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醫院工作制度

時間:2024-07-15 18:10:10 工作制度 我要投稿

醫院工作制度

  在現實社會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擬起制度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院工作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院工作制度

醫院工作制度1

  在普通病室醫院感染管理基礎上還應執行:

  1、布局合理,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產房周圍環境必須清潔、無污染源,與母嬰室相鄰近,相對獨立,便于管理。

  2、醫務人員進入產房應換鞋,接生前應正規刷手,穿洗手衣,刷手刷應一人一用一滅菌。

  3、嚴格執行室內清潔、消毒工作。每例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應立即處置,并對環境衛生進行終末清潔消毒,遇污染即刻消毒。清潔工具分區專用。

  4、縫合側切口前應更換無菌手套;處理臍帶前必須用消毒液擦手,禁止用側切剪斷臍。接生用的臀墊盡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用后應立即清洗、浸泡消毒,晾干備用。

  5、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對患有或疑似傳染病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塑料袋內,密閉運送,嚴格按醫療廢物處理;室內環境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6、母嬰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時,患病母嬰均應及時與其他正常母嬰隔離。產婦哺乳前應洗手、清潔乳頭。哺乳用具一嬰一用一消毒。產婦在傳染病急性期,應暫停哺乳。

  7、嬰兒用眼藥水、撲粉、油膏、沐浴露、浴巾、治療用品等,應一嬰一用,避免交叉感染。如遇有醫院感染流行時,應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

  8、患有皮膚化膿及其它傳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應暫時停止與嬰兒接觸。并嚴格探視制度,嚴禁患感染性疾病的家屬探視。

  9、定期進行環境衛生清潔工作,一般每天小清潔兩次,每周大清潔一次。室內定期開窗通風,每天2次,每次30分鐘或以上。

醫院工作制度2

  1、經常深入社區和客戶中了解醫療服務需求情況,了解廣州各大醫院和競爭對手的醫療動態與經營狀況,借助信息部門的統計信息資料,綜合分析醫療市場競爭走勢,在院領導的營銷戰略決策中發揮參謀作用。

  2、組織制定醫療服務營銷計劃,制定各項有關醫療服務營銷的規章制度,報請院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

  3、定期撰寫醫療市場分析報告,提出改進醫療服務意見,經常與各職能部門和臨床醫技科室進行溝通與協調,對全院醫療服務營銷活動進行指導,協調各科室的醫療服務行為與競爭行為等。

  4、建立重點客戶檔案(包括團體與個人),做好各項跟蹤服務與信息反饋工作。利用多種形式與客戶發展和保持良好的關系,建立忠誠客戶群。特別是要加強大客戶的營銷關系管理,提高與大客戶的關系層級,形成利益共同體。

  5、從營銷的角度對顧客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做好提高與改進工作。

  6、以顧客為中心,綜合、優化一切有效的傳播要素與手段,最大可能地實現營銷目的。要與醫院宣傳和醫務部門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健康講座、義診、舉辦聯合活動等整合營銷模式,做好醫療服務項目的推廣與宣傳工作,不斷提高醫院的.社會聲譽和品牌形象。

  7、抓好客戶服務中心的管理工作,為顧客提供診前、診中、診后完善、全面、高品質的一體化服務。指導全院臨床科室、臨床醫生和護士運用數據庫對到院顧客開展全

  程服務與管理工作,形成院、科、個人三個層面的客戶群,對院、科、個人三級客戶群進行立體管理,消滅服務盲點,提高顧客對醫療服務各環節的滿意度。

  8、通過拜訪客戶、走訪市場等多種形式積極拓展市場,推動和發展健康產業,配合有關科室做好各類體驗以及社區醫療服務等工作。

  9、加強與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社保局、醫保中心、保險公司、各類公益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周邊社區各單位的關系營銷,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與協助。

  10、利用醫院的優勢或其它機構的品牌,通過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和資金,或者輸出我們的技術與管理品牌,廣泛開展醫療技術項目合作或其它相關項目的合作,做好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論證和開發工作,加強對已開展合作項目的溝通與管理。

  11、要充分利用數據庫營銷,搜集和積累客戶信息,并進行信息整理、匯總與分析,根據醫院定位選擇目標顧客群,有針對性地為相關部門和科室提供營銷資訊。

  12、做好醫護人員和其他人員的營銷培訓,指導科室開展營銷技能訓練,提高全員、全程營銷水平。

  13、參與醫院形象系統(CI)、就醫環境設計與布局,參與醫療服務流程設計與再造,使醫療流程更加合理,縮短客戶等候時間。

  14、負責策劃和組織有關的營銷與公關活動,樹立醫院品牌形象。

  15、做好與醫院營銷相關的其它工作,完成醫院領導布置的其它營銷工作。

醫院工作制度3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

  2、嚴格按照醫療和護理系列的`規章制度,規范醫護人員的醫療操作程序。

  3、委員會定期組織檢查、督導工作。

  4、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采取現場自查與他查、總結與分析、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工作方式。

  5、醫院感染感染管理委員會對各科室報告的院內感染,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6、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根據需要可臨時變更。

  7、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研究討論的決議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執行,并做好會議記錄。

醫院工作制度4

  (一)保潔員須樹立全心全意為醫院服務的思想,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保質保量完成負責區域的衛生工作。

  (二)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工作期間必須統一整潔著裝上崗,服從領導安排,若有事外出,須向管理人員請假,回來后需銷假。

  (三)每天上午和下午對所負責的辦公室、會議室、樓梯、公共過道、廁所各清掃一次,對保潔工作區域內隨時進行巡視,對發現的垃圾、紙屑等立即進行清除。

  (四)每月對各樓層清潔消毒一次,每天把垃圾送到指定地點。

  (五)如發現有雜物、辦公用具棄置在過道、樓梯間的,應主動向有關處室聯系,如確屬處室不需要的,應盡快清運。

  (六)發現自己所負責的衛生區域內的各種設備損壞,應盡快報告保潔領班,領班向醫院后勤中心匯報,即時安排修理。

  (七)保潔工所負責的`衛生區域內要做到門窗干凈,無蜘蛛網、積塵等。

  (八)保潔工之間要搞好團結,互相幫助,相互配合,服從保潔組長的指揮,增強保潔意識,樹立形象。

  (九)遇有重大會議或緊急事項,保潔工必須無條件服從指揮,齊心協力,盡快完成交辦的任務。

  (十)保潔工要注意文明禮貌,尊重領導,不講臟話,粗話。不工作時,應在指定的休息室休息,看書、看報、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十一)公司領導和保潔領班對保潔工作定期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有

  灰塵、積垢、紙屑、雜物、污跡等,視情況嚴重程度給以批評、教育或罰款1―5元。被醫院領導和科室人員投訴第一次,批評教育,第二次,罰款5-10元,三次以上,屢教不改,扣除當月工資,作開除處理。發現偷盜病人及院方物品,公司財物的,做開除處理,扣除當月工資,視情節罰款或交治安部門處理。

  為了切實搞好醫院衛生工作,美化醫療環境,營造良好的工作、就診環境。清潔工必須執行以下規定:

  一、清潔工必須服從轄區科主任、護士長衛生檢查、監督管理。

  二、作息時間:每天在上班前完成包干區的衛生清潔工作。不定時做好包潔工作。

  三、衛生要求:做到無積塵、積水,無煙蒂,無痕跡廢物,無蜘蛛網,無衛生死角。

  四、用具擺設有序,不得亂存私人物品。

  五、做到文明用語,衣帽整潔。

  六、工作時間不得串科室、干私活。

醫院工作制度5

  1、消毒供應中心承擔醫院內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供應。

  2、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各類器械的性能、用途、分類清洗方法、消毒、保養、包裝和滅菌方法,嚴格執行各類物品的處理流程,保證器械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3、各區人員相對固定,工作人員必須遵守標準防護原則,認真執行規章制度、職責及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4、工作人員應分工明確,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各項任務,做好相關統計工作。

  5、愛護科室環境和財產,勤儉節約。

  6、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非本科室人員未盡許可不得隨意進入工作區域,各區人員不得隨意跨區。

  7、樹立職業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職業安全。

  8、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定期收集意見及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醫院工作制度6

  1、成立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感染管理成員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遇有緊急問題隨時召開。

  2、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擬定全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監督全院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分析、反饋。

  3、臨床科室負責人監督檢查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對醫院感染病例按要求登記報告,對法定傳染病要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報告。對流行、暴發病例應立即向醫院公共衛生科報告。

  4、對全院職工及新上崗、進修生、實習生進行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培訓。

  5、開展全面綜合性醫院感染監測,包括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各科室不同系統疾病,各感染部位,高危科室,高危因素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醫院感染漏報率監測。

  6、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測,滅菌效果監測的合格率必須達100%。對滅菌不合格物品不得進入臨床及有關的使用部門。使用中的消毒液定期進行濃度監測,以及微生物監測。消毒用的消毒液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用的消毒液,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7、定期對醫院的環境衛生學進行監測,當有醫院感染局限性發生或流行,懷疑與醫院環境衛生學因素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環境衛生學指標包括空氣、物體表面和醫務人員手。

  8、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器具的采購,使用管理及回收處理進行監督,并對購入產品質量進行監測。所購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器械的生產廠家應具有“三證”。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輸液(血)器等用后,實行無害化處理。

  9、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定期進行檢查與信息反饋,微生物定期公布臨床標本分離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藥敏試驗結果,以供臨床選藥參考。

醫院工作制度7

  1.認真貫徹黨的組織路線和干部政策,在院長領導下做好干部的考核、選拔、任免工作和行政、業務部門后備干部的考察工作,奉公守法,嚴格按組織原則辦事。

  2.根據國家政策規章規定,負責辦理全院職工的`調配、交流、工資調整和退、離休、退休工作。

  3.負責國家計劃內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和接收、安置和招工的錄用工作,并負責組織新職工的崗前培訓。

  4.負責全院職工的考勤、考核、獎懲工作,加強對基層科室考勤工作的指導和管理,負責辦理各類假期的請假、銷假手續,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對全院勞動紀律的檢查和違章處罰工作。

  5.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負責組織全院專業技術人員的考試,考核、職務評聘、晉升工作。

  6.負責全院在編人員統計和檔案管理工作。

  7.根據醫院發展規劃,提出機構設置和各類人員編制方案,并組織實施。

  8.負責做好計劃內和計劃外臨時工的招工錄用和管理工作。

  9.負責醫院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

  10.圍繞醫院中心工作,配合院領導努力完成各階段的中心任務。

醫院工作制度8

  1.由護士全面負責各科室保潔管理工作,醫生、護士協助護士長搞好診室保潔管理工作。

  2.護士要全面指導、檢查督促護理人員及工勤人員認真做好“三化”(物品放置規格化、工作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管理工作,定時檢查了解落實情況。

  4.各科室陳設規范,各種物品、器材、藥品定點、定位、定班、定人負責。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切實落實對各室、走廊、廁所等消毒6.保潔人員切實履行崗位責任制,認真負責保潔雜勤管理,達到保潔要求:

  (1)地面及樓梯踏步清潔衛生,無雜屑、無痰跡、無煙蒂、無明顯灰塵和其它廢棄物。

  (2)墻面保持清潔,無灰塵、無污跡、無蜘蛛網、無亂張貼。

  (3)門窗(玻璃)清潔明亮、無斑跡、無污點、無積塵。

  (4)衛生間地面、隔斷、墻壁清潔干凈無跡,無臭味、無蒼蠅、無積垢,地漏、馬桶及水池下水不因保潔不凈產生堵塞;手紙簍內容物不外溢;洗手池、臺面、鏡面干燥無污跡。

  (5)外部環境地面樓頂及平臺無雜屑、無痰跡、無煙蒂、無垃圾死角;下水道、發現堵溢及時向甲方報修;綠化區內無塑料袋、快餐盒、香煙盒及煙蒂等各種廢棄物;灰箱外無垃圾、無污水溢流、基本無蒼蠅。

  (6)承包區域內物品設施表面無灰塵、無污跡,物品排放整齊。

  (7)所有垃圾按規定收集、包裝、消毒、處理并做好各種臺帳。

  (8)廁所設專人負責打掃、消毒。

醫院工作制度9

  1、檢驗單山醫師逐項填寫,要求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單上注明“急”字。

  2、收標本時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標本不符合要求,應重新采集。對不能立即檢驗的標木,要妥善保管。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天下班前發出報告。急診檢驗標本隨時做完隨時發出報告。

  3、要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作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合或可疑時,主動與臨床科聯系,重新檢查。發現檢查目的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院外檢驗報告,應由主任審簽。

  4、對醫院發生的感染流行、爆發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組織實施。

  5、每月對各科室進行衛生學監測,采集標本進行檢驗,認真填寫化驗單并及時下發給各科室。

  6、參與藥事管理委員會關于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協助擬訂合理用藥的規章制度。

  7、對購入消毒器械、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審查,對其儲存、使用及用后處理進行監督。

  8、及時向主管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上報醫院感染控制的'動態,并向全院通報。

  9、開展醫院感染的專題研究。

醫院工作制度10

  (一)門診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堅持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嚴格執行手衛生,門診各診查科室、治療室、注射室、候診處及門診大廳,定期消毒。

  2、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按操作規程進行一切診療工作,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3、在診療過程中,應嚴格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病情變化,須及時與醫師聯系,予以處理。

  4、積極開展門診診療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據不同季節,針對常見病、多發病和各科疾病特點,講解防病知識。每兩月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欄,以普及衛生知識。

  5、建立健康教育咨詢,解答病人提出的有關問題。

  (二)急診護理管理制度

  1、搶救室工作制度

  (1)、搶救室專為搶救病員設置,其他非搶救病人不得使用。

  (2)、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儀器、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保持良好性能,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3)、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4)、物品、藥品、器械、儀器班班交接,做到帳目相符。每周一次總檢查急救物品、藥品、設備,保證應急。

  (5)、無菌物品應注明滅菌日期和有效期,超過有效物品應重新滅菌。

  (6)、搶救室每日清掃、紫外線照射二次,每月空氣培養監測一次。搶救病人后應及時清掃消毒,保持室內整潔。

  (7)、搶救時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8)、醫生未到以前,護理人員應根據病情及時給氧、吸痰,測量血壓,建立靜脈通道,止血、配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等。

  (9)、嚴密觀察病情,記錄及時詳細,用藥處置準確。

  (10)、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各種用藥均要詳細交代。

  (11)、所有搶救使用后藥品的空安瓿,須經核對后方可棄去,口頭醫囑執行時護士應該加以復述一遍,事后要及時補寫醫囑。

  (12)、每次搶救完畢,及時寫好搶救記錄和搶救小結,以便總結經驗,改進工作。

  (13)、做好搶救室的消毒隔離及終末處理工作。

  2、觀察室管理制度

  1.急診或門診診治后,遵醫囑可留觀察室進行觀察和治療。

  2.按觀察室辦理入住手續,一般留觀48小時,多則三天,護士應督促有關醫師及時處理。

  3.嚴密觀察病情,經常巡視病人,各班及時進行治療和護理工作。了解病員思想、生活、飲食等情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4.經常保持整齊、清潔、舒適、安靜的良好環境。

  5.病人在離開觀察室前,值班護士應協助清理物品,辦理離院手續,并交待注意事項。

  3、輸液室管理制度

  (1).保持輸液室的清潔、安靜、安全,禁止吸煙。

  (2).嚴格遵守查對和交接班制度及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3).對輸液病人加強巡視,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

  (4).使用一次性輸液用品,使用后的'注射器、輸液器應毀形并分類放置。

  (5).搶救藥品應有專人負責管理,每日檢查。

  (6).做好各項登記和統計工作。

  (7).護生實習由專人帶教,并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工作。

  4、注射室工作制度

  (1).應分設男、女注射室。保持室內清潔、整齊,定時作空氣消毒和培養。

  (2).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注射卡執行,執行后簽字。對易發生過敏的藥物應按規定詢問過敏史,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

  (3).加強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和操作規程,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4).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防止交叉感染。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注射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及時毀形。

  (6).密切觀察注射后的情況,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置,并報告醫師。

  (7).備齊各種搶救物品、藥品及器械,定位放置,一旦發現過敏反應立即進行搶救。

  5。換藥室管理制度

  (1).保持室內清潔、整齊,有專人負責,每日進行整理消毒,定期做空氣培養,測定菌落數。室內不得放置個人生活用品。

  (2).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正確執行各項操作規程,操作前后應洗手,操作時應戴口罩。

  (3).換藥物品應保持無菌,定期更換。

  (4).換藥物品、藥品要準備齊全、定位放置,外用藥專柜存放、標簽清楚,用后物歸原處。

  (5).用后的物品及時與供應室更換。一次性醫療用物按規范處置。

  (6).做好污物的處理,特異性感染傷口不得在換藥室處理,其敷料應單獨放置、焚燒,器械要及時消毒處理。

  (三)門急診安全管理制度

  1、醫護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強化核心制度的執行。

  2、急診搶救室急救藥品、儀器設備齊全完好,每班清點交接,用后及時補充;每周有專人檢查,保證應急使用。

  3、值班人員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并熟練掌握急救儀器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以及各種搶救流程。

  4、對劇毒、精神、XX藥品加強保管,做好登記交接。

  5、嚴密觀察急危重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準確及時做好護理記錄,并嚴格交接班。

  6、各種搶救設備定點放置,有警示標識,并嚴格做好各種意外的防范。

醫院工作制度11

  一、在醫院的領導下,完成皮膚科的診治療及科研工作。

  二、不遲到,不早退,準時到崗,著裝規范,掛牌上崗,熱情和藹,文明用語,微笑服務,有問必答,履行“首診負責制”。工作時間不閑聊、不吃零食、不玩游戲、不脫崗,不串崗。

  三、嚴格執行市衛生局的“六不準”。

  四、簡化病員就醫手續,有秩序地安排病員就診。認真進行檢查,病歷記載包括處方、申請單等要準確、完整,要簽全名。

  五、嚴格執行首科、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病人。對疑難患者兩次就診不能確診的',要及時請上級醫師會診,提高治愈率。

  六、提高醫療質量,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

  七、護士要嚴格執行護理常規及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加強對器械的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八、室內環境保持清潔、整齊。工作人員加強學習,對候診病人進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愛牙、美牙,口腔疾病的預防保健的知識。

  九、全科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嚴格遵守醫院制訂的各項制度和工作人員職責。

  十、上崗的醫師、護士、技師等必須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護士)資格證書,從事美容牙科的醫師必須依法取得美容皮牙科主診醫師資格證書;護士必須從事醫療美容專業、或口腔專業護理工作6個月以上。

醫院工作制度12

  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及院感專職(兼職)管理人員三級監控組織,開展醫院感染監測工作。

  (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應當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醫院感染專職管理人員的工作匯報,研究改進工作。

  (三)醫院感染管理專職(兼職)人員應根據醫院感染監控制定方案,每半年1次對全院環境衛生、微生物污染、消毒與滅菌、污水處理等進行抽樣調查和檢測,每月進行1次醫院感染發病調查,定期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進行考核。

  (四)科室應指定醫師或護士長負責醫院感染發病監測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改進措施。

  (五)加強院內感染管理的宣傳教育,了解院內感染監測工作的意義,掌握監測知識,提高醫護人員的監控水平。

  二、醫院傳染源管理制度

  (一)醫院傳染病人,應根據傳播途徑分別進行嚴密隔離,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接觸、昆蟲和血液隔離。

  (二)嚴格執行消毒常規,傳染病人出院、轉科、死亡等離開隔離區時,所有物品必須進行終末消毒。

  (三)檢驗有傳染性的標本時,應當防止污染工作臺、地面、衣物等。檢驗完畢的標本應先消毒后處理,檢驗單發出前應消毒,菌種應由專人保管,專冊登記。

  (四)對已被感染的傳染病人應盡快治療,醫務人員接觸傳染病人應當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

  (五)高危區工作人員應當定期進行帶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一)病室內禁止吸煙,做到空氣清新、無蚊、無蠅、無鼠害、無蟑螂,定時清掃,并做到衛生用具專室專用。

  (二)禁止隨地吐痰,亂扔亂倒污物、污水。

  (三)醫院內的污水排放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醫院污水排放標準。

  (四)各種醫療器械、室內桌、椅、操作臺,地面和空氣等消毒應當按《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和《消毒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要求執行,并定期對消毒劑的濃度、效果及空氣含菌量進行監測。

  (五)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后,必須按照要求洗手,感染高發區醫務人員在操作前后應當進行手的消毒,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一次性使用的醫療衛生用品,用后必須及時回收,集中銷毀。

  (六)共用重點監測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治療室、注射室)均應嚴格執行消毒常規,已消毒、滅菌的物品應當注明失效日期,并定期對滅菌物品和空氣進行細菌學監測。

  四、醫院感染防范制度

  1、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無菌操作,戴口罩、帽子。

  2、做到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治療車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

  3、沖洗、霧化、激光、微波等治療做到一人一用一物品一消毒(滅菌)一擦拭(消毒液擦試)(含氯消毒劑),沖洗用藥液一人一用,不久露在空氣中,病人治療完畢及時整理。

  4、開啟的無菌溶液需在4小時內使用,各種溶液不得超過24小時注明開啟時間。

  5、置于容器牛的無菌物品一經打開,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時毀形,放在指定的容器內集中浸泡處理后,裝黃色垃圾袋送指定地點。

  7、地面、桌面每天2次用含氯消毒劑濕式打掃。

  8、持物鉗干燥存放,打開后寫上打開時間,使用時間不超過4小時,油膏缸上寫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開啟時間,盛放鹽水棉球打開后24小時更換,盛放碘伏的油膏缸,每周更換二次。

  9、紫外線照射每天半小時,并有記錄,紫外線強度每半年監測一次管每周一次用95%的酒精紗布擦拭,每月空氣培養一次。

  10、每周大掃除一次,徹底打掃門窗、墻面、地面及物體表面。

  11、每天檢查有無過期物品,一般滅菌物品不得超過一周。

  12、非治療物品不得入治療室。

  五、抗生素使用制度

  (一)醫院定期調查分析全院抗生素使用情況,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并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二)各級醫師應當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適應癥和給藥途徑,避免濫用而造成耐藥菌株增加和正常菌群失調,聯合應用抗生素應有明確指證,并應考慮藥物的相互作用,防止不良反應,外用抗生素應從嚴掌握。

  (三)已確定為單純病毒感染疾病者,不使用抗生素。發熱原因不明者,應盡可能先弄清病原學診斷后再使用抗生素。病情特別嚴重的細菌感染患者,在抽血或體液送細菌培養后可初步選用抗生素,待細菌培養結果山來后,再按細菌藥敏試驗結果指導用藥。

  (四)急性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3—5日,而臨床效果不明顯者,應當考慮調整劑量和給藥途徑,或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

  (五)細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應及時停用抗生素。

  (六)一般情況下,抗生素不作為預防用藥,特殊情況可作為短期預防用藥或一次性預防用藥。

  (七)使用抗生素應當本著有效、足量原則,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確定給藥劑量和療程,掌握配藥禁忌、濃度,滴注速度,過敏反應的預防和搶救。

  (八)藥劑科應建立各類抗生素的出入庫及消耗登記制度,對價格昂貴和毒副作用較大的抗生素實行限制性應用,并定期上報臨床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及存在問題。

醫院工作制度13

  一、新病員人院每天測體溫、脈搏、呼吸四次,連續三天;體溫在 37,5 ℃以上及危重病員每隔四小時測一次。一般病員每天旱晨及下午測體溫、脈搏、呼吸各一次,每天問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員測血壓和體重一次 ( 七歲以下小兒酌情免測血壓 ) ,其他按常規和醫囑執行。

  二、病員入院后,應根據病情決定護理分級,并做出相應標記。具體制度見《分級護理制度》。

  附:死亡病員料理注意事項

  1. 醫師檢查證實死亡的病員方可進行尸體料理。

  2. 醫師填寫死亡通知單,即送住院處,由住院處通知死者家屬或單位。

  3. 需有兩人在場檢查死者有無遺物,如錢、票證、衣物等各種物品,交給死亡家屬或單位。如家屬或單位人員不在,應交由護士長保存。

  4. 當班護士要用棉花塞好死亡病員之口、鼻、耳、肛門、陰道等。如有傷口或排泄物,應擦洗干凈包好。使兩眼閉合。穿好衣服,用大單包裹,系上死亡卡片,通知太平間接尸體。

  5. 整理病室,撤走床單、被褥,通風換氣,床鋪、床頭柜按常規消毒處理,如系傳染病員,即按傳染病消毒制度處理。

  6. 整理病案,完成護理記錄。

醫院工作制度14

  首診負責制度

  1、門診首診負責制度

  (1)凡經掛號的病人,各科醫務人員均需做到“誰首診,誰負責”,不得相互推諉。

  (2)首診醫師經檢查、診斷,發現該病人為非本科疾病患者,應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并耐心向患者介紹其病種及應去就診的科室。

  (3)對邊緣性疾病患者,首診醫師應負責診療。必要時,可請有關科室會診。

  (4)對危重、體弱、殘疾的病人,若需轉科,由首診醫師與有關科室聯系并做好轉科的護送及交接病人的工作。

  (5)需轉院治療的病人,經科主任同意,同時上報醫務科同意后與轉入醫院聯系或電話邀請會診。

  (6)若發現醫師推諉病人而延誤病情或導致對傳染病的誤診漏診者,必須追究首診醫師的責任。

  2、急診首診負責制度

  (1)一般急診病人,參照門診首診負責制度執行,由急診科護士通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應診。

  (2)危重病人如非本科室范疇,首診醫師應首先對病人進行一般搶救,并立刻通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在接診醫師到來后,向其介紹病情及搶救措施后方可離開。如提前離開,在此期間發生問題,由首診醫師負責。

  (3)如遇到復雜病例,需兩個科室或多個科室協同搶救時,首診醫師應首先實行必要的搶救,并逐級上報醫務科或總值班人員,以便立即調集各有關科室值班醫師、護士等有關人員參與搶救。當調集人員到達后,以其中職務或職稱最高者負責組織搶救工作。對不服從安排的人員,按醫院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正副主任醫師查房制度

  科主任、正副主任醫師查房每周1—2次,應有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護士長、進修醫師、實習醫師和有關人員參加。

  (1)查房內容包括審查和決定急、危重、疑難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診斷及治療計劃,決定重大手術及特殊檢查、新的治療方法及參加全科會診。

  (2)抽查醫囑、病歷、護理質量、發現缺陷、糾正錯誤、指導實踐、不斷提高醫療水平。

  (3)利用典型、特殊病歷、進行教學查房,提高教學水平。

  (4)對所查病人,應親自詢問診療情況和病情變化,了解生活和一般情況,并全面查體。

  (5)聽取各級醫師、護士對診療護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建議,以提高科室工作管理水平。

  二、主治醫師查房制度

  (1)主治醫師查房,每日一次,應有本院住院醫師或進修醫師、實習醫師、責任護士參加,新入院病人24小時內查房完畢。

  (2)對所分管病人分組進行系統查房,確定診斷及治療方案、手術方式、檢查錯事、了解病情變化及療效判定。

  (3)對危重病人應每日進行巡視檢查和重點查房,如有住院醫師邀請應隨叫隨到,提出有效和切實可行的處理措施,必要時進行夜查房。

  (4)對新入院病人,必須進行新入院病人討論,對診斷不明或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例,進行重點檢查與討論,查明原因。

  (5)對急危重、疑難病例或特別病例,應及時向科主任匯報并安排主任醫師查房。

  (6)對常見病、多發病和其他典型病例進行每周一次的教學查房,結合實際,系統講解,不斷提高下級醫師的業務水平。

  (7)檢查所管住院醫師的病歷,不符合病歷書寫要求的,都要予以糾正。同時還應檢查診療進度及醫囑執行情況,治療效果,發現問題,糾正錯誤,避免和杜絕醫療差錯事故發生。

  (8)決定病人的出院、轉科、轉院問題,簽發會診、特殊檢查申請單、審查特殊藥品處方及病歷首頁并簽字。

  (9)注意聽取醫護人員和病人對醫療、護理、生活飲食、醫院管理各方面的意見,協助護士長搞好病房管理。

  3、住院醫師查房制度

  (1)住院醫師查房每日查房一次,上、下午下班前各巡視一次,夜查房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術病人重點查房并增加巡視次數,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并報告上級醫

  師。

  (2)對新入院病人24小時內完成病歷及病程記錄,危重、疑難的新入院病例和特別病例,除及時完成病歷書寫外并向上級醫師匯報。

  (3)及時修改實習醫師書寫的各種醫療記錄,審查和簽發實習醫師處方、化驗檢查、會診申請單等醫療文件。

  (4)向實習醫師傳授疾病診斷、體檢方法、治療原則、療效判定、診療操作要點,手術步驟及分析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5)檢查當日醫囑執行情況,病人飲食及生活情況,主動征求病人對醫療、護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見。

  (6)作好上級醫師查房的各項準備工作,介紹病情或報告病例。

  分級護理制度

  一、住院病人由醫師根據病情決定護理等級并下達醫囑

  分為Ⅰ、Ⅱ、Ⅲ級護理及特別護理四種。護理人員要在病人床頭牌內加放護理等級(按省衛生廳《醫療護理文書規范》要求標記。

  二、特別護理

  (一)病情依據:

  1.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和監護的病人。

  2.病情復雜的大手術或新開展的大手術,如臟器移植等。

  3.各種嚴重外傷、大面積燒傷。

  (二)護理要求:

  1.設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備齊急救藥品,器材,隨時準備搶救。

  2.制定護理計劃,設特別護理記錄單。根據病情隨時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變化,并記錄出入量。

  3.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病人安全。

  三、一級護理

  (一)病情依據:

  1.重病、病危、各種大手術后及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種內出血或外傷、高燒、昏迷、肝腎功能衰竭、休克及極度衰弱者。

  3.癱瘓、驚厥、子癇、早產嬰、癌癥治療期。

  (二)護理要求:

  1.絕對臥床休息,解決生活的各種需要。

  2.注意思想情緒上的變化,做好思想工作,給予周密細致的護理。

  3.嚴密觀察病情,每15~30分鐘巡視一次,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根據病情制定護理計劃,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做好各項護理記錄。

  4.加強基礎護理,定時做好口腔、皮膚的護理,防止發生合并癥。

  5.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空氣新鮮。防止交叉感染。

  四、二級護理

  (一)病情依據:

  1.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特殊復雜手術及大手術后病情穩定及行骨牽引,臥石膏床仍需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者。

  3.一般手術后或輕型先兆子癇等。

  (二)護理要求:

  1.臥床休息,根據病人情況,可在床上做輕度活動。

  2.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進行特殊治療和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每1~2小時巡視一次。

  3.做好基礎護理,協助翻身,加強口腔、皮膚護理,防止發生合并癥。

  4.給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顧。如洗臉、擦身、送飯、遞送便器等。

  五、三級護理

  (一)病情依據:

  1.輕癥、一般慢性病、手術前檢查準備階段、正常孕婦等。

  2.各種疾病術后恢復期或即將出院的病人。

  3.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可以自理。

  (二)護理要求:

  1.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可以自理。

  2.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二次,掌握病人的生活,思想情況。

  3.督促病人遵守院規,保證休息,注意飲食,每日巡視二次。

  4.對產婦進行婦幼衛生保健咨詢指導。

  5.進行衛生科學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

  術前討論制度

  一、所有住院手術病例(急診入院手術除外)均應進行術前討論,特殊病例應報醫務科備案或醫務科派人參加討論。

  二、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組織(主持),手術醫師、護士及有關科室醫務人員參加。重大疑難、新開展的手術、特殊情況可邀請家屬或單位領導參加。

  三、討論內容:診斷和診斷依據;手術指征和手術禁忌癥;術前準備,如特殊檢查、血源等;重新開展手術應訂出手術方案;術中可能發生的.困難與意外,以及防范措施;麻醉選擇;術后護理,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手術人員、麻醉人員及有關人員的組織和安排。一般手術也要進行相應討論。

  四、術前討論要做好記錄,并隨同病歷歸檔。

  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一、病人住院10天內未能明確診斷或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對診斷不明或治療無效且住院時間超過3天的患者,應及時向科主任匯報,并由科主任組織院內有關專家進行討論。

  二、若經院內專家會診后仍未能明確診斷的,須上報醫務科,由醫務科邀請并組織院外專家進行會診。

  三、討論前,主管醫師應積極準備有關病歷資料,明確提出討論目的;討論時,應詳細做好討論記錄,并于討論完成后,將相關內容在病歷中記錄。

  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一、凡住院死亡病例,要求在死亡后1周內進行討論;如為特殊病例,科室則應及時組織討論;尸檢病例待病理報告后討論,但不得超過2周。

  二、討論由科主任主持,醫、護及有關人員參加,如遇疑難問題,可請醫務科派人參加。

  三、主要討論內容:診斷是否正確、有無延誤診斷或漏診;檢查及治療是否及時和適當;死亡原因或性質;從中應吸取的經驗教訓和今后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四、死亡討論應記入病歷,留檔備案。

  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一、搶救工作應由經治(或值班)醫師和護士長組織,重大搶救應由科主任或院領導參加組織,所有參加搶救人員要聽指揮,嚴肅認真,分工協作。

  二、搶救工作中遇有診斷、治療、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困難時,應及時請示,迅速予以解決。如需會診者,應本著先科內、后科外的原則,及時組織會診,院內大會診應報醫務科協助組織,各類醫務人員接到急會診后應隨請隨到。一切搶救工作要作好記錄,要求準確、清晰、扼要、完整、并準確記錄執行時間。

  三、醫護人員要密切合作,醫師的口頭醫囑護士須復述一遍,無誤后方可執行。

  四、各種急救藥物的安瓿、輸血空袋等用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查對。

  五、搶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時歸還原處,清理補充,并保持整齊清潔。

  六、新入院或突變的危重病人,應及時電話通知醫務科或總值班,并填寫病危通知單一式三份,分別交病人家屬和醫務科,另外一份貼在病歷上。

  七、危重病人搶救結果,應電話報告醫務科和科主任。

  手術分級分類管理審批制度

  為了確保手術安全和手術質量,預防醫療事故發生,加強我院和各級醫師的手術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結合醫院分級管理和基本現代化醫院的要求,參照有關資料,制定本制度。

  一、手術分類

  主要根據手術過程的復雜性和對手術技術的要求,把手術分為:

  (一)甲類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手術技術難度大的各種手術。

  (二)乙類手術:手術過程較復雜,手術技術有一定難度的各種重大手術。

  (三)丙類手術:手術過程不復雜,手術技術難度不大的各種中等手術。

  (四)丁類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手術技術難度低的普通常見小手術。

  注:微創(腔內)手術根據其技術的復雜性分別列入各分類手術中。

  二、手術醫師分級

  根據其取得的衛生技術資格及其相應受聘職務,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一)住院醫師

  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工作3年以內,或碩士生畢業,從事住院醫師工作2年以內者。

  2、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工作3年以上,或碩士生畢業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從事住院醫師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醫師

  1、低年資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工作3年以內,或臨床博士生畢業2年以內者。

  2、高年資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工作3年以上,或臨床博士生畢業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醫師

  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內者。

  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醫師

  三、各級醫師手術范圍

  (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并熟練掌握丁類手術。

  (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丁類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丙類手術。

  (三)低年資主治醫師:熟練掌握丙類手術,并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乙類手術。

  (四)高年資主治醫師:掌握乙類手術,有條件者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適當開展一些甲類手術。

  (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熟練掌握乙類手術,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甲類手術。

  (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在主任醫師指導下,開展甲類手術,亦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完成甲類手術、新開展的手術和科研項目手術。

  (七)主任醫師:熟練完成甲類手術,特別是完成新開展的手術或引進的新手術,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項目手術。

  四、手術審批權限

  手術審批權限是指對各類手術的審批權限,是控制手術質量的關鍵。

  (一)正常手術

  1、甲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報醫務科備案。特殊病例手術須填寫《手術審批單》,科主任根據科內討論情況,簽署意見后報醫務科,由業務副院長審批。

  2、乙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

  3、丙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

  4、丁類手術由主治醫師審批,并簽發手術通知單。

  5、開展重大的新手術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術項目,需提交專題報告至醫院經專家委員會討論后,由醫院上報市衛生局經衛生廳指定的學術團體論證,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評審后方能在醫院實施。對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會環境的項目還需按規定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復。

  (二)特殊手術

  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為特殊手術:

  1、被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臺同胞的。

  2、被手術者系特殊保健對象如高級干部、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及民主黨派負責人。

  3、各種原因導致毀容或致殘的。

  4、可能引起司法糾紛的。

  5、同一病人24小時內需再次手術的。

  6、高風險手術。

  7、應邀到外院會診參加手術者或邀請外院醫師來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執行。

  8、器官切除及大器官移植。

  以上手術,須科內討論,科主任簽字報醫務科審批,由業務院長或院長審批,由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執業醫師,異單位,異地行醫手術,需按《執業醫師法》及

  《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籍醫師的執業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審批。

  此外,在急診或緊急情況下,為搶救病員生命,經治醫師應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搶救,并及時向上級醫師和總值班匯報,不得延誤搶救時機。

  五、管理要求

  1、各科室和各級醫師要嚴格執行“手術范圍”,開展規定范圍外的手術由所在科室根據其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書面報告,上報醫院醫務科審核,經分管院長簽發并上報市衛生局批準后執行。對連續兩年發生兩起以上醫療事故的人員降一級執行,直至取消手術資格,并報市衛生局備案;重新恢復手術級別,須經醫院和市衛生局考核后裁定。

  2、超范圍手術需根據醫護人員結構、技術水平、基礎設施、設備條件、現場操作等綜合考評合格后,經市衛生局審批同意方可進行。若遇緊急特殊情況,科室或醫師超范圍開展與職、級不相稱的手術,需應邀請上級醫院會診并電話報請市衛生局批準后進行,術畢一周內補辦書面手續。科研性項目手術必須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

  3、超范圍手術的審批程序:由科室提出申請,經醫院學術委員會討論同意后,由醫務科匯總材料,上報市衛生局批準。

  申請批準時需提供以下材料:①《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原件和復印件;②醫院相關科室、醫護人員學歷、職稱、技術開展情況,設備、基礎設施條件及日常技術質量考核情況;③近二年本科室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事故爭議、醫療事故發生情況統計;④開展新手術的可行性論證報告;⑤人員進修學習情況;⑥是否有上級指導醫師;⑦其它需要提供的資料。

  4、各科室、各級醫師未按本規范執行的,一經查實,將追究科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對由此而造成醫療事故的,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明確各科室、各級醫師手術范圍,是規范醫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利益的有效措施,各科室、各級醫師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注:臨床各科手術具體分類(另發)。

醫院工作制度15

  為深入開展糾正醫療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工作,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抓好專項治理,認真治理醫藥購售領域商業賄賂,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切實履行醫療衛生行業“救死扶傷”“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和“人性化”管理的工作宗旨,特制定醫院糾風工作制度:

  1、工作中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八榮八恥”,把“三十二字”衛生服務方針和醫務人員“八不準”貫穿于工作始終,端正工作指導思想,不斷提高對糾風工作的再認識,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以自身的廉潔自律、作風正派、團結協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讓全院職工共同搞好糾風工作。

  2、醫院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領導小組要扎實開展工作,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糾建并舉”和“誰主管、誰負責”的方針,把醫療衛生行風建設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緊密結合起來,要從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管理上堵住產生不正之風的.漏洞,要用制度管事,用機制管人,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民主評議行風,要取得明顯成效。

  3、對收受病人紅包者,給予大會批評,不上交者,視情節輕重給予檢查或停止工作等處理。凡參加病人請吃者,除每人罰款100元外,并給予批評,不服者停止工作,進行反省。

  4、醫務人員工作中推諉病人、態度惡劣或不理不睬,造成不良后果者,視情節輕重,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院內有關規定給予檢查、停職等處理。

  5、認真執行《全國醫療價格項目規范》,做到醫療收費、醫療價格、病人消費三公開,進一步完善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住院費用查詢制度,增強各項收費的透明度。

  6、在醫療工作中,禁止一切不必要的濫檢查、亂收費,“放心藥房”活動扎實有效,做到藥品質量、藥品價格、藥房服務“三放心”,確保病人用藥安全。

  7、認真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搞好滿意度調查,廣泛聽取社會信息、意見和建議,對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好群眾工作,確保醫療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

  8、建立強有力的監管機制,層層把關,簽定糾風工作責任書,一級抓一級,一抓到底,使醫院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更有成效。

【醫院工作制度】相關文章:

醫院藥房工作制度04-11

醫院保安工作制度07-27

醫院宣傳工作制度03-25

醫院消毒隔離工作制度01-22

醫院工作制度(精選16篇)02-27

醫院門診工作制度12-10

醫院處置室工作制度12-13

醫院工作制度15篇01-16

(精華)醫院藥房工作制度12-16

醫院出入院工作制度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