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狼三則》其二的原文注釋及譯文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三則》其二的原文注釋及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通“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注釋:
屠:宰殺牲畜。這里指屠夫,殺牲畜賣肉的人。
綴行甚遠:緊隨著走了很遠。綴,連結,這里是緊跟的意思。
投以骨:即“以骨投之”。把骨頭丟給狼。
從:跟隨。
矣:相當于“了”。
并驅:一起追趕。
窘:緊張為難,
敵:名詞活用為動詞,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顧:轉頭看,看見。
積薪:堆柴草。薪,柴草,這里指麥秸。
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苫,蓋上。蔽,遮蔽。
弛:放松,這里指卸下。
眈眈相向:瞪眼朝著(屠夫)。眈眈,注視的樣子。
少時:一會兒。
徑去:徑直走開。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很久。之,在句中調節音節,沒有實際意義。
瞑:閉眼。
意暇甚:神情悠閑得很。意,這里指神情、態度。暇,空閑。
暴:突然。
斃:殺死。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 。[動詞]其,指柴草堆。
隧入:從暗道進去。
尻:屁股。
股:大腿。
假寐:原意是不脫衣帽坐著小睡,這里是假裝睡覺的意思。假,假裝。寐,睡覺。
蓋:這里有“原來是”的意思。
黠(xiá):狡猾。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
止增笑耳: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有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投向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追趕,另一只狼仍舊跟從。屠夫又投骨頭給它,后面的狼得到骨頭后停止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來了。骨頭已經投完了,可兩只狼還是像原來一樣追趕屠夫。
屠夫感到非常緊張為難,害怕受到狼的前后攻擊。往旁邊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其中堆積了柴草,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倚靠在它的下面,卸下擔子拿起刀。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夫)前面。過了一會兒,那只狼似乎閉眼了,神情十分悠閑。屠夫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正想要走,轉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背后。狼的身體已經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文言文翻譯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把這只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道理與啟示
對于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不能妥協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面對“狼”要沉著冷靜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
從“一屠晚歸”至“綴行甚遠”,簡潔地敘述了屠戶遇狼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一個賣肉晚歸的屠戶,在“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卻又行人斷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兩只惡狼給盯住了。草草幾筆,就勾畫出危急的處境,緊張的氣氛,實在扣人心弦,為后面描述屠戶的斗爭策略作了鋪墊。
(屠夫懼狼)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夫首先是“懼”。于是采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認為,只要滿足狼的貪欲,就可脫險。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也似乎如他所料,使兩狼“綴行甚遠”的情況暫時有了改變,文筆十分曲折。可是照樣投骨的結果,只不過讓后狼暫時停腳,而“前狼又至”;直到骨頭投盡了,也沒有填飽餓狼的饑腸,而“并驅如故”,因此屠戶處境更加危險。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證明了屠戶退讓遷就策略的失敗。這是第二層。
“屠大窘”,說明在危急的關頭,他產生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明白自己已面臨生死抉擇,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殺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殺狼。屠戶已在事實面前吸取了教訓,開始考慮如何改變“前后受敵”的不利條件。他機敏地環顧麥場且速“奔倚”在積薪之下,放下擔子,拿起刀,利用麥場的有利地形,改變了途中兩狼并驅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敵的處境。“狼不敢前”是屠戶敢于斗爭的初步效果,并非它們開始退讓。“眈眈相向”,說明兩狼既兇狠又狡詐,也準備變換策略,尋機殘害屠戶。這樣,雙方進入相持階段。這是第三層。
(屠夫御狼)第二段分兩層:
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后,又變換筆法,寫一只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只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蹲著,然后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閑。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說明,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狼的狡詐形象,讓人們仔細品味,加深對狼的本性的認識。這時的屠戶雖然不能猜透它們誘敵包抄然后夾擊的花招,但對于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不受這種假象欺騙,不是釋刀自喜,而是趁機“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結束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閑假象,屠戶的暴起動作,相映成趣。
(屠夫殺狼)第二層,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準備趕路,又警惕地轉視積薪后,發現了另一只正在鉆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丑態,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束。行文至此,才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屠戶“乃悟前狼之假寐,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相呼應。這使屠戶也使讀者領悟到:只知狼兇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一面,那就要受騙上當;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注意暗藏的狼,滿足于一時的勝利,到頭來還會遭到失敗。
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詐,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局,也間接贊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余味無窮。
寫作手法:
1、先敘事,后議論
2、敘事簡介生動,情節曲折
3、借物喻人,寓意深刻。
4.運用動作、心理描寫刻畫狼和人物
創作背景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1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被郭沫若評價道:”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木)三分。“《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作品簡介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聊齋:書齋名;志:記錄;異:奇怪的故事)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聊齋志異》中有狼三則。其一被蘇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收錄為“專題《狼》”,其二被選為滬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第34課《狼》,魯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30課《狼》和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第30課《狼》。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年06月05日-1715年0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他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貢考。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狼》一共三則。
【《狼》其二的原文注釋及譯文】相關文章:
《狼三則》其二的原文及譯文09-26
煉鋼原文注釋及譯文09-24
清明原文注釋及譯文09-24
觀潮原文及譯文注釋04-08
口技原文及譯文注釋04-08
《勸學》原文及譯文注釋06-07
《師說》原文、譯文及注釋04-08
《蟬》原文注釋及譯文09-28
公輸原文、譯文、注釋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