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精選20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研工作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二、任務與目標:
1.加強學習,領悟課程轉型的本質與實施要求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適應新時期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要求,教育部組織專家對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部編教材、科學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進行了修訂。本課程教育教學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根本。
2.加強建設,提升學科發展內涵
(1)加強道德與法治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發展共同體結合盛澤實驗小學、吳綾實驗小學、程開甲小學等集團內8所學校一起研究。他們在完成主任學科和班主任等工作的同時,潛心研究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不僅自身育人水平得以加強,也帶動了校內同學科教師的教學水平。本學期,要繼續加強道德與法治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通過會課、研討、讀書交流等活動,強化共識,打造隊伍,提升內涵。
(2)加強校級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建設。學校品德學科教研組是品德學科教師成長的搖籃,是提升全市品德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在前幾年倡導成立教研組的.基礎上,本學期要進一步加強落實,做好過程性指導和期末檢查工作。
(3)組織開展一課三磨活動。組織集團內各學校一課三磨活動,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
(4)組織青年教師參加省市道德與法治教研活動。一是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二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研討活動;三是道德與法治學科骨干教師新教材培訓活動。
3.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隊伍建設
本學期要以提升全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效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交流、展示的機會,發揮同伴合作,資源共享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大我校道德與法治學科骨干教師隊伍,努力實現“骨干帶整體”的愿望。
(1)QQ平臺的及時溝通。
(2)舉辦好學科發展共同體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3)收集整理研究成果集。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1、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將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持續改進教學行為。
2、結合學校育人目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結合本學科特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二、主要工作
1、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認真執行學校課程計劃,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范道法課程教學工作,努力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結合學科特點和課堂教學,開展德育教育和勞育教育,堅持“五育并舉”。深入課堂、潛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學科的根本,促進教學與評價的融合,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
3、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市教教研室領導下,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切入點,增強意識和局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學習道德與法治基本教學要求,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4、繼續推進開展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與學習方式變革試驗項目的研究,積極探索課程評價,以學科項目推進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擴骨干教師隊伍。
三、具體措施
(一)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
道德與法治學科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課程的新天地。
根據區教研室和學校要求,進一步規范教研組活動,優化教研制度,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說課、研課、新課程知識競賽等活動,也可以采取主題研討等形式加強學習,在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聯系生活,以評促教,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俘,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本學科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儀式教育、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效益化。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德智體美勞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統編教材為契機,轉變教學方式
隨著道德與法治新課程的實施,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本學期,一至五年級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課堂。執教廣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學期,教研組將組織教師學習道德與法治教學基本要求,加強統編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四)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骨干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便于穩定任課教師隊伍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多為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骨干教師隊伍。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3
一、教材結構
七年級(上冊)教材設四個單元,共10課。上冊為1-4單元,每個單元2課或3課,每課一般安排2課時,每冊安排20課時左右,留出一些課時用于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社區活動等實踐活動,每單元實踐活動安排2課時。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了針對適應新的環境和學習生活,解決適應與學會調適的矛盾,設立了四個單元的內容。由“成長的節拍”(中學時代,學習新天地,發現自己)、“友誼的天空”(友誼與成長同行,交友的智慧)、“師長情誼”(師生之間、親情之間)到“生命的思考”(探問生命,珍視生命,綻放生命之花),以成長為核心,涵蓋、整合有關學習、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話題。從引導學生生活、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依據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的相關要求,本冊教材設立了相對獨立的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作為對初中生活開始的理性闡述,具有統領全套教材的意義。既是學生整個初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起點,也是全套教材建構邏輯的起點。對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中學階段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面對生活和學習的變化,學生會有各種感受,也可能會有各種困惑和問題。教材不是讓學生被動去適應這些變化,而是把變化看成是生命成長饋贈給自己的禮物,認識到新的階段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接納變化,在積極面對中學習、自我探索等課題中成長。本單元以“成長的節拍”為主題,體現了學生初中生活的基調,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學會交往,處理交友中的問題既是學生道德和心理發展在本階段的核心任務,也是初中生活全部展開后學生實際的'需要,在學生生命成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期的同伴關系,不僅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朋友之間親密感也進一步增加。這一方面提高了中學生友誼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交友態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單元:
承接上一單元學會與同伴交往,本單元則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是人際交往的繼續與延伸。“師長”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學生和師長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質量如何。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長可能帶來的沖突與矛盾,在尊重學生獨立愿望、成長需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走近師長,看到沖突背后“愛”的流動,通過主動對話和交流達到相互理解。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按照市教科院、區教育局教研室的總體計劃和工作要求,潛心研究、悉心指導、熱情服務,引導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師加深對課程的理解以及對將要采用的初中新教材和高中新課標的領悟,扎實有效地推進課程改革;通過各種研訓活動幫助教師改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實踐;切實提高研訓工作的效益,培育良好的研訓文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提高我區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1.深化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課程改革
(1)面對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對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的研究。
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課程將更名為《道德與法治》、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即將修訂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原品德課程標準修訂即將啟動、20xx年秋季一年級和七年級即將使用新版教材、義務教育階段法治專冊編寫正在進行時、高中教材修訂工作即將啟動。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將科學設計過程性研訓方案,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加強理論學習、研究與實踐探索,深化對新教材、新課標的理解,不斷提升教師開發教材及課程資源的能力。
繼續引導教師研讀《課型范式與實施策略》(中學政治),在規范課型實施的基礎上豐富政治學科課型。通過培訓,理清基本結構,熟悉操作步驟,指導教學實踐,保證日常教學的基本質量,在規范課型實施的基礎上豐富政治學科課型。
(2)加強課程統整研究,探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效性、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措施和方法。加強道德與法治(政治)課程與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公民教育項目、e學習、心理輔導課程、學校德育活動等方面的統整,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一步體現本課程的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和養成性,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積極參加市組織開展的`“法在我身邊”系列活動。
(3)開展德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學生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系,構建德育學科核心素養模型,分學段研究德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培養和評價策略。
2.加強對中高考的研究,提高新一屆初三、高三教學工作的實施水平。通過召開初三、高三備課組長會議和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總結20xx屆初高中畢業班教學工作的得失,研究中高考試卷,明確考試導向,探討20xx屆初高三教學工作的思路。
3.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政治學科教研組建設。召開教研組長會議,提高教研組長的理論修養,明確教研組建設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點,引導工作方法。在xx市教研組建設章程和xx市優秀教研組評比方案的指導下,積極實施對教研組和教師的過程性評價。積極參與和引導政治學科教研組的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政治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2)提高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學科素養。組織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師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史、時政熱點等理論。采用理論講座、教學沙龍、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加強理論學習及其實踐,提高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綜合素養,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3)組織教師深入開展課題研究。高中政治創意合作團隊《以“過程思想”引領高中政治課教學創新的研究》將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各成員發揮輻射效應,帶動本校教師開展研究。
(4)以省、市基本功競賽、評優課為契機,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優秀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通過基本功競賽、評優課、常規教研活動,打造一支青年教師骨干隊伍。
三、主要活動
八、九月份:
1.組織七年級部分教師參加市、區新教材聯合培訓活動;部分老師參加市區期初初中教師研訓活動。
2.根據教研室統一安排,對高三教學工作進行調研,了解高三政治學科教學情況,探討提高復習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3.召開九年級教師主題研討會,分析20xx年中考思想品德試卷,研讀xx市20xx年中考思想品德學科考試說明,明確中考思想品德學科試題改革的方向與要求,充分發揮中考對教學的導向作用。
4.組織部分老師參加大市七年級研究課活動。
5.組織教師積極參加20xx年xx市中學政治(道德與法治)論文評選活動。
十月份:
1.做好xx市高三政治復習教學研討會有關準備工作,完成xx市布置的前期準備工作。
2.召開初高中課題組會議,部署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
3.召開高中教研組長會議,重點研究教研組長如何引領本組教師搞好校本研修活動。
4.開展教研協作片新教材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組織部分老師參加大市八年級研究課活動。
5.開展區政治教學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工作,推薦優秀論文參加省、市評選。
十一月份:
1.召開高二政治備課組長會議,研究20xx年學業水平測試試題,總結、交流20xx年復習經驗,研討20xx年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策略。
2.召開高一政治教學研討活動,研討如何推進課型研究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3.開展教研協作片八年級主題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4.組織部分老師參加大市九年級研究課活動。
5.開展高中政治教師新課標培訓活動。
十二、一月份:
1.召開初高中課題組會議,扎實推進課題研究。
2.開展道德與法治(政治)學科中開展e學習研究活動。
3.組織部分老師參加xx市中學政治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
4.各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及初高三期末教學質量分析評價。
5.本學期工作總結及下學期工作計劃擬制。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5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管會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新的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深化研究。為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和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道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1、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俘,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并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6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七(4)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個人認為整體素質還是不錯的。從初步摸底的情況看,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七年級學生處在生長發育的特殊階段,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本期所任教的學生的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還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既要求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又要養成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學會做人。
學生剛上初中大多數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較差,雖然思想品德的內容接近中學生的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無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本期在加強學生基礎訓練的同時,還應特別注重綜合能力的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材為新版教材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共四個單元十課,設計了21框。
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為七年級上冊的起始單元
1.幫助學生積極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編寫好自己的夢想,以樂觀、積極的心態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
2.幫助他們在清晰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從而享受成長帶來的一切,感受生命的充實和豐盈。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友誼的天空”,它是一單元的延伸。
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獲得友誼,擁有怎樣的交友智慧,特別是如何理性的結交網友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
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師長情誼”
第六課“師生之間”教師的重要作用,尊重和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幫助我們掌握教學相長、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
第七課“親情之愛”主要向學生介紹家是我們的寄居之所,家里有親人和親情,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文化中家具有的深厚意味,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美德。本單元更加注重道德教育,隨著立德樹人觀念的落實,道德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道德教育關系著青少年的成長,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第四單元的主題是“生命的思考”由第八課“探問生命”、第九課“珍視生命”、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組成。
本單元是前三個單元的延伸,是整個初中課程中生命健康教育的最核心內容。它主要是針對我們青少年頻頻出現的健康安全問題而設置的。
學習本單元是讓我們認識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實現人生的價值。總之,本教材更加注重與孩子的溝通能力,同時也賦予老師跟學生之間更多地互動。教材的每個學習主題背后都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撐,每一課內容的展開都包含著一條引領生活經驗的線索。
三、教學目標:
(一)、總的目標要求是:力求體現加強基礎知識;培養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提高思想覺悟,加強道德與法律的認識和學習。
(二)、具體目標是:
1、養成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做筆記,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時高效完成作業等習慣。并慢慢掌握答題技巧;
2、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課堂的合作學習,學會在老師引導、同學交流和分享中,總結出一些重要的結論;
3、積極參與課堂拓展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會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樂趣。
4、運用所學的課本知識來提高思想覺悟并貫徹到實際行動中。
四、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學好教學改革新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理論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教學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強教研活動,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做到多聽課、多總結。認真學習他人、他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4、自覺做好教學各項常規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單元測驗等常規教學任務,尤其認真實施課堂目標教學法。
5、認真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能力、踐行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6、認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7、加強閉卷降分考試能力訓練,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使學生盡快適應考試的要求。
8、充分運用遠程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業務水平
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道德與法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信息,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教學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采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靈活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余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開展幫帶活動。鼓勵優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督學習,檢查復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講、座談、辯論等形式活動,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嚴于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待生、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致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不斷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同時,我將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教育教學效果為目標,全面貫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各項任務,通過外出請教、自主鉆研、集體學習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學情分析
我校四年級共有學生XX人。學生能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本身是非常喜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但由于家長對它不夠了解,所以重視不夠,這樣影響了一些家庭作業的完成,也影響了一些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也會受到了影響。在本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我力爭減少一些負影響,努力提高活動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采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通信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三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節次主題,每個節次主題都產生一個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話題,節次主題又生成多個小話題,也就是課時活動主題。
(二)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有機結合,突出了通信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內容。
從多方面展示社會生活,在引導學生了解、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
(三)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健康地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識,理解人與生活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簡單了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學習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6.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7.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正公平、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8.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四、教學策略
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同時,在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么方法學,不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意義在于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道德與法治發展的啟蒙階段,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采用他們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后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8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1、2、3、4班)的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工作,學生思想活躍,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但基礎不一,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較差、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所以作為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并且注意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煉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伴隨著學生身體和心理的迅速發育,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生活矛盾也開始凸顯。七年級下冊教材在設計中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與矛盾為基礎,突出“成長的不僅是身體”的基本觀點,提煉確定了青春時光、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在集體中成長、走進法治天地四個學習主題,共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青春時光。作為七年級下冊起始單元,本單元奠定七下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內容主題聚焦“青春”,基于卻不局限于“青春期”,視青春為人生經歷的一段重要時光,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學時代”相呼應。著眼青春,不僅關注青春期的身心變化,更強調從“身體—心理—精神”的整體狀態來看待青春成長;不僅關注初中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更希望為人生奠定基礎。
第二單元: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本單元接續青春生命成長的主題,聚焦學生在身心發展關鍵期的情緒特點與廣泛意義上的情感生活,從“情緒—情感—情操”的完整鏈條促進學生的品德心理學習,以及教學在道德與價值觀層面的引導。
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對初中生而言,日常的學習小組、班級、社團、學校等都是能夠帶來歸屬感的“集體”,集體生活是學生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園地,社會性發展與個性發展又是相輔相成的。本單元設計不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集體主義教育,重視和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同時重視集體中的民主與自治,發掘集體對個人成長的價值,強調集體對個性的豐富與完善,引導學生學會過集體生活,使集體主義教育向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要求的方向拓展。
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本單元作為法律版塊的起始單元,以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背景,帶領學生了解社會的法治進程,初步感受法律與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對生活的保障作用;感受法律對青少年自身的關愛,引導學生自覺尊崇法律,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責任感,學會依法辦事,同時青少年要積極適應法治時代的要求,樹立法律信仰,努力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這就需要青少年不斷學習、內化法律知識,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材最后設計了一個“拓展空間”活動,從學習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去維權等方面考查學生的法律意識,這既是對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拓展,又為后面各冊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提出了目標和要求,起到統領法律版塊學習的作用。
三、教學措施:
1、搞好教學常規工作。認真鉆研教材、教學大綱,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細致批改學生作業,及時反饋總結。
2、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習的接受性,強化學習的建構性,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發展。
3、注重互動合作。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開展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的討論,促進政治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9
一、指導思想
1、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茅箭區工作布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學科科研力度,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范學生。能聯系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練隊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創造研究氛圍。在繼續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教師在課題研討中、在現場教學展示中,既能充分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又能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成為教育教學的帶頭人。通過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從而帶動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圍。
2、形成教研氛圍
(1)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向課外延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園網建設,主動提供思品、社會、品德與社會信息,并充分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網上學習、交流等。
(3)重視聽課學習,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能像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把新課程作為學科課程來上,教師要學習美術課上的色彩形象、數學課上的統計方法、常識課上的試驗對照法、英語課上的`任務驅動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備課
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每個年級可針對年級特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選定幾篇重點課文開展集體備課。備課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礁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思,向成為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后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思能力,形成思習慣。要求每位老師按學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學思(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思,歸納至少一種教學模式),并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并以組內互查,教學處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課件及案例資料,并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饋信息,以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于學生發展。
(三)顯特色
1、做好課題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為思品課注入新的生機。
(1)現代媒體資源
充分利用了學校和家中的現代化設施,收集了思品課堂相關數據等資料,對教材進行了補充、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走入課堂。
(2)圖書資源
利用學校圖書資源,讓學生通過收集,來補充課堂的知識。
(3)家長資源
家長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充分發揮家長員會的作用,使家長成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0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標作為指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激勵學生、相信學生”為主線,以“發展學生,提高學生”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和凝聚力。《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大多數學生尊敬師長,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集體。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問題,部分學生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于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意識狹隘。在新的學期應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教材分析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教材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突出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四、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我的好習慣》,由第1課《我們愛整潔》、第2課《我們有精神》、第3課《我不拖拉》和第4課《不做“小馬虎”》組成,主要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習慣問題而設計。前兩課側重從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內在精神氣質的培養;后兩課針對學生在這一時期普遍存在的作業拖拉、馬虎等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養成講文明、講衛生、樂學、勤學的好習慣。
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由第5課《風兒輕輕吹》、第6課《花兒草兒真美麗》、第7課《可愛的動物》、第8課《大自然,謝謝您》四課組成。本單元利用這一學期主要處于相對溫暖的春季,鼓勵學生多到室外活動,接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包括親近來自大自然的風、植物和動物,幫助他們克服與大自然的疏離,建立與自然的親密關系。
第三單元《我愛我家》,由第9課《我和我的家》、第10課《家人的愛》、第11課《讓我自己來整理》、第12課《干點家務活》四課組成。本單元引導學生從了解自己生命的來歷開始,進而了解自己與家人的血緣關系,以及家庭的結構,最后,落實到對家庭的愛與責任,引導學生學會不給家人添麻煩,學會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主動地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最終使學生成長為溫馨家庭生活的自覺建構者。
第四單元《我們在一起》,由第13課《我想和你們一起玩》、第14課《請幫我一下吧》、第15課《分享真快樂》、第16課《大家一起來》和第17課《我們都是少先隊員》五課組成,主要是引導學生養成與同伴共在的觀念與習慣,針對一年級學生在同伴群體生活中樂群、互助、分享、合作四個基本的核心主題,引導學生反觀自己的生活,學習解決與同伴相處的這些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
五、教學重難點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爭取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欲望。
3、正確估計學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注意因材施教。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4、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六、教學措施
1、首先要理解教材,先備學生,根據單元或課文教學主題,了解學生思想脈搏,使教學有針對性。課前寫教案,課后寫隨想反思,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2、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遵紀守法,懂得規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欲望。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學生法治意識和道德認識。
5、恰當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學生年齡小對有圖像有聲音的畫面更感興趣,用信息化教學能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有效課堂的達成。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1
一、指導思想:
九年級是整個初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年,即通常我們所說的畢業班,其重要性非同一般。讓學生順利地通過中考進入高中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是本學年的最重要的任務。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一切以服務中考為導向,深入研究中考,以《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教學規律,結合本階段學生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合理高效組織日常教學工作,不斷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具有較強的思想性、人文性、綜合性、實踐性,要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三個維度得到均衡發展。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又是整個初中三年知識難度大、涉及考點多的重點考查對象。其主要內容涉及我國現代化建設種的五個方面,及五大建設。具體包括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政治建設(民主建設、法治建設)社會建設(共同富裕),文化建設(科技創新、教育、文化、美德、精神、價值觀),生態文明建設(人口、資源、環境),另外還要了解民族團結教育及民族常識的相關內容,最終落腳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需要學生關注國家時事,樹立國家情懷,提高開放意識,樹立全球觀念,這是學好本冊書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三、學情分析
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學生眼中的副科,一直以來都不怎么受學生的重視,這也是各個階段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因此,一般情況下,從初中一入學開始,學生就沒有在本學科上投入很大的精力,這種狀態在七八年級時一直都存在。從而導致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上普遍存在基礎薄弱的現實情況。加之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八年級上半學期幾乎沒有上課,耽誤了很長時間的課程,這也為九年級的.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和更繁重的任務。要在一年的時間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并且補齊之前學生的短板,難度可想而知。網課期間,學生在家上課,自律性不高,態度不端正,紀律松散,學習效果較差,可想而知,學生入學后肯定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適應學校正常的上課節奏,這將大大降低學習效率,所有這些都是以后正式上課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奮斗目標
圍繞學校“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再創輝煌,再造巔峰”的錚錚誓言,作為一名初三畢業班的老師,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勢必要奮發有為、力爭上游,盡自己最大努力將自己所帶領的班級打造成全校最優秀的班級隊伍的一員,不為班級拖后腿,不為級部拖后腿。在全校40個班級當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我所帶領的班級都進入班級前十名的行列,對每個班的60多個孩子負責。爭取在每次考試中,讓我的學科成績全員及格,良好率達到60%以上,優秀率達到30%以上,歷次考試中各項指標都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最終在xx年的中考中再創佳績,成就每一個學生,同時也成就自己。
五、方法措施
立志不難,口號誰都會喊,但關鍵在落實。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踏踏實實的埋頭苦干,持之以恒的默默付出。除此之外,更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為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來實現我的目標。
1.研究中考,尤其是命題規律,總結答題技巧,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2.研究教材,歸納基礎知識體系,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
3.精選習題,題不在多而在,讓學生從精練經典習題中學會運用知識。
4.注重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利用好課堂的每一分鐘,關注每個學生。
5.充分備課,充分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前提,不能簡單依賴經驗。
6.注重反饋,讓學生時刻重視老師的每一項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新學期的開始又意味著一個新的征程,新的面孔,新的班級,但不變的是奮斗的目標及常規的任務。只要我的教學工作始終圍繞著中考這個指揮棒,就能戰勝一切困難,贏得最終的勝利。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2
愉快的暑假生活結束了,新的學期又將開啟,在這個學期里,我擔任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第一單元《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級自己愛,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班級生活規則大家定、齊遵守,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
2、通過第二單元《我們是班級的主人》的教學,體會父母為家庭忙碌的辛苦,管好自己,少給父母添麻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為家庭事務出主意,用自己的創意和行動為家庭做貢獻。
3、通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在社會生活中養成遵守秩序,愛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等良好行為習慣,學習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滲透《環境保護法》、《煙花xx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制教育。
4、通過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的教學,讓孩子們愛祖國從愛自己的家鄉做起,了解家鄉的美麗山水、豐富物產,人是為家鄉做貢獻的可親可敬的人們,為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驕傲自豪。
二、教學資源分析
五年級上冊的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有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五年級上冊共安排了四個單元主題,即:“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我們是班級的主人”、“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驕人祖先燦爛文化”。這四個主題將來源于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小學生處于敏感素質發展即將交替的階段,速度、靈敏、柔韌等素質的發展階段快要過去,力量、耐力等素質的敏感期即將到來。特別是大肌肉群的發展時期,也將向大小肌群同時發展的時期過度。五年級是素質發展的大好時期,相應練習的容量要大。
學生比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對感興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較長時間的注意;但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參加活動的動機還是以直接興趣為目標,喜歡的活動都愿意參加。特是集體活動,非常樂于表現自己的才能展示自身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運用靈活多樣的教法手段,滿足學生參與活動和學習的需要。
四、教學方法設計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依托,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
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6、領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7、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采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8、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德育滲透
㈠指導思想
充分體現課程標準,在生活的基礎上實現課程的高度綜合,將思想品德、生活常識、社會常識、手工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多項教育內容在生活的基礎上加以整合。從目標看:關注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多重目標。教材呈現的是學生熟悉的.一個個生活場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審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結合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各項教育內容和多重目標的綜合。
㈡培養目標
充分體現教材的范例性,新教材所蘊含的科學知識、道德觀念和審美觀念,不再是以“告訴”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教材呈現的是一個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情景,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溝通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周邊的生活情景去感悟。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不是習得“案例”本身,而是習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價值的東西,新教材的設計注重對現實的認識、對生活的體驗、對精神的感悟和對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學生培養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生活的主體。
1、以時間和兒童成長的需要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本冊教材以兒童的成長需要為主線,以兒童不斷擴大的生活空間和時間為線索,整體呈現兒童的生活,從而引發兒童綜合的學習和思考。同時,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著重選擇與兒童生活關系密切的、兒童需要并樂于學習的內容,在反映兒童現實生活的同時,也適當關注兒童對未來生活的需求。
2、突出養成教育的地位。
突出養成教育,即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行為指導、情境辨析,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重視生態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其成長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諧相處的公民打下基礎。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的學習特點。
通過精心創設活動情境,編寫典型范例,設計思考問題,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同時,又考慮現實狀況,活動方法簡便易行,使活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點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即活動、感悟、實踐、指導。
4、從教材的表現形式看,強調圖文并茂,以圖為主。
教材以圖的形式,用兒童的語言和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科書的趣味性、可讀性、啟發性和指導性。教材畫面有利于兒童全面把握圖像所表示的內容,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運用教科書兼備的表征功能、想象功能、審美功能和價值功能。
5、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一方面實現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有機結合,使教材從課內向課外拓展,形成開放性教科書體系。另一方面,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為教師和學生留有選擇、開拓和創造的空間。
㈢措施方法
1、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利用現代化教具,努力投身于課改當中,響應區局“全員磨練合格課”的號召,認真錘煉合格課堂。
2、要十分重視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
3、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進行教育。
4、重點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在集體活動多給優生及學困生開小灶,使優的更優,差的趕中趕優,達到“抓兩頭,促中間”,全面豐收,全面提升。
5、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直接或間接地利用電話,不斷了解學生的動態,隨時采用相應的措施,以便對學生進行督促教育。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3
一、指導思想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道德與法治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應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
《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結合本校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本科目教學要充分體現道德與法治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在青春初期,有夢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難。道德與法治教學-方面要為學生心扉"開鎖",伴隨學生平突變期",另一方面要穩度過心理生理的為學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會里懂得有為和有所不為。七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經過上學期一學期的學習,對新的環境已經基本適應,老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已經掌握。
在上學期學習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要求與方法已基本了解,本學期旨在夯實學生基礎,并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致力于幫助學生開啟一扇洋溢積極向上的青春氣息和充滿各種發展可能的青春之門,引領學生步入青春時光,體會成長的喜悅,積極面對成長中的煩惱;繼而引導和鼓勵學生珍惜青春,積極作為,在學校生活中,主動參與集體建設,在集體中成長;在社會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培n育積極情感,遵法行事。
三、教材分析
伴隨著學生身體和心理的迅速發育,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生活矛盾也開始凸顯。七年級下冊教材在設計中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與矛盾為基礎,突出“成長的不僅是身體”的基本觀點,提煉確定了青春時光、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在集體中成長、走進法治天地四個學習主題。
1.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我們開始初中階段的學習。從這個起點開始,我們將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學習和生活會發生一些變化,在我們的成長中留下深深的印記。我們要使中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2.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友誼,友誼與成長同行。我們要多交益友和諍友,不交損友,遵守網上交友的規則,讓友誼之樹長青。
3.第三單元師長情誼:老師和父母是我們成長中重要的見證者和陪伴者。我們要以真誠的態度,作出應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
4.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生命的意義、生命之間的聯系究竟怎樣,這需要我們去體驗,去探索,去創造,在生活中立志與堅守、盡責與奉獻,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本期教學目標:通過本期教學,讓學生學會適應中學生活,學會與朋友、與老師和家人交往,初步認識生命意義,學會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準則和法律準則。
教學重點
1.青春期的身體、心理、精神。
2.青春的肯定和欣賞追求自信自強。
3.情緒情感情操。
4.情感與人的道德。
5.個人與集體。
6.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7.遵守法律。
8.預防違法。
9.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0.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與侵權行為做斗爭。
教學難點:
1.如何看待青春期的身體、心理、精神方面的變化。
2.怎樣預防違法。
3.如何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與侵權行為做斗爭。
4.依賴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
4.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
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
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4
一、指導思想
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依據經開區工作布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范學生。能聯系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
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規劃,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
貫徹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采用理論講座、教學沙龍、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道教師的綜合素養,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同時認真參加新教材培訓與研究。
精心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針對課程建設中的核心問題,組織開展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心得、體會、問題、困惑提供平臺,促進教學素養的共同提高。
(二)加強課程管理,推動課程的健康發展。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常州市學科教學建議,引導教師嚴格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并通過加強課程管理,杜絕違規行為。
加強教研組建設。穩定兼職教師隊伍,提高兼職教師業務水平。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努力提高學科組建設能力。要針對道德與法治教材修訂的實際,科學設計學科過程性研修方案,采取多種方式引導教師加深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有關內容的理解,提升教師開發教材及課程資源的能力。
(三)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課程的實施水平。
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研究。
加強新教材的教學研究,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探索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等方面的統整,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一步體現本課程的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和養成性。進一步加強法治教育項目研究,探索法治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化、校本化發展,加強對法治教育的過程性管理,加大法治教育推進力度。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擬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參加新教材培訓、法制教育培訓;
公開課申報
十月份
組織觀看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進行討論。
年會論文評比;
十一月份
法制教育優秀案例評比
學生小論文評比;
十二月份
憲法教育活動暨法治教育頒獎
一月份
本學期工作總結。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5
一、指導思想:
1、堅持認真學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校提出的“六個現代教育觀念”為指針,以“學會關心”為主線,以“三觀教育”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2、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的凝聚力。
3、堅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
二、班級基本情況和目標:
今學期我主要擔任七一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這些學生紀律性可能不夠強,但思想純樸,進取心強。本學期我的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共有四個單元的內容,第一單元共有六節內容,讓學生懂得珍惜無價的青春;揚起自信的風帆。第二單元共有四節內容,讓學生懂得做情緒的主任。第三單元共有六節內容,讓學生學會在集體中成長。第四單元共有四節內容,讓學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嚴;讓法律保護我們成長。面對身邊的誘惑要學會拒絕,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四、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全部達良好以上標準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情景,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拒絕“邪教”遠離“黃、賭、毒。”增強法制觀念,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鐘要質量。
2、課堂上盡量使用多媒體以及直觀教具,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3、做好作業、單元測試及講評工作。
4、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5、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樂于并善于終身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懂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7、培養學生的自學級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8、課后多加強學生的重點知識的練習以常見題型為主延伸訓練。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6
一、指導思想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工作,以新課標為依據,以常態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為重點,以專題研究為依托,創新教研方式,注重對骨干教師的培養,以此帶動其他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從而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教研工作的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二、教研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觀念。
組織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實踐,根據學校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和每位教師要及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并在實際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貫徹和落實。為此,教師應經常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經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并用以指導教學實踐。每位教師在外出學習、聽課后,積極主動地向組內其他老師介紹學習內容與經驗。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有針對性地撰寫各類文章,從實踐上升到理論。
(二)抓好常規實施,提高教學效益。
每位教師應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認真鉆研課標、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寫好教案。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并講究備課的實效;深入落實“探究——研討”教學法。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德法課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將組織教學質量的調研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共同研究,尋求對策,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以各類專題研究活動為載體,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結合每月教研活動,以課堂教學為關注點,以“課前精心設計、課中靈活處理、課后反思落實”為研究思路,開展研討活動,不斷完善豐富“課前預設性研討——課中比較性研討——課后反思性研討”的教研活動模式,力爭使教研活動的開展達到“常態、規范、有效、創新”,并將提高“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工作融入常規教研活動之中,打造出一些有效課堂示范課。
2、以師徒結對、每月教研等活動開展為契機,注重培養教師的課堂設計、課堂執行能力。
3、有效地組織好教研組常規工作,抓業務學習、集體備課、聽課等工作,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用集體的智慧來促進自己的教學,培養骨干教師。
4、為了讓青年教師夯實基礎,加厚功底,使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各項知識、技能達到精通的程度。我們將開展“四個一”活動,即:讀好一本教育理論專著;設計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公開課;寫好一篇教育科研論文。
總之,我們會在教研室的統一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團結務實,努力學習,勤奮工作。
三、活動安排:
月份(周次)教研活動內容
9月
(第1—4周)
1、制定道德與法治教研組工作計劃。
2、道德與法治教研會議二次培訓。
3、組織教師參加市級活動:低、中、高學段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
4、動員教師參加道德與法治區級優質課大賽。
10月
(第5—9周)
1、顧佳穎老師執教《安全記心間》
2、評課磨課。
3、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動準備
11月
(第10—13周)
1、第二次集體備課。
2、集體研討:研討如何在課前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收集,增加實效性。
3、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動準備工作
12月
(第14—18周)
1、組織教師觀看優質課錄像。(二年級《班級生活有規則》,教師寫出聽課體會。)
2、第三次集體備課。
3、安排下一次教研活動準備工作。
1月
(第19—20周)
1、教研工作總結。
2、學期結束相關工作。
四、教學情況分析
(一)上學期品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由于道德與法治老師多是兼職教師,平時教學、班級工作較多,教研次數較少。
2、在根據區里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備課上,把握正確方向和實施方面還比較模糊。
3、公開課參與老師較少。
(二)問題分析
1、上學期因區內沒有集體教研活動,缺少方向引領。
2、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比較新穎和獨特,在理解上還需要我們教研組加強探討。
3、在道德與法治公開課申報上,老師們不夠積極。
五、工作思路
根極引導道德與法治教師學習、研究、實踐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養,引導學生做合格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同時切實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益,營造良好的教研文化,抓好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為促進我校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而努力!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7
一、現狀分析:
1、學生狀況:
七年級新生,道德與法治學習情況暫時不清楚。八、九年級學生極少有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地選擇去看時政類書籍來積累豐富自己的時政觀點,提高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的目標不明確,需要教師長期堅持不懈的督促。
2、教師現狀:
全組共6位教師,其中高級教師1人,區學科帶頭人2人。全體教師認真、努力,敬業精神較強。
3、社會影響力:
學生和家長都認為道德與法治是開卷考試,沒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對本學科重視不夠。
二、工作思路:
以“為每一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和“激發求知欲望,倡導自主學習,堅持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素質”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服務學校,發展學生,成就教師。圍繞“課程、課堂、課題”,堅持“優化課程,聚焦教學,決勝課堂”,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工作目標:
1、教學目標:通過主題性研討活動,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加強集體備課,提高教學效率。加強學法指導,抓常態課堂、高效課堂,穩步提高各個年級的政治教學質量,爭創優秀教研組。
2、教研目標:組織進行和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教學研究活動,要不斷研究教學狀況,組織老師上研究課、示范課,通過研討、評課等形式,不斷反思教學并形成經驗總結,積極撰寫論文,使本組教師專業素養理論與實踐水平共同提高。
四、重點工作:
項目一:校內公開課的教研活動
責任人:
效能目標:教師全部開設校內公開課,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爭取有教師開設區級公開課或講座。
具體措施:開學第一周安排好本學期的校內公開課計劃;組織、協調好組內公開課,做好課后的教學研討并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項目二:加強集體備課
責任人:各備課組長
效能目標:各備課組要統一備課,實行一人主備,制定統一導學案
具體措施:各備課組要統一備課時間、地點,所有教師都要到位。由組內人員輪流擔任主備人,安排好中心發言人,主備老師提供集體備課討論稿,詳細闡釋教材的重難點,提出疑點,設計好課堂練習、教學過程。其他人做好相應的記錄,填好備課記錄。在備課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每個教師要根據自己班級實際設計好、修改好每一個教學環節。
項目三:分層教學
責任人:政治組全體教師
效能目標:教師利用上課發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分層布置作業,以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成績
具體措施:對學困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采用激勵機制,對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并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項目四:階段性檢測試卷的編制
責任人:各備課組長
效能目標:結合本學科考試特點,準確把握教材,試卷做到難易適中,有效地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具體措施:各個備課組長在參考近兩年考試要求的基礎上提出編制設想,組員提出合理化建議,修改完善后形成定稿,力求試卷能真實反映教學情況。考后要公平合理的批改試卷,詳細記載試卷中學生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質量分析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工作安排計劃表:
月份內容備注
9月
1、傳達教研組長會議精神
2、安排好本學期校內公開課
3、召開組內教研組會議,確定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
10月
1、備課檢查
2、組織、協調好組內公開課,做好課后的教學研討
3、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4、第一次月考及質量分析
11月
1、備課檢查
2、組織、協調好組內公開課,做好課后的教學研討
3、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4、召開教研組會議,分析研討期中檢測,做好質量分析
12月
1、備課檢查
2、協調好組內公開課,做好課后的教學研討
3、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4、第二次月考及質量分析
1月
1、備課檢查
2、做好準備,迎接教學大檢查
3、三個年級期末復習與考試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8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堅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科學育人規律,推進育人模式變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培育時代新人奠基。堅持以深化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落實教學常規為基礎,以加強教學研究為重點,提升“研究、指導、服務和管理”的品質,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展開行之有效的教學研究,注重專業指導與學術性、群眾性研討并行,面與點共進,提升全縣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水平,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升教師學科素養。
1、加強學科理論學習。
組織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深入學習《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等文件,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綜合素養,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引導中小學教師認真研究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規劃、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資源建設、教師學科能力建設的關系問題,深入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
2、組織系列教材培訓。
針對道德與法治學科使用統編教材,根據新課標修訂教材的實際,科學設計學科過程性研修方案,采取多種方式引導教師加深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有關內容的理解,同時提升教師開發教材及課程資源的`能力。
一是深入開展新教材的培訓與研究。聘請縣學科骨干為一線教師解讀新教材,引領廣大一線教師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抓住教學重點,理解教學難點,掌握教學策略。并且,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采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二是組織新教材教學精品課例展示活動,及時推廣一線教師的成功經驗。同時針對新教材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組織開展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廣大一線教師交流新教材教學心得、體會、問題、困惑提供平臺,促進教師業務能力共同提高。
3、關注教育技術發展。
引導廣大教師關注教育技術的發展動態,重點學習以“電子白板”、數字化學習、微課程為核心的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以及相關教學理論,激勵教師積累應用新技術開展教學實踐的成功經驗與課例,促進教師運用新技術能力的發展。
(二)規范課程管理,促進課程健康發展。
1、加強常規管理。
各校要組織任課教師認真學習浦城縣學科教學建議,引導教師嚴格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并通過加強課程管理,杜絕違規行為。
2、健全校本教研。
各校要建立和完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保證任課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1-2 名學科骨干教師,同時穩定兼職教師隊伍,提高兼職教師業務水平。要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努力提升學科教研水平。要對照先進教研組評選條件,積極創建學科優秀教研組。要針對學科實際情況,科學設計學科研修方案,采取多種方式保證學科教研的質量。
3、加強評價改革。
各校要健全道德與法治學科管理機制,建構與創新課程評價模式,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常態有效地發展。
(三)加強教學研究,打造區域教研特色。
1、豐富研究維度。
⑴提倡“同題異構”,呈現多元化的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通過對教學差異的對比、追問與反思,加強學科教研的深度。
⑵深化對體驗式學習本質要義的理解,活化體驗式學習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形式,引領學科教研的準度。
⑶加強對課堂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激發教師的教學智慧,增加學科教研的溫度。
⑷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加強各類課型研究,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科學、道德與法治課型范例體系,拓展學科教研的廣度。
⑸繼續征集、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發現學科教研的亮度。
2、加強專題研究。
加強課題研究,引導各校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積極申報或參與市級、縣級課題研究。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著眼點,針對課程與教材中的“疑難問題解決”成立相關課題組,開展專題研究,提高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課題研究推動學科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本學年,道德與法治學科將開展德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重點研究德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評價策略,同時梳理學科教學關鍵問題,展開行動研究,并及時總結研究過程、形成研究成果。
3、打造學科研究共同體。
加強學科指導組建設,以教學關鍵問題為抓手,由學科指導組成員領銜,以鄰近校組團、青年教師組團的方式圍繞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開展靈活多樣的日常教學研究,尋求解決方案,提高科研意識和能力。各教研協作片召集單位要重視道德與法治教研活動的組織,切實制定好學科教研活動的計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學研究。特別要重視發揮學科指導組在教學設計、課堂觀察、反思剖析中的幫扶、引領作用,提高每次活動的有效性、專題性。
(四)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依托學科名師,集訓青年教師。
進一步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以學科青年教師為培養對象,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通過學科名師的“傳”“幫”“帶”, 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
2、依托課題研究,錘煉骨干教師。
由縣教師發展中心領銜,組建學科課題研究小組,引導學科骨干教師立足課程改革的前沿,攻克難關,積極探索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同時提高骨干教師的課程理解能力、教學實踐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3、依托學科競賽,催化教師成長。
以省市縣基本功競賽、精品課為契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優秀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通過基本功競賽、精品課活動,催化教師專業發展,打造一支青年教師骨干隊伍。
三、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新課標培訓;
2、制定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科學年工作計劃;
3、小學道德與法治學會論文評比活動。
十月份
1、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指導組會議;
2、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新課標研討活動。
十一月份
1、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指導組成員深入學校聽課;
2、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專題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指導組送教下鄉;
2、第五批縣級課題中期匯報活動;
3、籌備新一輪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題的研究。
一月份
1、制定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科學年工作總結;
2、期末工作。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19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區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主要工作
本學期,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要求廣大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程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繼續圍繞教研主題“三位一體,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研究”,扎實開展校內教研,提高教研活動的成效,進一步提升合作、實踐、研討、反思的教研氛圍。
2.切實提高日常教學活動的質量,重點從備課、上課兩個環節入手,進一步提高“三維目標”到位度,關注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3.積極參加片級、區級層面組織的教學展示活動,虛心向兄弟學習的老師學習。
4.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適時開展校內推廣交流。
三、持續性工作
1.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品德與社會課,不隨意占用,保證學生能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課上得到一定的發展。
2.重視教學研究課工作,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教學展示的機會,加強指導,以此作為提高教學研究質量的'抓手,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教學水平。
3.參加好片級、區級層面的教研活動,每次外出聽課落實到個人,并且做好記錄,有機會適當反饋。
4.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科研主課題的研究與實踐。
四、主要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
2.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
3.規范課堂秩序,上好每一堂課。
4.青年教師xx老師開課。
十月份
1.積極參加主題研究階段性課例研討活動,進行常態化集體備課活動。
2.認真工作檢查。
3.參加平望聯片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1.“三位一體,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課例研究。
2.認真工作檢查。
3.xx老師開課。
十二月份
1.“三位一體,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2.xx老師開課。
3.認真工作檢查。
一月份
1.整理課程資源庫。
2.上交各類總結和論文。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 20
本學期我繼續承擔四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工作任務,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孩子們經過幾年的學習,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二、教材說明
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是從20xx年春季正式實行,全冊共四個單元,分別是:
第一單元:同伴與交往;
第二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
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
第四單元:感受家鄉文化關心家鄉發展。
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
第一單元主要從同伴交往的主題出發,引導學生學會和諧的同伴交往方法,成為同學中受歡迎的人。
第二單元通過觀察包裝,引導其辨別商品質量,引導學生進一步展開聯想,思考買不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這些內容的安排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財觀,提高他們的消費技巧,從而讓學生學做生活中的聰明消費者。
第三單元主要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來,并真實地、客觀地、綜合地了解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從生活的角度,知道工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從小體驗勞動者的辛勞與智慧。
第四單元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中華文明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中華禮儀之瑰寶值得我們學習和傳頌,在五千年的'傳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摻雜其中,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更要堅決抵觸陋習陋俗,使我中華傳統文化淵源流傳,萬世流芳。
三、教材設計思路及特點
1、教育性。
道德與法治課擔負著道德人格培養的任務。在本冊教材中,以多種形式促進兒童中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系,讓他們從這種關系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綜合性。
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參與性。
為了使學生能真正體味到教材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通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觀性。
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通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例如第一單元《同伴與交往》,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已不再僅僅是一些圖畫,還有示意圖和大量的照片,通過這些插圖,不僅增加了歷史審美感和歷史直觀性。也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四、教學措施
1、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相互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2、根據本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3、通過書面、口頭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4、為了使學生真正體味本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盡可能提供學生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師德工作計劃10-24
《道德與法治》教案03-07
道德與法治作文11-14
道德與法治作文02-28
道德與法治感悟心得07-18
道德與法治高分攻略05-07
【實用】道德與法治作文10-21
道德與法治教案03-19
道德與法治感悟句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