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時間:2023-03-14 14:09:12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1

  通過對醫療器械的安全控制和風險分析,采取相應措施從而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適用范圍:

  通過正常招采程序進入我院的醫療設備(含科研、教學)、配件。

  醫療器械使用安全風險管理是對醫療器械臨床使用環節可能發生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評價、控制和檢測工作的管理方針、程序及其實踐發系統運用。

  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650號,自20xx年6月1日實施;

  2、《國務院關于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80號,自20xx年5月4日實施;

  3、《醫療器械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8號,自20xx年2月1日實施;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xx版),第六章醫院管理6、9、4、1“有醫學裝備臨床使用安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相關工作制度與流程”。

  2、《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xx版),第六章醫院管理6、9、4、1“有生命支持類、急救類、植入類、輻射類、滅菌類和大型醫用設備等醫學裝備臨床使用安全監測與報告制度”。

  1、病人和操作人員不能覺察的危險因素,如放射線、電離輻射、磁場。

  2、昏迷、麻醉狀態或臥床病人,尤其老人、兒童、殘疾人,對危害無法采取正常反應。

  3、作為生命支持和功能替代的醫療器械,其安全性、可靠性能直接影響人體生命安全。

  4、使用中的醫療器械絕緣程度下降,保護接地措施不當等因素造成的電氣安全隱患。

  5、多種醫療器械連接使用,可能產生更大的安全隱患。

  6、不同醫療器械之間相互干擾,如電磁干擾產生的安全隱患。

  7、有源醫療器械通過皮膚或直接插入體內時,電氣安全性能造成的危害。

  8、特定環境如濕度、溫度、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易爆物質,使醫療器械在應用中可能造成安全性、可靠性下降。

  10、年久失修或大修理后未按常規進行設備有關數據檢測,使電氣、機械等部件安全性能下降未被發現。

  11、使用人員操作失誤或無關人員在無意或無知情況下變動醫療器械的工作狀態和預設置,造成的安全風險。

  12、未重視生產廠家提示的適應證、禁忌證及風險因素或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1、為防止醫療器械在使用中對病人和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必須設置警示標志。

  (1)危險標示:對放射線、電離輻射、高磁場等區域的通道與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警告標志。

  (2)狀態標示:對X線機房、CT機房、直線加速器和SPECT等機房,當設備處于工作狀態時,通常設置紅燈以示警告。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標準IEC60601-1-1988〔《醫用電氣設備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第一版〕及其第一號修訂標準0991-10制定了醫用電氣設備安全的`國家標準GB9706、1-1995《醫用電氣設備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該標準是醫療設備在整個使用壽命周期中必須達到的安全基本要求。

  醫療器械必須采用保護接地,配電方式為三相五線制、保護接地母線接地電阻應小于4Ω。大型醫療設備如CT機、MRI、DSA、直線加速器、SPECT等,應按設備安裝說明書中接地電阻要求,設置專用接地保護。對有特殊要求的供電系統如心胸外科手術室,應采用1:1隔離變壓器與專用接地線,隔離變壓器的二次回路不接地。

  國家對放射診斷、治療設備,包括X線機、CT、DSA、核醫學設備如SPECT、PET、PET-CT、γ計數儀,醫用直線加速器、鉆機,模擬定位機、x-刀和γ刀等,國家己有成熟的防護標準和安全規范,主要的防護規范有兩項,《GBW-3-80醫用遠距離γ射線治療衛生防護規定》和《GBW-2-80醫用治療X線衛生防護規定》。

  在采購醫療設備時,應選擇通過電磁兼容性安全認證的醫療設備。在設備的安裝布局中,應考慮醫療設備之間的相互干擾與影響、在使用前應分析各種醫療設備的電磁兼容性問題,制定操作規程時應充分強調電磁輻射的防護措施。

  設備使用前對醫護人員、操作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可采取現場培訓和工廠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大型醫療設備培訓可分多次完成。

  (2)了解使用說明書、維修手冊及與該設備有關的國際、國家標準。

  (3)科室所購置設備應具備說明書,并隨機器放置。醫學裝備部按使用說明書,協助臨床科室制定設備操作規程,內容如下:

  ①有關醫療設備適用的對象、設備保管人員、應用范圍、開機前檢查、注意事項及標準程序。

  ④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安全風險、禁忌、操作人員要求等。

  (5)大型貴重精密儀器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具備操作人員上崗證。

  (2)大型貴重精密儀器設備應指定專人操作與專人負責管理。

  (4)使用人員應與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共同開發醫療設備的全部功能,做到物盡其用。

  (5)為確保醫療設備始終處于最佳的性能狀態,并及時發現設備性能的變化,對大型醫療設備日常的質量控制,由使用科室醫技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對設備作穩定性檢測,并進行評價。

  (6)操作使用人員應按設備使用說明書及操作規程要求對設備定期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

  (7)根據《醫療設備三級質量控制具體要求規范》及設備技術要求,醫學裝備部制定設備維保周期及內容,并定期對維護報告進行分析。

  (8)醫學裝備部按照《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管理制度》,《大型醫療設備管理制度》等對全院醫學裝備進行定期巡檢及預防性維護,并對巡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

  (9)設備維修人員在維修醫學裝備后應進行相關的性能檢測和電氣安全檢查,并對檢測內容進行登記,經檢修仍不能達到使用安全標準的醫療器械,不得繼續使用。

  (1)科室應將設備日常維護及使用情況定期報告醫學裝備部。

  (2)醫療設備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該醫療設備,懸掛設備停用標識,并立即通知醫學裝備部,可撥打63910296(外線)、2296(內線)或與設備責任人直接聯系。

  對培訓記錄、預防性維修、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計量管理及維修數據進行分析評估,評估數據作為下周期管理依據。針對數據分析原因,持續改進。

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 2

  在醫療行為的全過程中,醫療風險無處不在。醫務人員、患者、醫院管理人員、患者家屬、涉及醫療行為的各類人員都可能成為醫療風險的責任人或受害者。為了避免醫療風險的發生,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糾紛,改善醫院管理,特制訂我院醫療風險管理規定。

  一、指導原則

  醫務人員是醫療風險防范的重要責任人,要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具有預見性,注意發現醫療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關注高風險環節,力求控制。對于不可控風險,要權衡利弊,降低風險。難以避免的。風險,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實施。

  二、醫療風險管理制度

  1.院長是全院醫療風險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者,主管院長承擔主管業務的風險管理責任,各科室主任承擔所屬科室的醫療風險管理責任。

  2.醫院各科室員工均有權,也有義務提出全院、科室和崗位工作中的各種醫療風險隱患,規避、控制、上報風險,提出改進措施,保證醫療工作的安全和質量。

  3.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科級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負責醫療風險管理工作,通過院科兩級進行管理,開展日常風險管理工作。

  4.院科兩級各質量與安全管理組織每月結合實際工作,對風險因素從發生概率及導致后果的嚴重性方面進行討論、分析,并記錄在案。

  5.科級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每月進行現有的操作規章、流程指南的學習,避免可預測的醫療風險。

  6.科級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每月一次或一旦發現新的醫療風險因素,即時召開專題會,查找、研討、分析并尋找有效解決方法。各科可自行解決者自行解決,若需醫院協調,則上報至醫務科。在每月活動中,查找出的風險、隱患,科內首先提出處理意見,并在科內或病區內盡可能廣泛地征求員工的意見,選擇最優方案落實,并將所采取的措施通報科內。

  7.院長每半年對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活動記錄進行檢查,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每季度對科級質量與安全小組活動記錄進行檢查,并以詢問方式了解科室員工對所記錄的已施行的改進措施的知曉情況。檢查各種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對其有效性、實際性及便捷性進行評估。對于不完善的措施進一步進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協助科內進行醫療風險管理工作,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醫院,對科內提出問題或意見24小時內給予答復。

  8.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每半年對檢查結果進行匯總、整理、分析,上報主管院長,年終將全年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提出下一年度的醫療風險管理重點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三、醫療風險預警標準(以下情況應當預警)

  1.危重病人搶救及高風險手術病人。

  2.急、重、危病人應做特殊檢查和處理的,轉診病人具有一定風險的。

  3.麻醉、輸血、輸液、藥物使用異常反應的。

  4.界于多學科之間、又一時難以確診的重癥患者,在執行首診負責制后,存在一定風險的。

  5.對于自知或他人的提示下,有違反規章或操作規程,可能發生醫療風險的。

  6.對診療效果不滿意,可能引起醫療爭議的院內感染以及對操作較復雜,有可能發生嚴重并發癥或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以及治療效果難以準確判斷的。

  7.對相關檢查不健全,各項指征與相關檢查不一致、報告單不準確、可能帶來不良后果的。

  8.對新技術、新開展的診療項目以及臨床實驗性治療,在做好技術保障的前提下,仍可能存在醫療風險的。

  9.對一次性用品、血液、血液制品、藥品材料、儀器設備使用前和使用中發現存在隱患的'。

  10.因玩忽職守、無故拖延急診、會診及搶救或因操作失當(粗暴),不負責任,擅自做主,可能造成風險的。

  11.對患方認為服務態度不好,使用刺激性語言或不恰當解釋病情等引發激烈爭議的。

  四、醫療風險識別方法

  (一)醫療風險分類

  1.管理風險

  ①診療銜接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病人術中并發癥無應對措施或相應專家會診職能不清。

  ②執行新政策法規不熟悉,門診醫生不夠熟悉地方相關法規政策,如醫保、公費醫療報銷范圍,開藥天數。

  ③開展新技術(項目)風險。

  2.診療風險

  診療風險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錯誤診斷②延誤診斷③遺漏診斷④顛倒主次診斷⑤以癥狀體征代替診斷或不寫診斷。

  3.檢查治療風險

  ①選擇的治療方案或藥物種類、劑量、用法失誤。(致治療失敗或肝、腎、造血功能損害、心律失常、胃腸道反應等)

  ②手術,各種穿刺損傷及并發癥。(出血、感染、氣胸,心包填塞等)

  ③輸液反應。(熱原反應、配伍禁忌、液體污染、滴速過快、藥物反應)

  ④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等)

  ⑤濫施輔助檢查。(不必要、昂貴、重復的儀器檢查不能報銷或引發不滿,孕婦行X線檢查等)

  (二)規避風險的措施

  1.增強風險意識,立足防范為主

  ①崗位培訓及安全教育。所有醫務人員無論職務高低、年齡大小均需進行帶教并經考核合格后上崗。

  ②落實醫患溝通制度。強調“四種情況四說清”,即特殊病人、特殊病情、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情況下特別要交代清楚病情、病程、藥物治療影響及預后。

  ③會診及轉科診治制度。凡三次門診不能確診者轉門診辦公室聯系會診,凡住院患者有疑問需轉科、轉院治療需向醫務科上報。

  ④醫療文件書寫規定。要求內容詳實,字跡清楚、書寫及時、保存證據。凡手術、特殊治療均需簽署知情同意書,外帶藥品輸液均需簽字留底封存。

  2.監控環節質量,側重風險點

  ①質量監控組織完整。由各科主任、護士長、醫生、護士組成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

  ②堅持風險點跟班。診療重點在疾病的診斷、治療、手術、輸液、過敏試驗及預防接種。

  ③及時處理糾紛。對病人不滿及投訴,迅速作出反應,及時協調處理,常可免除訴訟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 急救藥品齊備,人員設備在位,狀態良好

  (三)環節質量監控。抽查病歷,注意應用醫院管理部門考評結果和調查數據以彌補監控人力不足。

  五、醫療風險預警程序

  對于可能發生的一般醫療風險,由科內醫療質量管理人員、科主任預先收集信息,對可能發生的較高醫療風險,科內醫療質量管理人員、科主任通過書面或電話報醫務科備案,必要時報主管院長。

  對因醫療風險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相關科室及時報醫務科。

  六、醫療風險預警響應

  對于可能發生的風險,科內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必須給予足夠重視,適時做出適當的評估。必要時,由醫務科組織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分析,確定可能發生風險的程度,并適時發生預警信號。

  七、醫療風險預警處理

  對可能發生的風險,依照分析原因,確定控制、預防的措施,予以控制。對于可能涉及醫療爭議的,向患方履行好告知義務,辦理書面告知及知情同意手續。

  對可能發生難以控制的醫療風險,由醫務科組織相關科室積極做出妥善處理,并記錄。

【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安全風險管理制度09-24

醫療安全管理制度06-13

醫療安全管理制度等10-09

安全風險評價管理制度03-14

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自查報告09-21

醫療機構安全風險評估報告(通用5篇)11-21

醫療機構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范文(精選27篇)11-21

醫療機構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范文(精選18篇)11-30

醫療安全管理制度8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