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匯編六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班級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3年級數學。總體來說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多數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技巧,具備初步的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但是還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尚缺少主動與同學交流的習慣。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一是個別學生的計算還沒有過關。二是理解題意的能力不強。三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有待于加強,課堂上討論不起來。四是課堂學習習慣方面,有一部分學生的習慣很差,表現為作業馬虎、插嘴、課堂活動缺少主動性和對活動的專注。五是一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同伴間缺乏合作與競爭。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三、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和1噸的質量觀念。使學生學會單位間的換算。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發展測量的技能,培養估測意識和能力。
2、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體驗驗算的意義,學會加、減法演算,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使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邊形。
4、使學生了解周長的概念,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通過長度和周長的估算,培養學生的長度觀念。
5、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余數的除法,初步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6、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時間的簡單計算,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7、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學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8、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9、使學生初步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學會列出簡單實驗所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事件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10、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有續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9、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
1-29.2------9.11測量、復習9
3-59.14----9.30加法、減法15
610.1----10.8國慶放假
710.9---10.16四邊形8
8—1010.19--10.30有余數的除法15
1110.30---11.6期中復習5
12-1411.9——11.27多位數乘一位數15
15——1711.30——12.18分數的初步認識6
1812.21--12.25可能性5
1912.28--12.31數學廣角
201.4-----1.13期末復習、檢測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并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復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實驗教材仍然根據計算教學的基本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根據《標準》中有關計算教學的改革理念和教學目標(復雜性和熟練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學的具體步驟,因而減少了教學的課時數和例題數。筆算加減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23課時減少為9課時,例題也從5個減少為2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9個減少為7個。這樣就明顯加大了筆算教學的步子,節省了教學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并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本冊實驗教材根據學生已有基礎,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逐步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如整理和復習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筆算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計算法則,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與算法多樣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所以,應該把計算與實際問題情境聯系起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為什么要計算,知道什么時候選擇什么方法進行計算更合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冊實驗教材的計算教學部分,仍然與前幾冊教材一樣,注意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教學計算,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所以,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本冊實驗教材中大多數計算教學的例題都展示了筆算和估算兩種算法。這樣的安排,既適時地教學了估算,體現了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養學生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的能力,從而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這一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并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復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并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復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實驗教材仍然根據計算教學的基本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根據《標準》中有關計算教學的改革理念和教學目標(復雜性和熟練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學的具體步驟,因而減少了教學的課時數和例題數。筆算加減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23課時減少為9課時,例題也從5個減少為2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9個減少為7個。這樣就明顯加大了筆算教學的步子,節省了教學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并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本冊實驗教材根據學生已有基礎,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逐步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如整理和復習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筆算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計算法則,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與算法多樣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所以,應該把計算與實際問題情境聯系起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為什么要計算,知道什么時候選擇什么方法進行計算更合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冊實驗教材的計算教學部分,仍然與前幾冊教材一樣,注意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教學計算,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所以,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本冊實驗教材中大多數計算教學的例題都展示了筆算和估算兩種算法。這樣的安排,既適時地教學了估算,體現了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養學生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的能力,從而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
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乘除法”
在這個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百以內)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地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第三單元“千克、克、噸”
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了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噸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第四單元“乘法”
在這個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和連乘。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第六單元“除法”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學習乘除混合兩步運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5.第七單元“年、月、日”
本單元主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
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學習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并學習從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第五單元“周長”
本單元主要學習周長的概念,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可能性”。在這一單元中,學生學習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搭配中的學問”“交通與數學”“時間與數學(一)”“時間與數學(二)”四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這一階段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二、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一)教材內容的呈現體現了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線
(二)教材內容的呈現注重了層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專題化
(五)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情感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本冊教材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
(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課時安排:
(一)、乘除法———————8-9課時 第一、二周
(二)、觀察物體——————3課時 第三周
(三)、千克、克、噸————4課時 第四周
搭配中的學問————1課時
(四)、乘法————————9-10課時 第五、六周
整理與復習(一)——3課時 第七周
(五)、周長————————5課時 第八周
交通與數學—————1課時
(六)、除法————————9課時 第九、十周
(七)、年、月、日—————4課時 第十一周
時間與數學(一)——2課時 第十二周
時間與數學(二)——2課時
整理與復習(二)——2課時 第十三周
(八)、可能性———————2課時 第十四周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高三數學教學要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海南卷考試說明》為依據,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全面復習并落實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堅持以人為本, 強化質量的意識,務實規范求創新,科學合作求發展。
二、教學建議
1、認真學習《考試說明》,研究高考試題,把握高考新動向,有的放矢,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考試說明》是命題的依據,備考的依據。高考試題是《考試說明》的具體體現。因此要認真研究近年來的考試試題,從而加深對《考試說明》的理解,及時把握高考新動向,理解高考對教學的導向,以利于我們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選配例題,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我們的復習質量。
注意20xx年高考的導向:注重能力考查,反對題海戰術。《考試說明》中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是:能閱讀、理解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材料;能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包括解決在相關學科、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能用數學語言正確地加以表述;能選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對新穎的信息、情境和設問進行獨立的思考與探究,使問題得到解決。08年的高考試題無論是小題還是大題,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體現出這種能力的要求和對教學的導向。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目的地關注學生能力培養,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做好高三復習的動員工作,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性。
3、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復習的學法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復習的效率。如: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本,讓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養成學生善于結合圖形直觀思維的習慣;養成學生表述規范,按照解答題的必要步驟和書寫格式答題的習慣等。
4、高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復習。
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落實,守住底線,這是復習的基本要求。為此教師要了解學生,準確定位。精選、精編例題、習題,強調基礎性、典型性,注意參考教材內容和考試說明的范圍和要求,做到不偏、不漏、不怪,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5、教學中要重視思維過程的展現,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不太喜歡分析問題,被動的等待老師的答案的現象很普遍,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挖掘知識背后的智力因素,創設環境,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比較、辨析、質疑的過程中認識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他們動口、動腦、動手的習慣。
6、高中的重點知識在復習中要保持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
近年來數學試題的突出特點:堅持重點內容重點考查,使高考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在知識網絡交匯點處命制試題。因此在函數、不等式、數列、立體幾何、三角函數、解析幾何、概率等重點內容的復習中,要注意輕重緩急,注重學科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綜合。
7、重視通性、通法的總結和落實。
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各部分知識中的通性、通法,把復習的重點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題、習題上;放在體現通性、通法的例題、習題上;放在各部分知識網絡之間的內在聯系上。通過題目說通法,而不是死記硬背。進而使學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意識,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方法,不斷地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8、 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培養數學學科能力。
《考試說明》明確指出要考查數學思想方法, 要加強學科能力的考查。我們在復習中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復習, 如轉化與化歸的思想、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分類與整合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特殊與一般的思想、或然與必然的思想等。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反證法、數學歸納法、解析法等數學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識地根據學生學習實際予以復習及落實。切忌空談思想方法,要以知識為載體,潤物細無聲。
9、建議在每塊知識復習前作一次摸底測試,(師、生)做到心中有數。堅持備課組集體備課,把握輕重緩急,避免重復勞動,切忌與學生實際不相符。
總之,我們要加強學習、研究,注重對學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搞好第一輪復習,為第二輪復習打好基礎。
三、教學進度安排
9月底前完成高三選修課內容。期中考試的范圍除選修課內容外,還要涉及到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概率、簡易邏輯、函數、不等式、數列等內容。
期中考試之后復習:向量、三角、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內容.
第一輪的復習要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為主,為高三數學會考做好準備,不要趕進度,重落實。
上學期高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匯編六篇】相關文章:
初三年級的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03-13
精選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2-23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匯總7篇03-04
二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3-13
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錦集10篇03-20
高二上學期數學教學總結01-17
高三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通用12篇)03-11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匯編八篇03-11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匯編9篇03-01
上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