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說出中國的緯度和海陸位置,并能正確表述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中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中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學生能在中國疆域圖上辨別及在中國疆域空白圖上填注出中國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4.通過學習中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疆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中國政區圖,形成對中國疆域的空間想像力。
教學手段
《歌唱祖國》歌曲錄音磁帶及錄音機,“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一套四張,同一底圖),地球儀(學生每人一個,并附有彩色膠帶),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世界主要國家大陸海岸線比較表,“世界政區掛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學習指導法。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播放《歌唱祖國》歌曲錄音,用以制造學習氣氛,激發學生了解祖國的學習欲望。
聽著這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不禁使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偉大的祖國在地球上處于什么位置?這樣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優越性?中國的國土究竟有多大?瀕臨哪些海洋?中國有哪些陸上鄰國?有多少個國家與中國隔海相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些知識,深入地認識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板書】
一、從世界看中國
【投影】“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提問】劃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界線是什么?從圖上看出中國位于哪個半球?
【歸納】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東西半球的界線為西經20°和東經160°。因此通過觀察地圖可知,從東西半球來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中國位于北半球。
【活動】指導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到西經20°和東經160°,用黃色膠條貼在相應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紅色膠條貼在相應位置上;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并用紅色膠條剪成五角星,貼在中國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書】1.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提問】觀察地球儀,說出中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歸納】中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書】2.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提問】觀察地球儀,將中國的面積與其它國家的面積相比較,你認為中國面積是大還是?
【投影】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
【提問】讀圖并回答,中國領土面積有多大?居世界第幾位?
【歸納】中國陸地面積達96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5,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個歐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廣闊的國家之一。
【板書】
二、遼闊的國土
1.面積960萬平方千米
【承轉】中國的面積很大,中國領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以及最西端分別在什么地方呢?
【練習】讀《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中國領土的四至點,并按要求完成練習1。
練習1.對照《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中國領土的最北、最南、最東、最西點,用紅筆將它們標注在課本的“中國疆域示意圖”上,并讀出它們的經、緯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緯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緯度4°N附近。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經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經度75°E附近。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①(中國的疆域示意圖)。
請同學在圖上依次指出中國領土的四至點,并請若干學生依次說出習題答案,教師輔導。
【提問】請你算一算中國最南與最北緯度相差約多少度?哪條重要的緯線穿越中國的南部?按五帶劃分,中國最南處于哪個熱量帶?最北接近哪個帶?大部分領土位于哪個帶?
【歸納】中國領土南北相差約50個緯度,北回歸線穿越中國的南部。中國大部分領土處于四季分明,寒暖適度的北溫帶,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熱帶,最北部接近北寒帶。
【讀圖】讀教材中的“中國領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異”圖。
【提問】2月份,位于中國北部的黑龍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為什么?
【歸納】中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因此當祖國北方處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時,而南國的海南卻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組討論】分析中國的緯度位置對經濟發展有何益處。
【歸納】中國領土南北跨越近50個緯度,這樣的緯度位置,使中國具備復雜多樣的氣候,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板書】2.跨進50個緯度→南北氣候差異顯著→適宜發展多種農業經濟
【讀圖】讀“中國政區圖”,算一算中國領土東西跨越多少經度,分屬幾個時區。
【歸納】中國東西跨越了60多個經度,分屬于東5區至東9區,共5個時區,即最東與最西時間相差5小時。
【讀圖】讀教材中的“中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圖。
【提問】夏季,當北京時間為6點時,中國東部的烏蘇里江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各是什么景象,為什么?
【歸納】中國東西跨越60多個經度,由于地球自轉,東邊的地方時刻早,當北京時間為清晨6點時,最東端烏蘇里江的地方時約為早7點左右,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的地方時則是凌晨2點52分。因此,當東部的烏蘇里江已經撒滿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則還是星斗滿天的黑夜。
【練習】
1.閱讀地圖冊《中國政區圖》,利用圖中的比例尺,量算中國領土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約為多少千米。
2.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為110千米,計算中國南北距離相差約多少千米。
【歸納】中國東西之間距離約5000千米,南北之間的間隔約5500千米,再加上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因此,人們常用“縱橫一萬里,上下五千年”來表述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遼闊的國土和悠久的歷史,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和自豪。
第二課時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①。
【復習提問】中國的四至點分別在什么地方?中國緯度位置的特點是什么?中國的緯度位置有何優越性?
【新課導入】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陸地面積廣大,而且還有廣闊的海域。
【板書】
三、廣闊的海域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②(中國的臨海示意圖)。
【提問】由北向南中國瀕臨的海洋分別是哪些?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運用地圖說明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以及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2.掌握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3.學會閱讀等溫線圖、年降水量分布圖、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年降水量分配柱狀圖、溫度帶圖、干濕地區圖,并能獲取相應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出正確結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地圖及相關資源分析、歸納、總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
【重點與難點】
1.我國氣溫的特點,溫度帶的地區分布。2..讀圖、識圖技能的培養。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讀圖分析。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觀看視頻:冬季的廣州和哈爾濱
同一個季節,為什么廣州和哈爾濱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異?導入新課學習。二、新課學習
第一課時
(一)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
1.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1)計算:?诤湍拥臏夭(16℃-(-28℃)=44℃)特點:南北溫差大
讀圖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2)思維拓展
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
探尋原因
成因①:緯度位置的影響
中國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緯度近50度,冬季時,太陽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低,晝長越短。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晝長比南方短,太陽照射時間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熱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風的影響
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冬季風使北方降溫幅度大。距離和地形對冬季風的消弱與阻擋,冬季風對南方影響小。這些加劇了南北溫差。
(3)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②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2.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1)計算:?诤湍拥臏夭(28℃-16℃=12℃)全國平均氣溫在多少攝氏度以上?(20℃)特點:普遍高溫
讀圖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2)思維拓展:夏季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
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晝長比南方長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熱與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氣溫相差不大
(3)探究:夏季我國哪里氣溫偏低?為什么?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4)總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夏季氣溫偏低)
(5)拓展延伸:我國南北溫差順口溜
領土面積廣,南北跨度大;冬季溫差顯,北棉南穿夾;夏季普高溫,南北差不大;秦嶺淮河線,零度等溫劃;最寒在1月,高溫在7月。
(6)了解我國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熱的地方
3.溫度帶
(1)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和農業生產實際
(2)讀圖,了解5個溫度帶和1個高原氣候區位置。
(3)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③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4)對號入座: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島、漠河、塔里木盆地它們分別位于哪個溫度帶?(高原氣候區、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寒溫帶、暖溫帶)
(5)體會我國氣溫南北差異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1.水果
拓展延伸:中國各個溫度帶的主要植被
2.房屋
3.農作物及其熟制
總結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國氣溫分布特點,那么你知道我國降水的情況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地殼是在運動變化中的,以及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
2、能通過思考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了解魏格納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觀察、質疑、假設、驗證——
3、練習表達自己的觀點。
4、嘗試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觀點。
5、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創造性思維習慣。
6、嘗試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鼓勵性評價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變化發展中的,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8、提出問題也是一種貢獻。
9、理解科學研究既需要大膽的質疑、假設和驗證,還需要有堅韌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養尊重不同意見的胸懷,學習與持不同意見的人交流。
二、教學重點:
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海陸變遷的實證。
三、教學難點:
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批判和質疑的思維品質。
四、教學方法:
質疑、表達法。
五、課時安排:
1個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由海陸分布導入海陸變遷。
教師引導
海陸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這樣的嗎?指導閱讀,鼓勵學生將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
學生活動:到講臺前陳述自己的問題。
教師評價:對每位學生的發言給予恰當的評價,重點在于發掘問題中的創造性思維。
乘轉:讓我們來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學家它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師講解:重點闡述魏格納的觀察、思考、驗證以及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通過魏格納探險遇難這一史料,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
學生活動:尋找大陸漂移假說的證據。到臺前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價:對學生的發言過程和內容進行評價,重點鼓勵其在方法方面的闡述。
教師引導:由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重點講解由假說到學說這一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師講述:舉例說明板塊構造學說對火山地震的解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學生活動:學生宣讀自己搜集的資料,或發表自己的問題或觀點。
課后作業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4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幾千年來,黃河一直是孕育中華燦爛文化的母親河,我們的祖先對其源頭進行長期的探索,唐代詩人李白曾吟誦:“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后,人們猜測、考察,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與探索,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到底從何而來,終于有了科學的答案,對母親河的源流概況也了如指掌。
出示板書課件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二、自主研讀,初步感知
同學們自主預習教材49~53頁內容,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1.黃河發源于哪里?注入哪個海洋?上、中、下游是如何劃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2.黃河干流流經哪些省區、地形區?
黃河干流很明顯地呈巨大的“幾”字形,像一條巨龍,從青藏高原越過青海省、甘肅省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于晉、陜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岳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是中國的第二長河。
3.在中國地形圖上,指出黃河發源于哪座山脈?黃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特點是什么?(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黃河流域以高原、平原為主。)
4.黃河中、下游分別流經哪些省級行政區、地形區?(黃河中、下游流經的省級行政區主要是山西省、陜西省和河南省、山東;流經地形區主要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讀“我國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年徑流量對比表”,黃河、長江的長度相差800千米,年徑流量卻相差14倍。
黃河、長江的長度相差不多,年徑流量卻很懸殊,這主要是受氣候的影響。黃河的徑流量受氣候影響很大,黃河流經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區,降水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蒸發量大,水量較小。
與長江比,黃河水文特征還有什么差異?
與長江比,黃河的年徑流量集中在夏秋季節(7~9月),黃河的含沙量大,黃河在冬季會出現結冰現象。
黃河作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發祥地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利用多媒體適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予以補充,主要體現灌溉、發電、旅游、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等方面。出示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景觀圖,在干旱的地區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出示黃河梯級開發示意圖、中國地形圖。通過讀圖,我們知道黃河的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峽谷中穿行,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主要的水電站有劉家峽、龍羊峽、三門峽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樞紐和水電站。這些水電站的建立,為黃河上中游地區的工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電能和水能。壺口瀑布以其水勢洶涌、奔騰而下的壯觀景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的游客來此參觀游覽。
三、小組合作,深化探究
古老的黃河如母親般哺育著她的兒女,但是歷史上萬古奔流的黃河也曾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20世紀,黃河陷入危機。黃河“憂患”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有何表現?
出示源頭、上游地區荒漠化圖片資料,提問:黃河上游地區為何會出現荒漠化問題?與哪些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有關呢?黃河上游地區荒漠化嚴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降水少,氣候干旱),也有人為因素(人們過度放牧、濫墾草地等)黃河凌汛出現在黃河哪些河段?為什么會出現凌汛?主要與什么因素有關?
、倭柩粗饕霈F在黃河上游和下游。
②出現凌汛原因:由于黃河干流跨的緯度比較大,南北河段地區的氣溫有明顯的差異,造成河水封凍和解凍的時間不同。凌汛的河段大多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
、壑饕c自然因素有關。
黃河在流經哪個河段后,產生的泥沙最多?黃土高原地形特征是什么?想一想,下雨后千萬條溝壑會是一種什么情形?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又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七八月份多暴雨,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就會一起匯入黃河。因而黃土高原成為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之一。
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過程。
、冱S河下游的泥沙約90%來自于黃土高原。
、邳S河流入下游,進入華北平原。
③此時黃河河道會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會變慢,攜帶的泥沙會越來越多;大量的泥沙日積月累,使黃河越“長”越高,成為“地上懸河”。黃河成為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也成為中國的一大憂患,給兩岸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近年來,黃河又出現了缺水斷流、水污染等新問題。
百病纏身的黃河需要她的兒女加倍地關愛與保衛,怎樣才能根治黃河呢?
師生討論,引導學生回答。
四、知識梳理,釋疑解惑
板書設計
黃河的憂患(黃河的奉獻)
五、當堂檢測,提高升華
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教師講解答案。
六、課后作業測評
學習至此,請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5
一、教材分析
學生通過學習上一節長江,對學習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節教材主要從中國第二長河,“母親河”的奉獻中國的憂患,根治黃河四方面概況了黃河的整體地勢特征本節的教學對學生今后學習我國的水資源,水能源,生態環境的保護西部大開發等知識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由于具備了學習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讀圖和析圖的能力,同時學生學過《長江》一課,對河流的學習方法有了了解,為學習本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學生對于本課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產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還不夠具體和深入,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進一步探究完成。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圖說出黃河的發源地、流經省區、注入的海洋、長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并了解黃河的開發利用狀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學會用地圖等資料,說明黃河的基本概況;能解釋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黃河治理的案例,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興利除弊的觀念;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黃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黃河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探究黃河開發和治理的方案。
難點:運用有關資料和已有知識儲備,探究黃河成為地上河的成因和黃河的治理措施。
分析:從了解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過程中可體現出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從而可引出治黃的根本措施,所以“地上河”的成因是本節的重點。黃河的水資源和水能資源都很豐富,如果利用好這些資源將有利于加快西北內陸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不合理利用也將產生一系列問題,所以黃河的開發是本節的另一個重點。現實中,因為人為破壞生態環境等原因使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形成“地上河”且近年出現斷流現象,這是人地關系不和諧的后果,也影響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黃河的`治理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五、教學方法
學法:
(1)自主探究這是教學的準備階段,我設計學案了提前發下去,為學生預習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
(2)合作交流我采用組內交流、組際交流、同桌交流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給每一個學生以機會。
教法:
。1)目標重現:重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鍛煉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評價能力。
。2)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內展示預習學案,檢測預習效果
(3)合作探究,通過做綜合題來聯系所學的知識,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精講點撥,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疑問、重難點、易錯的、易混的、易漏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5)鞏固檢測,針對學生對本節課的檢測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觀看黃河錄像導出本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3分鐘)[引入]用課件播放黃河景觀視頻,激昂的音樂伴著滾滾黃河水展現在學生眼前。
[教師過渡]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古代就有許多文人墨客歌頌過它。請同學們展示搜集的有關黃河的詩。
[學生展示]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等。
[師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河。
(二)(10分鐘)[課件出示]黃河探險
[教師]先請同學們完成學案上的題:讀圖思考。
[課件展示]黃河流域圖
“動態移入”法首先畫好黃河“幾”字形狀作為文本。
[師]“黃河的干流像什么形狀?”
[生]像個巨大的“幾”字。
[師]鼠標點擊動態移入地圖上黃河的原位契合并重復幾次。
[學生自主學習]
請學生讀“黃河流域水系略圖”,并在小組內總結以下幾個問題。
1、找出黃河的發源地和入?冢喊皖伩矫}和渤海;
2、讀課本及地圖,明確黃河干流的長度和形狀:5500多千米;
3、找出黃河干流流經的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共九個省區;
[課件出示中國地形圖]
4、看看黃河流經了哪些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5、在圖上明確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河南舊孟津;
6、找到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請學生注意,這兩條支流分別位于黃河的哪一個河段。
[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由各小組充分討論后,派代表上臺交流。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黃河的簡圖,并根據自己畫的圖進行講解。
[學生活動]自探空間:為什么說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學生討論、回答]黃河僅僅是長度居全國第二位,而年入海水量卻遠遠少于長江、珠江。
[師]黃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東流,注入渤海灣,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三)[課件出示]黃河的水文特征(10分)
[師]請學生自學課本49—50頁的閱讀來找出正確答案。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總結出上游的水文特征。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6
一、學生狀況分析
初二年級時一個歷經1個學年有序建設的、并頗有成效的年級,年級整體情況較好,生活、學習基本上能按部就班,全年級225名學生,有六個班級,除初二(1)外,均形成了有序課堂。初二(1)班有學生37名,班級分為活躍,最能深度學習,需要完善的是課堂秩序;初二(2)班有學生37名、初二(3)班有學生32名、初二(4)有學生33名、初二(5)班有學生41名、初二(6)班有學生35名,這5個班級基本形成了有序課堂,為有效教學事先存在了基礎。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下冊地理為中國地理的區域部分,主題是中國大區域內不同尺度的區域狀況。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區域、省級區域、省內區域和跨省區域。有以下特點:
1、從公民的素質教育出發,不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性
2、為高中區域地理課程學習打下必要的知識基礎
3、用案例學習的思路安排課程內容
三、教學目標
。薄⒆審碗s的內容變簡單
。、讓簡單的框架豐富起來
3、經營有效課堂
四、重點工作及措施
1、重點工作
。ǎ保┏浞职l揮“幾何地圖教學法”和“地理學案”的作用。
。ǎ玻⿵娀乩韺W案,以“知識問題化、問題習題化、習題基礎化”為思路,深化學案的設計和應用。
。ǎ常┏浞譁蕚,高質量完成地理會考任務。
2、措施
。1)每一節課強調學習思路,明確整體線索和正在進行的環節。
(2)每一節課強化地理學案,全批全改,要求節節清,人人清。
。3)強化階段測試,全批全改,要求章章清,人人清。<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7
教學目標
1、從地圖上找出我國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終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征。
2、從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3、讀圖歸納我國內、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展示:河流航運、灌溉、旅游等圖片,洪水泛濫圖片,思考討論:河流和湖泊能給我們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給我們造成了哪些災害?
討論回答:利:灌溉、航運、漁業、鹽、旅游、水能等;害:洪水災害等。
我國疆域遼闊,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巨川,奔騰不息,它們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既可興利,又可作害。我們研究河流,就是為了在今后的生產活動中,興利除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河流的概況。
出示板書課件第三節-河流
二、自主研讀,初步感知
同學們自主預習教材42~44頁內容,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教材42頁2.30中國主要河流的分布圖,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
結合教材圖,找出主要河流:長江、黃河、松花江、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怒江。引導學生閱讀中國主要河流的分布圖,提問:
1.我國所有河流都東流嗎?
2.有沒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請說出該河流的名稱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終流向哪里?
(教師點撥)糾正學生指圖缺點。著重指出:在圖上指河流或觀察河流,要順著從源頭到下游的方向指或觀察。把這些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內流河。我國河流以外流河為主,大多數外流河曲折東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地勢對我國的河流流向有何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河流向東流。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
內流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部,外流區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部。為什么內、外流區的水量有這么大的差異,主要是什么因素帶來了影響?
【學生回答】是降水。仔細讀圖,你會發現內、外流區的分界線與哪條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我國東部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氣候的影響很大?為什么?它的主要補給水源是什么?我國西北內流河主要的補給水源是什么?外流河受季風氣候影響很大;夏季風盛行時,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粬|部外流河的主要補給水源是天然降水。內流河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水量水位、結冰期等。流量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的水流體積,它反映河流水資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為單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時段的水面高度,它是反映水體水量大小的最直觀的重要標志。含沙量指單位體積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結冰期指河流封凍的時間長短。接下來我們重點學習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在汛期容易泛濫成災,在枯水期,水量減少,人們生活用水能以滿足,輪船不能正常航行。
三、小組合作,深化探究
河流有無結冰期是以哪條線為界?主要影響結冰期的因素是什么?
以秦嶺—淮河為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有冰期,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河流冬季無冰期。
以下面四條河為例,教材43頁圖2.31,注意這四條河的分布情況。我們把它們按自北向南的順序編號。松花江、黃河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長江、西江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這幅圖是什么圖?橫縱坐標各表示什么?單位是什么?能用來分析哪些水文特征?怎樣分析?水量、水位、汛期、結冰期。
1.四條河流什么季節流量最大?什么季節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夏季盛行夏季風,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風,降水少。我國外流河大都流經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徑流量一般占全年徑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黃河、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黃河、松花江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流量小,冬季出現枯水期,有結冰現象,甚至斷流。)
3.從北到南,河流汛期開始和結束時間有何不同?汛期長短有何變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開始較晚,結束時間較早,汛期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開始較早,結束時間較晚,汛期較長。)
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除了眾多的天然河流外,還有許多人工開鑿的河流——運河,從古至今,它們為我國的航運、灌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舉世聞名的京杭運河就是一個典型實例(教材44頁閱讀材料)。
四、知識梳理,釋疑解惑
板書設計
水量
汛期
結冰期
含沙量
秦嶺—淮河以北
較小
較短
有
大
秦嶺—淮河以南
豐富
較長
無
小
外流河共性
大
夏季
五、當堂檢測,提高升華
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教師講解答案。
六、課后作業測評
學習至此,請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第2課時?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運用流域圖和相關水文資料,描述長江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夠說出長江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或治理問題,進一步理解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說出長江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或治理問題。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8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會學地理”。
二、情況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系統思維能力,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我校初二級的1--6班。初二學生從思維發展來看,已有較大飛躍,學習過程中多些穩定因素,個別學生由于學習習慣較差,課堂中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講話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但總體來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是有的,作業也能及時準確地完成。
三、教材分析
該教材針對初中生的特點,設置了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物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四、具體措施
l、鉆研教學大綱,訂好教學工作計劃。
2、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圍繞目標進行。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4、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5、注意教學方法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大膽探索,勇于創新。
6、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7、通過測驗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八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工作計劃07-30
八年級下冊地理說課稿06-10
八年級地理下冊說課稿06-10
八年級地理下冊課件05-07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反思10-09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總結03-31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總結01-13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反思01-07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總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