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溫病條辨原文翻譯

時間:2022-08-28 05:44:38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溫病條辨原文翻譯

  《溫病條辨》為清代吳鞠通所著,是一部溫病學專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溫病條辨原文翻譯,歡迎閱讀和參考!

  溫病條辨原文翻譯

  從前,淳于公說過:“一般人擔心的問題,是擔心病多;醫生擔心的問題,是擔心治病的方法少。”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沒有比溫病更突出的了。什么原因呢?六氣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說了,風、濕與燥沒有不同時夾雜有溫的,只有寒同溫相反,然而被寒邪傷害的人一定患熱證。天下的病哪有比溫病更多的呢?記載和論述方劑的書是從張仲景開始的。張仲景的書專門論述傷寒,但這只是六氣之中的一種啊!其中有同時論說到風的,也有同時論說到溫的,可是所講的風,是寒中的風,所講的溫,是寒中的溫,因為他的書本來就是論述傷寒的呀!其余五氣一概沒有涉及,因此后代也沒有傳下來。即使這樣,然而創作的人稱作圣人,闡述的人叫做賢明的人,學習的人果真能徹底究明他們的文章,通曉他們的文義,變化和推行有關的理論和治法,用它們來治六氣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們來治療內傷也是可以的。無奈社會上很少有善于觸類旁通的、以缺少治療六氣致病方法為可恥的、有才識的醫生,而大都不能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地去類推,只是拘泥不變地像按照圖樣去尋求好馬一樣地就傷寒而論傷寒。

  自從王叔和以后,醫生們大約都用治傷寒的方法治療六氣造成的疾病,這樣做,好比用細葛布擋風,指鹿為馬地混淆了傷寒、溫病的界限,到治療時立即失敗,也就知道他們的醫術粗疏了。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就仍舊襲用原來的方劑,稍微改變藥味,沖和、解肌等方劑就紛紛地出現于記載。到陶華的《傷寒六書》出現,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傷寒的方法治療六氣造成的所有疾病了。不僅僅對張仲景沒有講到的內容未能闡發新的義理,就連張仲景已寫定的書也都遭到了篡改。一般人喜歡《傷寒六書》內容淺近,共同宗法它,而人民的禍害就頻繁了。又有一個叫吳又可的,編著《瘟疫論》,其中的方劑本來是治療特定時期發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一般的人錯誤地用它治療平常時候發生的溫熱病。最后像方中行、喻嘉言諸醫家,雖然把溫病列在傷寒之外,但是治療方法則最終沒有離開傷寒。只有金代劉完素先生能通曉熱病,超出各家,編著的《河間六書》分上、中、下三焦論述治療,而不墨守六經,近似暗室中的一盞明燈,激流中的砥柱。可惜那個人敦厚樸實而缺乏文采,他的論述簡略而沒有發揮盡致,他的方劑有時也駁雜而不純粹。繼承他的人又不能闡明其中的含義,彌補其中的疏漏,像張景岳這一類學習醫道的人,尚且在責怪詆毀他。于是,他的學術不被闡明,他的主張不被施行。社會上的平庸醫生遇到溫熱病,沒有不首先發汗解表,摻雜用消導之法,接著就猛用攻下之法,或者亂用溫補,輕病因為這個緣故而加重,重病因為這個緣故而致死。對僥幸不死的就吹噓是自己的功勞,造成死亡便閉口不說是自己的過失。即使病人也只知道重病難以挽救,卻不了解是誤用了藥物而殺人。父親把這一套方法傳給兒子,老師把這一套方法授與學生,整個社會同一風氣,牢不可破。肺腑不能說話,含冤而死了的鬼魂深夜號哭,兩千多年以來,大略相同,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

  我朝政治安定,學術昌明,著明的醫家一批批地出現,都知道從《靈樞》、《素問》探求醫學的本源,向張仲景的著作求教醫道。自從吳人葉天士先生《溫病論》、《溫病續論》出現,然后依照溫病的名稱求取溫病的實質。熱愛醫學的人都知趨向正道,但是墨守常規的醫生仍舊各自認為自己老師的學說正確,厭惡聽取高明的理論。那些技術不高明的醫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淺的.內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義,并在醫療實踐中加以運用,因而很少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我的朋友吳鞠通先生懷有救世的抱負,具有悟性超人的智慧,酷愛學習,從不滿足,研究醫理力求精深。他志向高尚,仰慕古代名醫,虛懷若谷,以百家為師。他痛感社會上的醫生對溫病蒙昧不清,于是傳述前代醫家的可為法式的醫學理論,抒發平生的臨證心得,窮盡溫病的源流,寫成這部書。但是仍舊不敢自信,同時顧慮社會上的人也不相信這部書,因此在書箱里收藏了好長時間。我認為學習的人本來沒有自信的時候,可是以天下最多見的溫病,卻竟然沒有對付溫病的方法,幸運地得到了這種方法,就應當趕快拿出來公開。比如拯救被水淹、被火燒的人,難道還等整好帽子束結頭發嗎?況且人們的心理沒有不同的,高明的醫學理論不會與世隔絕,這部書一旦出世,必定會很快遇到揚子云那樣的人,并且將有闡明其中的主旨,彌補其中的疏漏,使遭受瘟疫的人都能登上長壽境域的人出現。這是天下后世的希望,也是吳先生的希望啊。《折揚》、《皇荂》這兩種通俗的歌曲,人們聽的時候都能領會,張嘴而笑;《陽春》、《白雪》這兩首高雅的歌曲,能跟著唱和的卻只有幾個人,古來如此。了解我或者責備我,完全聽憑當代的社會輿論,難道不好嗎?吳先生認為我的話正確,于是共同評議審定后就交付刊印了。嘉慶十七年八月十六日,同鄉愚弟汪廷珍謹序。

【溫病條辨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南史》的原文內容及原文翻譯01-03

《明史》原文及翻譯08-22

《天道》原文及翻譯09-20

關雎原文及翻譯07-21

原文翻譯及賞析07-09

水調歌頭原文與翻譯07-22

《飲酒》原文及翻譯08-17

《海棠》的原文及翻譯09-30

《江南》原文及翻譯11-02

杞人憂天原文翻譯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