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吳太伯世家原文及翻譯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史記·吳太伯世家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大凡從太伯至壽夢十九世。二十五年,王壽夢卒。壽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次曰馀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賢,而壽夢欲立之,季札讓不可,於是乃立長子諸樊,攝行事當國。王諸樊元年,諸樊已除喪,讓位季札。季札謝曰:“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節矣’。君義嗣,誰敢干君!有國,非吾節也。札雖不材,愿附於子臧之義。”吳人固立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傳以次,必致國于季札而止,以稱先王壽夢之意,且嘉季札之義,兄弟皆欲致國,令以漸至焉。季札封於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四年,吳使季札聘于魯。去魯,遂使齊。說晏平仲曰:“子速納邑與政。無邑無政,乃免于難。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得所歸,難未息也。”故晏子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于欒高之亂①。去齊,使于鄭。見子產,如舊交。謂子產曰:“鄭之執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以禮。不然,鄭國將敗。”去鄭,適衛。自衛如晉,說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曰:“晉國其萃于三家乎!”將去,謂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難。”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
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
節選自《史記·吳太伯世家》
【注】①:齊景公十四年,齊國大夫欒施、高強互相進攻。
譯文:
從太伯創建吳國算起,到第五代時武王勝殷朝,封其后代為二國:其一為虞國,在中原地區,其一為吳國,在夷蠻地帶。總計從太伯至壽夢共傳十九代人。二十五年,王壽夢死。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叫諸樊,次子叫余祭,三子叫余昧,四子叫季札。季札賢能,壽夢生前也曾想讓他繼位,但季札推辭不答應,于是讓長子諸樊繼位,總理諸種事務,代理執掌國政。王諸樊元年,諸樊服喪期滿,要把君位讓于季札。季札推辭說:“曹宣公死后,各國諸侯和曹國人都認為新立的曹君不義,想要立子臧為曹君,子臧離開曹國,以成全曹君繼續在位。君子評論子臧說他‘能遵守節義’。您作為長子本是合理的繼承人,誰敢觸犯您呢! 當國君不是我應有之節。我雖無能,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樣的義舉。”吳國人堅持要立季札,他拋棄了家室財產去當農民,吳人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十三年,王諸樊死去。留下遺命把君位傳給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傳弟,一定要把國位最后傳至季札為止,來滿足先王壽夢的遺愿。而且因為兄弟們都贊賞季札讓國的高風亮節,大家都想把國君之位讓給別人,這樣就能依次漸漸傳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號為延陵季子。
四年,吳王派季札到魯國聘問。季札離開魯國,就出使到齊國。勸說晏平仲說:“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職。沒有這兩樣東西,你才能免于禍患。齊國的政權快要易手了,易手之前,國家禍亂不會平息。”于是晏子通過陳桓子交出了封邑與官職,因此在欒、高之亂中得以避免災禍。季札離開齊國,出使鄭國。見到子產,如見故人。對子產說:“鄭國掌握政權的人奢縱欺人,大難將臨,政權定落于你身上。你執政時,要小心地以禮治國,否則鄭國將要衰敗!”離開鄭國后,季札到了衛國。從衛國到了晉國,欣賞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說:“晉國政權將要落到這三家吧。”臨離開晉國時,對叔向說:“你要勉力而行啊! 晉國國君奢縱而良臣又多,大夫很富,政權將落于韓、趙、魏三家。你為人剛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禍患。”季札剛出使時,北行時造訪徐國國君。徐君喜歡季札的寶劍,但嘴里沒敢說,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還要到中原各國去出使,所以沒獻寶劍給徐君。出使回來又經徐國,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墳墓樹木之上才離開。隨從人員說:“徐君已死,那寶劍還給誰呀!”季子說:“不對,當初我內 心已答應了他,怎能因為徐君之死我就違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太史公說:延陵季子的仁愛心懷,向慕道義終生不止,能夠見微知著辨別清濁。啊,又是多么見多識廣、博學多知的君子啊!
習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攝行事當國 當:執掌 B.鄭之執政侈 侈:奢侈
C.晉國其萃于三家乎 萃:聚集 D.北過徐君 過:探望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季札見微而知清濁的一組是(3分)
①子臧去之,以成曹君 ②季札棄其室而耕
③無邑無政,乃免于難 ④難將至矣,政必及子
⑤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 ⑥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諸樊服喪期滿后想把君位讓給季札;季禮認為諸樊作為繼承人符合禮義,在推讓不得的情況下拋棄家室財產去做農人,吳國人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
B.諸樊離世時,為滿足先王壽夢的遺愿,留下遺命將王位傳給余祭,意思是想要按次序以兄傳弟,這樣就能漸漸傳給季札;但兄弟們都想當國君,季札只得到延陵這塊封地。
C.季札使齊,認為齊國政權將易主,勸說晏子納邑與政;使鄭,認為鄭執政者驕縱,勸子產要小心以禮治國;使晉,認為政權將落于韓趙魏三家,勸叔向考慮如何免于禍患。
D.季札曾造訪徐君,知道徐君內心喜歡季札的寶劍,出使歸來途徑徐國時打算贈劍,但是徐君已經過世,季札就將寶劍解下,掛在徐君墳前的樹上才離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君義嗣,誰敢干君!有國,非吾節也。札雖不材,愿附于子臧之義。
(2)故晏子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于欒、高之亂。
【史記·吳太伯世家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史記·吳太伯世家》閱讀練習及答案07-02
《史記》三十世家·吳太伯世家全文04-02
《三十世家·吳太伯世家》全文03-16
《史記·曹相國世家》原文及翻譯04-01
《史記·蕭相國世家》原文及翻譯04-03
《史記孔子世家》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1-27
《史記趙世家》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史記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譯譯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