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工作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科學家的科學精神”為主題,安排了《跨越百年的美麗》、《“兩彈元勛”鄧稼先》、《我最好的老師》、《突兀的大石頭》、《最佳路徑》五篇課文,一個閱讀鏈接《第十二座雕像》及綜合學習五。
《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美麗”的是居里夫人如勇敢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般獻身精神,是居里夫人那持之以恒、淡定通達的優秀品格,跨越百年永遠吸引我們的就是這種“理性的美麗”。《“兩彈元勛”鄧稼先》人們常說:“科學是無國界的,而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鄧稼先用自己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印證著這句話,“愛國”是閃爍在這位科學家身上的強烈光芒。《我最好的老師》中的懷特森先生為什么被稱為“最好的老師”?因為他所倡導的“合理懷疑”是優良的科學品質。《突兀的大石頭》反映出了李四光作為一個地質學家的敏感與對自然現象的理性思考。《最佳路徑》建筑大師格羅培斯在迪斯尼樂園創造的最佳路徑,體現了靈感來自“以人為本”。“最佳”以實踐為基礎,實踐是科學精神的根本。離開了實踐,就不能發現真理,也不能發展真理,科學精神也無從談起。閱讀鏈接中的梁思成再次體現了執著、堅韌、求實、嚴謹是科學家共有的科學精神、科學品質。
二、第五單元設計預想
本單元以“科學家的科學精神”為主題。圍繞文化主題,本單元共選入了五篇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兩彈元勛”鄧稼先》、《我最好的老師》、《突兀的大石頭》、《最佳路徑》五篇課文和一個閱讀鏈接《第十二座雕像》。另外,作為對單元文化主題的概括和延伸,《綜合學習五》同樣也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贊美 居里夫人的文章,但它與很多同類型的文章有所不同,這篇文章抓住“美麗”大做文章,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簡單的一點就是能超越天生美麗的容貌,而為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實現自己最高層次的人生價值。而且,這篇課文跨度大,內容多,篇幅長,學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美麗”作為本課的切入點,以“美麗”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理解“美麗”的深層含義,啟迪學生都要正確認識自我的價值,為實現人生價值而努力奮斗。這當然應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在材料運用上與其它同類文章也有很大的不同:豐富的聯想,大量的引用,多處的類比和對比。既擴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圍,也使居里夫人在各種比較中更為豐滿,更為美麗。但學生對這一點,不容易掌握,因此將此作為教學的難點。
把“美麗”一詞作為本課的切入點串起文本內在結構,由回顧居里夫人“容貌秀麗”到重點品讀“精神美麗”,到感嘆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讓其人物形象不斷凸顯,“美麗”含義逐步深化,使學生悟其情——為科學獻身、為人類作貢獻的永恒之美;得其法——緊抓詞語理解感悟人物品質。從揭題感知,走向“美麗”——百年回眸,定格“美麗”——執著追求,感悟“美麗”——整體回歸,追尋“美麗”——深層拓展,延續“美麗”,立體多維地推進教學。
《“兩彈元勛”鄧稼先》
1.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對鄧稼先有全面了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甘愿奉獻、熱愛祖國、無所畏懼的崇高精神,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借助鄧稼先的故事,在孩子們的心種下優良的道德品質的種子,讓“愛國”的光芒閃爍在每個孩子的身上。
2.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解研究原子彈、氫彈的重大意義。從而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走進人物內心,深入體會鄧稼先的愛國情懷。
《我最好的老師》
1.這篇課文的語言淺顯流暢,富有情趣,初讀課文可以采用自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課文中的一些新詞的意思,可以結合課文研讀,聯系上下文理解。
2.課文蘊含的科學精神是比較抽象的,教學中要多運用感性化的教學手段。比如,課文中一些富有情趣的描寫,可以引導學生用有感情地朗讀來還原當時的情境,在情境中體會、感悟。
《突兀的大石頭》
1.讓學生初讀課文,掌握文章的構思:圍繞“玩中產生疑問——請教老師、父親——自己想——去國外學習后猜測——回家鄉專門考察,終于得出結果”這一線索展開,理清文章脈絡。
2.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分析對話和人物的內心活動來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質。
3.可以設置主觀作業:讀了李四光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讓學生讀思結合,深刻領會李四光的可貴品質。
《最佳路徑》
1.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迪斯尼樂園談起,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前搜集、整理的響過資料進行交流。
2.利用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把握住課文的內容,然后按著理解路徑基本特點、理解設計師的設計理念、理解“最佳路徑”的含義。
3.通過品詞析句,和學生一起感悟設計大師以人為本、予人自由的科學設計思路以及他精益求精的的科學態度。
三、學情分析:
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小學學習的最后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具體有以下幾方面:1.學習的特點。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態度,并且隨著主體意識的覺醒,逐步對教師產生選擇性及懷疑的態度。同時逐漸形成了對作業的自覺負責的態度,開始認識到學習是一種義務,出現了意識較強的學習動機。2.認知的發展。在注意方面,學生的有意注意逐步發展并占主導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穩定性、注意廣度、注意的分配、轉移等方面都較低年級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在記憶方面,有意記憶逐步發展并占主導地位,抽象記憶有所發展,但具體形象記憶的作用仍非常明顯。在思維方面,學生逐步學會分出概念中本質與非本質,主要與次要的內容,學會掌握初步的科學定義,學會獨立進行邏輯論證,但他們的思維活動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學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長并逐漸符合客觀現實,同時創造性成分日益增多。3.情意的發展。小學高年級學生情感的內容進一步擴大、豐富,他們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情感表現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強。在道德情感方面,學生主要以具體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為依據,同時,也開始出現內化的抽象道德觀念作為依據的道德判斷。在意志方面,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持性有一定發展,但不顯著。4.個性的發展。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深刻,漸漸擺脫對外部控制的依賴,逐漸形成了內化的行為準則作為監督、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依據,而且開始從對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轉向對自己內部品質的更深入的評價。
四、單元教學目標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認識22個生字,并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30個生字。書寫有一定的速度,力求美觀。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在瀏覽整組課文的過程中邊讀邊想,并按照學習提示進行勾畫圈點,加以批注。學習用掃讀的方式瀏覽課文,提取有效信息。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以及運用拆字解詞、找近義詞反義詞等方法,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學習運用根據文章典型畫面概括提煉,并用連接畫面標題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5、繼續運用提煉要素法概括《我最好的老師》《突兀的大石頭》《最佳路徑》的主要內容。
5、繼續感受倒序、插敘的寫法
7、能通過讀、背、評、寫等多種方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8、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樂于書面表達,逐步樹立習作的自信心。能利用多種形式搜集資料,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嘗試整理運用,嘗試寫簡單的建議書或調查報告等。
9、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把握主要內容。在交談中能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感受和想法。并能就他人發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10、對文本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體會居里夫人、鄧稼先偉大的人格魅力、對科學的態度、對事業的精神、對祖國的摯愛。能夠從《我最好的老師》欣賞和學會“合理懷疑”,追求真理的品質。從李四光身上學習善于思考和執著追求,從《最佳路徑》體會出實踐與創新的魅力。
五、課時安排:
1、單元導讀課1課時
2、《跨越百年的美麗》2課時
3、《綜合學習——我的采蜜集》+《鄧稼先》+《綜合學習——讀讀背背》
4、《我最好的老師》1課時
5、《突兀的大石頭》+《第十二座雕像》1課時
6、口語交際1課時
8、習作2課時
9、單元整理1課時
10、單元檢測2課時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著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了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并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愿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愿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并愿意進行改進。
3、能辨別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舉例說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了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說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4、能舉例說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說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及奮斗目標
15、制作小磁針 2課時
16、磁的應用 2課時
(六)、信息與通信5課時
17、傳遞信息 2課時
18、通信的發展 1課時
19、暢想通信 2課時
九、教學進度表: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著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了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并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愿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愿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并愿意進行改進。
3、能辨別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舉例說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了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說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4、能舉例說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說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及奮斗目標:
1、教學重難點:
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于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于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2、奮斗目標
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并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后進生的聯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后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六、教學專題研究計劃: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七、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黃倩倩、張蕭、程銘靜,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采取如下轉化措施:(1)聯系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2)采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利用課余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養
(1)采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說說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下冊共安排了三個單元主題,即:“說說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畫畫我們成長的地方”“看看我們周圍的商店”。這三個主題將于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采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 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教學進度:
第一周:《這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二周:《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三周:《社區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第四周:第一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五周:《移動的畫板》
第六周:《合作的樂趣》
第七周:《地圖是一幅畫》
第八周:第二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九周:復習
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購物》
第十一周:《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
第十二周:《購物的學問》
第十三周:第三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十四周:綜合活動
第十五周:學生社會生活考察活動
第十六周:復習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共三個班。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不強。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后,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書22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五個單元:
1、游戲里的科學:(1———6)課,主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有力的現象進行研究,如推力和拉力;物體之間相互接觸而形成的摩擦力;物體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彈力等等,讓他們對力的各種現象有一個親歷的活動,體驗科學探究。
2、太陽與時間:(7———10)課,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資料、對太陽的概況有初步了解,并通過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發現利用太陽計時的方法,了解計時工具發明的過程。
3、電的本領:(11——14)課,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用電器入手,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設計、實驗等探究方法揭開一個個與電有關的謎。能夠組裝簡單的電路,正確使用常見的用電器,做到安全用電,更好地為學生的生活服務。
4、我們的身體:(15———18)課,從自己的身體入手,引導學生涉獵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領域――人體,對生命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生命世界的熱愛,對生命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健康生活的意識。
5、動物王國:(19—22)課,以學生對常見動物已有的認識為基礎,層層展開,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探究后收獲的樂趣,同時了解、認識昆蟲、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的基本特征。讓學生意識到珍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質。
6、研究與實踐:(23、24)課,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確定研究方向和計劃;培養學生“調查與研究”等實踐能力,從而實現開發學生科學學習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三、教學進度安排
本冊教材以單元為內容單位,在課時安排上也以單元為主,并包括隨時評價所用課時。
第一單元:游戲里的科學六課時
第二單元:太陽與時間 六課時
第三單元:電的本領 五課時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五課時
第五單元:動物王國六課時
第六單元:研究與實踐二課時
本學期上課18周共36課時,其中新授30課時,復習考試2節,機動4節。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全冊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和各單元教學目標:
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成。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歷程,發現其生長變化的規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伴隨著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將指導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的生命周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和凝結等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的概念。
2、主要材料清單: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 大豆、玉米、花生、蓮花、風仙花等植物的種子,放大鏡,花盆、土壤、鏟子等種植工具,透明玻璃杯、衛生紙等;試管、植物油等;圖片或剛出土的風仙花照片;植物葉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葉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及圖片、幾個主要生長階段的風仙花照片等。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蠶卵,放大鏡、飼養盒;不同生長階段的蠶;蠶繭及蛹,小剪刀,手電筒;熱水,小碗,竹簽,絲綢制品;蠶蛾、有關動物生長發育過程的圖片及資料;學生從出生到現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等生長變化的資料;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測量范圍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溫度計;保溫杯、冰塊、食鹽、試管、燒杯、玻璃杯、;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象掛圖或影像資料。
“磁鐵”單元:各種形狀的磁鐵,鐵的物品、一些金屬物品及非金屬物品;一定數量的鐵釘、回形針、大頭針、鋼珠和大鋼針;不同材質的人民幣硬幣((1元的鋼幣,5角的銅幣和鋼幣,1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的鋁幣);盒式指南針,做指南針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備)。
三、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范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并探究其變化的規律。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環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
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并學習用流程圖、循環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和實證意識的培養。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象一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并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后進生的聯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由七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猜想與假設”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七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猜 猜 猜》共三課含1、猜猜看2猜對了嗎3、猜猜猜;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共3課含1、起風了2、風的測量3、可愛又可恨的風;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共3課含1、神奇的小針2、有趣的磁鐵游戲3、磁鐵的妙用;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共3課含1、把鹽藏起來2.水落“鹽”出3.沉與浮;第五單元 《電與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1、生活離不開電2.電燈亮了 3、小心!有電;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共2課含1.白天與黑夜2.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共2課含1.漂移的大陸2、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關于三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03-22
關于美術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04-03
關于音樂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04-01
關于物理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03-25
關于初中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03-19
關于生物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錦七篇03-16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03-12
關于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錦七篇04-01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03-22
有關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集錦七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