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范文(精選7篇)
難忘的工作生活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首這段不平凡的時間,有歡笑,有淚水,有成長,有不足,為此要做好工作總結。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范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1
XX年我們堅持以科學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災后重建,推進科學發展,貼心服務“三農”,努力建設“和諧農機”,不斷提升“富民興機”新理念。大力弘揚“堅定堅強堅忍不拔,敢想敢拼敢為人先”的新時期綿竹精神。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組織實施農機“雙搶”服務。以提升全市農機化服務水平,大力推進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科學組織、扎實工作,開展農機為災后重建和農機為“三農”服務等各項工作。
一、認真組織實施、大力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
今年,我市承擔了省級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我們早計劃、早安排,層層落實目標任務,制定完善的考核辦法,把機插秧工作落到實處。4月上、中旬分別在東北鎮、興隆鎮、齊天鎮、什地鎮、富新鎮等組織召開了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現場培訓會:
針對農機和農藝相結合的技術要領、育秧方法、組織落實機械化育插秧的措施、插秧機的保養、維護、調試、操作技術概念等在培訓會上都作了全面的講解。并大力推廣插秧機械,經過努力,今年新增各型插秧機械74臺(套),使我市機具總數達310臺,實施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面積4.06萬畝,超額完成了省級下達的任務。目前,秧苗長勢良好,進入田管階段。
二、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講求實效的原則,認真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
今年我們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積極爭取并落實第一批國家財政補貼資金1100萬元,省級資金27.6萬元.為了將此項工作盡早落實,按照財政部《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和農業部、財政部《關于印發<四川省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根據德陽市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會議精神和《四川省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目錄》的范圍,結合綿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數量和農戶需求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了《綿竹市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的基本原則、補貼機具的種類及補貼標準、補貼對象及優先條件、補貼購機的程序等,通過綿竹電視臺《田野》欄目、《今日綿竹》報、并在各鎮、村刊登、張貼了“綿竹市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公告”,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認真按照“省級農機購置補貼操作系統”的要求,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
截止7月14日,使用國家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008.33萬元,省級資金26.55 萬元,受益農戶989戶,補貼各類機具1415臺,其中:拖拉機175臺;收割機132臺;插秧機74臺;耕作機械348臺;植保機械657臺;水產養殖機械25臺;糧食烘干機械2臺;其它機械2臺。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農服務的理念,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健全實施機制,狠抓措施落實,創新工作方法,做到執行政策不走樣,不變調,不自行其是,保持政策的嚴肅性和統一性,把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實處,把實惠一點不少地送達農民手中,把政府滿意、農民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基本標準。
三、認真組織跨區機收工作。
在“雙搶”中,我們加強農機作業組織協調和跨區作業機具服務,按照重點突擊、全面推進的辦法,強化服務、耐心指導,先后組織回1000余臺外地聯合收割機到我市協助搶收大小麥,推進了我市農業“雙搶”進度,為農業豐收打下了基礎。同時為了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我們利用我市農業生產的時間差組織了200余臺聯合收割機到成都、陜西等地開展跨區作業,使農機經營戶通過異地跨區作業實現增加收入。
四、承擔了農業部“XX年保護性耕作示范項目”
我局嚴格按照項目合同要求,上半年水稻生產實施機械化插秧4.06萬畝;完成秸桿還田面積3.5萬畝,超額完成了項目目標任務。
五、認真完成部、省、市主管部門交派的其它工作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2
20xx年,在XX縣農業和科技局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XX縣農機推廣站牢固樹立“情系農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農機推廣理念,緊緊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這個主題,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為著力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農機化政策法規,加強制度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耕作機械、種植機械、收割機械等先進適用機具,努力提高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我縣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我縣農機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和突破,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農機購置補貼項目
1、20xx年基本情況
今年,我縣共爭取中央財政購置補貼項目資金720萬元,截至11月21日,全縣共發放指標確認書868份,補貼機具902臺,受益農戶635戶,補貼申報金額達710.947萬元,完成全部補貼資金的98.74%,第一、二、三批補貼機具涉及的補貼資金492.802萬元截止11月初經XX縣財政局已全部兌現匯入農戶直補卡中,第四批的補貼情況目前正在收集整理中,整體工作深受上級部門和群眾的好評。
2、工作措施
2.1加強領導,密切配合
我縣按照(《云南省20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云農機〔20xx〕2號)、《云南省20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和(《20xx年XX縣中央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實施方案》海農字〔20xx〕8)號文件要求,成立了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縣政府辦副主任、縣農業和科技局局長XX縣財政局局長為副組長、縣公安局、財政局、農業局、工商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購機補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辦公室主任由何寶祥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彭緒建同志兼任,人員從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抽調組成,負責處理日常事務。項目實施過過程中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了補貼政策實施聯合監管的工作機制,保障資金的安全、高效運作。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推進農機購置補貼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環境,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公平公正公開實施、補貼資金安全使用,確保順利完成20xx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XX縣農機推廣站(農機購置補貼辦)及時組織各經銷商多次召開農機購置補貼警示教育會議。同時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農機購機補貼工作列入農業績效考核內容,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2.2加強宣傳,優化服務
7月8日,我縣組織召開了20xx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會議并舉辦了農機購置補貼培訓班,詳細解讀了20xx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變化,并就20xx年農機購置補貼操作流程對與會人員進行了現場培訓。同時,充分利用宣傳欄、掛圖及報刊、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行宣傳,重點加強對農民的宣傳引導,讓農民了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內容、程序和要求。設立購機補貼政策咨詢、售后服務電話,依法加強對補貼機具價格、質量和售后服務的監督,了解補貼機具的質量狀況和農民的使用反映,積極受理質量投訴,保護農民權益。
2.3規范操作,嚴格管理
一是加強經銷商管理。要求經銷商對其所銷售的所有補貼產品實行明碼標價,并在顯著位置明示配置和技術參數,同時嚴禁經銷商代辦補貼手續;如經銷商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相關授權的農機生產企業將承擔連帶責任。二是加強補貼機具牌證管理。明確規定享受補貼政策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牌證管理機具在投入使用前,其所有人應當向縣農機安全監理站申請登記,方便管理。三是規范資金發放。及時兌付發放補貼資金,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發放,對已發放的補貼資金及時在補貼信息系統中點擊已結算,定期將購機補貼信息報州農機科備案。四是完善檔案資料。明確了購機補貼檔案管理專門人員和崗位職責,建立健全了相應管理制度,做好了購置補貼工作文件、資料、報表、照片、電子檔案等材料的歸檔保管工作。
2.4強化監管,公開信息
全面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公開的要求,大力推進農機購置補貼信息網絡化管理。在勐縣農業和科技信息網上設置農機購置補貼專欄,將補貼實施方案、補貼額一覽表、支持推廣目錄、補貼經銷商名單、操作程序、投訴舉報電話、資金規模等內容及時向社會公開,每半月公布一次補貼資金實施結算進度。同時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情況列入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目錄,及時公布資金實施進度以及購機戶相關信息,方便農戶查詢及監督。遵照國務院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三個嚴禁”和農業部 “四個禁止”、“八個不得”等紀律要求,結合“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特點,嚴肅紀律,加強監管,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專項督查活動,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設立監督投訴電話,安排專人受理農民投訴,對投訴舉報的問題和線索,做到有報必查,一查到底,嚴肅處理。截止目前未接到一起投訴電話。
二、農機培訓和技術服務工作。
20xx年,我站本著服務“三農”的宗旨,堅持結合實際、注重實效、講究實用的原則,以提高農機手的操作技能和增產增收為目的,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通過擴大宣傳、強化服務等措施,切實推進農機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重點突出與機插秧技術推廣、中拖駕駛、秸稈機械化還田等工作相結合,我站今年在勐遮鎮、勐混鎮、勐阿鎮、西定等鄉鎮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0期,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共計2687人(其中機具操作手291余、農民技術員2396人),有效夯實了我縣農機手隊伍力量。同時我站還立足農業生產需要,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切實為農民排憂解難。大忙前,充分做好機具修理、技術培訓等準備工作。農忙期間,積極推行承諾服務,并組織服務小長組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巡回服務,進行現場維修,搞好組織協調,及時為機手排憂解難。全年共派出科技人員下鄉為農服務達135人次以上,進行各種農機維修服務達65臺次以上,保證了全縣農機使用的良好技術狀態。
三、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工作
發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有利于糧食的標準化生產,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使農民從傳統的人工栽插方式中解放出來,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XX縣水稻生產的實際情況,20xx年州級下達XX縣2.4萬畝的機械化插秧面積。XX縣農業和科技局高度重視,結合高產創建項目,組織縣農科、農機部門及各鄉鎮農業中心進行了任務分解,制定了工作計劃,安排專人負責,確保項目得以順利實施。
截止8月10日,XX縣共完成機械化育秧插秧面積2.4676萬畝,完成全年任務的102.8%,新增發放秧盤8.7932萬片。(其中:完成早稻插秧面積0.89萬畝,中稻插秧面積0.9872萬畝、晚稻0.5904)。全縣共計開展農民實用技術操作培訓30期共2687人(其中:培訓機具操作手291人、農民技術員2396人)。
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農機安全宣傳工作
積極配合主管局和治安管理部門,配合共建單位佛雙社區和協調單位職工之間的各種矛盾,不把問題和矛盾帶到外面,同時搞好單位職工和家屬的思想工作,單位職工家屬中沒有打架、鬧事及吸毒、盜竊等不良現象發生,為單位和社會創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社會環境。
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利用科技三下鄉,積極開展農機安全生產知識進村、進戶活動,廣泛宣傳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普及安全知識,努力提高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和素養,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農機的良好輿論氛圍。
五、工廠化育秧基地建設
XX縣工廠化育秧基地位于勐遮鎮農業服務中心試驗基地和曼根村委會曼新小組,總占地面積16畝(其中溫室大棚24棟占地6912㎡,育秧流水操作室一間400㎡,控制室一間50㎡)。項目總投資2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100萬元,自籌100萬元),于2012年11月立項,20xx年8月6日完成召標工作,中標價為:1669490.94元;開工時間:20xx年11月20日;竣工時間:20xx年7月5日;工期:135日歷天,育秧工廠在生產周期每批次可提供26800盤商品秧,滿足1340畝大田用苗。
通過水稻工廠化育秧基地的建設,將逐步解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育秧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是實現水稻生產種子良種化、育秧標準化、栽插機械化和供秧商品化的有效途徑,也是突破使水稻機插秧瓶頸,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關鍵環節。將改變水稻我的廣大農民育秧及栽插方式,有利于推動水稻機械化技術,在水稻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進一步加快XX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實現農機、農藝、植保的有機融合,使傳統的水稻生產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機插秧的集成技術的應用,實現水稻生產增產增效。這將大力推動XX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全面提高XX縣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對于推進全縣乃至全州的糧食生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六、今后的工作目標
XX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全體工作人員將繼續發揚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扎實穩定地推進各項工作:
1、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政治業務素;
2、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工作機制;
3、強化信息工作建設,做好農機推廣信息的編輯和報送工作;
4、圍繞業務工作重點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做好新機具的推廣、示范、試驗工作,加大信息量,積極探索新的宣傳渠道,為農機推廣服務。
5、在上級管理部門的領導下,爭取20xx年全年完成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20萬元目標任務。
半年來,在縣農業和科技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總體目標要求,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橋頭堡建設的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品種組合,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業效益。認真組織開展科技增糧項目實施活動,切實做好“三農”服務工作,確保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F將我單位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冬季農業開發項目
充分利用冬閑田優勢,引導農民發展冬季農業生產,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復種指數,增加農民收入。
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為全面提升我縣馬鈴薯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根據《云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全省今冬明春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云農種植[20xx]63號文件)要求和統一安排,結合我縣農業生產實際,我們分別在勐遮、勐混、勐滿、勐阿四個鎮實施完成20xx/20xx年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省、州下達計劃任務2000畝,產量指標為畝產鮮薯3000千克或畝產值達4000元以上。實際完成面積2307.7畝,完成計劃面積的115.35%,其中:勐遮827.5畝,勐混738.1畝,勐滿510畝,勐阿232.1畝,此項目共涉及四個鄉鎮的10個村委會,24個村民小組568個農戶。
收獲期經項目小組及專家組實地測產結果為平均單產2252.4千克,總產量達5197.86噸,按現行市場價2500元/噸計算,總產值為1299.46萬元,平均畝產值達5631元。所有種植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均未簽訂銷售協議,價格隨行就市,自行銷售,采取邊收獲邊銷售方式,馬鈴薯全部銷售完畢。
通過項目實施和總結,取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同時也發現存在的問題。經驗是:委托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共同完成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由于今年市場行情較好,產品供不應求,由專業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自行銷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馬鈴薯收獲未實現全程機械化,勞動力投入多,成本高,目前正在做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工作。
二、科技增糧項目
根據《關于印發全省20xx年主要科技增糧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云農種植[20xx]9號文件的要求,以及《關于下達20xx年省級科技增糧項目資金和計劃的通知》云財農[20xx]50號和附件13(部級高產創建分作物安排情況)的部署安排。XX縣20xx年科技增糧項目主要是水稻、玉米高產創建,糧食作物間套種,共計20萬畝,其中:水稻高產創建五個片,面積50000畝;玉米高產創建二個片,面積20000畝;推廣糧食作物間套種13萬畝(核心示范30000畝,水稻標準化育秧2000畝,移栽大田60000畝)。
(一)水稻高產創建
1、勐遮鎮整建制推進水稻高產創建四個片,面積40000畝,其中:早稻上安排三個示范片,面積30000畝,晚稻上安排一個示范片,面積10000畝。目前,早稻實際落實完成面積30805畝,項目區共涉及13個村委會、153個村民小組、4292戶農戶,受益人口20632人。第一片區面積10001畝,涉及勐遮、景真、曼弄、曼恩4個村委會、58個村小組、1101戶農戶、5651人;第二片區面積10002畝,涉及曼根、曼勐養、曼央龍、曼令、南楞5個村委會、55個村小組、1583戶農戶、8222人;第三片區面積10802畝,涉及曼洪、曼燕、曼掃、曼倫4個村委會、40個村小組、1686戶農戶、21061人。
2、勐混鎮省級水稻高產創建示范一片,面積10000畝,項目區涉及7個村委會、34個村小組、3305戶農戶、受益人口16525人。
(二)玉米高產創建
實施玉米高產創建二個片,面積20000畝,實際落實完成面積21300畝,其中:核心區為1300畝,分別為勐遮、勐滿、西定、勐阿四個鄉鎮各5100畝,格朗和、打洛二個鄉鎮各200畝,其余五個鄉鎮各100畝。項目區共涉及24個村委會、57個村小組、1876戶農戶。
(三)糧食作物間套種
目前,已在全縣11個鄉鎮落實完成3萬畝核心示范片,帶動大面積10萬畝。項目區共涉及85個村委會、466個村小組、29883戶農戶。
(四)水稻標準化育秧
目前,已在勐遮、勐混兩個鎮實施完成水稻標準化育秧2200畝、大田移栽66000畝。
(五)開展宣傳和技術培訓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聯動到戶,技術指導到田,技術培訓到人”和“縣有技術專家,鄉有技術骨干,村有技術能人”的要求。從20xx年12月中旬開始,我們就深入到全縣11個鄉鎮,走村入戶認真開展科技增糧項目政策宣傳、技術培訓及跟蹤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截止6月10日,共開展政策宣傳動員工作15次;舉辦現場技術培訓24期,培訓人員1477人次;現場技術指導90次;進行了6次電視臺新聞及報刊報道,發布了省、州、縣農業信息50余篇。
科技增糧項目主要以建立千畝高產示范片及百畝攻關工程為主,結合中低產田改造、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有效整合項目資源,加大項目區投入,建立各項目示范區、示范樣板,全面輻射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實現增產增收。
目前,科技增糧項目種植面積已全面落實,各種配套補助物資都相繼到位,各項目正組織實施之中。
三、土肥工作
(一)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樣板
在勐遮鎮曼根村委會實施“滇屯502”優質稻150畝測土配方示范;在勐混鎮城子村委會實施“滇隴201”優質稻200畝測土配方示范,同時,還與五戶種糧大戶及專業合作社合作實施960畝測土配方示范樣板。
(二)田間試驗
完成水稻配方肥同田對比試驗五組;完成多元素施鉀試驗二組;完成四種不同配方的緩釋肥在玉米的試驗一組。
(三)取土化驗
完成土樣185個,化驗次數達925項次。
(四)開展宣傳培訓
配方肥整村進村宣傳5次,培訓人員271人次,發放測土配方宣傳冊1200份。
四、曼真基地試驗項目
1、冬馬鈴薯種植試驗。試驗品種為“合作88”,面積6畝,20xx年11月20日播種,20xx年4月9日收獲。該項目由于在試驗過程中遭水淹沒,沒進行測產。
2、工業用麻種植試驗。種植密度分為三種,分別為:20㎝、30㎝、40㎝,試驗品種為“云麻1號”,面積3.4畝,該試驗正在進行中。
3、夏季玉米不同方式種植試驗。試驗品種為“正大615”,面積1.7畝,采用四種不同種植方式,分別為:單行單株、單行雙株、雙行單株、雙行雙株。每種方式密度為5555株/畝,目前,長勢較好。
4、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品種為“德優12號”,面積5畝,育秧時間:20xx年5月8日,采取旱育稀植方式栽培,目前,正在生長過程中。
20xx年上半年,我中心在縣農業和科技局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關心和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圍繞縣委、縣政府關于打造“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的茶葉產業發展目標和XX縣茶業產業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抓好生態茶園建設、走進茶樹王國——XX縣古茶樹資源普查、茶葉生產技術培訓、古茶樹資源保護技術示范點建設、茶園留養等項目的落實建設工作,努力建設好勐海的普洱茶原料基地,為勐海普洱茶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原料基礎,F將我中心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做好重點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工作。
主要是做好XX縣生態茶園建設、走進茶樹王國——XX縣古茶樹資源普查、XX縣茶園面積普查等幾個重點項目的實施方案的編寫工作。其中XX縣生態茶園實施方案已上報州農業局,并通過了州農業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的評審;XX縣茶園面積普查實施方案已完成并上報縣政府政府待批;走進茶樹王國——XX縣古茶樹資源普查方案也正在編制當中。
(二)、積極開展茶葉生產技術培訓
上半年,與省茶所、縣茶葉局、林業局等部門協作,針對茶農的需求,重點開展生態茶園建設、古茶樹資源保護、手工制茶等方面的培訓,共培訓茶農18期1653人次。在培訓方式上,以現場觀摩、實踐操作為主,理論培訓為輔,同時用觀看影像資料、發放技術手冊等來豐富培訓內容與方式。培訓地區則以布朗山、西定、勐宋等山區鄉鎮為主。
(三)、古茶園生態建設項目
如何保護好古茶樹資源,實現古茶樹資源在科學保護下的合理開發利用,一直是各級茶葉技術研究、推廣機構在探索的課題。根據省農廳的安排,我中心在省茶科所的支持下,在勐混鎮賀開村和會開展了古茶園生態建設項目,建設核心示范茶園100畝,共舉辦培訓3期200多人次,開展生態重建與修復、合理修剪與采摘、茶園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四)、開展茶園留養工作
茶園留養通過減少茶園茶樹株數,降低茶園管理和采摘和勞動量,并通過種植覆蔭樹、土壤管理、科學修剪合理留養等技術措施,改善茶園生態環境、提高茶葉品質,增加茶園效益,使XX縣茶葉產業的發展從以擴大面積、增加產量來增加產值的主要發展模式轉變為以提升茶葉品質、增加茶園產值、提高茶葉產業效益為主的發展方式。即可有效緩解茶園管理、采摘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又能較大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同時可提高茶農收入,可成為XX縣茶園建設的一個方式之一。對XX縣打造“中國普洱茶第一縣、西雙版納的春城”也將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茶園留養示范點的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一是群眾的積極性要高;二是茶園中茶株較稀少,最好在每畝1000株以下,且有一定面積連片(20-50畝),面積較小則示范效果不好;三是交通條件相對便利;綜合以上幾個條件,XX縣茶園留養選擇了兩個示范點,一是西定鄉曼來村,二是勐宋鄉石進雄茶廠基地。每個示范點面積為50畝。目前已完成茶樹的修剪、間隔留養茶株、茶園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
(五)、西雙版納茶葉綜合試驗站勐海示范基地建設
在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西雙版納綜合試驗站領導的指導帶領下,XX縣茶葉技術服務中心通過與省科所合作,積極配合參與項目建設,目前共同在勐混鎮勐岡村茶鮮葉機械化采摘與配套加工等技術的研究與示范工作,在格朗和鄉南糯山村、布朗山鄉新班章村、勐海鎮曼真村開展了不同區域茶類茶樹新品種篩選與示范,水溶性農藥評估和控制技術以及行為調控劑和數字化色板技術;并在全縣各茶區共同組織開展茶園病蟲害應急性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為當地群眾解決生產中存在實際困難。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1、認真抓好XX縣生態茶園建設、古茶樹資源普查等工作的落實
今年XX縣要建成11.5萬畝生態茶園,時間緊任務重,雖然已完成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等前期工作,但大量的工作任務要在下半年完成,要在縣農業和科技局的領導下,積極與縣茶葉局、縣林業局、省茶科所等單位協作,盡快實施項目。XX縣古茶樹資源普查和茶園面積普查工作也將在雨季結束后開始實施。
2、加大茶葉科技培訓力度
對茶農開展茶葉科學技術管理培訓,提高茶葉產業從業者科技素質,是XX縣茶葉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計劃培訓4000人次,上半年完成18期1653人次,下半年要繼續與縣茶葉局、縣林業局、省茶科所等單位協作,加大茶葉科技的培訓力度,重點加強生態茶園建設、古茶樹(園)的保護、手工制茶、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訓。
3、繼續開展古茶園生態建設試驗示范
要進一步加強古茶樹保護的宣傳,引導茶農轉變古茶園管理觀念,在已經開展的茶樹修剪、綠色防控的基礎上,落實茶園耕作、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措施,不斷改善古茶園生態環境,恢復古茶樹樹勢。實現古茶樹資源的合理、可持續的利用。
4、加強優質茶園基地綜合管理
針對我縣目前存在勞動力不足,茶園基礎設薄弱、茶園管理跟不上等現象,下半年我中心一方面將繼續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工作,安排技術人員深入村寨、深入茶園,認真查找原因對茶農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根據茶園狀況進行技術指導及服務,在生產關鍵環節推進機械化、清潔化生產,以提高茶葉生產作業效率和種植效益,提高我縣茶葉綜合管理和機械化水平,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另一方面多渠爭取資金,加強茶園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茶園抵御自然災害抗風險能力。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3
20xx年,在市農業局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我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牢固樹立“情系農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農機推廣理念,緊緊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這個主題,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為著力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為推動我市農機化工作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現將20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按照市農業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我站召開干部職工動員會,成立學習領導小組,制訂詳細的學習方案和具體學習計劃,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并結合工作實際,深入農村,深入群眾,開展廣泛深入調研活動,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初步找準影響和制約農機推廣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同時,組織召開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針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意見和查找出的突出問題,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做到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切實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通過開展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找準了問題,看到了差距,明確了目標,激發了干勁,提高了全體廣大干部職工的干勁,特別是黨員干部凝聚力和創新力,為推動我市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20xx年初,為落實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我站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積極爭取并落實第一批國家財政補貼資金280萬元。為將此項工作盡早落實,按照財政部《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和農業部、財政部《關于印發<云南省20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據《云南省20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目錄》的范圍,結合我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數量和農戶需求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了《XX市20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的基本原則、補貼機具的種類及補貼標準、補貼對象及優先條件、補貼購機的程序等,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認真按照“省級農機購置補貼操作系統”的要求,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為了保證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農服務的理念,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健全實施機制,狠抓措施落實,創新工作方法,做到執行政策不走樣,不變調,不自行其是,保持政策的嚴肅性和統一性,把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實處,把實惠一點不少地送達農民手中,把政府滿意、農民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基本標準。
20xx年我市中央財政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為280萬元。截止20xx年8月20日共完成補貼資金280萬元,受益農戶238戶,補貼機具750臺。其中:耕整地機械:306臺,補貼資金28.608萬元;田間管理機械:20臺,補貼資金0.58萬元;收獲后處理機械:7臺,補貼資金16.84萬元;農產品初加工機械:149臺,補貼資金:64.23萬元;排灌機械:131臺,補貼資金2.715萬元;動力機械:128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9臺),補貼資金142.515萬元;農田基本建設機械:3臺,補貼資金3萬元;種植施肥機械:6臺;補貼資金15.48萬元。
三、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工作
為確實做好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工作,我站加大對機插秧技術的宣傳力度,宣傳國家對插秧機的補貼政策和對推廣應用機插秧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農機推廣站的職能,于20xx年3月至6月間多次開展全市機插秧技術培訓班,通過不斷的培訓,讓農民掌握機插秧技術,了解插秧機性能和操作技術,減低育秧風險。同時推行干部職工負責鄉鎮工作制度,全體干部職工分為三個工作組,負責全市3個開展水稻機插秧的鄉鎮。并明確每個工作組的任務,層層分解到人。干部職工隨時下到鄉鎮開展工作,進村入戶,解決農戶在機插秧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在局和鄉鎮、村組搭建了一個溝通協調的平臺。自機插秧工作開始以來,共開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培訓班5期,通過不斷的培訓宣傳,提高了農民對機插秧的興趣,從而主動的學習實踐機插秧技術。截止20xx年6月20日,共完成水稻機插秧面積7053畝,其中:景訥鄉2125畝,勐旺鄉2928畝,大渡崗鄉2019畝。
四、農機專業合作社扶持創建工作
農機專業合作社能擴大農機作業服務規模,提高機械利用率和農機經營效益,有效解決農業機械大規模作業與農戶小規模生產的矛盾。2019年,我市新創建2個農機專業合作社,20xx年,在州、市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多方籌措,我站嚴格按照云南省農業廳,云南省財政廳《20xx年省級財政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項目指南的通知》,分別為XX市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XX市惠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申請項目資金各50萬元。同時,按照省、州相關要求,在我市勐龍鎮新創建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多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創建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五、農機技術培訓工作
從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出發,我站按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要求,充分設備設施優勢,積極開展新農機新技術培訓。20xx年上半年,在農機學校、農機監理站和鄉鎮農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鄉鎮進行了22期培訓,培訓人次達3298人次,其中:舉辦水稻機插秧5期,培訓人員765人次;舉辦農機具操作、維修、保養4期,培訓人員457人次;舉辦農機安全生產培訓5期,培訓人員653人次;舉辦農民實用技術培訓8期,培訓人員1423人次。同時我站充分利用培訓資源的優勢,對培訓學員進行現場講解,使他們學會農機具的操作、維修、保養等技能,有效促進了農民專業技術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
六、積極開展宣傳活動,促進農機推廣工作
20xx年,我站通過網絡、報紙、宣傳單對農機春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農機購置補貼、農機大戶進行了重點報道,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還組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對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作業隊、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效果進行了調研,摸清情況,了解實情,分析問題,把握趨勢。為加大“三農”工作的力度,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大大的方便了農民,促進了農民的購機熱情,有效的帶動我市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七、農機產品質量監管工作
1、積極開展農機打假活動
深入開展“3.15”農機質量宣傳咨詢活動,現場開展政策咨詢、進行形象講解,向農民傳授識假辨假知識,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加大農機打假措施的落實,以質量促安全,以安全促和諧。同時現場組織了有經驗的農機專家與消費者零距離溝通,直接傾聽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并在現場為消費者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F場發放宣傳材料1000余份,解答問題50余件。
2、市場監管工作開展情況
為保護廣大購機農戶的利益,20xx年加大了對農機產品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對農機經營市場展開動態監管,擴大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投訴覆蓋面,做到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進行監督檢查,預防重大、突發性質量事故和集中投訴事件的發生。農機檢查活動中共計出動行政執法宣傳車12輛(次),出動執法人員48人(次),抽查銷售網點11個,市場查處率達到100%,發放宣傳材料2500余份。杜絕了假冒偽劣農機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八、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推廣項目少,新機具引進示范經費少,必要的現場演示不能舉辦,嚴重影響農民選型購機。
2、農機推廣工作經費短缺,運行不暢,影響工作的深入開展。
九、下步工作計劃
1、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2、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工作機制。
3、繼續做好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
4、強化信息建設,做好農機推廣信息的編輯和報送工作,圍繞業務工作重點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做好農機推廣工作,加大信息量,積極探索新的宣傳渠道,為農機推廣服務。
5、積極申報和爭取項目。緊抓國家加大對農業投入的機遇,在精細調研的基礎上,向省州有關部門申報1至2個農機化科技發展項目,并加大爭取力度,以項目促單位發展。
6、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和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
7、加強農機技術的培訓力度,使農民真正做到學科學、用科學。
8、完成局下達各項目標任務和本站中心工作。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4
xx年,在縣農機局黨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我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情系農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農機推廣理念,緊緊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這個主題,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為著力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推動我縣農機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和突破。
一、精心組織,積極有效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3月24日我站召開干部職工動員會,成立學習領導小組,制訂詳細的實施方案和具體實施計劃,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并結合工作實際,深入農村,深入群眾,開展廣泛深入調研活動,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5月22日,學習實踐活動轉入分析檢查階段,我站及時制訂了分析檢查階段工作行事歷,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初步找準影響和制約農機推廣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6月23日,組織召開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民主生活會,形成了《農機推廣站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分析檢查報告》。7月27日,學習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階段,針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意見和查找出的突出問題,在深入研究分析檢查報告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做到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切實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找準了問題,看到了差距,明確了目標,激發了干勁,提高了全體廣大黨員的干勁,特別是領導干部凝聚力和創新力,為推動我縣農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拓展服務范圍,積極配合縣局做好農機補貼和抗旱保苗工作。
近幾年,受政府補貼政策拉動,全國農機市場持續火爆農機具趨于飽和機具銷售工作阻力較大。我們采取各種措施應對各項不利因素,積極與我縣經銷商、政府補貼管理部門協調關系,創造條件堅強合作,全力以赴推動業務工作開展;同時積極開展技術服務,拓展推廣工作發展空間,今年共推廣大型拖拉機240臺及其配套農具300多臺,抗旱機械15000余套,補貼資金1200萬元。2016農機推廣工作總結工作總結。為了保證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使農民真正受益,8月20日我站抽調大部分人員分兩組配合縣局對于xx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行全面核查。
入春后我省遭遇大旱,為了抗旱保苗,提高小麥產量,農機局啟動應急預案,我站積極配合,將人員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深入到基層,吃住在村,幫助農民解決抗旱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實際問題;一部分到農機窗口加班加點為農民辦理補貼手續;其余人員則在農機局院內為農民發放抗旱農具,在這場抗旱保苗點中,我站順利的完成縣局交給的各項任務,為我縣糧食豐收提供了保障。
三、創新工作機制,認真組織實施農機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
按照xx年制定的工作計劃,6月3日-11日,在農業科技示范場、麥豆原種場、樂土鎮的楊橋村和建明村、壇城鎮和漆園鎮項目核心區的部分田塊分別開展了大面積的小麥聯合收割,部分田塊同時加裝秸桿粉碎裝置進行粉碎還田,部分田塊采用拖拉機配套秸桿粉碎還田機進行秸桿粉碎還田,然后均采用秸桿覆蓋、帶狀旋耕施肥、板茬播種玉米的機械化技術路線進行玉米播種作業,同時在不同狀態下進行了油耗數據測量。
9月28日-10月13日,在科技示范場、麥豆原種場、樂土鎮建明村和楊橋村、壇城鎮、漆園鎮的項目核心區的部分田塊,分別開展了玉米的聯合收割(收籽粒),然后應用秸桿粉碎還田機進行秸桿的粉碎還田,然后再應用旋耕施肥播種機進行旋耕、施肥、播種與鎮壓,同時進行各環節的油耗測量。獲得第一手技術資料,取得良好示范作用,為我縣秸桿還田循環綜合利用和引導農藝種植制度改進,規范玉米種植行距起到推動作用。
四、開展新技術,新機具宣傳、培訓、推廣
在開展項目推廣示范實施的同時,我站參加縣政府6月5日在漆園辦事處前王村召開夏種及秸桿禁燒現場會,站長張明杰在會上介紹了滅茬直播玉米作業技術、秸桿粉碎還田技術的要領和好處,通過電視媒體向全縣人民宣傳。6月7日,亳州市玉米機械化播種現場會在我縣科技示范場召開,市局領導和各縣農機推廣站站長參加觀摩,會上張明杰站長就玉米滅茬機播技術向大家做了介紹,受到領導和群眾一致好評,通過現場會的試驗示范極大提高農民群眾自覺運用小麥秸稈粉碎還田,玉米直播新技術的積極性,為我縣玉米收獲機械化起到推動作用。
為了做好我縣玉米收獲機械示范推廣和機具選型,加快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扎實推進省政府玉米振興計劃,9月24日我站全體職工參加省農委、省農機局聯合在我縣樂土鎮楊橋村千畝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田舉行的玉米機械化收獲現場會,為今后農機推廣確定當地主推機型以及正確引導農民購買先進性、適應性農機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夏收秋種時節,我站組織技術骨干人員到樂土、漆園、壇城、馬集等鄉鎮,積極投身到生產第一線,幫助農民群眾安裝、調試、保養、維修作業機械,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農民科學播種,期間共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維修保養機械1200臺套。
五、積極開展"三夏""三秋"農機(2016年信息化年終工作總結)化宣傳與服務工作
1、配合縣局做好跨區作業證的發放工作。
2、在城西成立跨區作業服務站,為外地機手提供服務。
3、成立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為機手開展面對面的技術服務,為了滿足機手對農業機械維修的需要,及時將零配件送到機手手中,解決機手的燃眉之急。
六、落實各項農機化工作目標
針對今年縣局布置的工作目標任務,我站制訂xx年度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責任書,把工作任務、序時進度、資料整理分解落實到人,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七、單位內部存在問題
1、推廣經驗不足,農機化技術推廣的總體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2、農機化信息工作欠缺,不能及時宣傳、報道新技術、新機具。
3、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解決職工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八、明年工作計劃
1、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2、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工作機制。
3、強化信息工作建設,做好農機推廣信息的編輯和發送工作,圍繞業務工作重點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做好農機推廣網頁更新工作,加大信息量,積極探索新的宣傳渠道,為農機推廣服務。
4、大力推廣秸桿還田機械化技術和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
5、完成局下達各項目標任務和本站中心工作。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5
在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強勁支持下,,我農機推廣部門緊密結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堅持“化平原、抓特色、調結構、增總量、降能耗、提效益”十八字方針,著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力度,不斷提高科技水平、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和安全生產水平,以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重點,特別是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為突破口,大力推廣果業、茶業、牧草等農機化實用技術,從而實現了我省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省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F將農機推廣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推廣穩步推進
全省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推廣工作實現了新突破。水稻機插技術推廣作為我省重點推廣的農機技術,我省精心組織、全面實施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水稻全省機插面積達120萬余畝,比上年增長85%,超額完成全省水稻機插任務,并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雙季雜交稻水稻育插秧體系。
全省每個縣(市、區)均開展了水稻生產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在機械化重點示范縣的帶動下,插秧機數量和面積快速增長,今年全省新增插秧機710臺,插秧機保有量達2110臺。按照農機化司的要求,我省認真組織南昌縣、泰和縣等7個部級機插示范項目縣共建立了52個機插示范點,示范縣共投入資金380萬元、插秧機282臺。示范點均超額完成了機插示范推廣面積,合計實現新增水稻機插面積74560畝,超項目計劃要求的432%。示范區共舉辦了插秧機操作機手和育秧技術培訓班39期,培訓人員3232人次,組織機插、育秧現場會55次,印發宣傳資料及技術資料近2萬份,各級媒體宣傳68次。示范點全省累計舉辦機插培訓班75期,培訓技術骨干4500人次,召開示范現場會105場,印發宣傳資料3萬多份。所做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機插工作快速發展。
(二)油菜、花生等生產機械化新技術得到發展
我省緊緊圍繞“興機富民”工程,堅持把農業機械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途徑,在大力推廣水稻育插秧技術基礎上,在制定了江西農機主推的十大農機技術,積極推動油菜、花生、茶葉等作物的生產機械化技術,全省開展各級別農機新技術推廣示范演示會200多次。
一是為促進油菜生產的發展,完善了省級油菜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油菜的免耕開溝直播技術的推廣,九江市推廣油菜收割機割臺、油菜開溝機等油菜生產機具800多臺套。油菜免耕直播機械化生產面積已經超過40萬畝,新余推廣油菜開溝機械化面積預計15萬畝,農民接受油菜機械生產技術,使油菜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是全省花生主產縣區加大了花生生產機械化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每個主產縣至少抓了一個示范點,堅持以點帶面,重點抓好花生收獲、采摘、脫殼等機械化生產技術試驗示范推廣,使花生生產機械化水平得到進一步鞏固提高。對比機播覆膜、不覆膜與手工播種的花生,畝產分別為685.7斤、623.4斤、472.7斤,使農戶進一步看到了機械化生產的優勢,提高了他們發展機械化生產的積極性。僅樟樹市花生種植面積就達到14萬畝,純收入預計達到1.25億元。
(三)果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成果明顯
我省果業在規模、產量、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發展過程中,農機部門實施了“農機上山”果業機械化工程。通過幾年來的科學引導,目前,我省果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成果明顯,在今年秋收冬種全省果業機械演示會上亮點紛呈。
一是中型拖拉機逐步進入果業生產領域,使得果業中耕、開溝施肥、擴穴改土等果業生產勞動強度大的生產環節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形成中拖、手拖、果業耕整機在不同坡地、不同果業面積的大、中、小機械化果園管理的作業格局。
二是節水灌溉越來越受到農民歡迎。從推廣節水微噴開始,到目前滴灌、滲灌、藥肥水共施系統等一大批節水灌溉新技術、新機具、新設施落戶我省果業,在節能環保、節本增效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藥肥集成噴施系統。通過二年的實踐,大力推廣藥肥集成噴施系統。以大功率機泵為功力,取代小動力藥泵,通過管路按果樹定株實施藥肥噴施。解決了打藥勞動強度大,農村勞力緊張的矛盾。
四是分級包裝設施越來越受歡迎。目前,我省贛南臍橙出口生產基地全部都配上了果品分級清洗設施,銷售外省的臍橙全部都通過了分級分類包裝銷售。電子機械化分選設備取代了傳統的滾筒式、模板式分級機械。
(四)特色農產品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取得新突破
我省建設了一批地方特色如茶葉、馬鈴薯、榨菜、蜜桔、牧草等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基地,浮梁縣財政拿出25萬元專門用于名優茶加工機械的補貼,補貼率達30%,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五)農機購置補貼成效顯著、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進一步加快
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已基本結束,共投入補貼金2.15億元,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有效的引導農民購買選的農機裝備,新農機新技術、高效農機具得到較好的發展,農機裝備結構得到調整。全年補貼類機具達5.95萬臺,其中,半喂入聯合收割機、高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6800多臺,改變了以小型農機具為主的局面。輕型噴灌機具、高效機動噴霧器等一大批新技術新機具通過補貼得到生產實際中的應用,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進一步推廣農機新技術打下良好基礎。
(六)加強農機新技術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從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出發,全省各農機化技術學校按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要求,充分運用師資、設備設施優勢,積極開展新農機新技術培訓。全省舉辦農機科技培訓班116期,培訓農民7625人次,結合科技抗冰救災,開展農機科技下鄉活動16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多份。
(七)借助各種媒體宣傳農機技術,促進農機推廣工作
通過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對農機春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農機購置補貼、農機大戶進行了重點報道,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還組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對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作業隊、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效果進行了調研,摸清情況,了解實情,分析問題,把握趨勢。今年在《中國農機化導報》、《中國農機化信息網》《江西農機化信息網》、《江西農業》等各種媒體上發表我省農機推廣技術信息200次,撰寫調研報告和新技術可推廣可行性報告13篇,有力地推進農機推廣工作。
(八)部省級農機重大推廣項目進展順利,為新技術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昌縣優質水稻區域生產機械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南昌、新干、高安等三縣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在湖口縣實施的全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項目成效顯著;省級農業新技術示范與推廣重大項目即《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配套技術示范與推廣》、《贛州市果園節水灌溉機械化技術推廣》等已完成;《水稻區域生產機械化技術基地建設》已完成有關試驗、示范工作,各個項目的研究示范都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省農機化發展的新技術,為今后更好推廣農機新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主要做法
。ㄒ唬﹫猿洲r機與農藝結合,實現水稻機插秧技術的集成與創新
水稻機插秧成敗的關鍵是農民能培育出適合插秧機機插的秧苗,各級農機推廣部門緊密與農業技術部門相結合,成立聯合攻關小組,對水稻機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農藝技術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深化試驗研究,推進了農機農藝技術配套組裝集成,實現了水稻的群體質量栽培與機械化高產栽培的有效結合,有力保證水稻機插的快速發展。
。ǘ﹫猿中姓苿优c引導市場相結合,狠抓示范項目落實
各級農機部門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加大行政推動力度。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是近年來農機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農機管理部門專門成立了水稻生產機械化工作領導小組,并且把水稻機插秧技術示范推廣列入農機化工作年度工作主要目標進行考核。全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任務,落實政策,強化措施,推動水稻機插育秧推廣工作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同時,還抓住有利契機,堅持在落實農機購置補貼的政策中,對重點推廣的農機技術需要的機具進行傾斜,如利用中央、省、市財政對農民購買插秧機及培訓工作實行了穩定的補貼政策,其中手扶式插秧機補貼總比例達到70%以上。通過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加大了農機推廣力度。
。ㄈ﹫猿值湫褪痉杜c整體推進結合,積極營造農機技術推廣良好氛圍
在機插秧技術試驗示范和大面積推廣過程中,我省堅持示范先行、典型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方法。在試驗示范階段,重點抓種田大戶、農機大戶,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讓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了解機插秧技術的優勢,同時,通過層層召開育秧現場會、機插現場會、大田管理現場會和機插水稻長勢現場會,并借助廣播電臺、電視、網絡、報刊雜志、集市、印發小冊子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基層廣大干群的感性認識和認知度,努力擴大社會影響,并為大范圍的區域發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術和經驗。
。ㄋ模﹫猿謾C具推廣與技術服務相結合,健全農機技術推廣保障體系
技術能否到位是農機技術推廣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抓好插秧機推廣的同時,特別是在試驗示范初期,以市縣水稻生產機械化項目負責人、農機、農藝技術骨干為對象,派員到生產廠家或邀請廠家技術人員來當地開展師資培訓,逐漸建立了一支既懂農機又熟悉農藝的技術推廣骨干隊伍。免費組織舉辦培訓班100多期,培訓600余人次;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免費派送“江西省水稻機械化育秧及大田管理技術模式掛圖”等有關水稻機插育秧及高產栽培技術、農機維修使用方面的教材和vcd教學光盤、《水稻機插秧實用技術》等科普教材5000余份。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機化技術推廣資金投入不足,農機新技術推廣速度相對較慢
在農機補貼政策的推動下,農民購機熱情高漲,農機技術推廣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相對于農民日益增長的對新技術需求,農機推廣經費相對較少,導致我省農民接受新技術和使用新技術較慢,與發達省份相比,我省還存在農機裝備總量不足、結構不盡合理和老化嚴重問題一時還難以解決,優化調整的任務還十分艱巨,還不能適應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要求。
(二)農機化整體水平不高,科技創新能力比較薄弱
我省農機化水平還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對農機科技投入不足,農機新產品短缺,基礎設施薄弱;機械插秧等關鍵環節推廣工作尚在起步階段,思想障礙、資金障礙和技術障礙尚未根本解決。
(三)農機推廣工作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
隨著農村惠農政策力度加大,資金逐年增多,由于我省地區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適合山區的機具的種類少,山區農民購買能力低,并且山區丘陵沒有機耕道等因素,造成地區之間農機化發展速度不一致、不平衡,特別是推廣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宣傳、推廣、培訓、演示工作難以開展,區域之間發展更為不平衡。
總之,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對于提高農機的科技合量,增強農業的競爭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過去,經過不懈的努力,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吸取經驗,使我省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更上一層樓。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6
20XX年,我市農機培訓工作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強化服務三農的宗旨,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緊緊圍繞我市農機化培訓工作,立足農機面向社會、創新培訓模式,開展以農機駕駛操作人員、農機管理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為主的各項農機技術培訓。一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83期,培訓各類農機操作人員7596人次,其中培訓農用機動車駕駛操作人員268人,培訓農機干部及技術人員76人次,培訓農機技術人員1287人次,培訓農機監理人員30人次,培訓農機操作人員6204人次。全年全市已有“陽光工程”培訓基地10個,完成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3280人次。全面完成了年初預定的目標任務。現將總結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切實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
今年中省對農民購置農機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民購機熱情空前高漲,特別是大中型拖拉機、小麥聯合收割機和新型農機具數量增加很快,迫切需要進行技術培訓。進一步明確了農機培訓的地位和作用。市縣區各級領導把農機培訓
確實可行的措施擺上重要日程,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為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管理,要求各縣區在新的社會化培訓競爭形勢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提高認識,把培訓工作作為農機化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一是就全年工作做了安排布置,制訂切可行的培訓計劃;二是深入縣區、鄉鎮指導業務工作;三是召開各縣區農機培訓負責人會議進行座談交流。
2、不失時機進行新技術新機具的操作知識培訓
各縣區農機新技術試驗示范現場會也是農機培訓的又一陣地。漢陰縣農機局利用召開“三夏農機作業現場會”的機會,就現場培訓機械耕作操作手180余人次。旬陽縣農機局召開了“三秋”農機作業現場會,在作業現場,農機技術干部就水稻收獲、水稻脫粒、機械耕整、機械深耕、秸稈粉碎等新技術進行了現場講解,市縣有關領導也親臨現場指導、觀摩,受訓群眾多達200余人,起到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
3、認真作好“陽光工程”培訓工作
各縣區克服教學條件差,設備落后的系列因素積極改進教學方式,發揮農機化學校的作用,積極創造條件,吸取去年在
“陽光工程”培訓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有效整合資源,集中、分散、上門以及聯合辦學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陽光工程”培訓,由注重安全教育培訓向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轉移,針對多方面需求,開展以農機駕駛為主的多種形式培訓。全年共培訓3280人次,占到全安康市“陽光工程”總培訓量的23.78%,得到了農業主管部門的好評,特別是旬陽縣農機化學校在全年的“陽光工程”培訓中共培訓957人次,受到了市陽光工程辦公室的表彰。
4、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培訓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力,只有堅持“教師為本,質量第一”,把培訓質量放在首位,才能為學校的發展增添后勁。大力引進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技術基礎的多面手教師人才,必須要給教師再教育和更新知識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教育質量和業務素質。
二、存在問題:
1、 由于培訓的社會化發展和競爭,農機化學校的生源逐年減少,對農機化培訓事業有很大的沖擊。
2、 各縣區教學設施老化,缺少必要的教學設備和培訓啟動資金,在社會化的辦學體制下競爭力極差。
3、 教職工后備隊伍不足,青黃不接,教學知識結構老化,培訓方法缺乏活力與創新,不能有效的提高培訓質量。
4、 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工作的宣傳、就業、及跟蹤服務,還很不到位。
三、幾點建議
1、各級政府應繼續加大對農業職業教育宏觀政策指導和資金扶持力度。
2、開展教職工后備隊伍培養,應加大在教職員工的知識培訓更新。
3、農村富余勞動力農機手的培訓,應納入農業部門的項目管理,并重點予以扶持。
4、拖拉機駕校工作剛剛起步,仍需要上級主管部門一定的資金扶持,以增強應對社會化競爭的需要。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7
今年我市農機教育培訓工作以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為要求,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農機化司及省農業廳、省財政廳有關文件精神,積極拓展培訓領域,大力開展培訓行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通過繼續加大培訓工作力度,高標準培訓合格農機操作人員,我市全年共完成農機教育培訓20560人次,其中陽光工程培訓4300人次,拖拉機、收割機及農業工程機械培訓6200人。結合全省的拖拉機駕駛培訓工作專項檢查,針對檢查暴露出的問題,要求各縣區開對各農機培訓機構進行全面整頓,加大投入,完善軟、硬件設施,保障培訓所需,規范教學管理,完善教學檔案,確保教學質量。今年我市主要按照以下幾點來開展農機培訓工作:
一、提高認識,強化領導
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是推進農機事業發展、切實強農惠農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我局高度重視,為了加強對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的領導,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局領導任副組長,局科教科全體成員參加的農機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20XX年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縣農機局充分發揮農機學校師資、場地及技術優勢和各鄉鎮農機站組織生源優勢,扎實抓好培訓工作,全面完成培訓任務。
二、精心組織,確保質量
今年以來,我局兩次派出工作組對各縣的農機教育培訓工作進行調研、指導,并根據調研的情況下發通知,要求各縣局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緊緊圍繞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采取以培訓新購機農民機手和修理工為主要對象,以農業機械基礎知識、農機化新技術、安全操作技能、使用維護保養知識、農業機械田間作業技術規范、法律法規及經營管理知識等為培訓重點,采取理論教學、現場操作等方式開展農機培訓工作。要求承擔培訓任務的農機學校及各培訓平臺,務必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精心開展培訓工作,嚴格按照培訓的具體要求,精心備課,精心開展培訓工作,抓好教學環節,確保培訓時間,把教學內容落到實處確保培訓質量,把黨的惠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農民手中。二是組織農機學校教師、農機監理人員、鄉鎮農機安全員深入農村,開展進村入戶免費培訓工作,加強對新購機農民的技術指導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全面提高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駕駛操作水平。三是規范陽光工程培訓工作,要求各縣區農機學校嚴格按照縣陽光工程辦公室的要求,建立了規范統一、信息完整、內容真實的培訓工作臺賬,確保資金落到實處,讓農民得到實惠。今年我市力抓了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培訓工作。全市各縣區都開展了2次以上的機械化育、插秧培訓班,采用集中授課、田間培訓、現場演示等多種手段開展水稻機插、育秧、維修等技術培訓,受訓人數達到3800多人次。
冷水灘區結合“全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加大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培訓,新添置用于培訓的插秧機3臺、育秧生產線一條,各種教具3套,爭取了350個陽光培訓指標,開辦了7期培訓班進行機插秧學員培訓。
寧遠縣今年繼續加大了對教育培訓的支持力度,結合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的社會化進程,更新了電教設備,建成了2個多媒體教室。同時更新了兩臺教練用大中拖、新購一臺聯合收割機、兩臺高速插秧機,確保了培訓工作高標準的完成。
江華縣也加大了對教育培訓的投入,通過多方籌措資金不僅完善教學設備、新裝修多媒體教室,而且已招標準備建設1800多平方的教練場。
祁陽縣對“陽光工程”教育培訓建立了公示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公布培訓基地名稱、培訓任務、培訓專業、培訓時間及補助標準,真實反映受訓農民的補貼標準。規范臺賬制度,認真做好學員登記工作,按照要求如實填寫受訓農民個人有關信息,建立健全培訓臺賬,及時做好信息報送。再次,按照陽光工程培訓“三堂課”登記制度,陽光辦認真核實學員身份,聽取學員意見,及時反饋給培訓機構,以利調整培訓內容,使受訓的學員都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學到一定知識和技能。
三、強化宣傳,提升形象
為了提升農機形象,各縣局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廣泛開展農機教育培訓宣傳,特別是陽光培訓工程這一惠農政策。一是在人員密集地區設立農機安全咨詢服務臺、免費發放宣傳資料、免費發送短信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二是充實宣傳內容,豐富宣傳形式,挖掘培訓工作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個人和優秀學員,有組織、有計劃地加以宣傳,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提高宣傳的效果和針對性;三是組織農機安全監理人員鄉鎮農機站管理人員深入農村,下鄉進村入戶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陽光工程宣傳活動,加強對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的陽光工程農機培訓工作,樹立農機部門服務于“三農”的良好公眾形象。
四 、存在的問題
通過今年的培訓工作,我們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新農機、新技術不斷涌現,許多農民學習需求很迫切,但由于我市經濟欠發達,培訓基地建設滯后,教學設施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已難以適應新農機、新技術培訓工作,難以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造成為農服務的整體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2、目前我市大量在基層從事農機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都具有一定的農機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但也存在專業知識面單一和知識老化的問題等問題,參加業務進修更新知識的機會不多,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3、轉移就業學員流動性大,大量跟蹤服務比較困難。
【農機推廣項目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機推廣工作總結01-09
農機推廣工作總結(精選17篇)07-02
農機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5篇)12-01
縣級農機推廣工作總結(精選12篇)12-01
農機推廣工作總結(通用20篇)08-24
縣農機推廣工作總結(精選9篇)12-15
農機推廣工作個人總結04-01
縣農機中心推廣站工作總結10-25
鄉鎮農機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1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