有什么可懷疑的。如果如你說的那樣,才正是“不見是物而先有事”。你又說“此亦毫厘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這也是你體察還不夠精確。然而就像你所說的,那么知和行并舉也肯定沒有什么好懷疑的。
【答顧東橋書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答蘇武書原文翻譯09-13
與顧章書原文及翻譯07-29
答蘇武書原文,翻譯,賞析01-04
答蘇武書原文翻譯及賞析12-14
《答秦太虛書》原文及翻譯07-24
《答司馬諫議書》的原文及翻譯07-25
答蘇武書原文及翻譯賞析01-12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及翻譯03-07
與顧章書翻譯和原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