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古籍常識
古籍善本是指經過嚴格校勘、無訛文脫字的古代書籍。時代下限,一般確定在乾隆六十年。市場上出售古籍書,大多數均為清代或者民國時期的書籍,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善本古籍常識,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善本古籍常識 篇1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經過嚴格?、無訛文脫字的刻本。印刷術產生前,把原稿或別本認真繕寫下來,經過與原文校核無誤,就成為善本。唐以后,雕版印刷盛行,善本的內涵也比原來更擴大了,往往指?眹烂、刻印精美的古籍,包括刻印較早、流傳較少的各類古籍。張之洞在《書目答問》中認為,所謂的善本之義有三:一是足本,無闕卷,無刪削;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三是舊本,包括舊刻、舊抄。
清末藏書家丁丙對善本也提出了四條標準:一是舊刻;二是精本;三是舊抄;四是舊!,F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條”說。“三性”指書籍應具備較高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熬艞l”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寫的圖書;明代刻、抄寫的圖書;清代乾隆以前流傳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國及歷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刊印的圖書;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過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術上能反映古代印刷術發展,代表一定時期技術水平的各種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畫、插畫的刻本;明代的印譜、清代的集古印譜、名家篆刻印譜的鈐印本,有特色的親筆題記等。
善本古籍常識 篇2
劣的本子通稱為“劣本”或“惡本”,優良的好本子則不稱“優本”而稱“善本”!吧票尽边@個名詞之見于文獻似始于北宋。如江少虞《皇宋事實類苑》卷三一“藏書之府”第十八條載:“嘉祐四年,仁宗謂輔臣曰:‘《宋》、《齊》、《梁》、《陳》、《后魏》、《后周》、《北齊書》,世間罕有善本,未行之學官,可委編校官精加校勘!比~夢得《石林燕語》卷八說:“唐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書為貴,書不多有,而藏者精于讎對,故往往皆有善本。”這時的所謂“善本”,顯然只是指書籍之?本珜徴叨裕瑒e無其他涵義。
按照這個涵義,宋刻本并不都是善本,因為除官刻的國子監本、公使庫本以及某些家刻本在校勘上比較精審,堪稱為善本外,坊刻本中如福建建陽的麻沙本之類并沒有作過認真?,不僅夠不上善本,有些甚至是惡本。而且,宋刻本在宋人眼里等于今人眼里的新出版物,即使精善的國子監本也未見得受到重視。試看,北宋末大藏書家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記述她在避金兵南行時“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后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可見監本在當時并不珍貴。至于坊肆惡本,更只是小學生上學堂所背書包里的貨色,正如今天對待學校課本一樣,誰也不會把它珍藏起來當寶貝。
由于自然損耗,再加上天災人禍,到明代中葉,宋本就少起來了!拔镆韵橘F”,宋本甚至元本逐漸成為收藏的對象。如明嘉靖時權相嚴嵩倒臺后被抄沒的財產清單中就開有宋版書若干部,和金銀珠玉珍寶并列。到了清代,乾嘉時大藏書家黃丕烈因為收藏了一百多部宋本,就以“百宋一”名其書齋,并且自號“佞宋主人”。清后期四大藏書家中的楊以增得到了宋本《毛詩》、三禮和四史,也題其書齋為“四經四史之齋”。另一個陸心源認為其收藏宋本之多超過了黃丕烈,更以“皕宋樓”自夸。當然,對他們這種做法并沒有必要加以非議,這么做至少對保存已成為文物的宋元舊本書有好處。但他們對這些已成為文物的舊本書并不另找一個名稱,卻承用了過去的“善本”之稱,這就弄混淆了“善本”的涵義。
光緒初,張之洞提督四川學政時編寫過一本《輶軒語》,在“論讀書”條中說:“善本之義有三:一,足本,無闕卷,未刪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舊本,一舊刻,一舊抄!币、二仍是從校勘來講的,三則把善本當成了文物。稍后,四大藏書家之一的丁丙在其《善本書室藏書志》中,就將善本歸納為舊刻、精本、舊抄、舊校四類。其中舊刻指的是宋元本,精本指的是明洪武至嘉靖時刻本,包括少數“雕刻既工,世鮮傳本”的萬歷以后刻本,加上舊抄、舊校,都是視為文物的善本。但在精本中又說洪武至嘉靖時本中“足本、孤本,所在皆是”,在舊校中也說“補脫文,正誤字,有功后學不淺”,這樣,又把校勘精審的涵義混雜了進去。改革開放以來重視古籍善本,對“善本”的涵義又頗多議論,并出現了所謂“三性”、“九條”之說!叭浴闭撸瑲v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之謂,而“九條”則是如何才算善本的具體規定。其實,“三性”中的后兩性很難成立。如清末民國初覆刻宋元本,其精工有轉勝于明仿宋刻者,很具備藝術代表性,但由于時代太近,便不能視為“善本”。在清末民國初,還有一些高水平學術著作仍雕版印刷,很具備學術資料性,但也不能列入“善本”之中,原因仍是時代太近?梢,真起作用的只有一個,即歷史文物性,是“一性”而不是什么“三性”。此外,“九條”中成問題的也不少,如以乾隆時作為善與不善的`界限,說乾隆及乾隆以前流傳較少的印本、抄本為善本,殊不知清刻本中真正難得、堪稱文物的書,一部分在清初,多緣涉及懷念故明而遭禁毀;一部分在道光、咸豐時,則由于當時作為文化中心的江、浙等地所刻書板受太平天國戰事的影響而被毀。乾隆刻板雖毀,但印書已多流傳,道、咸刻板則印書無幾,故板毀后遂成罕見之晶。
為了避免今后再發生糾纏,我主張索性把所謂“善本”區分為兩種涵義:
(1)一種涵義是凡成為文物的古籍都是善本。宋刻本,元刻本,明嘉靖以前刻本,明活字本,明抄本,清前期舊抄本和有價值的稿本、批校本,清人就視為善本,今天當然更是善本。明萬歷以后少見的和印制精美的刻本,清代少見的或印制特別精美的刻本、活字本,民國時特別少見的刻本,以及清中葉以后少見的抄本,有價值的稿本、批校本,在今天看來也可以定為善本。這里主要貫徹了“物以希為貴”的原則。至于將來,譬如過了若干年,清代、民國時的刻本又稀少起來,則我們的子孫后代很可能再把它提升為善本?梢娺@種具有文物涵義的善本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動的。
(2)再一種涵義是校勘精審的才是善本。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一個本子是善就永遠是善,不善就永遠是不善,而決不會像文物涵義的善本那樣,標準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動。這種涵義的善本不受時間的制約,它可以是清末民國時的刻本,甚至可以是近年來新出版的影印本、鉛字排印本,當然也可以是宋元本、明本、舊抄本、稿本、批校本等等成為了文物的善本。
因此,有相當多的本子會既是?本珜彽纳票,又是成為文物的善本;也有一些本子只是成為文物的善本,不是?本珜彽纳票荆贿有一些本子則只是?本珜彽纳票,不是成為文物的善本。
【善本古籍常識】相關文章:
善本古籍常識06-19
判斷古籍善本價值的標準04-01
善本珍本的古籍修復原則03-31
古籍知識:善本的兩種涵義03-30
《古籍小常識》古籍的流傳精選推薦03-18
古籍常識介紹04-01
古籍的版式常識04-01
《古籍小常識》古籍的序跋怎么寫03-19
小常識古籍的印章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