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1
我本學期承擔:高二(x),并擔任高二(x)班班主任工作。每周x課時。
本學期針對物理班的教學特點制定如下策略:
一、認真備課
1、根據高二學生的生理和心里特點,以及新的課改精神和物理學科的高考要求和特點,制定符合特區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2、認真鉆研教材,力求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抓住重點和難點,設計重點訓練和難點突破辦法。
3、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課件制作、加強演示實驗的設計和使用。
二、認真上課
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認真輔導
及時批改作業。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
四、認真學習
1、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里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2、積極參加市里、區里及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
3、注意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的學習。
總之,我會盡心盡力地完成教學工作。
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生情況分析
由于是高三年級,即將面臨著高考的選拔考試,大多數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求知欲望比較強烈。所以課堂紀律比較好,都比較認真地聽課,自覺地與老師互動,完成教學任務。高三(11、12)為理科重點班,相對來說物理基礎較好些;高三(7)班是理科普通班,學習能力有著較大的差異,根據前段時間的觀察和摸底,大多數的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各章各節的知識點尚處于分立狀態,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識解決相應的基本問題,所以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二、本學期教材分析
高中前兩年已經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學內容,高三年級將進入全面的總復習階段,為了配合高三的總復習,學校統一訂購了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專用《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物理)》作為高三復習教材,該書以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高考考試大綱為指導,以《20xx年xx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編寫,作為本學年參考用,本學期擬定完成本書的第一至第十一章的第一輪復習。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學年的教學重點就是高考復習。新課內容在開學一個星期內結束。接下來就要開始高考復習。高考復習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輪基礎復習,第二輪專題復習,第三輪基礎鞏固。本學期擬定完成《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物理)》的第一至第十一章的第一輪復習。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客觀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復習手段;
2、認真備課,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把握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3、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4、認真積極批發作業、試卷等,及時反饋得到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調節教學;
5、盡量多做實驗,多讓學生做實驗,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6、認真做好教學分析歸納總結工作,教師間經常互相交流,共同促進。
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3
高三物理通過第一輪的復習,學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規律,及其一般應用。但這些方面的知識,總的感覺是比較零散的,同時,對于綜合方面的應用更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在第二輪復習中,首要的任務是能把整個高中的知識網絡化、系統化,把所學的知識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疏理出知識結構,使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綜合各部分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三輪復習是學生考前靜悟階段,是學生們提高成績的最后一步,要做好計劃、準備好資料。要注意區分知識重點、難點、非重點和高考熱點,有的放矢、合理而高效的利用有限時間,減少無效“勞動”。第二輪: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一、內容安排
牛頓運動定律
能量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電磁感應和電路分析、計算
物理學科內的綜合
選擇題的分析與解題技巧,實驗題的題型及處理方法
論述、計算題的審題方法和技巧
物理解題中的數學方法
二、實驗復習
配合練習題的講解,使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如伏安法,分壓限流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選擇等。
三、第二輪復習注意的幾個方面
1、應抓住主干知識及主干知識之間的綜合
(1)牛頓三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綜合(主要體現在力學、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電磁感應過程中導體的運動等形式)。
(2)能量的綜合(是解決物理問題中一個基本的觀念,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也是每年必考內容之一);
(3)以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為模型的電學與力學的綜合,
2、審題能力的訓練
3、答題規范
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對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題中又沒有明確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號用假設的方式進行說明;
(2)說明題中的一些隱含條件;
(3)說明研究對象,劃分研究過程;
(4)寫出所列方程的理論依據(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5)對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負號的含義加以說明
解題過程
(1)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與題目內容聯系起來)。
(2)要原始式而不是要變形式
(3)要用原始式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用等號連等下去,因為這樣往往因某一步的計算錯誤會導致整個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最后對結果也要注意:
(1)對題中所求的物理量應有明確的回答(盡量寫在顯眼處)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間量
(3)一般在最終結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數字
(4)是矢量的必須說明方向。
總之,夯實學科內的基礎知識是根本,掌握基本規律的應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關鍵,在第二輪的復習中,應盡可能利用有限時間,取得最滿意的效果。
第三輪: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繼續做好理綜考試的適應性訓練。通過教務處根據各地最新信息組合做理科綜合試卷,加強訓練學生適應學科間的思維轉換,快速反應能力。學會考試,增強應試能力。加強心理素質訓練,培養沉著冷靜、臨場不慌的心理品質。
學生回歸基礎、回歸課本,對知識方法回顧整理,達到提綱挈領、有序清晰、讓書變薄。回掃邊角知識、易忘知識點,回審練習考試中典型的'錯題,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明確是屬于知識缺陷、理解錯誤,還是自己一時疏忽看錯了題,或是計算失誤、書寫不當等。
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務處的教育方針全面展開物理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依據學生現狀,不斷搞好基礎知識,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大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達到學生能力增強的目的。學生能獨立完成教材上的習題,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課外布置的習題,能做其他參考書上的部分練習,逐步培養學生熱愛物理,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新物理課程標準改變了原有物理課程的模式,在高一學習了物理必修1和必修2兩本教材,這兩本主要在于基礎的學習。現在到了高二了,文理科選修的模塊各不相同,文科選修的是物理1—1,主要的是研究對基本內容的認識。對于理科選修的物理3系列的,這個系列的強調的是要求學生更深入的了解這些知識以及在于對這些知識的應用。在物理選修3—1整本書中,主要研究的是電學與磁學,可以說是整個物理學中比較難的,它與必修模塊中的內容緊密的聯系的在一起。在選修3—2中,主要是對選修3—1進行了加深,將電學與磁學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電磁學,其次對電流也進行了加深,還加上了現在比較熱門的傳感器。
四、學生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計算能力很差,邏輯思維能力有待于提高。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他們,與他們多溝通,給他們以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物理興趣;另一方面要抓住課堂這塊主要陣地,講究技巧和趣味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以后的會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物理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物理老師工作計劃合集15篇01-16
物理老師工作計劃集合15篇01-16
老師個人教學的工作計劃03-19
初中物理教學工作計劃模板01-15
物理教學工作計劃15篇01-05
數學老師個人教學的工作計劃03-20
八年物理教學工作計劃01-19
初中初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01-11
《力》物理教學課件11-25
我的物理老師作文(通用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