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第一學期工作計劃3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可是到底什么樣的工作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第一學期工作計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制定的課程標準,以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為根本宗旨,深入開展教學改革,不斷改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關注教學的多維目標,切實打好學生學習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繼續強化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意識。
二、工作思路
1、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實質,指導教學改革。
2、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提高常態教學質量。
3、不斷增強反思意識,提高自我監控能力,改進教學方式。
4、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
三、工作重點
1、加強常態教學的質量管理,強化目標達成,向40分鐘要質量。
2、深入開展新課程教材實驗工作。
3、繼續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
四、具體學科要求:
英語學科:繼續開展區級重點課題的實驗研究,以科研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完成階段性總結。進一步探討提高英語聽、說、讀、寫水平的有效途徑。加強學困生的輔導,舉辦英語單詞競賽,完成英語口語抽測。
音 樂:積極穩妥地推進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唱歌課的教學研究。開展藝術節活動,輔導所教班級參加合唱比賽。
體 育:學習貫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繼續開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合作教育應用的研究。組織召開運動會。選拔、培訓體育特長生,為參加區運會作好準備。繼續抓好課間操和課外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不斷改進課間操形式,形成學校體育工作特色。
美 術:進一步推進美術教學改革,建立美術教學資源庫,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和美術教學的整合研討。組織學生參與藝術節活動,定期展示學生美術作品。
信息常識:認真落實區小教研對本學科的要求,積極探索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體驗感悟的自主完成任務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加強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漢字處理能力的三級監控,分層教學,制定措施,提高每個學生運用電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五、具體工作:
九月份 1、對參加市教壇新秀教師進行指導
2、組織選拔參加省中小學生書畫比賽作品
3、區中學音樂優質課評比
4、區中學美術優質課評比
十月份 1、區第二屆課改展示活動
2、準備參加市藝術特色項目學校精品展節目
3、組織區中小學部分骨干教師赴外地學習交流
4、市音樂新課程教學研討活動
十一月份 1、區學校藝術特色項目評審
2、區小學音樂"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3、區小學美術"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區中小學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區中小學音樂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3、參加市案例評比交流活動
一月份 課改總結
小學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工作重點是: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圍繞課程實施中實際問題的解決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注重專業指導與學術性、群眾性研討并行,面與點共進。
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小學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本學期工作的策略是:“充分展開群眾性教學研究,加強指導、完善服務”。科學學科的教學研究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扎實而有效地展開,群策群力、共同探討。把科學學科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研究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講求針對性、有效性。
(1) 認真學習和鉆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鉆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 認真學習和鉆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 認真學習和鉆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 認真學習和鉆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1) 繼續邀請省知名課程與教學^專~家為科學教師作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輔導報告。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采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二)加強指導和管理,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引導學校及科學教師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力度。充分調動市(區)專(兼)職教研員、各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壇新秀的群體力量,在參加省新教材培訓的基礎上,在**市有序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牽頭,針對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成立專題研究組,開展專項研究。本學期專項研究的重點是:中法合作“做中學”項目的深入研究與適度推廣共進;二是“同題異構”多元化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智慧。
4.有序推進“春暉工程”,加強小學科學“精品課”建設,共建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全市科學教育協調發展。
5.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6.結合科學學科基地的系統化建設,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地活動,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基地研究情況。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對于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引導教師充分、全面解讀《科學》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科研基地學校和各轄市(區)科學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基地的引導功能,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氛圍與榜樣風范。
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4.切實加強具體實驗項目的實施,培植典型,提高課程實施的研究水平。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為抓手,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導)與創生(適度嘗試)。 全面提高教師深度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實踐創新的技能。
5.加強對學校教研組工作的指導,根據“**市中小學教研組建設章程”,定期檢查學校教研組的工作。
6.不定期舉辦各種專題性、主題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科學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7.繼續征集、優化、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探索小學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學課題研究應重視應用研究、行動研究、現場研究、微觀研究;應重視質的研究;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著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并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小學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篇3
學校生活部是學生的另一個家,我們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讓家長放心,讓學生開心。學校生活部也是提升學校形象的一個重要部分。本著對學校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本學期生活部的工作計劃具體落實以下幾點:
一、注意安全
孩子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生活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正確引導。上下樓梯、行走于過道、走廊,堅持靠右行,不跑不追不鬧不推,避免擁擠。在宿舍嚴禁爬窗、爬柜子、爬高,不在床上蹦跳等危險動作。每天匯報住宿生的請假情況,與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并加強夜晚巡查制度,及時發現或處理學生的偶發事件及安全隱患,保證孩子的絕對安全。
二、保持環境衛生
寢室每天要打掃衛生,整理床鋪,擺好洗漱用品。每月清洗一次學生床單、被套。每周清洗洗漱用品。天氣炎熱每天進行滅蚊,預防細菌感染。冬天天氣晴朗,要經常翻曬被褥,做到勤洗、勤曬。每間宿舍與公共場所、過道,做到“六無”,即床上無雜物,房頂無蜘蛛網,地面無垃圾物品,門窗無污垢,衛生無死角,寢室無異味。
三、了解孩子的習性,全方位照顧好孩子。
生活老師要做好與學生家長、班主任的交流與溝通,及時反映學生思想、行為表現。要掌握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行為習慣,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剩飯菜,不浪費糧食。根據季節變化,及時為孩子添加衣服,并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要嚴防各種疾病的傳染、流行。要時刻注意孩子身體的異樣狀況,發現孩子身體不適,馬上要采取措施,給予溫暖。周五下午對學生個人進行全面檢查(指甲、耳朵后根,頭發、衣褥、鞋等)。
四、培訓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指導孩子做一些簡單易學的事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洗臉、刷牙、穿衣服、疊被子、擺放鞋子、洗漱用品的擺放等,生活老師要依據每個學生能力的不同,因人而異確定教育培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