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二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好的工作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鉆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并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根據課程特點,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二(3)班已經打過一個學期的交道,對學生情況有了大體的了解。學生活潑可愛,上進心、求知欲、對生活、學習興趣都充滿了激情,學生的主題作用能充分發揮,學習比較投入,師生配合默契,這些對提高教學質量都是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加強培養,共同形成和諧、積極、熱烈的學習氛圍。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分為五個單元,有如下特點:
1.教材在呈現形式上,從兒童視角出發,通過大量的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鮮活的樣式,給孩子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兒童自身出發,運用兒童語言、對話、旁白、提示主題文字等形式,讓兒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與啟發性。
2.教材在知識結構上,每個單元下設若干二級主題、三級主題,各活動主題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整體地為單元主題服務。每個單元內容結構呈樹狀分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3.教材在內容特點上,突出了學生的“生活性、活動性、啟動性、開放性、”等特點。
4.教材在實現教育目標上,各單元設計既有各自比較明確的設計意圖和側重點,具有發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結構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由近有遠螺旋上升。能夠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綜合的課程目標。
5.在教材內容和組織形式上,注重了與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銜接,注意了與其他課程的相互配合。
三、教學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情感態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會等有關的常識。
3.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開發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6.教學活動形式:
搜集調查、討論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擬,實踐活動,游戲與欣賞,講授與故事等形式。
二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整理和復習所學過的知識,把知識進行總結和聯系,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重點知識和技能,并且有所提高,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制定了復習計劃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共五個班,311名學生,五個班的基本情況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中上等學生,每班都有三、四個較困難的學生,分析原因,經過xx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都有了一定的進步,計算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及基礎都比較弱,年齡較小或智力發育較同齡孩子晚,造成學習困難,尤其是解決問題部分,讀不懂題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針對這些情況,數學老師都在復習階段作了相應的復習調整,爭取達到一個滿意的效果。
三、復習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四、復習內容:
1、表內除法。
2、萬以內數的認識。
3、萬以內的加、減法。
4、克和千克。
5、圖形與變換。
6、解決問題。
7、統計。
8、找規律
五、復習要求:
1、知識要求:
(1)表內除法。
a、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b、除法的意義。
c、用乘法口訣求商。
d、綜合運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2)萬以內數的認識。
a、萬以內數的讀法、寫法、組成和大小比較。
b、計數單位“一”、“十”、“百”、“千”、“萬”;相鄰計數單位是十進關系。
c、生活中還經常用近似數進行交流。
(3)萬以內的加減法。
a、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千、整百數加減。
b、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c、估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d、運用計算解決問題。
(4)克和千克。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稱出物體的質量。
c、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5)圖形與變換。
a、辨認直角、鈍角和銳角。
b、辨認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
c、辨認簡單的圖形在方格上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格。
(6)解決問題。
a、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找出生活中或情境圖中的信息和問題。
b、根據信息和問題,綜合運用加、減、乘、除計算可以解決問題。
c、有些問題一步計算就可以解決,又寫要兩步計算才能解決。
(7)統計。
a、了解統計的過程和意義。
b、會看、填簡單的復式統計表和一格表示物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會簡單分析數據。
c、利用統計解決問題。
2、能力要求:
(1)通過基本概念的復習,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2)通過口算和筆算的復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通過應用題的復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德育要求:
1、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六、 復習措施:
1、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里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內容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以便教師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復習輔導指明方向。
2、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重組復習內容,設計多種形式進行復習。如通過游戲、實踐操作和設計綜合性的復習題,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以提高復習的效率。
3、與生活密切聯系。復習時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
4、加強培優補差工作
學困生輔導方法:
1、因材施教:根據班內同學對知識掌握的水平不同,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在完成應復習的知識以后,可以完成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提高題。學困生則著重夯實基礎知識,在此之上,可以有所提高。
2、課下,為每名學困生指定小老師,擴大幫助隊伍。
3、放學后,幫助學困生夯實當天的知識,不讓問題過夜
方法提示:
圍繞課本為中心,以《全能訓練》為輔導資料進行復習、鞏固。
精選題型(例題)、拓展知識點、整合知識、舉一反三、升華運用。
講——練——測——評——思(總結)——再測。
從各知識點進行綜合知識的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個別——全體——個別(針對易錯的知識及題型)
五、復習進度與時間安排:
1、萬以內數的認識。(6月10日—12日) 2課時
2、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6月13日—16日) 2課時
3、用數學知識解決兩步計算應用題。(6月17日—18日) 2課時
4、圖形與變換、找規律、統計、千克和克。(6月19日—20日) 2課時
5、綜合練習。(共計4分試卷)
二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數與代數
1、有余數的除法:⑴、有余數除法的認識;⑵、有余數除法的筆算
2、萬以內數的認識:
⑴、千以內數的認識;
⑵、萬以內數的認識;
⑶、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近似數;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幾千幾百加減幾百。
3、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⑴、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
⑵、簡樸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估算;
⑶、稍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⑷、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驗算。
4、萬以內加減法(二):
⑴、較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⑵、估算;
⑶、應用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問題;
⑷、回憶整理。
5、混合運算:
⑴、兩步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⑵、帶小括號的兩步加減混合運算;
⑶、應用加減運算解決問題。
6、時、分、秒的認識:認識時、分、秒。
二、空間與圖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
⑴、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長度單位的進率和簡樸的換算。
2、對稱:認識對稱現象。
3、圖形與拼組:
⑴、平面圖形的認識①、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邊形、六邊形的初步認識;
⑵、圖形的拼組。
三、統計與概率
統計:分段統計。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奇妙的動物世界: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2、戶外活動:加深對統計過程的體驗,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五、回憶與整理:回憶整理全冊內容。
※本冊教材學習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數與代數:①、結合詳細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各數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②、結合詳細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表內有余數除法、百以內加減法、能計算
三位數的加減法及兩步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③、能準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簡樸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①、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②、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并能進行簡樸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③、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
3、統計與概率:
①、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②、在詳細的統計活動中,把握分段統計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運用:
①、加深對萬以內數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認識。
②、加深對統計意
義的理解,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二、 數學思索
1、在詳細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從生活情境中認識較大數的過程,能用萬以內數描述詳細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3、經歷探索三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識。在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4、在解決簡樸的混合運算問題中,體會分析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能進行簡樸的、有條理的思索。
5、在對長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6、經歷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過程,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和能力。
三、 解決問題
1、能用加減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樸的實際問題。
2、能用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簡樸的實際問題。
3、能用統計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
四、 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和愛好,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冊教材重點內容分析:
結合教學內容的類別分析,我認為“數與代數”中的認識萬以內數及這些數的大小比較;有余數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樣性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空間與圖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及換算,認識對稱現象,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統計與概率”中分
段統計是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難點分析:
在教學“數與代數”教學內容中,要害是給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們在詳細的生活情境中體會出“萬以內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性和有余數除法及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必要性”,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會較好地理解算理和計算方法,所以說在該類知識中,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會結合詳細情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計算方法和算理的把握。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認識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單位之間的換算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是教學上一個難點部分。在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是教學上的一大難點知識。在“統計與概率”部分中,分段統計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實用的二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8
實用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四篇03-11
實用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3-03
實用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03-01
實用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三篇03-04
數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2-29
數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2-29
下冊二年級數學的教學總結03-14
實用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四篇03-10
下冊科學教學總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