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工作計劃合集九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學工作計劃9篇,歡迎大家分享。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全國基教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學生的各種特長,增強自信和能力。并從教師的知識更新、方法轉變等方面展開了多次培訓、學習、展示、推廣形式的活動。使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目標、態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變。
地理學科在整個中學教育教學中起有著重要作用,只有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才能真正改變教育教學現狀。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的解讀工作。塌實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學培訓,幫助每一位教師進行新教材的備課,掌握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規律,上好每一堂課。引導廣大地理教師深入鉆研本專業的知識并注意吸收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做到:“博學多才”“博大精深”,實現從“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提高吳江的地理教師整體素質。
深入課堂認真聽課,為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使他們能不斷地明確方向和具體目標;能不斷地改進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
建立教育教學研究網絡,使教研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為提高教師業務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標:
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突破口,大膽進行地理課堂教改革。實現從“講——學”“灌——學”到“導——學”的轉變。創設“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樂學、愛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2、更廣泛、更有效地使用電教手段,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輸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進行反饋都需要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
3、積極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地理教師。通過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活動……提高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并通過課題研究、社會實踐活動、競賽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脫穎而出,成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與教壇新秀。
4、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真正為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的層次起作用。在課題研究中要把實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與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結合,并實實在在出成績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學評價方法上,試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體工作高中地理教研活動。
⑴高一、高二年級教研活動:
地點:黎里中學
開課老師:丁金菊、錢明霞
活動的主要目標: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幾種方法:
a、由學生來選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b、進一步探討網絡課的開展。
c、研究如何把課本知識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⑵高三年級教研活動: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學內容和復習方法;統一教學難度、深度與具體目標。
地點:開學后定。
⑶配合蘇州大市高中地理必修內容的評課活動做好準備。
2、初中地理教研活動:
以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解讀為重點,認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學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網絡:各校選派一名地理老師參加《歷史與社會》的地理部分培訓。成為學校學科聯絡員。
⑵各片組織學科中心組:松陵片:邱雪華、丁敬海、震澤片:鈕土林、金衛星、平望片:吳永鋒、金花、朱冬生、黎里片:鈕文忠、莊巧英
3、課題研究工作的推廣:
蘇州市地理課題已經結題,起揭題報告受到蘇州市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認真做好有關工作的總結、分析工作,在全市范圍內加以推廣。
吳江市級課題也將結題,要把已經取得的經驗展示出來。并且進行推廣。
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動:
要認真分析新的高考特點,做好資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過四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討會,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針對我們的學生情況做出有本吳江特點的復習方案。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2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根據我鎮教育管理辦公室關于建設“‘345’優質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實際, 積極創建“‘345’優質高效課堂”的教學新理念,本學期特制訂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方面
本學期主要是在上學期學習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的基礎上,重點學習中國的人文地理如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和旅游業以及區域地理。
2.基本技能、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要求學生要在學習、識記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社會實踐和應用,進一步發揮地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應用,加強對學生讀圖、用圖、繪圖能力的訓練,做好圖文對應、聯合記憶,發揮“圖景”的直觀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體空間思維觀念,為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聯系社會生活、生產實際,聯系時代特征,聯系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等,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正確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全球觀念,培養資源危機意識,環境危機意識,促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升華,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初中地理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必須做到:(一) 要設置一個激勵學生創造力發揮的情景。(二) 要拓展學生思維。(三) 讓學生找到與其它學科的聯系。(四) 要打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五) 培養創造性思維。(六) 發揮學生的想象和靈感作用。(七)加強電化教育的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
5.學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讀書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質疑問難法,課前預習法,課后復習法,溫故知新法等,學習方法的指導可采取集體輔導法和個別輔導法,通過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會搜集地理資料,并對這些地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一. 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初二學生通過上學期對八年級地理上冊的學習,大部分對中國的地理概況已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如中國的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資源有了比較細致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為本學期學習八年級地理下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要想讓全體學生都比較系統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識,納入新的學習軌道,還有待于今后的啟發、引導。
2.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
初二1——3班現有學生140人左右,從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在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為98分,最低分為26分,成績較為突出的有:閆曉麗、許華貞、宿曉杰、宿凡、劉雷、黃俊芳、張偉等同學,但也有個別學生成績較低,還不具備一般的識圖、用圖、繪圖能力,知覺活動正處在擺脫盲目與被動的狀態,觀察的主動性、精確性與概括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如:宿國棟、李倩、楚孟麗、宿大禹、李曉雪等同學。但大部分初二學生思維能力較強,隨著地理概念的不斷豐富,抽象思維能力已得到了初步發展,并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3.學生的學習態度
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聽講認真,作業完成及時,課后及時復習,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較高。所以要充分抓住學生這一優勢,正確引導其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現在的溫度,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去理解,學會某些地理知識。
4.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5.輔導措施:
(1).充分利用每周四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集體輔導,其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
(2).地理科與其它科相互協調、齊抓并管。
(3).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其恢復信心和自尊心,多鼓勵、表揚,少批評。
(4).制定切實要行的計劃、方案。
(5).定期總結反饋。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上一學年度是初三學業水平考試的第三年,同時,初二也開始學業水平考試,兩個年級同時進行學業水平考試,因此,初二、初三教學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同時不放松初一教學。
1、落實教學常規方面。備課方面,教師能夠獨立提前進行個人研究,教研時根據安排的教研內容說課,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提前一周根據教研情況寫出詳細的個人教案。多數教師能根據上課情況,對教案進行修改,并寫出教學反思。上課方面,能夠按常規要求上好課,把培養學生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培養學年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特別是復習課期間,加大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不是讓學生背死題,因而從考試情況看,比以往有明顯的進步。
落實常規方面的不足:
備課方面:部分教師的教后反思寫的不多。
聽課方面:第二學期總復習開始后,由于測試多,命題和批卷任務較重,個別教師聽的課不多。
2、 落實教研常規方面:組內風正、氣順、凝聚力強,合作意識強,責任心強。按規定開展常規教研內容。
教研方面的不足之處:一是教師說課進步不大,有的認為已經教了多年,沒有研究的必要,有的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方面還不足,多數教師沒有很好地研究課程標準,不知教材內容是怎樣體現課程標準的,不能站在課程標準上把握教材。表現在說課時只能簡單地看看應該講什么,怎么講,細節提不出來。二是只能研究本級部的課,別的級部說課時只顧看自己的,消化自己的,個別人甚至說話,需要組長提醒。
3、優生和邊際生培養方面。無論哪個年級優生都沒有投入精力培優,這方面是有些不足的。邊際生方面,初三對缺腿學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找學生談話,指導改正堂清等措施。但總的來說,各個班的邊際生能叫出名的也極少。
一、指導思想
以“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建設為抓手,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更新教學觀念,加強課堂教學及教學常規研究與管理,強化質量意識,積極進行課題研究,努力推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和諧高效課堂。努力實現三個第一(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形象第一)的辦學目標。
二、工作思路
1、 突出教學質量中心意識,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益。堅持通過教研和教師的自學、反思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全面提高課堂效率。
2、 教學管理過程。堅持教學常規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個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抓好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培養,基礎知識和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并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并重,切實提高教育質量。面向全體,尊重每一個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
3、抓好教研,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4.抓好“四基、四力”教學,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的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抓好學習習慣與自學能力的培養,穩扎穩打,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利用好級部的質量檢測,提高試題質量,用以對教學反饋。
三、工作目標:
1、讓教研組始終保持風正氣順、凝聚力強、協作意識強的良好狀態。抓好新教師培養工作,利用平時多指導,多聽課和評課促進新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
2、努力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促使教師向業務精湛、與學生關系融洽、研究能力強、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方向發展。
3、努力提高初一學生的及格率和優秀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一定發展,著力提高初二教學質量,力爭畢業水平考試都能取得好成績。
四、工作任務及工作重點
本學期,地理組面臨新情況,首先是學業水平考試徹底安排到初二年級進行。初二年級如何統籌安排新課和復習,如何根據初二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顯得非常關鍵。其次,地理組將再次補充新成員,新成員加入后,可以有效減輕教師個人的授課負擔,但新教師的培養也應成為重要任務。第三,初一開齊三節課后,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提高效益,減輕未來初二復習壓力,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1、加強教研組長自身工作。認真學習有關理論,研究去年初二會考題的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多跟蹤聽課,把握住教學大方向和組內教師動態,確保教學方向不出偏差。
2、落實教學常規到每一環節,扎實開展個人鉆研、集體備課、上課、測評和教研工作,并加大檢查力度,狠抓落實。
3、不斷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提高全組教師的整體素質。教研時,除努力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務外,還要自學另一個級部的教學內容,并參與討論。
4、尊重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成長,分類指導。利用《伴你學》,讓優生有更好的發展;利用好填充圖冊,讓學生的讀圖基礎牢固扎實;利用好單元測試題,讓大多數學生都有良好的應變能力。
5、初一要明確本學科基本特點,教育學生上課前準備好教材、地圖冊、填充圖冊、《伴你學》等材料,做好物質準備,同時,做好心理準備。培養學生左圖右書的上課習慣,用心聽講,強化紀律,能初步學會用圖,初步具有提取信息的能力。
初二第一學期就要養成本學科學習習慣,有一定的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培養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第二學期就要培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應試水平。加強檢測,并注意檢測后的跟蹤補救工作,及時分析教與學存在的問題,將問題及時化解。
6、做好學校和級部的其他工作。
五、保證措施
1、提高教師認識水平,充分認識到自己崗位的重要,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
2、開學前一周幫助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做好教學計劃。
3、 抓好業務學習和教研工作。利用教研活動、自學活動、聽課和評課活動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課堂效率。
4、抓好堂清及堂清后的補救工作。特別是初二學生,要跟蹤檢查,限時改正。
5、 在每一節課的時間都很緊張的情況下,要想方設法留出一定的時間,明確要求學生掌握第幾頁第幾行的具體什么題目。
6、 不安排單獨的試卷講評課和學前引導課。
六、幾項標準和時間安排
新授課基本要求與前相同,但要注意有大致的時間安排,減少隨意性。
復習課復習各環節要寫清,各段的時間安排,檢測反饋手段等等。
根據上一學年使用的情況,把復習提綱重新修訂。大的框架維持不變,但內容要在仔細研究今年考試的基礎上,刪減較難的和考試基礎無法考的內容。
9月底、12月初、3月底和6月初分別命好月考題。
七、關于初二學業水平考試。
初二三節課,與以往相比,其中考試要多講一章,然后讓學生借七年級下冊的課本,要在期末考試前,講完下冊的前兩章。在學期末的質量檢測中,盡量使用自己命制的試題。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以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圍繞“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宗旨組織實施教學,充分利用地理課的學科功能,努力探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完滿完成教學任務。
努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著力培養學生讀圖、理解、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文科綜合考試中嚴保地理這一關,高考成績力爭使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滿意。
1、堅持集體備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學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學新模式,做教研的帶頭人。
2、復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課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爭取發表論文1——2篇。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努力做好資料的準備工作和教學檔案建設,精癬精編教學資料,建立高三學習、高考課題研究的教學檔案,使教學具有連貫性、整體性。
5、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定期自查。
6、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如區域地理講授順序:①弄清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與相鄰區域的區位關系;②本區內地形、氣候的特點及分布,并以此為成因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特點、交通等;③相似區域的比較。
7、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8、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如:中亞的干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等地干旱成因特點比較分析,進行普遍性規律和特殊性區域差異比較訓練。
9、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多年來的備考經驗,研究高考考題導向、特點及其答案和評分標準,組編考題,合理安排訓練量,難度系數控制在左右。
10、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一、先預習:
1、先認真按提綱提前預習教材,完成提綱所留內容。
2、完成提綱后的基礎訓練。
3、總結:哪些地方還不懂,記錄下來。
1、帶著預習的問題認真聽課,作好筆記。
2、如沒聽懂,應舉手詢問或課后詢問。
3、同老師一道完成課堂總結,理清知識脈絡,掌握基矗
1、整理筆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2、完成提高訓練。
3、不懂的可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
考點
內容
1-4考點
地球和地圖
宇宙環境
8月1日-8月16日2周
①鞏固總結本
②看書看圖
③例題精講
④訓練
⑤評講
5-10考點
大氣環境
8月17日-8月24日1周
11-17考點
陸地海洋
8月24日-9月2日1周
第一次月考考試復習以上內容9月3日-9月7日
第二次月考考試復習以上內容10月17日-10月22日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和教科處領導下,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標準,教研新思路,結合我校立足課堂,以學定教,教研一體的實際情況,發揚愛校愛生、教書育人,樂觀積極向上的融洽教研新風貌,為把我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爭當優秀教研組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一)結合學校的教學常規制度,開展聽、評課活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向課堂要質量。
(二)加強集體備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要求各科任教師按照"五個一"要求,做好教研工作,即"統一集體備課,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
(三)有計劃的完成教學工作,使期中期末取得優異成績。
三、工作要點:
(一) 備課組必須如質如量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進度, 有效地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工作。
(二) 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學生的基礎特點,備好每一節課,狠抓40分鐘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鼓勵教師采用多種
教學方法,特別是應用多媒體手段,使教學更現代化、趣味性更濃、教學效果更佳。在搞好知識傳授的同時,特別要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素質的提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三)每人每學期上公開課1-2節,課后進行評課活動,做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組織教師參加學校的教學競賽活動。
(四) 加強集體備課工作,每月初進行集體備課、討論教學內容1次,并且要做好記錄,以備檢查。
四、時間及活動安排:
9月初:制定教研組、教師個人教學計劃,組織集體備課。 9月底:組織月考,孫禮斌負責出試卷并做好相關記錄。
10月初:組織地理教師的聽、評課活動,積極參加學校其他學科的聽、評課活動。組織本小組教師集體備課
10月底:本小組教師進行教學總結反思。
11月初:組織地理教師的聽、評課活動,積極參加學校其他學科的聽、評課活動。組織本小組教師集體備課,認真組織好期中考試的復習,李松華老師負責出試卷,做好考試成績的分析工作。
11月底:認真總結段考前工作的得與失,及時修正教學計劃與方案。
12月初:組織地理教師的聽、評課活動,積極參加學校其他學科的聽、評課活動。
12月底:基本完成教學計劃,查漏補缺,認真對待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
1月初:上交各種表格、資料、教案等,進行期末總結,搞好期考閱卷工作。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學反思:
這次一模考試,我校學生基本上達到了預定目標,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我們學生試卷上非選擇題的32、33、37、38題答得較好。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分述如下:
1.我們的學生選擇題失分率較高,尤其是單選題部分,除了第3題糧食問題,12和13題太陽波長范圍圖,全市失分率均較高,我們第5題和第6題青藏地區城鎮分布,青藏鐵路線路題,第9題根據經緯度判斷地形區,好多學生一看等高線地形圖,也不看具體的經緯度就輕易選了四川盆地,第10題云貴高原的成因,也就跟著錯。第15、16題風向、漁港2題錯誤率也很高。雙選題21題——23題有關沃爾瑪的知識,24——25題等溫線、等壓面,26題鋒面氣旋的題目,29題貿易比率等幾題錯誤率也很高。
2.平時講題可能講得不夠透,比如選擇題第15和16兩題是上學期考過的,33題澳大利亞東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及其成因,我平時都講過,但學生錯誤率很高。可見老師不應光看到自己講了多少,而應看學生掌握了多少,力爭做到試后100分。還有人文地理部分要講到點子上,比如咸海附近種棉花的有利條件是有一點是光照充足,我們學生有好多人只寫到降水少,晝夜溫差大更是很少有人想到,這和我平時沒強調到點子上有關系。
3.尾巴還是比較長,我們這次還有10人不及格,有幾個恰恰認為應該及格的,反到沒考及格。高分不多。看來平時應把眼光面向全體學生,尤其關注一些中等學生,不應只注意一些后進的學生。
二.復習計劃和措施:
1.先用前兩個星期把專題復習進行完畢。平時插入幾套綜合練習。后兩個星期多做些練習。講題要講透,不僅要注重量,還要注重質。要重視講解考卷這一環節,尤其要注重選擇題部分的講解。
2.進一步提優補差,爭取把不及格人數控制在5人左右。
3.教會學生進一步學會審題,規范答題習慣,選擇題部分要逐項做過去力爭提高選擇題的準確率。
4.進一步拾缺補漏,這一次34題印度半島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的主要原因,尼羅河三角洲的面積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等幾個知識點我平時沒有強調,學生失分率較高。爭取在二模前盡量減少這種情況。
出題意圖:
本份單元練習卷的命題范圍是高中地理上冊第二單元(大氣環境),主要供高三單元復習教學使用,是學生的單元過關培訓題目。因此本份練習卷難度系數在0。65左右。
本份練習能級要求有識記,理解,應用,比如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酸雨、臺風屬識記部分。三圈環流、氣候類型的判斷、分布及對應的自然帶就屬于理解部分。亞歐大陸一題屬實際運用題。
本份練習卷考察的知識覆蓋了整個章節應掌握的知識點的百分之八十。重點放在大氣運動,大氣環流,天氣系統,氣候類型的判斷四部分。難點是大氣環流和天氣系統部分。針對重點難點,我反復通過題目考察學生這部分知識點。比如氣候類型的判斷、位置、成因,我重點考察了學生對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四種氣候的掌握情況,因此單選1——8題,綜合1,2題都是考察學生這部分知識點。通過單選9、10兩題考察學生對三圈環流的理解。我國是一個氣象災害比較頻繁的國家,我通過臺風考察學生這部分知識點。臺風本身就是一個熱帶氣旋,這樣又可以和天氣系統一節很好的聯系起來。綜合題16、17分別考察學生對我們居住的亞歐大陸及我們國家區域氣候的分布及特征,及對應的自然帶景觀,使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對等值線的判讀能力,是地理考試中最能夠區分考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我通過17題考察了學生這一部分知識。并能根據氣壓圖判斷風向、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全球性環境問題是一個熱點問題,我通過19題考察學生這一部分知識點。17題重點考察學生對對流層大氣氣溫垂直分布特點,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會學地理”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科書由以下三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地理區域差異的宏觀介紹。簡略介紹了“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等內容。本章是中國區域地理的開篇,上承中國地理總論部分,下啟中國地理區域部分。
起到兩方面的作用:
1、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區域差異,為后面認識各分區地理特點作知識上的鋪墊;
2、由于后面的區域選擇不能過多,有了宏觀整體認識之后才能避免以偏蓋全。
第二部分是以案例的方式,對中國的區域差異進行具體介紹。所選區域按照省級區域——省內區域——跨省區域的方式組合。省級行政區作為我國建制歷史悠久的一級行政區劃,既是行政區,又是經濟區、文化區,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材選擇了較多的省區案例(5個)。其次,一些各省區內部在自然、人文或經濟發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單元,教材選擇了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作為省內區域的案例;此外,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聯系,我國還有許多跨越省界的區域。教材選擇了黃土高原、長江沿江地帶作為案例,來認識我國的跨省區域。
第三部分是全書,乃至全套地理教科書的結束語。由于是中國地理的最后一章,因此,先從中國出發,介紹我國在綜合國力上的整體提高,再從世界著眼,分析當今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當代世界的挑戰,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這樣設計,一方面與七年級世界地理部分相呼應,另一方面始終把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使教科書有比較高的立意。
(二)教材圖文并茂,培養形象思維和空間思維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材,版式設計生動活潑,對地理問題的敘述,文字簡明扼要形象有趣,同時借助多姿多彩直觀生動的插圖,針對性強,十分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和空間思維的培養。例如,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文字簡短精悍,圖片卻有五幅之多。首先出現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讓學生進行感性認識,形成形象思維。如何劃分呢?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認真的閱讀課本中的圖5.5、圖5.6、圖5.7,圖5.8,逐步進行分析,很快就能掌握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方法,空間思維也在讀圖分析過程中培養起來了。
(三)反習慣順序,培養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材,拋開傳統的區域地理編排方式,不再是長期以來各地理區域的地理要素的(如位置、地形、氣候、物產等)展開式,雖然這種展示方式組織條理清楚,體現了知識的類型化,但缺點也十分明顯,它使課文變得千篇一律,不容易突出各地區的區域差異。新教材反習慣順序,用省級區域礎—省內區域—跨省區域這樣的順序來編排。將“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作為學生認識我國區域地理的基本單元,從這里入手,再對省區內部在自然、人文或經濟發展等方面富有特色的一些地理單元進行探討。最后,從更宏觀的角度,對一些跨越省界的區域(如黃土高原)進行探討。這樣的編排使學生進行思維活動時要以大量的信息貯存為前提,將分散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不但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集中思維,也有利于培養多側面、多角度思維的發散思維。
該教材針對初中生的特點,設置了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三、學情分析
年級整體情況較好,生活、學習基本上能按部就班。但每個班有5、6名學生基礎很差,學習沒興趣,轉后任務很也很重。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區域;能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比較四大地理區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異,了解各地理環境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能運用地圖指出區域的位置、范圍,能繪制某一地理事物略圖,描述該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了解祖國內地與港、澳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明確內地對港澳的促進作用;能根據一個城市的職能和歷史條件,考慮城市發展和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3、能夠以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為例,學會分析區域位置和區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學會評價自然區域特點,以兩個地區為例,說明地理環境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相互滲透的一個整體,說明支柱產業及其形成的條件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4、通過對黃土高原和長江沿江地帶的學習,能在地圖上認識主要的地形類型,并能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征、氣溫、降水分布概況,歸納出區域的重要氣候特征,能說明某區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認識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辨證關系。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思路。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的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關心家鄉和祖國的建設,增強對祖國和民族發展的責任感。
2、正確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理解和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
3、進一步樹立協調人地關系的觀點、地區差異的觀點、因地制宜的觀點、地區發展潛力的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進一步學會運用這些科學觀點分析和解決一些地理問題。
4、正確對待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進一步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和影響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能源。
5、進一步感受、體驗和欣賞地理環境中的和諧美,進一步增加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進一步養成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精神,進一步體會人地關系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學習和實踐中進一步培養集體主義觀念,與同學相互尊重,團結協作,提高自主性,培養創新精神
五、教學措施
1、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閱讀一些信息資源,提高讀圖能力,并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教學中要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系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癬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4、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復復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復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導處、教科室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學對象分析
本學期教學班級為跳菜班,共有學生64人,女生少男生多,總體上學生基礎都很差,因此教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首先維持課堂紀律就成了最難的事;其次備課也必須具有針對性;最后須花時間和精力與學生接觸和交流,以便于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課程分析
本學期所教科目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陳錫疇 王雁主編的《中國旅游地理》第二版(旅游服務于管理專業 飯店服務與管理專業)。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本教材為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課本內容既有適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必要的技能訓練。其主要任務是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強化技能訓練、滿足職業崗位的需要、以培養應用型的旅游服務人才。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概況。
2、掌握各省市自治區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3、熟練掌握書寫導游詞的方法以及數據和修辭手法的運用。
4、通過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閱歷。
(三)、教材分析 本書共分為18章為全年教材第一學期學習了前九章分別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中國旅游資源;第三
章:旅游資源賞析;第四章:中國旅游客源地理;第五章:中國旅游交通與旅游路線;第六章:旅游資源開發與旅游環境保護;第七章:旅游信息與旅游地圖;第八章:中國旅游區劃;第九章:東北旅游區。其中第一章有一節內容;第二章四節;第三章三節;第四章三節,第五章四節,第六章兩節,第七章兩節,第八章兩節,第九章四節。內容比較多。根據每周3節的課時,擬定以下教學計劃。下學期按計劃學習教材的后八章最后兩張為自學內容。 第 九 章 介紹了東北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第 十 章 介紹了華北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第十一章 介紹了華東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第十二章 介紹了華中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第十三章 介紹了華南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第十四章 介紹了西北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第十五章 介紹了西南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第十六章 介紹了青藏高原旅游區的概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覽勝地。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
(一)、教學重點
1、 第二章:中國旅游資源概述(掌握掌握旅游資源的概念、分類和特點)
2、 第四章:中國旅游客源地理(掌握旅游者產生的地理背景)
3、 第五章:中國旅游交通與旅游路線(掌握主要旅游交通方式;掌握中國旅游交通網絡的構成)
4、 第八章:中國旅游區劃:(掌握中國旅游區劃)
(二)、教學難點:
1、 第四章:中國旅游客源地理(掌握旅游客源地與目的地的空間相互作用)
2、第五章:中國旅游交通與旅游路線(掌握旅游路線的制定技巧)
四、具體措施:
1、 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好上課的講槁。
2、 加強理論的教學,多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從實例出發使學生在獲得一定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再提高到理性的認識,從而形成完整的概念。
3、 注意課外作業布置的質量,認真做好作業的批改,在作業中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輔導和解決。
4、 上課時要講求教學方法,注意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多通過事例說明所學的內容。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5、 加強對中下生的輔導,組織一幫一的學習小組,對待進生多談心多鼓勵,從而提高待進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6、 適當進行單元測試,以便及時鞏固學習的效果,測試后做好總結,對于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平時多加輔導,培養和樹立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7、 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尋求最優的教學方法,全力做到使學生聽得專心、學得用心。
8、 多做優良的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繼續任教初二地理,根據上學期教學成績和教學實際分析:
(1)每個班會學中國地理,會用地圖,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力,對地理有一定的興趣的學生達到了三分之一多。
(2)每個班學習地理能夠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但分析問題閱讀地圖還需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不能獨立選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的占比例的也能達到三分之一多。
(3)地理基礎知識差,基本概念不清,根本不會看地圖、不會學地理,完全靠死記硬背取得一點成績的占不足四分之一。
二、本冊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為中國地理下冊,第七章中國的農業 第八章中國的工業 第九章中國的交通 第十章中國的商業和旅游業屬于中國地理總論,是在上冊介紹了中國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之后逐章講述的。第十一章中國的區域地理從區域性和綜合性的觀點,著 重指出每個區域的地理特征,選擇每個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主要問題加以論述,最后一章中國在世界上是在學生學完了中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 理以后從總的方面認識中國的國情,并從政治、經濟的歷史發展變化中,認識我國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奮斗目標和肩負的責任。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的
1、完成中國地理下冊的教學任務,進一步使學生獲得地理基礎知識,學會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學生傳授中國地理基礎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繼續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進行辨證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教育,進行地區差異、因地制宜與發展潛力,人地協調發展等科學地理觀點教育。
3、在傳授地理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去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種植業的南北差異、我國農業的發展、鐵路干線、商業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資源、區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區是重點。工業的分布及原因、鐵路干線的分布、區域地理是難點。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當前,地理教學改革已經進入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新階段,我們第四冊的教材這學期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按照全面實現素質教育要求,地理教學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地理課堂教學:
(1)從教學目標上,課堂教學設計注意強調知識、能力、態度三方面的全面發展,特別強調能力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
(2)在教學內容上講授地理知識的同時,注意以突出協調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觀點作為主線。
(3)在教學過程上,做到整體優化:
A、注意創設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景,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特別注意重視地理圖像的作用,讓學生圍繞圖像充分進行觀察想象和思維,即開展以“表象--想象-聯想”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維,從而達到理解、鞏固與應用。
B、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將不同教學方式融于課堂教學的始終,同時注意讓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科學的學習方法。
C、在教學手段上,恰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從“板書、板圖、板畫”到現代的投影、錄像、多媒體計算機,發揮它們在優化教學過程的綜合效益。
D、教學過程中,注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E、注重實踐教學,組織模擬旅游比賽,選擇旅游路線,并介紹沿途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經濟發展的情況以及風土人情等。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8年級地理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