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八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剛走進校門,他們對學校所有的感覺都是新鮮的,更希望學校生活能帶給他們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事情。這個年齡的孩子玩心還是很重,對待學習沒有一定的認識,只是年齡到了該上學了,并沒有覺得應該多學點知識,所以實踐課一方面要帶領孩子走進有趣的活動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規范和習慣。
二、指導思想
實踐活動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三、教學目標
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具體為: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于讓學生獲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由于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于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
原則。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5、重視師生互動。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五、教學重點、難點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形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它與其他課程領域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為了增強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學期,教學重點是:
1、與讀書活動整合
2、與語文教材的實踐活動結合
3、走進校園文化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仍以學校校本課程為依托,以學生發展為主線,以學生心靈成長需求為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實施閱讀引領學生精神成長。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活潑可愛、健康向上的孩子們剛開始小學生活,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都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培養。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對學生進行健康的興趣愛好,誠實守信、尊敬長輩、愛護花草等生活習慣,培養安全意識。
3、營造吟誦兒歌、童謠的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4、會賞析、吟誦一定數量的經典兒歌。
5、通過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兒歌的感受,大膽表現自己,積極培養學習兒歌的樂趣和愿望。
三、教學措施。
1、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節儉及愛衛生的好品德。
2、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3、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形式,引領學生從讀詩、背詩、賞詩中培養讀書興趣。
此外,還要結合本班實際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富于童趣。
四、教學進度附下表:
教學進度表
一、二、三周:講文明,懂禮貌
四、五、六周:誠實的孩子人人愛
七、八周:我是家庭小主人
九、十周:愛父母,尊長輩
十一、十二周:課間活動守秩序
十三、十四周:專心聽講
十五、十六周:愛護花草樹木
十七、十八周: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朱熹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也認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的重要性。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外閱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課外活動。”并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3、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由此可見,激發孩子閱讀興趣,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對一年級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級讀書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而開展的。
二、讀書目標:
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讀書中體驗到讀書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三、讀書口號:
我讀書,我快樂!
四、建立書香家庭:
1、讓孩子聞到書的香甜,點亮孩子閱讀的心燈。
告訴孩子書是香甜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孩子喜歡閱讀,必須先點亮兒童閱讀的心燈。讓學生學會用眼睛閱讀、用耳朵閱讀、用嘴巴閱讀、最終達到用心閱讀。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2、為孩子建立小書柜,配合孩子的成長盡可能的充實相關圖書。(選擇以下圖書)
先圖書要有內容明確的畫面,下方配有簡單的一兩句話,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諧。內容不確定,可隨孩子們的喜好,自行選擇,科普、童話、神話、民間故事、成語故事均可。
然后是兒歌、童謠、謎語、古詩,這都是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內容。如果孩子喜歡卡通,家長要幫他們選擇健康的內容,但不鼓勵閱讀。
3、指導閱讀方法,讓家長有法可尋。
向家長推薦好書,家長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教室的學習園地里經常介紹關于閱讀方面的小知識,如閱讀節的來歷,閱讀小貼士、保持閱讀時的正確姿勢等等。將讀與說緊密結合,不贊成一年級的孩子做讀書筆記,或帶著其他任務,這一階段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愛上閱讀。
每天早讀前5分鐘,我為孩子們大聲地朗讀優美的篇章,或講一個動人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五、建立書香班級:
1、每周一節閱讀課,與學生一同閱讀,把適合一年級小朋友特點的圖書推薦給他們,與他們同看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
2、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來學校做故事媽媽故事爸爸,推廣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在班級上課外閱讀指導課,開展繪本閱讀。
4、一、二、三、五,4個早自習有指定的晨誦領讀員帶領孩子們背誦校本教材《小學生經典吟誦》。
5、充分利用圖書室,班級學生定期從學校圖書室借到圖書閱讀。今年全校重新統一制作借書卡,到圖書室借自己最喜歡的書,利用午間閱讀時間在教室里讀。
六、評比匯報:
學期結束進行優秀書香家庭、超級小書蟲等評選活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
1、家庭閱讀記錄評比。比一比誰讀的書最多,誰的收獲最大。
2、介紹我的小書架。學習整理書籍,并與其他孩子進行圖書交流。同時,將優秀家庭的圖書信息傳遞給其他家長,以促進書香家庭的建設。
3、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家長和孩子向大家展示閱讀情況,交流讀書方法,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籍。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編輯了初一年級歷史教學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1.以教學大綱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優生更優,中等生更進一步,后進生前進一大步。
3.為培養學生學習歷史和用好歷史打下良好的基礎
4.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情分析
由于在小學時對歷史知識接觸較少,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成績懸殊較大.有的學生智力較好,自尊心強,好動.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渙散.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本學期開始我要抓緊,抓扎實,重視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端正學習及生活的態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和體驗各種學科探究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因此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知識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式學習.這是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點。
三、目標要求
通過八年級歷史新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通過學生嘗試使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古代史,從而提高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理解能力。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過引導學生嘗試、思考、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歷史事件的學習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結合課文圖片信息,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探究嘗試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學會搜集資料并能從有關資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讀圖識圖能力。
3、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系,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4、初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5、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等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學習態度.
6、樹立學生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讓學生樂學,愛學,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校成為學生的天堂.
五、輔導對象
各班全體學生特別是后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輔導
六、輔導時間
課余時間
七、輔導地點
辦公室或班級
八、方法措施
專題輔導和集中輔導相結合,后進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下面就詳細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對于智力因素型的學生,
1、用耐心與鼓勵撥開這些學生心理的迷霧,讓其重新定位,樹立自信;由于這類學生對自己錯誤地定位為缺少學習的藝術細胞,而且這種認識在其心里已經根深蒂固,我們只能耐心鼓勵再鼓勵,反復向學生說明或者證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對自己的定位錯誤才導致的結果,告訴他們自作聰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樹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應的方法和輔導。
2、準確定位,因材施教。在學校教書的這幾年,讓我見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種差勁;一個接一個的那又怎樣是他們問問題的常用語言;對這類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是有效實施轉化的有力保證。
3、回歸自然,笨中求進。對智力型的后進生我們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將問題降低難度,回歸自然是促成其學習進步的必要條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主要體現在學習沒興趣、沒目的,學習習慣較差等方面;所以對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轉化的工作重點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良學生的學習習慣。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他們的智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旦將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同樣可以創造奇跡!
1、樹立個人榜樣,凝聚集體力量。
2、啟迪智慧,寶中淘寶。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寶貝當中,如果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當中不乏智力超強、悟性超群者。對這些學生我們只須經常對其灑點陽光,及時激勵輔導,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轉化效果。
抓好后進生的轉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進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單獨作用而造成的.,兩者在后進生身上是交叉綜合表現的,認識了這點,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進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后進生歷史教學成績。
八、輔導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周次
時間
內容
一
8.15-8.21
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2原始的農耕生活
二
8.22-8.28
3華夏之祖單元復習檢測
三
8.29-9.4
4夏、商、西周的興亡5燦爛的青銅文明
四
9.5-9.11
6春秋戰國的分爭7大變革的時代
五
9.12-9.18
8中華文化的勃興(1)9中華文化的勃興(2)
六
9.19-9.25
單元復習檢測
七
9.26-10.2
10秦王掃六合11伐無道,誅暴秦
八
10.3-10.9
復習第一單元
九
10.10-10.16
復習第二單元
十
10.17-10.23
綜合復習
十一
10.24-10.30
期中考試
十二
10.31-11.6
12大一統的漢朝13兩漢經濟的發展
十三
11.7-11.13
14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15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十四
11.14-11.20
16昌盛的秦漢文化(1)17昌盛的秦漢文化(2)
十五
11.21-11.27
第三單元復習檢測
十六
11.28-12.4
18三國鼎立19江南地區的開發
十七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1
十八
12.12-12.18
22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2) 第四單元復習
十九
12.19-12.25
第四單元檢測總結復習第一、二單元
二十
12.26-1.1
總結復習第三單元總結復習第四單元
二十一
1.2-1.8
綜合復習
二十二
1.9-1.15
期末考試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 指導思想
環境保護對于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之一。保護和改善環境,取決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奮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逐步樹立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既是現代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歷史和社會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20x年,學校將繼續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校園”的總目標之一和創建“綠色學校”的要求,組織開展全校性的環保教育活動,普及環保知識,不斷提高環保知識水平,增強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以此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
二、 環境教育目標
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家鄉的環保事業,幫助學生進一步增長環保知識,掌握環保基本方法,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參與環保實踐,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
以創建國家綠色學校為抓手,努力建設生態校園,為最終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三、 中心工作
(一) 努力爭創綠色學校
繼續綠化校園,使校園綠化覆蓋率高標準超省標。整體優化校園環境,利用宣傳陣地(櫥窗、黑板報等)宣傳環保知識,教師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創文明辦公室,師生共創“綠色學校”。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師資隊伍
1.為了使學校的環境教育落到實處,要調整和充實環境教育領導小組,要構成我校環境教育的組織機構,全方位、立體式地推進環境教育。
2.強化師資隊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具有較高環境教育素質的老師是關鍵。我們決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強對教師的環保培訓,在教學業務培訓的同時結合環保培訓。
B.請進來。請環保局領導、環保組織來校輔導。
C.創造機會,組織校領導和教師參加環保專題培訓班。
D.訂閱環境報、雜志和書籍供教師學習。
E.定期交流環保信息。
(三)抓好四個結合,加強環境教育
A.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環境教育具有綜合性、邊緣性的特點,諸多學科都涉及到環境教育內容,所以要求相關科目教師積極滲透環境教育,具體要落實到教學計劃、教案中,并進行環境教育教案的常規檢查和好課評比,將環境教育與學科教育有機地結合、滲透、拓寬、深化,使環境教育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對環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B.與環保紀念日相結合。積極利用環保紀念日及時對學生環保教育,“3、12”開展植樹節活動,上街開展護綠活動,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無煙日等要上街做好宣傳工作,發放環保宣傳品,開好主題活動。
C.與行為習慣相結合。要求學生愛綠護綠,不亂扔亂拋雜物,不在墻上桌上亂涂亂畫亂刻;學校和教師要經常檢查學生的學習活動環境,如教室、班級環保區、自行車車棚等,以整齊干凈為標準,評比打分,作為班級常規管理,使每一個學生在愛環境的每個具體行為上檢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壞事”,在公共場合,如街道、醫院、公園等不隨地葉痰,不拋任何雜物,不損壞一草一木。
D.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教育是一種做的哲學,學校環境教育只有與課程相結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學校將以綠色環保作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以凸現學校文化特色。
(四)以“生態校園”建設校園
我校是一所老校,在重新調整、規劃、建設的同時,學校要始終圍繞建設“生態校園”的辦學目標,創造“人化”自然,學校占地面積30290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0005平方米,綠化面積占學校總面積的33%,生均綠化面積達11.14平方米。校園清新靜謐,四季飄香。學校要根據自身財力,經濟地制訂"讓每一塊墻壁說話,每一棵樹木寓意,每一個景點啟智"的環保教育總原則,發動師生掛植物銘牌,樹環保警句,建生態校園。在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中,規范道德與自然交往行為。
四、 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制訂環保教育工作計劃及有關活動方案。
2. 各班黑板報要有環保內容。
3. 用好環保教材
4. 學校大隊部、團委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認真實踐<中小學生環保行為規范>。
5. 各中隊組織學倡議書,明確環保身邊小事內容。
三月份:
1. 廣泛開展為環保做好身邊小事活動。
2. 用好環境教育滲透參考材料。
3. 3.12植樹護綠活動。要求每個學生種好一棵樹、栽好一盆花。
4. “3、22”世界水日宣傳教育活動。
5. 環保小衛士上街開展護綠活動,并開展清除白色污染活動。
6. 要求各科教師在教育中進行環保滲透,加強對學生的環保教育。 7. 開展環保征文活動。
四月份:
1. 組織學生進行“人與自然”社會實踐活動
2. 紀念“4、22”地球日活動。
3. “4.20-4.26的愛鳥周活動。
4. 學校環保小衛士評選。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本冊教材分析:
(一)20以內的數的認識
20以內的數的認識分三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第二單元《比較》,認識10以內的數的大小。這兩個單元對后繼的數的認識有遷移作用。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第一課《捆小棒》,重點是對位值概念的理解,這對后面數與計算的學習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這部分教材編寫的突出特點是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計數、操作等數學活動,來呈現學習內容,讓學生從中體驗數的意義,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對數的理解力。
(二)加減法的處理
1、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直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學習加減計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經歷從問題情境抽象出加減算式并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理解加減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2、1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被作為10以內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有效手段;事實上,10以內的數的合成分解與10以內的加減法只存在描述數量關系的形式上的差異,并無本質的區別。因此,教材不但沒有的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設了豐富多彩的解決問題或游戲活動,不斷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
3、加法、減法學習內容的編排有分有合,從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的第四課《小貓釣魚》就開始加、減混編了;從篇幅看,混編的占六成。加減法提早混編的好處有三:一是從一個問題情境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如,小女孩套圈游戲的情境(第28頁),可以問“套中1次,沒有套中3次,一共投了幾次?”列出1+3=4或3+1=4;也可以問“投了4次,沒套中3次,套中了幾次?”或者“投了4次,套中1次,沒套中幾次?”列出4-3=1或4-1=3。二是有助于學生體會加法與減法存在某種關系,如從上面套圈情境所列出的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事實上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相同的數量關系。三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加減混編后學習內容更富有變化和挑戰,不至于因為內容單一而枯燥乏味。希望這樣的編排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同時讓學生一開始學習數學,就能夠逐步體驗數學知識是具有相互聯系的整體。
4、體現算法的多樣化,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算法與交流各自算法的時間和空間。第七單元第三課“有幾瓶牛奶”、第四課“有幾棵樹”、第五課“買鉛筆”等實際問題都是施展算法多樣化的精彩實例;前兩節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后兩節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三)空間與圖形的安排
1、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是建立空間觀念的一項基本內容,確定位置與順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會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詞語進行描述。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就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的。
2、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本內容。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四)分類與統計的編排
分類的經驗不僅是進行統計活動的必要基礎,數學概念的學習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類的行為,所以認識物體始于對物體分類。本冊教材把分類歸到統計的領域。不論是第四單元《分類》,還是第九單元《統計》,都要重視對過程的經歷和體驗,積累分類和統計活動的經驗。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3人,學生年齡小,天真、可愛、活潑、好動,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經驗,如數數、寫數、分類等。由于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學生上課時不愛專心聽講,參與意識不強,對課堂常規和一些組織形式不熟悉,很少有傾聽、交流、閱讀、書寫的交流技能。
三、本冊教材學習的內容與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基于兒童數數的經驗,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0到10的數,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意義的理解,并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經歷比高矮、比輕重、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學思考活動,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活動中,體會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3、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并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10以內的數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整理加、減法算式,并探索其間規律性的活動,培養與發展數感。
4、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經歷表示20以內比10大的數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的位值原理;會數、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逐步地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第八單元《認識鐘表》,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鐘面上表示整時、半時的時刻,了解記時的書寫方法,并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經歷簡單而熟悉的操作活動,體驗時間的長短;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體會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操作、分類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球,能直觀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1、第四單元《分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并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第九單元《統計》,根據簡單的、現實的問題進行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有所體驗,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結合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會填補相應的圖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正文和習題中提供了許多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說一說。生1: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生2: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生3:我找……
2、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
3、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5、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是怎么分類的,并與同伴說一說。
6、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
7、調查你們班每個小組男生、女生人數,并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8、調查你們班10名同學的上學情況。⑴乘車上學,還是步行上學?⑵結伴走,還是單獨走?等等。
學生經歷上述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措施:
1、數學教學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查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2、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的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交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描述是所有水平上進行數學概念交流的一種重要方法;描述包括把一個問題或一個概念轉化成一種新的形式,把圖表或實物模型轉化成為符號或語言。
3、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每一個數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又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因此,要緊扣活動的目的來設計安排活動的程序和步驟,使活動既有序又有效
4、每節課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做練習、寫作業,給學生獨立讀題、審題、思考與解答的機會,教師走下講臺,觀察學生學習過程和差異,進行個別指導,獲得反饋信息。;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做得快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有事做;對全班練習的反饋,最好的方法是揭示來自學生的不同的思路、方法或答案,引發他們進一步思考、判斷、選擇,去識別優劣和正誤,不能只關注結果的對或錯。
5、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豐富課程資源。
6、改革評價方式,實施發展性評價。
(1)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他們才能理解數學、有意義地“做數學”。
(2)學生對加減運算意義的理解結合在解決問題的情境中進行評價。
(3)對解決問題的評價,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的問題,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其次,要注意評價學生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思維發展水平。
(4)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像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興趣,是否樂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誰敢于質疑?誰喜歡問“如果…將如何呢?”這樣的問題?誰喜歡問什么種類的問題?以及對數學作用與價值的認識,等等。觀察是評價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從學生的口頭表達、書面作業、實踐作業以及師生課外的交談也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情感與態度不能進行量化評價的,要對學生個體的情感與態度的發展作比較客觀的描述性評價,更需要通過平時的教學過程了解學生的想法與行動的表現。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學要求
本學期繼續使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在我區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的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新大綱修改而成的。《高中物理學習講義》在我區連續試用了11年,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了我區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特色。經過修改后的這套教科書,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的基本特點,并且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頒布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的精神,對教科書的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課后的習題等都進行了調整和修改,注意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有助于高一學生的學習。
根據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精神,在使用該教材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點,樹立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思想,根據各校、各班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計劃和和教學目標要求,滿腔熱情地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2.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系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4.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二、本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周3課時(未計入可安排的選修課一課時)計算,共51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為:
第一章 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6課時
第二章 直線運動 9課時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6課時
第四章 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6課時
期復習與練習
第五章 物體的平衡 4課時
第六章 圓周運動 6課時
第七章 萬有引力 6課時
第八章 功 動能定理 5課時
學生實驗 7課時
期末復習與練習
三、幾點說明:
1.建議期中練習前教學進度控制到第四章結束。
2.在教學中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首先是會考要求與高考要求的關系,高一學生的文理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過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攏;第二是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關系,特別注意九、十兩個月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一定要適當,這套教科書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希望在教學中認真體會,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第三是知識的形成過程與講練習題的關系,切忌以講練習題替代學生的認識過程。
3.對于學生實驗,教材中將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實驗的起始位置,請任課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實驗內容與進度,注意從一般的實驗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學生,以形成良好的實驗素質和實驗習慣。
四、主要教研活動
本年級教研活動的重點是對新大綱的學習和落實,特別是最近幾年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和剛開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師更要加強研究。全體的教材教法分析與介紹,一般每月一次,對新高一教師則準備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項活動內容,包括集體備課、經驗介紹、研究課等。具體活動安排見每月的《進修活動日程安排表》。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初中一年級思想政治課,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是一門德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這門課程教材由前言和五課組成,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2、學會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3、磨礪堅強意志,拒絕不良誘惑。
4、培育承受挫折、開拓進取的品質。
5、正確看待自己,增強自尊自信。
四、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案,備好每一節課。
2、上課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內容。
3、課堂上要求學生大膽發言,結合自身實際發表觀點。
4、以討論形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并鞏固知識。
5、結合課文內容布置相應的練習、作業并要求學生按時完成,獨立完成。
五、教學進度表
第一至三周完成前言及第一課教學任務
第四至六周完成第二課教學任務
第七至九周完成第三課教學任務
第十周期中考試
第十一至十三周完成第四課教學任務
第十四至十六周完成第五課教學任務
第十七至十九周復習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推薦】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八篇03-09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8篇03-13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5篇01-11
【推薦】語文教學總結模板匯總七篇12-06
關于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四篇03-02
教學工作計劃模板03-30
關于小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10篇03-09
關于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九篇03-23
關于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9篇03-23
關于小學教學學期工作計劃模板匯總八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