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入若耶溪崔顥原文及翻譯
《入若耶溪》是唐代詩人崔顥的一首詩,詩人用幽靜的情趣,輕靈簡凈的筆觸,素淡、勻潤的色調,刻劃若耶溪的山水幽境,表現自己處在這清凈幽美環境中的愉悅、寧靜心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入若耶溪崔顥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入若耶溪
唐代: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
譯文
我駕著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閑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蕩悠。晚霞從遠處背陽的山頭升起,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之所以著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環境的幽靜,正是為了寄托詩人喜清厭濁、好靜惡鬧的情懷。
一、二句,敘寫作者乘著小船進入若耶溪。“輕”、“去何疾”和“已到”這幾個字,傳達出詩人由于舟行迅疾、將入佳境而激起的歡快、驚喜之情。三、四句,描寫詩人到達云門山下,在清澈如鏡的溪水上輕輕蕩槳,暢游山水風光的情景。但詩人并沒有正面描寫溪兩岸的青山、綠樹、溪花、幽草,甚至也沒有寫云門山和云門寺;而是著意抒寫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應與融合。“起坐魚鳥間”一句,是寫自己在船上欣喜地忽起忽坐,時而仰望碧空翔鳥,時而俯視清溪游魚;“動搖山水影”一句,則描寫自己天真地用船槳拍擊溪水,看青山的倒影在水中動搖、變幻。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的身心無拘無羈,與魚鳥游翔,與山水嬉戲,完全與美妙的大自然契合無間。這兩句著重寫動態,從魚鳥、山水和詩人自己的活動中表現一種“空靈”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靈動、有情趣。
五、六兩句,著意渲染清溪的幽靜。但詩人并未把它寫成一片死寂,而是以聲音反襯寂靜。詩人諦聽著溪岸山巖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并且饒有興致地期待著山巖自己的回聲。同時,他還感覺到在這清溪里說話,盡管暫時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靜;但話聲一停,環境越發顯得清靜。環境如此幽靜,使詩人深深感嘆“事事令人幽”。此時,即將沒入西天的夕陽,將一束淡淡的光輝灑落在這縹碧澄清的溪水上,詩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船槳,面對著夕陽,讓全身沐浴在殘余的陽光之中。詩到這里,戛然而止。但這一束射到溪中的夕陽光,卻使這蜿蜒曲折的若耶溪,一路上都穿行在林蔭蔽天的山崖之間的清靜幽深境界如在眼前了。
作者簡歷
崔顥(704?—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開元十一年(723年)登進士第。唐玄宗開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門下任職。唐玄宗天寶(742—756年)初年,入朝為太仆寺丞,官終尚書司勛員外郎。其前期詩作多寫閨情,流于浮艷輕薄;后來的邊塞生活使他的詩風大振,忽變常體,風骨凜然,尤其是邊塞詩慷慨豪邁,雄渾奔放,名著當時。《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入若耶溪》對比閱讀題
入若耶溪
[南朝]梁 王藉
余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馀景。
21.兩首詩的第三聯都用了什么表達技巧?結合崔顥詩的第三聯作簡要分析。(3分)
22.兩首詩都寫了泛舟若耶溪,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4分)
參考答案:
21.(1)以聲襯靜(或“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反襯”);
(2)溪岸山巖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在幽谷中傳來清晰的回聲;在清溪里說話的聲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靜,環境越發顯得寂靜清幽。
評分標準:共3分。以聲襯靜(或“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反襯”)1分;結合崔顥詩第三聯具體分析:“響自答”1分,“言彌靜”1分。意思對即可。
22.(1)相同: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若耶溪清幽環境的喜愛之情。
(2)不同:王藉詩:詩人由景生情,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游,產生歸隱之意。崔顥詩:詩人留戀這清靜幽美的環境,與大自然契合無間,表達了愉悅、平靜、無拘無束的心情。
評分標準:共4分。相同點:對清幽環境的喜愛之情1分。不同點:王藉有厭倦宦游,歸隱林泉之意1分;崔顥與自然契合,留戀山水,無拘無束1分。結合具體詩句分析1分。
【入若耶溪崔顥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11-18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06-08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05-24
入若耶溪原文及賞析11-07
入若耶溪原文及賞析10-15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6-10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6-04
入若耶溪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