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通用14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匯報,匯報通常是對工作的總結報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缺點和不足,總結了哪些經驗,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寫匯報而發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只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教學效能,才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三年來,我校一直積極推行生本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始終把“提高教育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學校長效發展的兩翼,把“實施自主教育,創建生本自主課堂”作為提高質量的重心,把“面向全體,教會學生主動學習”作為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緊緊圍繞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課堂教學改革模式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現將我校一年來生本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如下,懇請各位領導提出寶貴意見。
一、階段工作回顧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課改有效引領。我校成立了以于英敏校長為組長的生本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確立了以豐富課程、研討課堂、優化隊伍為主要途徑來深化課改,提升質量的工作思路。實施向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質量,向課堂教學效率要質量,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質量,向教育教學研究要質量,向科學規范的管理要質量,向學生的興趣與學科特色發展要質量的六大工作措施。研究制定了學校整體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方案,確定了重點實驗年級、科目、教師,召開了教師座談會,進行動員部署,要求實驗教師敢為人先,先行先試,勇立潮頭,爭做課改先鋒。
二是強化細化管理機制,提供課改堅實保障。優化課改環境,破解師資難點。我校完善了《生本課堂教學改革工作規劃》,成立了生本課堂教學督評組,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方案。成立了年級學科備課組,加大了集體備課的執行力度,實施學科備課組捆綁考核制。提出了提升教師隊伍的三大工程,即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全員培訓工程。這些措施,極大的調動了全體教師投入課改的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改革真正落到了實處。
三是培訓學習轉變觀念,確保課改良性行進。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決定觀念。為深化課改理念,我校教師閱讀了《美國中小學教學技巧20xx則》、《教育走向生本》等書籍。學校也下發了大量的學習資料,如《生本課堂50問》、《“生本教育”課堂里,教師該怎樣教》、《“生本教育”課堂基本教學模式》,推薦教師了解“動車理論”、“學習金字塔”原理,關注郭思樂博客、華陽小學、駿景小學、生本教育研究網等,要求大家學習、關注名家、名校及相關網站生本課堂模式改革的動態、經驗、做法等。我們要求“走出去”的教師進行專業引領。我校的曹校長、劉暢、徐晶老師去廣州駿景小學參觀學習回來在教研會上進行學習匯報,談體會、說感悟,分享教育智慧。通過這些學習活動,大家對生本教育增進了認識,增強了信心,樂于成為生本教育幸福的實踐者和領航者。為爭取家長參與課改,學校先后制作了“教學相長、生本教育構建精彩課堂”、“走進生本教育,實踐生本課堂”等宣傳板,對外宣傳。下發致家長一封信《沐浴生本春風,我們揚帆起航》,爭取家長的支持。利用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生本教育思想,讓家長參與進來。
四是聚焦課堂踐行生本,加快推進課改步伐。教師引領希望,課堂承載未來。我校生本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們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引領教師促進專業化成長,加強推進生本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我校提出“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教研活動方式,提高教研實效”的校本教研主題,校本教研的形式多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討模式,教師們自覺地投入到課改教研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示范引領,濃厚教改氛圍
我校徐晶、楊揚、劉暢、張曉利、張德紅、劉麗等多位先行參與課堂模式改革的教師為年輕教師上引路課,讓年輕教師進一步認識什么是生本課堂、如何上好生本課等。
我們還通過開展“教師結對子,互幫互學”的系列活動給青年教師的培訓創設了一個一舉多得的平臺。“教師結對子,互幫互學”實施結對幫扶模式,全校教師都有自己的最佳拍檔。師傅上引領課,徒弟上匯報課,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研究教學問題,達到共同提高。王娜、塔磊、付啟迪等一批年輕在幫教活動中快速成長起來。
我校教師積極參加區級的生本課改教研活動,為全區教師呈現出一節節精彩的課,一次次生本實踐講座。楊揚、徐晶、張曉利、劉暢、張德紅這些實驗教師在教學實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這些平臺不僅成為實驗教師展示自我的舞臺,也展示了學校的風采,為我校教師成長助力。
2、研訓一體,打造生本課堂
我校幾年來一直堅持的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同課異構”活動。隨著生本課改的不斷深入,這項教研活動更加凸顯它的優勢和特色。上學期,我校歷時三周時間,以年級學科組為單位認真組織了“同課異構”研討活動,22位教師做生本課堂研討課。通過同一學科組教師在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二次備課的展示,使教師們看到了相同的教學內容,由于教師對教學理念踐行的程度不同,教與學方式轉變的深度不同,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表現的能力大不相同,這些引起了教師們的深度思考,增強了教師對集體備課后課堂的預設和生成的重視程度,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中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對以生為本的自主、高效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校幾年來堅持的另一個教研活動——“立足生本、展現自我生本展示課”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它不僅培養了一批校內名師,而且也引領一批年輕教師脫穎而出。近一年來的第三、四屆生本課較之第一二屆有了質的飛躍。所展示的70生本課,課堂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注重學科能力的培養。通過骨干教師的引領,增加生本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培訓力度,促進了教師間的學習與交流。
我校為進一步磨練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我校分別在3月、9月、11月對xx等10名青年教師進行“磨課”。同學科的教師全程參與備課、聽課、評課。備課活動中,教師們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各抒己見,對磨課教師設計教案的環節進行調整,對問題的設計加以整合,對引進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取舍,力求將每一個教學行為都細化、具體,力求每一個教學預設環節都能真正地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學習而服務。經過反復探究,大家設計出了優秀的教案,為青年教師直面課堂作了充分準備。青年教師在“上課—評課—再上課”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說課、備課、試講、評課、反思等磨課環節能發現不足,總結經驗,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盡快成為學校教學的骨干,也營造了一種濃厚的科研氛圍,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劉玲玲、羅廣靜等教師在活動中快速成長。
寶劍鋒從磨礪出。在10月的生本課改教師技能大賽中我校的xx榮獲一等獎,xx獲得二等獎。
3、專題突破,提升執行能力
創新出思路,反思出經驗。當教師走進課堂,問題、困惑一個接著一個暴露出來,這些問題將是教師走進課程改革的障礙。任何研究都起源于問題,于是教師們就從問題開始研究。
我們通過“問題式教研活動”,以教學沙龍的形式來解決困惑,如“課前三分鐘內容怎樣確定”“如何有效設計課前小研究”“如何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等問題。
數學教研組通過“對比式教研活動”針對本教研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特點,選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新點集體備課,同年級教師同時授課,使教師同中求異,找出差距,從而更有針對性的改進自己的教學。這種活動方式對我對校青年教師、新任學科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效果明顯。
英語學科還開展了“重點突破式教研”活動。通過開展一次次微格教學活動。每次選擇一方面內容,(單詞教學、句子教學)教師分別準備10分鐘,然后交流。交流中教師們都感受到這種教研方式不增加負擔,而且能夠使每位教師的特色發揮出來,便于教師們相互學習。
4、送教下鄉,實現雙贏共進
“送教下鄉”活動,從提高針對性、有效性角度出發,以中心小學、保田小學教師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為平臺,城鄉教師互動研討,一起探討教學疑難,其收到的效果是顯著的。送課的既有張曉利、張德紅、劉暢這些骨干教師,也有塔磊、王娜這些教學新秀。我們的'課得到了中心小學、保田小學領導和教師高度的評價。中心小學賀校長評價我們的課堂堂精彩。保田小學的崔校長評價我們的課“激活‘亮點’資源、點化‘錯誤’資源、引發‘辯論’資源。”這樣的送教活動既使青年教師得到鍛煉,又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為城鄉交流搭建了平臺,發揮了團隊引領、幫扶的作用,達到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促進我區生本課堂教學改革的均衡發展。
五是彰顯生本課改特色,拓寬師生發展途徑
我校生本課堂改革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課堂特色。
1、課前3分鐘,演繹生本精彩
課前三分鐘成為學生盡情展現風采的舞臺。在形式我們上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比如唱兒歌,新聞播報等等,如張曉利老師在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學科《干一看三想五》一課時的課前三分鐘是兒童劇《四只毛毛蟲》,姚平老師在生本研究課中的課前三分鐘是《螞蟻四步哲學》,學生們在自己喜歡的形式中秀出自我風采,展示獨特魅力,百花齊放,不拘一格,使課前三分鐘更加豐富多彩。
2、師生大量閱讀,提升人文素養
閱讀在兒童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感人至深的故事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在愛的澆灌中成長,在潛移默化中向孩子們傳遞著關愛、分享、勇敢等寶貴的品格。而生本教育的語文觀就是在大閱讀的情況下學習語文,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通過閱讀來談感悟,寫感悟。我校的誦讀活動開展已經有6年。每個學期初,都制定誦讀書單,同時納入主題讀書目錄,全校5個年級,5個目錄,每天早晨學生到校后開始誦讀。今年我們還在每周三開設閱讀課,全校集體讀書,推薦閱讀書目,出臺讀書獎勵政策。學生的閱讀室提供大量新進的圖書。幾百書定期更新,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我們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活動一是“趣味繪本溫暖閱讀”系列活動。班級走廊布置繪本張貼,每個班級書柜添置繪本讀物,動員家長為孩子購買繪本讀物,引導孩子親近繪本,閱讀繪本。繪本不僅是閱讀與欣賞,還鼓勵孩子來講一講,演一演,創編故事,親手制作繪本故事,通過豐富的活動來增加繪本閱讀的趣味性,鍛煉孩子表達、表演、理解的能力。
活動二是“最能致遠是書香”讀書系列活動。我們開展了全校性的“金秋賽詩會”,班級為單位的“小小讀書交流會”“書海拾貝—制作書簽”比賽。
學生讀書,教師更要讀書。各教研組制訂了閱讀計劃,每學期開展兩次讀書交流活動。我們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要讓閱讀成為我校師生終生的習慣和樂趣。
六是拓展德育教育渠道,體驗感悟提高實效
我校通過舉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提高整體辦學水平。
1.感恩教育,培養懂得感恩、樂觀向善的學子。
我們通過學科教學挖掘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除此之外,我們以建黨、建國等重大節假日為契機,引導學生重溫歷史,感謝黨的恩情。利用主題班會課在校園內開展“迎國慶、頌祖國、我為祖國添光彩”手抄報制作、演講比賽等活動。每年的“三八節”開展給父母洗一次腳、和父母擁抱、給父母寫一封信、“今天我來做家長”等感恩行動,把手語歌曲《感恩的心》演唱給父母聽等。在父母生日、教師節到來之際,學生會把《孝親頌》、《尊師頌》送給家長和老師,增強學生的儀式感,送出祝福的同時,體會感恩的美好。結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活動開展緬懷鐵人功績、爭做鐵人好后代”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同學們懷著敬仰的心情,緬懷著“鐵人”對我國的石油工業發展所作出的功績,同時也在細細品味著“鐵人精神”的內涵。鐵人故事比賽。
2.合作教育,培養適應未來、寬容豁達的學子。
我校把合作教育貫穿于學生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中,指導學生學會合作技巧,體驗合作快樂,產生積極與人合作的態度,提升學生合作的能力。
我校開展了“團結合作和集體觀念教育“一系列活動,班級通過班隊會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游戲班會,對學生進行團結協作教育。班會上,同學們親身參與了“信任背摔”、“坐地起立”等團隊游戲,活動中,學生從開始的不協調到互幫、互學、互助、互諒,深刻地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學校充分利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小學生參加“推小車、過小橋、走平衡木、跳大繩、拔河”等體育游戲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這些活動,使學生知道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只靠個人力量是無法來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集體觀念。通過活動建立伙伴意識和合作意識,在合作中學會寬容、大度,在合作中學會折中。
3.養成教育,培養崇德尚禮、陽光向上的學子。
我校通過“崇德尚禮、陽光向上”主題教育活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禮儀教育,已形成了以禮儀常識為主線,融德育、美育、健康心理素質教育于一體的德育教育模式。
教育學生知禮儀。我校把文明禮儀教育與學習新《規范》、《守則》有機結合,制定和下發了《龍鳳區第五小學五十條禮儀規范》和《龍鳳區第五小學一日常規》,對學生進行德育常規教育,要求學生把文明禮儀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
針對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弱,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從20xx年開始,在全校范圍內試用“口令操”。如課堂上,在學生討論、小組合作等環節過后,班級不能很快安靜下來,這個時候,我們小小口令操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口令操形式新穎活潑,不僅弱化了直接規范孩子的言行對孩子情感的硬質碰撞,還帶有朗朗上口的文化韻味,非常受學生歡迎。今年我們利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進課堂主題活動,開展了口令操創作比賽,獲獎作品在校園內廣泛吟誦,新穎、獨特的口令操已成為我校的另一道風景。
4.道德教育,培養自強獨立、敢于擔當的學子。我校深入開展了“道德講堂”實踐活動。
一是在假期開展了“五個一”實踐活動。為父母或同學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看一部短片,唱一首歌,誦一段經典,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開學初對此活動進行了總結和表彰,同學們在此次活動中都大有收獲,特別是很多同學在活動記錄表后附上了參觀油田歷史陳列館、鐵人紀念館的照片而且寫下了觀后感。
二是學校結合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借助道德講堂,向學生宣傳全國、黑龍江省、大慶市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大力宣傳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近期我們將利用班隊會時間組織學生觀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禮》活動,充分發揮道德典型的榜樣作用,觸動學生心靈。
三是從《弟子規》、《三字經》、《論語》、《道德經》、《孝經》等中華傳統國學中選取引導孩子們省心修身、崇德向善、待人接物的經典句段,讓學生吟誦熟記,進一步涵養道德情操,升華思想境界。
二、課改中的困惑與反思
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推行以來,通過全體教師的努力,給我校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學生和課堂都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雖然課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實踐中依然面臨諸多困惑和問題。
1、對教師、學生的評價操作相對困難。
2、教師素質亟需提高,教學理念仍需進一步更新。新教師培養率低。
3、物質條件的不足限制了課改的前行。課前小研究的完成質量得不到,大部分學生家里沒有電腦,搜集資料困難,課堂上無法參與交流。據調查,我校只有名學生家里可以查閱資料。課堂上,這部分學生不能圍繞老師提的問題展開討論,無所事事,小組討論就流于形式現象,無實效可言。
三、今后工作的規劃與展望
(一)繼續努力轉變教師的觀念。解決觀念問題不僅要有針對研究中問題的專題性學習,還要加強課改理念的系統性學習,更要落實到教學實踐之中,切實從行動上轉變觀念,
(二)繼續堅持我校生本特色之路
1、大量閱讀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讓我們的教師和孩子愛上閱讀,懂得關注書中人物情感、故事內容等,更能使閱讀伴隨他的終生,在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下學期推薦學生閱讀書目,語文教師要上“課外閱讀指導課”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導讀課”要成為我校的特色。
2、進一步創新“課前三分鐘”展示形式與內容,每月確定固定主題,使課前三分鐘內容系列化。
(三)科學掌握高效教學的策略
在課改中,教師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學實踐者,學校要引導教師在研究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樹立高效教學的理念,掌握高效教學的策略。
(四)切切實實加強課改督導檢查
學校每學期要對課改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評選出一批課改的先進個人,為全校的課改樹立典型。同時也要及時地發現掌握課改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課改提供決策的依據。
教師有一種力量,他能引導學生走出迷途,讓學生找到前進的方向,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懷,讓學生擁有為理想而努力的信念和希望,我們的教師承載著太多的希望,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但這是一條教育必由之路,我們惟有堅定信念、充滿信心、明確方向,堅持不懈地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行走在愉悅的追尋中,成長在課改的詩篇里。總之,我們學校會積極創新工作舉措,繼續齊心協力扎實推進課改!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2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場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為的深刻變革,對學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自20xx年春季開學以來,我縣課堂教學改革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為了抓住這有利時充分發揮新模式課堂教學改革的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全校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以教學改革引領教師進步,促進我校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學校多措并舉,領導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扎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現在,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以它蓬勃的動力,帶來學校各方面的顯著變化,教師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一、階段工作回顧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課改有效引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學能手和骨干教師為成員的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明確責任,保障課改的各項活動有力開展。研究制定了學校整體課堂教學改革方案,確定了重點實驗年級、科目、教師,召開了實驗年級教師座談會,進行動員部署,要求實驗教師敢為人先,先行先試,勇立潮頭,爭做課改先鋒
(二)、強化細化管理機制,提供課改堅實保障
1、制度保障機制完善了《課堂教學改革工作計劃》,建立了課改實施工作臺賬,成立了課堂教學督評組,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及課改巡課制度,組織實驗教師進行專題研究。通過領導不定時對教師課改情況進行巡查,檢查學生和教師的出勤情況;檢查課堂教學狀態和課堂紀律;檢查教師是否攜帶導學案授課;檢查課堂教學是否存在異常情況等。發現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與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交換意見,進行整改。
2、經費保障機制學校對課堂教學改革從財力、物力、經費支出上給予大力支持,以保障課改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投入資金為各個教室購買了展板,確保學生們在課堂上有展示的舞臺;學校又添置了復印機、速印機,讓各位教師在編寫導學案后能夠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復印出來。
(三)、培訓學習轉變觀念,確保課改良性行進我們多次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進行再宣傳再動員再部署。組織學習張四寶主任的講座,領會其教學改革的精神。組織學習鄉聯校構建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文件,貫徹領悟導學研練主題課堂教學框架,五步教學模式,并進行理論學習測試,提高教師理論業務水平。我們利用三月初兩周時間,組織教師每天下午進行一小時的理論學習,內容包括高效課堂雙向五環教學模式,導學案編寫,小組建設等,并觀看河南殷都區教學錄像,力求學其形、得其神、行其真。大家積極行動,在班級內進行小組建設,改變傳統課堂座位模式,學習借鑒殷都經驗。我們還派出領導、教師赴河南殷都區掛職學習,同時要求走出去的教師抓緊時間對其他教師進行專業引領。教導處組織赴河南安陽殷都區學習的xx在教研會上談體會、說感悟并暢談今后課堂改革的設想。5月7日下午,xxx在電教中心為全體教師作了《生本課堂、激情綻放》的課改學習專題講座。學校共組織殷都掛職學習的教師為一線教師進行了課改理論學習輔導四次,利用教研活動進行課改專題講座四場,上臨帖課六節。有效落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人、主體地位,著力打造自主、探究、體驗、發展的高效課堂,引領教師迅速成為課改的施行者。另外,學校還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20xx版課程標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交流研討新舊課程標準的異同,并對教師進新課標理論學習的測查。
(四)、聚焦課堂參與活動,加強推進課改步伐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三月份,陽城縣課堂教學改革展示月活動開展以來,我校教師分批赴陽城一中報告廳觀摩縣直小學課改展示匯報課。觀摩后我校組織教師分三批開展臨帖課。要求教師人人上公開課,每位教師要對課改進行中發現的問題、困惑進行匯總積累,在教研時交流研討。學校還鼓勵大家暢所欲言,開動腦筋,研究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相關學科教師參加聽課評課,現場互動研究,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大家暢所欲言,相互取長補短,尋找發現課改中的亮點。并針對如何分組,如何組織有效的組內交流,如何進行課堂展示,如何搞好當堂檢測和學生評價等內容進行研課活動。臨帖課后的公開課觀摩研討,針對前期教學進行研討,對學案編寫,小組學習,課堂展示等環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逐步解決。通過一系列的課改活動,全體教師課堂教學水平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進入5月份,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們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引領教師,促進專業化成長,加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外出學習的xx在5月10日為全體教師做了研究觀摩課。5月16日,xxx參加第九屆小學教學能手評比展示,縣教研室領導蒞臨我校做了課改工作指導。做到以點帶面,讓教師有所悟,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營造了一種以生為本、提高課堂實效的課改氛圍,使教師們自覺地投入到課改實踐中去。并加大了導學案的使用力度。各班創新小組建設與評價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進。
二、課改帶給我們的體驗與收獲
(一)教師教學行為變了。教師們從臺上走到了臺下,由主演變成了主導,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由管理者向引導者轉變。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為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源于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
(二)學生學習方式變了。學生學習方式多了,活動空間大了,思維變的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行為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生的學習情感開始由厭學轉向樂學。我們的學生已經開始學會在小組合作中分享學習的快樂,在展示交流中展現與眾不同的想象與創造。
(三)課堂的氛圍活了。課堂教學改革使讓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的平臺。過去一直提倡的討論,質疑等課堂活動,有了一定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時間,教師把持課堂的現象明顯改變。課堂上,師生間的關系平等了,學生越來越自信了,生生之間學會合作了,與眾不同的見解越來越多了。
三、課改中的困惑與反思縱觀我校的課堂教學,小組討論近乎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標志。
的確,學生在一定教學目標的引導下進行小組討論,不僅擴大了課堂的`參與率,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耐心,傾聽別人觀點,吸收他人思想,優化自身學習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組討論這一頗為盛行的學習活動形式,究竟發揮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說,小組討論純粹流于形式,無實效可言。在課堂上,僅有少數學生能圍繞老師提的問題展開討論,其它學生則無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鬧,說話(低年級表現較為突出),每每討論一會兒后,老師便暗示停下來開始匯報,交流,結果可想而知。可以說,小組討論是流于形式,毫無實效可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期待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寬容,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并且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其實,學生精彩的表現與教師熱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僅是過程,而精彩才是結果。在聽課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作為教師,為了追求表面的流暢,當提出的問題后,從內心深處總是希望回答問題的學生少出錯,不出錯,能直奔主題,節省時間最好,當學生對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回答不上來,或者有困難時,作為教師顯得就那么不沉穩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繼續等待,或催促,或換人,還有的甚至自問自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哪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呢?當然也就毫無精彩可言。
四、今后工作的規劃與展望
(一)、繼續加強對課改重要性的認識。農村學校的學生家長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學業成績,但從事課改的一線老師千萬不能只顧跟著家長的言論走,僅僅關注孩子一般性的學習,而要確立對孩子終身負責的理念,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為學生今后的生存和適應競爭作準備;不僅要重視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不僅要使學生具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更要培養他們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不僅要使學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更要幫助他們的形成強健的體魄。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能得到健全的發展,為他們今后能立足于社會、具備服務社會的本領打好基礎。
(二)、大力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平等,學生才能真正得到發展。農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尊重,更需要盡最大可能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農村教師同樣要搬掉講臺,走進孩子,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激勵學生的思考、發現和創新。與學生共同探討新知識,共同得到進步,逐步使課堂成為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題的場所,成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主陣地,成為引發師生共振的磁場。
(三)、科學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在課改中,教師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學實踐者,學校要引導教師在研究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農村學校的教學存在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教師付出很多,學生卻沒有得到所期望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的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更多的內容。教師自己可以上文山進題海,決不能讓學生負擔過重。只有把思考的時間、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
(四)、切切實實加強課改督導檢查。學校每學期要對課改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評選出一批課改的先進個人,為全校的課改樹立典型。同時也要及時地發現掌握課改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課改提供決策的依據。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但這是一條教育必由之路,我們惟有堅定信念、充滿信心、明確方向,堅持不懈地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行走在愉悅的追尋中,成長在課改的詩篇里。
總之,我們學校會積極創新工作舉措,繼續齊心協力扎實推進課改!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確保安全穩定為前提,一心一意搞教學,千方百計抓質量,在全鎮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上學期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教學成績再創新高。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3
“一個百萬人口的大縣,教育質量怎么能止步難進?問題出在哪里?如何向父老鄉親交代?”岳池縣教育局負責人在20xx年秋季校長會上的一串反問,引發了教育系統干部職工對全縣教育現狀的深刻反思。“以課堂為載體,以課改為抓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全縣教育人今后工作的突破口,”該負責人強調,“一定要把課改工作深入推進”。
課堂教學改革是推進素質教育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一直以來,xx縣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育思路,突出引領示范,向課堂要質量,構建高效課堂,強力推進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了全縣課改工作持續、深入、有效。
創新教育觀念,反對“說空話”,讓課改理念更入心
xx縣堅持走“理論引導實踐”、“模式帶動課改”的課堂教學改革之路,堅決反對課改“喊空口號”,按照“學一家,融百家,成自家”的思路,借鑒國內外新課程改革成功經驗,制定了《岳池縣教育局深入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全縣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改革思路、工作安排、工作要求,提出了“以學定教,三效同堂”課改總要求,制定了“目標導航,問題引領”教改模式和基本思路。全縣多次召開課改工作專題會、推進會、報告會,在中小學校長和廣大教師中牢固樹立“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環節,只有抓好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才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課改理念,并敦促在實踐中抓落實。
“今后的‘通識性培訓’、‘學科培訓’等繼續教育的重點都要放在課改上!”該縣教育局對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確保全縣課改工作謀實事、做實功、務實效,全縣堅持在課改理論宣講、培訓帶動上下功夫,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努力暢通師資培訓渠道,推動教師素質持續提升,讓創新課堂教學理念的深入人心。與省、市教科所等教育科研機構和課改先進地區教研部門、學校取得了長期聯系,積極派遣教師外出學習,轉變課改教育理念,踐行高效課堂;在近兩年的暑期培訓中,實現全員教師課改培訓,連續邀請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課改專家或名師來岳池培訓指導,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課改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持續提升。
創新推進舉措,反對“假大空”,讓課改行動更有效
據介紹,在課改推進中,最大的困難是大部分教師缺少課程意識,備課方式未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教研不能從學生學習的細節中去深入研究真問題。于是,全縣緊盯困難,找準癥結,增添措施,深化“以學定教,三效同堂”的課改總思路,鼓勵各校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了課改工作從“有形”向“有效”的.轉變,推動了高效課堂的進程。
組建“獻課團”,推動示范引領。全縣挑選了觀念新、方法新、效果好,在競教中榮獲縣級一等獎或市級二等獎及以上的教師34人,組建了岳池縣課改“獻課團”。在今年6月、7月的全縣教師課改技能培訓中,全縣邀請700余名骨干教師觀摩了縣課改獻課團成員的三堂課改觀摩課。“三位獻課團老師的課改示范課很成功,特色鮮明,效果顯著,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三效同堂“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是開了眼界,有信心上好一堂課改課了!”參加培訓的賽龍初中骨干教師余貴林感慨道。該縣還積極組織錄制獻課團成員的課堂教學實錄,預計今年12月底前將視頻資源上掛網站供教師下載觀摩學習。
展示“示范課”,推動全員參與。去年10月至12月,全縣學校先后召開了課改工作匯報會,促進了基層校際間的互動交流。全縣共有52所學校承辦了校際間課改展示活動,參與教師3200余人,展示課改示范課700余節。各校還從本校教師中挑選一名優秀教師作為典型為全校上示范課,并邀請聯系股室、教科室、課改辦人員參會指導,形成了全員培訓效應,全縣共有112人開展了引領性示范課,以評帶培人員5000余人。
編制《教與學設計案》,推動資源共享。從20xx年秋季開始,全縣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全部試用縣教育局統一編寫的《教與學設計案》,它分為課前準備、課堂學習、課后應用深化三個階段,充分體現了課改的基本特征。該書通過“以案導學”,實現“先學后教”,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課堂效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堅持“以賽促改”,推動互通融合。全縣結合各校實際,以教改為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公開課活動,探索設計案的課堂有效教學模式。新教師的“三年成長課”(第一年后上成合格課、第二年后能上優質課、第三年后能上示范課)、骨干教師的風采展示課、基于電子白板應用下的教學大賽等活動,已成為助推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舉措,推動了學校的學科教學,優選了教學能手,激發了教師課改熱情。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教學論壇”、“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為學校課改工作搭建有深度意義的交流平臺,為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增添了活力。
優選“先進典型”,推動示范帶領。通過2年多的不斷努力,全縣共優選31所課改示范校。涌現出了xx中學的“三環六步教學法”、岳池一中的“問題引領,三段教學”、羅渡中學的“三課型”教學法、賽龍初中的“自主學習法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學校“五見課堂”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課改示范學校,各學校也通過縱橫評比,激優促劣,優選了一大批課改示范班。按照全縣的統一安排,每期各學校的示范班將在原有基礎上遞增20%,并落實一名校領導督促各班的課改教學質量,以實現全縣每個班都達到上好合格的課改課目標。
抓實督導檢查,反對“走過場”,讓課改監管更有力
為加大對課改的督導檢查的管理力度,打破“上面喊破嗓子,下面打著幌子”的不良局面,全縣形成了教育局→督導責任區→學校、教育局→縣教研室→學校、教育局→課改辦→學校的三條監督管理線。督導檢查以課堂為突破口,做到一看常規,二看課堂,進校必聽課、聽課必點評;同時堅持周查月報,以查促改,狠抓課改工作的落實,堅決杜絕檢查形式化、走過場,確保了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評。為及時扭轉學校對課改工作落實的消極觀念,全縣還對督導檢查中課改推進不得力的學校進行了通報批評,有力推動了各校“強管理、添措施、提質量”,積極投身全縣課程改革發展的新實踐。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4
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校在教育局大力倡導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下,經過深入研究,充分論證,決定借鑒洋思中學教學經驗,應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一種課堂教學結構,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益的目的。
一、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結構
1、展示目標:(1分鐘)講述目標,讓學生把握總體要求。
2、自學指導:依據“導學案”,明確自學的內容與范圍,明確自學的方法,明確自學的要求,明確時間。
3、學生自學、對學,教師巡視:檢查學生預習,自學情況。
4、組內小展示:檢查學生自學效果。
5、班內大展示:教師引導更正,指導運用。
6、當堂訓練,完成作業:當堂訓練要分層,完成目標堂堂清。
二、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開學初,學校成立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領導小組,通過多方論證,與教師座談,確立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高效課堂模式,以導學案為依托,學生依據成績優中差編成小組,確立小組名稱,制定小組的目標,小組誓言等等。
學校給每位教師下發學習材料,組織教師利用周日晚上集中學習材料,課外時間分散學習,記好筆記,做好討論。每周堅持收看高效課堂教學片,多種措施,掌握該模式的教學精髓。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引領教師:
語文學科組:
數學學科組:
英語學科組:
理化生學科組:
政史地學科組:
三、實施過程
(一)研究學習階段
2月份,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相關資料,改變觀念,“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以學為主,重學輕教,教師是引導者,點撥引領者,而非灌輸者;同時基于我校學生的基礎,教師要認識到任務的艱巨性與長期性。
(二)確定模式論證階段
3月份上旬,通過學習模式,領會模式精髓,結合校情,確定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模式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召開學科組長、骨干教師會議,進行研究論證。
(三)制定方案準備階段
3月下旬,對確定和通過論證的教學模式,<蓮>建立實施領導小組,明確各學科的引領教師,制定實施方案對引領教師進行培訓。
(四)初步實施探索階段
4月份至今,各學科組必須完成對組員二次以上的`聽課,認真指導,并有詳細記錄,教案存檔,推薦參加鄉縣優質課賽講;各教研組每月必須開一次階段性總結會議,依照模式對照,總結得失;學校教學模式實施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匯報會,解決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為課堂改革保駕護航;通過初步實施、探索,及時解決在新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所衍生出的新問題、新課題,總結在實施過程中的新經驗,新方法,對新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完善;通過對新的教學模式調整完善,每學期舉行一次示范課、公開課、優質課賽講活動,促使教學模式運用水平的整體提升。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5
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深化,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深化教學改革是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20xx年,是我校教學改革關鍵的一年.根據教育局《關于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活動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我校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未來社會競爭能力”為目標,全面實施教學改革。下面就我校的教改情況向領導做簡要匯報:
一、完善制度
1、領導每日巡課制度
學校領導每日到每班巡課一次,巡課時間不少于1小時,做好巡課記錄。
2、領導每周聽評課制度
校長和副校長每周聽課不少于2節,教師不少于1節。每周星期三是學校聽評課日,每周有聽課教師名單。
3、學習培訓制度
理論學習要有學習內容、有計劃、有記錄。
4、建立教師教學反思制度
要求教師堅持每天反思。即:教師每天教學后反思自己的教學得失,找出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寫好課后記。
5、課堂教學量化管理制度
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上公開課,學校組織教師進行打分。
6、集體備課制度
每位教師根據學校安排按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進行備課,并把教學設計稿同本教研組組長進行交流、討論。集體備課的流程:個人備課同科教研組交流討論---重新修正教案---上課----教學反思----教研。
二、轉變思想觀念,教學方法要科學
推進課程改革,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更新教育觀念,把握好新課程,深刻理解課程功能的變革,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的培訓工作是重中之重。教改最重要的不是在形式上模仿,而最重要的是教師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的轉變。為此,我校全體教師一起學習了《徐水縣中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意見》、《教學改革課堂環節設計建議》、《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實驗要求》、《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徐水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馬連成的《課堂教學改革展示會講稿》等課改資料。學校不但帶領全體教師學習這些資料,還都打印成冊,人手一份,以備自學。
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理解新課改的思想、理念,目的是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轉變理念,把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作為目標,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核心;二是改變教學方式。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主攻,以發展為主旨的原則。時間上體現(15+25)。三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課堂學習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注重學習結論,也注重學習過程,由重“學會”轉為重“會學”以及各環節的目標、原理、做法和注意事項等。課堂教學改革首先要做好教師角色的轉化:課堂如戰場,問題就是敵人,學生就是戰士,教師就是指揮官,教師在課堂上是想辦法、想策略讓學生去打仗;課堂如演場,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把劇本給演員讓他們去發揮,導演指導點撥;課堂如賽場,教師就是教練,學生是隊員,應該是隊員跑,教練在旁邊看,發現問題,然后指導。“滿堂灌”、“填鴨式”的`課堂是教練在前面跑,隊員跟在后面跑,或者隊員看著教練跑,這樣培訓出來的隊員永遠都超不過教練,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著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要提高認識,徹底轉變角色,老師由講師變為導師,精講、少講、不講,講是點撥、啟發、引導。
三、走進課堂學習提升
1、走進課堂
在轉變教師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為了激發教師的教改積極性,檢查教改的落實情況,我校每周三為每位教師安排了作課歷程表,明確了具體的作課教師、作課時間。并組織聽課教師當堂對作課教師評分,完成作課評價表。當天下午最后一節課組織教師進行反思、評課,教研組長寫好教研活動記錄。
2、走出去請進來
除每周搞好學校的教研工作以外,我校組織教師到重點學校聽課學習,特別是上級組織的觀摩課,我們總是積極參加,回來后組織教師教研,交流他們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
特別是教研室組織的送課下鄉活動,更是如欲春風。通過優秀教師這樣的“近距離示范”,使自己在理解教材、處理教材、選擇教法和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都受益匪淺。縣教研室學科教研員針對所聽的課,從課改理念的體現,三維目標的達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用,學科特點的把握,學生個性的培養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對取得的成績予以了肯定,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剖,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同時,還引導大家就課改實驗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尤其是如何根據本地本校實情,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好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的關系、知識技能目標與發展性目標的關系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使參會教師在認識和實踐兩個層面都深受啟發,體現了“真心參與”、“真心交流”和“真正提高”
3、在此基礎上,我鎮中心校領導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鎮的教學質量,推進課改力度,在我校選出教改中成績突出的教師為全鎮上示范課,課后組織大家交流,查找不足,整改提高。
四、取得的成效
通過教改,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明顯的轉變:
1、教師課上說的話少了,話精練了。教師“教”有講究了,“學生會的不教,學生不會的盡量讓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少講精講,只做點撥性的引導”。
2、學生活動多了,自學時間長了,小組互學多了,課上說話的機會多了。課堂上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安排學生看書、自學,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交流。
3、由以前的”先教后學”變“先學后教”傳統習慣,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現在這樣的現象被先學后教的現象取代了。教師一般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講解,學生講的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引導學習補充,學生再補充不完整的教師才補充;學生答不上的,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討論不出的教師講解。
4、當堂練習出現在了各科教學中。現在教師每堂課都力求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精心設計練習題,檢查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5、班班通的使用多了。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盡量根據教材制造多媒體課件,以求教學效果更加。五、教改中存在的不足
1、在我校的教師隊伍中,年齡偏大的教師偏多,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轉變教學方法,理論上是有的,但落到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理論多實際行動少。
2、有些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有一些模糊認識。如:有人說,學生自學了,教師省力了。
3、有的教師為趕時間,不能讓學生充分探究,小組合作多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實處。
4、有的教師對關鍵問題的關注和引導不夠。
5、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變能力不足。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校要進一步加大課堂教改的力度,針對不足之處,組織全體教師交流討論,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使我校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在新課堂中,我校廣大教師一定要努力做到:教師與學生共成長,讓學生會學,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名學生。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6
光陰荏苒,伴隨著課程改革的陣陣熱潮,又一個充滿挑戰、富有收獲的學年結束了。回顧我本學年所走過的足跡,不難看出,我的步伐邁得踏實、穩健、有力,可圈可點,既有值得繼續發揚光大的成績,也有應該引以為戒的不足。現總結如下:
一、本學年課改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本學年我的課改工作在學校教導處的領導下,在教研組同志的支持下,認真貫徹學校教學改革基本思想,圍繞“聚焦教學,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這一總目標,重點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以抓好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為重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努力把新課標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實際教學當中。學習、參與、實踐,形成了濃郁的研討氛圍,課堂教學效果好。
二、本學年課改活動具體實施情況。
1、繼續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轉變了自己教學觀念。本學年,我利用每天晚上時間,認真學習語文科新課程標準及相關資料。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使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通過學習,我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體會到:當一名語文教師不易,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更不易,不加強學習,是必定要在新課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語文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舊的教法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了。改革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我能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本學年我每課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講、實用的特點,做到了書本結合,既備知識,又備教法、學法。課堂教學突出了“導”字,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注意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全面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重視了學生的積累和運用,加強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改革了“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講練結合,以讀代講,重感悟,真正做到了講準、講活、講得精要,學懂、學會、學得輕松。教研課后認真評課、認真分析,達到了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目的。
2、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的理論和教改文章,學習了教學技能理論。
3、加強了學生書寫訓練,認真上好了寫字課,并且要求全班學生每天認真書寫50個以上的鋼筆字,學生書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1)開展好了課外閱讀活動。為學生創造了條件,加強了課外閱讀的指導。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他們參加了各種興趣小組活動,如書法小組、朗誦小組和墻報小組等。
(3)適當組織了其他語文課外活動,如參觀訪問,自己動手辦報,開故事會、讀書會、演講會,進行了普通話比賽、作文比賽等。
三、本學年所取得的成績。
自己端正了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得到了轉變,教學技能和教育教學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四、存在問題。
和年輕教師比,我教學技能還較差,教學觀念還較落后,使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還不夠熟練。班級之間語文教學質量差距較大,發展不平衡,教師“滿堂灌”現象時有發生,學生被動接受的陳腐教學觀念和陳舊的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尚未徹底革除。許多學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今后我將繼續努力,真正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前進。使自己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再上一個新臺階。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7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落實“三維目標”的重要渠道,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培養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場所。教師的授課質量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必須以極其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課堂教學。我們花園小學的數學教師深感辛苦并快樂著,我們欣慰,因為我們付出了,努力了,收獲了。更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花園小學數學教研氛圍。這也是我們學校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開拓進取、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共同努力、互相協作的結果。
一、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是: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根本宗旨。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型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體現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興趣、動機、情感和態度,突出思維開發和能力培養;面向全體,分層實施。
二、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及成效
(一)努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1、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教師學科素養。
學科素養是教師在所任教學科方面擁有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的總和,學科素養是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教師“教什么”的問題,對教學工作產生著重要影響。為了促進教師自主提高學科素養,學校專門舉行了一次教師的學科專業考試。力爭使老師們系統地掌握數學學科知識,熟練地運用本學科的知識;形成熟練的學科技能,更好地樹立教師的威信,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熱愛數學,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教學活動需要理論的指導,教學理論揭示了教學活動的規律和方法,是詮釋教師“怎么教”的科學。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學現象、把握教育規律,有助于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結合學校我的書香校園活動,我們要求每個數學教師每期必讀一本教育專著,攥寫讀書筆記,豐富自己的教學理論,并學會吸納各種教育理論的合理之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落實教學理念,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積極構建新課標下的適應時代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課堂教學理念、方法和評價體系,每一位教師把“努力上好每堂課”作為自身工作的起碼要求,切實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真正在課堂上落實并實施“有效教學”。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多次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其中開學初,我們在處教研室的領導下結合我校實際推出一堂由曹彬老師執教的公開課。在整個過程中要試教三四次,我校每個老師都親身歷練著課堂變化的每一個細節。在萊州學習歸來后,又接著由學習教師執教了學習歸來的經驗匯報課,全體老師學習觀摩。“青年教師比武活動”采用抽課題,獨立備課的`方式,考驗每位青年教師的教學處理能力。每節課要求注重課堂教學改革和小組的建設的思想的滲透。由于我校全體教師的努力,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走在了全處的前列,為此,我處在我校召開了教學改革現場觀摩會,陳淋老師提供了一節教學觀摩研討課。
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的思考,它對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教師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與監控,就多一份提高,就與優秀教師更接近了一程。”通過反思,教師可以確認、堅持和推廣正確的教育思想與行為,可以糾正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合理。
在反思教學實踐時,我們要求反思要經常化、系統化。可以說,缺乏反思的教學實踐是盲目、被動和消極的。要求教師積極主動地把自己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個別輔導等活動作為反思的對象,經常對這些活動進行審視、分析和調控。在反思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學錄音、錄像、學生調查問卷、教學總結、反思日記、教案、學生作業與試卷等媒介進行反思,以提高反思的成效。通過反思,教師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要用它去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反思,教師確認了自身教學中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就要在教學中堅持或推廣這些思想和行為,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為更好地促進大家反思,今年我們數學組在肥城市優秀教研成果征集中,每位數學教師都積極撰寫數學教學改革論文、數學教學改革敘事、數學教學改革的反思。同時我們還積極把我校數學教研組的一些關于有價值的教學改革反思經驗投稿至我處的教學改革簡報上。
3、借鑒同行經驗。
教學具有明顯的情景性,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地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這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借鑒同行經驗是教師豐富自身經驗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在借鑒同行經驗時,我們制定師徒結隊和全處集體備課的制度,為老師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根據自己任教的學段、學科等實際情況,選擇一位或幾位優秀教師作為自己借鑒的對象,并以他們為榜樣,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借鑒內容主要是教學思想和信念。借鑒內容包括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也包括概括性較強的教學思想和信念。相比較而言,后者應用或推廣的范圍更廣,對教學的影響更為深遠,對教師的幫助更大。
(二)豐富學生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營造學習數學的良好氛圍,在校領導和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們集思廣益,精心設計、周密組織,積極籌備下我校成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數學游戲活動。在以“弘揚數學文化,感受數學魅力”為主題的陽光數學活動中,同學們暢游數學王國、領略了數學的奧妙和樂趣,感受到了數學的無窮魅力,切身體會到了數學在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激勵了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熱情,增強了用數學的意識,形成了校園良好的數學氛圍。
(三)從現實問題入手,開展小型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是教師基于職場實際,以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任務,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自我觀察、內省、反思、探究與行為跟進的一種研究方式。小課題研究關注的是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反思與行為跟進、教師自身的問題解決與經驗提升。在小課題研究中,教師個體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實踐者。我們數學組成立了由數學教研組長周光盈主持的“情境創設的有效性”課題組。現在已由泰安市教學研究室立項。
三、構建了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模式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人際間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我校數學教師通過多年的探究與學習,將一般情況下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設計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
2、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交流的過程促進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群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礎。解決問題是學習的目標,學生要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學習。
3、展示交流,質疑問難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小結,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培養學生總結能力。
4、訓練提高,當堂達標
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對新學的知識以及方法進行鞏固訓練、并盡可能讓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自己提出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問題與困惑
1、新課改對教師課堂調控更難了。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強調讓學生“動”起來,可當學生真的“動”起來以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常一發難收,課堂紀律,難于控制。
2、表揚過多讓師生過于疲憊,并且一些學生被表揚沖昏頭腦,有些驕傲。個別經常受表揚的學生對表揚不以為然。
3、新課改對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家長對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聞不問,即使過問,頂多關注分數,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能力,不懂得什么叫“減負增效”,給教學帶來了困難。隨著新校園的進一步完善,我們數學組的學科建設工作也上了一個新臺階。相信在未來的一年里,我們定能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績,把實驗小學的數學學科建設得更加精彩。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8
一、總體情況
本學期,學校提出課堂教學改革,倡導采用“導學案”教學模式。地理教研組在于主任的帶領下,于學期初組織全組成員學習了“導學案編寫要求與細則”,深刻認識到了導學案的作用及其優越性,經過多次摸索探討統一了導學案的編寫原則、模式。導學案的編寫做到了有固定的格式,內容隨時變化,在應用時可以因班而異,適當變化。
導學案的.編寫,各年級組三個人利用年級組教研活動時間一起研討,選取內容,一人負責編寫,編完后三人把關增刪。學科教研時,三個級部交流。
導學案使用時,盡量邀請于主任及其他級部的老師來聽課,聽完課后及時評課,并研討導學案的使用情況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在電腦中修改。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地理組導學案的編寫已成型,課堂使用效果較好。
二、效果
1、教師通過導學案的編寫,能很好地整合教材、資料及其他教學材料,節省時間,使知識點更加條理;有效避免了上課的隨意性;也規范了學生的聽課及小組合作與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與聽課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課堂的無效環節。
2、通過導學案的使用,使學生在課前就對課本基本內容有所了解,初步理解課節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可以提前了解教師上課的總體設計,通過預習,課前思考或完成部分導學案上的內容,使上課聽講目的明確,有針對性,能很好地跟上教師上課思路。
三、在的問題
①導學案格式、內容固定,對教師上課有所束縛。
②需要學生思考在課后做,學生經常做的不到位。
③有抄襲現象,還有部分推不動拉不動。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9
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中,“導入新課”已被越來越多的同志所注重,但課堂結束時的總結很少有人重視。好的總結,可以使一節課諸多的教學內容,濃縮成“板塊”,得以系統概括、深化,便于學生理解;可以使課堂教學的結構嚴密、緊湊、融為一體,顯現出課堂教學的和諧與完美;還可以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積極的思維,使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究,并獲得豐碩質佳的認識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可以說,總結是課堂教學整體優化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步驟。那么,如何進行課堂結尾的總結呢?
一、畫龍點睛概括性
這是一種常用的總結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課。在一節數學課里,或者為了形成某一個數學概念,或者為了確立某個法則、性質,或者為了講授某種數學方法,課堂總結時,將新授內容歸納、概括、梳理,實有必要。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快速、精煉地再現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起到深刻理解、鞏固、強化知識的作用。
二、融為一體串聯性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注意將知識概括、總結,還要不失時機地將新知識納入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系統中,形成良好的整體知識結構。
三、妙趣橫生趣味性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總結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學生感到乏味,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總結,能使學生調節疲勞,保持學習興趣。
四、埋下伏筆懸念性
文學作品中的“懸念”,可引人入勝,激發情趣。數學課的總結,也可以通過巧設懸念,撥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特別是前后聯系非常密切的教學內容,可考慮設置懸念。
五、循循善誘啟發性
就是在學生掌握了課堂講授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作結。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得的知識得以條理和升華,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當然,數學課的總結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方法。有時可在講授結束時,出幾道緊扣講課內容,答案簡明的題目讓學生自解,這種“檢驗性總結”,能使教學效果及時得到反饋。另外,以上幾種總結的方法也不是孤立地單獨去使用,往往是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總之,數學課堂總結,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數學教師應從教學目標出發,周密思考,精心設計,會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10
機電一體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組織攻關教師和教研組長參加處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及新教材培訓學習,并參加處研究性學習培訓。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各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一、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們每位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組織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復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領導和老師的肯定。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于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十分有用。改革收獲多,課前準備不流于形式,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研究,教師的群體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課后的反思為以后的教學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啟示,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使學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綜合起來看一學期的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研討反思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于日常教學實踐,名師精湛的課堂教藝,并在全校公開教學,受到名師認可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地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于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這我們的許多問題,有個在認識。努力處理好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二、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定性采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自檢管理上,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師對照有關制度,檢查自己所有的職業表現是否規范、得體。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隨機教研的話題,新老教師互學互促,扎扎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質量檢測,為了使新課程標準落實進一步落實,引到老師走進新課程,拋磚引玉,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及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體現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11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廣大教師的心田。面對課程改革,我們深知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促使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式、新任務是當務之急。我校堅持把課程改革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組織、扎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工作情況如下:
一、在實施中摸索前進
1、營造參與支持課改實驗的氛圍
加強領導,充分認識課程改革重要性。為了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扎實進行,本學期學校繼續把課改實驗工作列為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成立了由校長主要負責,副校長主抓的課改領導小組,為一線實驗教師“架橋鋪路”。
2、研究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
科學的切合實際的方案是完成課改工作的有利保證,能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無序性。我們就制定了課改工作實施方案,學期初制定課改工作計劃,每個教研組也圍繞課改相應的制定出本校的活動計劃,實驗教師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了個人的學科實驗計劃、學習計劃等,使實驗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二、在學習中理解提高
正像新課程改革中倡導的那樣,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對于所有人,尤其是參加科學研究實驗的教師,學習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教師是課改的主力軍,只有學習,才能轉變固有的陳舊的觀念,而觀念恰恰決定教師的行為。所以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是課改成功的關鍵所在。
1、“實”抓教師培訓
加強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1)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提高認識,明確新課程觀念,把握新教材特點,立足課堂,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以此進一步提升全體教師的課改理念。
(2)、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通過“傳、幫、帶”以及骨干教師的指導培養、教研、集體備課活動、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等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把教科研作為一個載體,讓教師在教育科研中,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增長教育教學能力。學習、培訓、科研多投入,讓更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有外出學習、提高的機會。為了適應課課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對教師的培養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讓教師盡快提高自身素質,大大開闊了課改人員的視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進來,為我所用。
2、“長”抓理論學習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者,所以教師素質的高低,特別是他們對新一輪課程改革認識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透,操作是否嫻熟,就成了我校課改成敗的關鍵,因此,加強對實驗教師理論的學習和指導,是搞好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除了積極認真參加市、區舉辦的課改培訓外,我校還要求各教研組定時間集體學習新課改的相關理論,并做到保證學習的數量、質量、時間。此外還要求教師進行加強自學。
3、“狠”抓教學制度
對學校教學制度的管理絕不能手軟,要形成制度。因為整個教師群體中人的素質總有差別,自覺性當然有差異。我校將教學與量化考核掛鉤,更好地以學定教,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
(1)把好教學設計關,發揮創造性。
(2)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
(3)把好課堂教學關,師生互動,探究學習。
(4)重視效果的反饋
培訓學習的效果應該從教師的身上體現出來,培訓學習以后,我們通過寫體會、開座談會、學期末要求教師寫學科實驗總結、小測驗等形式來掌握實際的效果,了解老師們的理論水平。
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全體教師對課程改革由陌生走向熟悉,對課程改革的'目標,意義,本學科的課程標準等有了明確的認識,理解了新課程實話過程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及評價改革等,這些都為課改實驗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保證。
三、在總結中鞏固提升
總結課程改革中重要的環節,只有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斷增強信心,使做法形成經驗,進而使經驗理論化。同時避免過失的重復發生,使課改不斷走上科學化的軌道。
1、加強檔案建設
我校的檔案管理中做到專人負責,定期歸檔,力求做到內容齊全,達到規范化、科學化。
2、鼓勵教師勤動筆
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因此我校鼓勵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克服自身惰性,經常撰寫心得、體會,整理教學設計、教學方案、個案分析等。這樣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增強了自信心,參與課改的熱情更濃厚了。
3、努力方向
就學校內部來講,教師觀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轉變最大阻力來自落后的教學管理和評價制度。如果用應試教育的模式來管理和評價教師,怎么可能讓教師產生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呢?因此這個責任應該在學校,在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今后,我們要在重建與新課程理念相匹配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師評價制度方面下功夫,不斷探索,力求早日拿出好的方案,給教師的觀念轉變提供前提,以公正全面的評價指引教師行為,激發他們的斗志。
新課程改革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發展時機,我校決心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在開辟成功課改之路的同時,深化學校內部改革,造就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體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讓素質教育之花常開不謝。
“已有的已是過去,欲求的遠在征程”,課改之路漫漫其不多遠,讓我們緊密配合,揚長避短,真抓實干,開拓進取,勇于創新,一起朝著課改明天的輝煌闊步前進!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12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廣大教師的心田。面對課程改革,我們深知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促使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式、新任務是當務之急。我校堅持把課程改革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組織、扎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工作情況如下:
一、在實施中摸索前進
1、營造參與支持課改實驗的氛圍
加強領導,充分認識課程改革重要性。為了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扎實進行,本學期學校繼續把課改實驗工作列為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成立了由校長主要負責,副校長主抓的課改領導小組,為一線實驗教師“架橋鋪路”。
2、研究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
科學的切合實際的方案是完成課改工作的有利保證,能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無序性。我們就制定了課改工作實施方案,學期初制定課改工作計劃,每個教研組也圍繞課改相應的制定出本校的活動計劃,實驗教師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了個人的學科實驗計劃、學習計劃等,使實驗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二、在學習中理解提高
正像新課程改革中倡導的.那樣,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對于所有人,尤其是參加科學研究實驗的教師,學習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教師是課改的主力軍,只有學習,才能轉變固有的陳舊的觀念,而觀念恰恰決定教師的行為。所以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是課改成功的關鍵所在。
1、“實”抓教師培訓
加強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1)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提高認識,明確新課程觀念,把握新教材特點,立足課堂,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以此進一步提升全體教師的課改理念。
(2)、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通過“傳、幫、帶”以及骨干教師的指導培養、教研、集體備課活動、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等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把教科研作為一個載體,讓教師在教育科研中,通過"學習 —實踐—再學習 —再實踐"的過程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增長教育教學能力。學習、培訓、科研多投入,讓更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有外出學習、提高的機會。為了適應課課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對教師的培養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讓教師盡快提高自身素質,大大開闊了課改人員的視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進來,為我所用。
2、“長”抓理論學習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者,所以教師素質的高低,特別是他們對新一輪課程改革認識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透,操作是否嫻熟,就成了我校課改成敗的關鍵,因此,加強對實驗教師理論的學習和指導,是搞好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除了積極認真參加市、區舉辦的課改培訓外,我校還要求各教研組定時間集體學習新課改的相關理論,并做到保證學習的數量、質量、時間。此外還要求教師進行加強自學。
3、“狠”抓教學制度
對學校教學制度的管理絕不能手軟,要形成制度。因為整個教師群體中人的素質總有差別,自覺性當然有差異。我校將教學與量化考核掛鉤,更好地以學定教,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
(1)把好教學設計關,發揮創造性。
(2)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
(3)把好課堂教學關,師生互動,探究學習。
(4)重視效果的反饋
培訓學習的效果應該從教師的身上體現出來,培訓學習以后,我們通過寫體會、開座談會、學期末要求教師寫學科實驗總結、小測驗等形式來掌握實際的效果,了解老師們的理論水平。
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全體教師對課程改革由陌生走向熟悉,對課程改革的目標,意義,本學科的課程標準等有了明確的認識,理解了新課程實話過程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及評價改革等,這些都為課改實驗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保證。
三、在總結中鞏固提升
總結課程改革中重要的環節,只有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做法,分析工作的得失,才能使自己不斷增強信心,使做法形成經驗,進而使經驗理論化。同時避免過失的重復發生,使課改不斷走上科學化的軌道。
1、加強檔案建設
我校的檔案管理中做到專人負責,定期歸檔,力求做到內容齊全,達到規范化、科學化。
2、鼓勵教師勤動筆
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因此我校鼓勵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克服自身惰性,經常撰寫心得、體會,整理教學設計、教學方案、個案分析等。這樣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增強了自信心,參與課改的熱情更濃厚了。
3、努力方向
就學校內部來講,教師觀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轉變最大阻力來自落后的教學管理和評價制度。如果用應試教育的模式來管理和評價教師,怎么可能讓教師產生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呢?因此這個責任應該在學校,在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今后,我們要在重建與新課程理念相匹配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師評價制度方面下功夫,不斷探索,力求早日拿出好的方案,給教師的觀念轉變提供前提,以公正全面的評價指引教師行為,激發他們的斗志。
新課程改革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發展時機,我校決心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在開辟成功課改之路的同時,深化學校內部改革,造就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體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讓素質教育之花常開不謝。
“已有的已是過去,欲求的遠在征程”,課改之路漫漫其不多遠,讓我們緊密配合,揚長避短,真抓實干,開拓進取,勇于創新,一起朝著課改明天的輝煌闊步前進!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13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課程,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大基本特征。品德來源于社會生活,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內化不是憑空實現的,要以一定的內容作為載體。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道德觀念就越易被學生認同、接受。回憶自己以前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老師一幅圖一幅圖地講,學生一幅圖一幅圖地看,老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學生被動地接受應該如何做,不應該如何做,顯得枯燥而缺乏說服力。對于發揮性問題學生總是口無措辭,言不著題。在嘗試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后我認識到了《品德與社會》課也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明白幾個道理這么簡單的,而是要讓他們通過學習《品德與社會》課,轉化為孩子們一種內在的社會傾動力。
一、品社“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
即“情景設置、目標內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講點撥、知識整合——當堂訓練、鞏固練習 ——課堂小結、總結升華。”
1、情景設置、目標內化
這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是每種課型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學習新知的環境中,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新課即將開始時,教師要向學生出示學習目標或交待學習任務,使學生心中有數,帶著明確的目標有目的地自主學習。
展示目標的方法靈活多樣,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張掛、口頭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體課件。一節課采用何種方式,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目標的表述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切不可照搬教參教案上的教學目標,更要忌空、大、虛。
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這個環節是學生圍繞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整體感悟的過程。這個過程在不同的課型中處理方法也大不一樣。
活動型教學: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文字與生動的插圖,自主理解課文內容。與此同時,使學生頭腦中建立文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行組織,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設計模擬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組內討論表演的方法與步驟,分配角色,進行表演。
實踐體驗型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品德與社會課是要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社會即課堂,課堂即社會,樹立大課堂觀、大社會觀。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專門的時間,提供足夠的條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社會生活,感受我們生活的區域和環境。凡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體驗的內容,就要放開手,制定周密計劃,親自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銀行、保險公司,辦理一次存款、取款業務,填寫一份存款單、保險單,或成立“社會志愿者服務小分隊”,參與社區服務。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培養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綜合學習型教學:高年級教材中涉及到許多有關歷史、地理、社會常識和法律常識的內容,對于這類型教學內容,要實現多種學科的整合,組織開展綜合性學習。這樣,根據課文內容搜集相關的知識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務。一般的課文內容,放在前一周進行;對于需要長時間搜集、整理的內容,則放在前幾周甚至前幾個月進行。收集社會信息的途徑有多種,閱讀報紙、雜志、課文;聽廣播、講座;看電視、文藝節目;參觀、訪問、調查、上網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交流討論。這個階段在出示教學目標后進行。這一階段分為兩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小組內部的資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級內的也就是小組之間、小組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小組內部討論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小組內部的資料要研究透徹,以便在接下來的匯報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小組之間進行匯報交流,達到資源共享。
3、精講點撥、知識整合
這個環節是教師圍繞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和重要的理論(概念、觀點、原理)進行精講點撥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在感知教材的過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過程,是學生形成學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以下幾點:一是講在學生不會之處,二要對學生自行得出的結論要加以補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對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四要發揮生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一節課下來,教師的單項講述只不過幾分鐘的時間。
4、當堂訓練、鞏固練習
品德與社會課的課堂訓練是多種多樣、而且貫穿整個課堂。此處所講的訓練是指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歸納整理信息之后,教師要針對本課所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訓練習題,一方面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一方面對學生的目標達成進行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1)課堂訓練累計時間在20分鐘左右,鞏固練習(或目標檢測)占用5分鐘即可,確保學生能在實踐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2)訓練的內容重在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
(3)訓練的形式像競賽、像考試那樣讓學生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這樣的課堂作業猶如“實彈演習”,好比戰場上的高強度的綜合訓練,它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如拓寬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磨練學生的意志,增強競爭意識、獨立意識,培養雷厲風行的作風、嚴謹的態度等等)減輕學生課外過重負擔必不可少的。它能夠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時反饋準確的信息,便于教師課外有針對性的輔導,布置課外閱讀、預習等少量的延伸、拓寬性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5、課堂小結、總結升華
這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環,是對一堂課學生參與教學情況的評價,也是對本節課知識、能力、方法的總結和概括。一個好的課堂小結,可以起到強化雙基、深化升華之效。此環節的操作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自我總結,談談學習本節課的收獲、感悟或還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學習目標,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的各項要求。
(3)、深化問題,設置懸念,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4)、布置實踐性作業,加深對課上所學知識理解的同時,讓學生親近社會,融入社會生活,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取得的成績
1、課堂氛圍活躍了,師生的距離拉近了。教師臉上的表情是課堂教學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師臉上表情呈現出嚴肅,那么學生會有一種畏懼心理,他怕上課老師提問自己答不出而受到老師的批評,從而使課堂氣氛很難活躍起來,教師上課感到吃力,學生學習也感到吃力,這樣一來,教師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又不能調節師生關系的和諧。但在“小組合作”走進課堂后,學生積極了,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課堂上我的微笑、對學生鼓勵的話語自然不自然的多了。我嘗試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結果課堂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場面,學生積極舉手發言,爭搶回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上形成了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生的膽量也逐漸變大了。課后出現的場面更令我感動:在樓梯口、操場上、教室旁,幾乎隨時隨地會見到學生向經過的老師敬禮致敬,說“老師好”,老師呢,點頭致意;提水上樓的老師會被一大群學生圍住爭著幫助;學校在冬季來臨分煤炭,高年級同學主動幫助20xx年紀小同學。當看到這樣的場面老師們欣慰的笑了。
2、學生思維活躍了,學科內容形成了巧妙整合。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課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當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這種融洽鮮活的學科內容巧妙整合中的教育,必然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3、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了,養成了積極向上的心態。
品德課教學的落腳點是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為習慣、熱愛生活、健康成長。但僅靠在課堂上去完成學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延伸擴展到課外。在“小組合作”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質量驗評這一環節,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開展觀察、體驗、操作、實踐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4、教學情境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學生的集體觀念濃厚了。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要求對學生的指導,要從活動方法、活動要求、活動過程的組織等方面進行,使學生先學會操作,再從操作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逐步形成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中我們常用的活動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學會了合作探討,培養了一種集體精神。但是,在學生探討活動中,老師不是旁觀者,或者說不介入,而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參與到活動中去,做好指導。更需要學生不僅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不夠穩定,頻繁更換,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一位教師要任教多門學科,這門課程基本都是班主任教師兼任,或者是其他任課教師兼任,沒有專職的科任教師,基本上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的語文、數學等學科之后,閑暇之后才會考慮這兩門學科。不是大家認為這門課程沒有用處,而是感覺明顯的力不從心。
2、科任教師對該課程的認知不足,了解不夠,不知道如何上。這主要體現在教師把握不好課程目標,課程要求,以及教學方法。在當前教育形式和教育質量觀的偏差下,這些教師不得不將精力重重傾向于語、數學科,從根本上削弱了品德課的教學質量。
3、教師還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
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只有在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生動活潑的氛圍,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敢想敢說,才能點燃智慧的火花。
4、家長的課改意識不強,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家長是最關注孩子成長的群體,課程改革以來,許多家長也和孩子一起走進了新課程,成為了課程改革的支持者、實施者、開發者。
四、整改措施
從三方面談談有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與見解:
1、課前,讓教師苦下功夫準備。
①整體把握整冊教材。
課堂教學低效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理解不深,教學目標把握不準。針對這樣的情況,每學期開學前要組織科任教師通讀教材,將教材的編寫框架進行統一的梳理,從教材的編排結構,知識銜接,編寫思路,教材的個案分析等方面,整體把握教材。
②精心細讀本課教材。
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反復閱讀即將授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從以下四方面去思考:
A、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材設計了哪些內容,編寫的意圖是什么?
B、與以前的教材進行對比,內容與教學目標有什么不同,現在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么?
C、教材的內容與當地的實際以及本校的情況是否相符,應補充、轉換或重組哪些內容?
D、本課教材應該用幾課時完成,每課應該安排哪些內容,具體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③全面了解學生。
學生是教學活動參與的主體,他們活動的好壞與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了解學情非常重要,可以從以下五點加以考慮:
A、聯系本課的知識,想一想學生有哪些生活經驗,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如何?
B、身邊發生過的事例哪些與學生有關,與本課有關的就可以納入到本課的教學中。
C、怎樣貼近學生的生活,怎樣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選擇適合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活動。
D、怎樣讓學生說真話,說實話,流露真情實感。
E、怎樣把課上的所學知識教學延伸到課外,沿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達到課程回歸生活的目的。
④有效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周圍的人和物,家庭、學校、社區,自然環境設施,以及兒童生活中的經驗、體驗發現、文化活動、重大事件都是我們課堂教學的資源,我們要把一切有利于兒童發展的資源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起來,做到一切資源為教學服務,但必須與本課的教學內容有關。
⑤精心設計教學。
這里指的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學情分析、課時安排、教學過程(同時還應該考慮教學時的方法與手段)課件制作、板書設計、課后作業等,要注意以下幾點:
A、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
B、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C、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
D、提前做好教學預設
2、課上,讓學生參與體驗成為主流。
課前的多方努力,就是為了課上的實踐,把“八個一”做為切入點,有效的組織教學。
①一個有力的“開場白”。所謂開場白指的是課堂教學的導入。以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表演節目、或者觀看問題式精彩視頻,這些內容必須牢牢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相關,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務本才能求實。
②一個能讓學生廣泛開展討論交流的主題。我們的課堂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學生的討論熱熱鬧鬧,看似很積極,其實沒多大實效,你說這個,他說那個,沒有幾個是學生發自內心的想法與思考。這些主題脫離學生的生活,沒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生何來的靈性思考與洞察?課堂中確立的主題應該是值得學生去研究,有興趣研究,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
③一個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在活動中最能培養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活動的設計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學生現有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程度。不見得每一個活動都是根據教材上的活動去設計,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可是做適當的增加、刪減與改動,教材是課堂教學開展的有效藍本,我們可以創造性的使用,讓活動使教材的內容活起來,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科學習的樂趣所在。
④一個與學生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問卷調查分析。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一個可行的,容易操作的問卷調查,根據學生調查的內容有機的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對問卷調查中呈現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那么學生必定會很有成就感,因為這樣的問題是他們自己發現的,課堂上解決的就是他們感到困惑的問題。當然并不是說每一節課我們都要安排問卷,這要根據我們的教學內容而確定。
⑤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感官的媒體資源。教學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具體、直觀、形象的觀察,透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可以讓學生展開思考的空間;更可以為學生延展很多與本課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知識世界里的樂趣所在。
⑥一個能把復習檢測與活動交叉運行的“復合體”。為了防止我們的課堂教學被活動取代,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適當的加入前面或者本課的知識,寓教于樂,在輕松的氛圍中既可以感受親身參與的樂趣,又能促進學生良好的知識理論的形成。
⑦一個能集中本節課知識精華的訓練平臺。這個平臺有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品德行為,有的是知識的沉淀與積累,有的可能是良好的生活經驗,還有的可能是一種民族氣節的綻放?這要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具體而定,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⑧一個能讓學生引起思考的、或者能讓學生親身參與的、或者能讓他們頗有感觸的課后參與體驗題。這樣做比讓學生機械的背誦,記憶要強得多,而且能讓學生形成永久的記憶,可以是非書面的,可以是非語言的,但一定得緊扣學生生活實際,緊扣本節課的主題內容。
3、課后,成為學生自主實踐、感悟探索的天空。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與語文、數學學科不同,它學習到的是一種內化到心靈的思想精髓。因而課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自主實踐與感悟的時間。所以我認為在課后可以適當的開展下列活動:
1、為加強與課內所學的緊密聯系,可從走進社區感受《品德與生活(社會)》內容的可信度。
品德與生活(社會)教材有的內容與現在生活實際情況相差的懸殊,就可以讓同學們走進社區,進行實地的考察。如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就以“家鄉”為大主題,學生在社區就可咨詢到家鄉過去的經濟、人情風貌等等。
2、開展參與體驗式活動,可讓《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育內涵植根心靈。
在《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比如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結合。還以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家鄉的故事》為例,在探索家鄉故事的同時,適當品嘗過去的苦難生活,從而感受家鄉今昔的巨大變遷。這樣既能與課上所學有效結合,也能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3、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與檢測,可讓《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并駕齊驅。
在農村教育中,教師只重視學科課程教學,而忽視非考試學科教學已成主流。在實際生活中人的品德可以說要比人的素質更可貴。所以從社會到學校、從教師到學生要形成思想的高度重視,就必須與檢測相結合。這樣才能使之健康發展。
4、提供人文力量的鞭策氛圍,會讓《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更趨完美、人性。《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是對學生心靈凈化的催化劑,所以可以結合各年級的思想教育的不同側重點,采用榜樣的力量來感染,也可以說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如《中央電視臺》評選“全國道德模范”的模式也不妨走進校園、走進班級。透過榜樣的力量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讓學生樂在其中,享受其中,受益其中。這才是我們課程所追求的真諦。
總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大力提倡這一教學模式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 14
我校共有6個年級11個教學班,承擔品生(品社)教學改革的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3人。我校全面開設科學、品德、地方、校本課程,成立了常識教研組,通過教研活動,全面提高常識課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成績顯著。
我校立足于課改精神,立足于教學研究,在實踐中求得進步,在教改中創新理念,穩步推進課堂改革。課程改革除充分利用現有教材外,還自編了適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校本教材。
現將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總結如下:
一、優化課堂教學操作規范。
依據品生(品社)學科的特點,我校積極探索“觀察與探究相結合課型”:導入新課——自主觀察——提出問題——合作探究——表達交流——應用拓展。
1、導入新課,明確觀察任務。
2、自主觀察,確定觀察計劃和方案;分組實驗,合作觀察,教師及時組織和引導,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觀察教學對象和重點上。
3、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篩選具備探究價值,有條件研究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4、合作探究大致分三步:開展探究、數據搜集和整理、得出結論。
5、表達交流分兩步:第一步組內交流,第二步班內交流,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對全體同學的成果進行整理、分析、討論。
6、應用拓展。
創新與生活聯系較為密切,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生活實踐要為學生提供最廣闊的學習天地。
依據品社、地方特點,我校采用的基本流程是:
1、激趣導入:猜謎、故事、游戲、實例導入等,形式多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探究交流:這一階段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小組交流三個步驟進行。
3、展示匯報: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各小組在總結的基礎上在全班進行展示匯報,方式多樣,如語言陳述、操作演示、板書演示等。
4、歸納總結: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提升,形成系統規范的道德意識,激勵學生思考,探究,想象,聯想。
5、測試達標:教師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通過書面、提問的形式進行檢測。
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的主要成績
我校全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有多名教師參加了教學大比武活動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編寫了一套適合學生發展的校本課程,校本研發再上新臺階,學校的電腦繪畫、舞蹈、足球等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形成了濃厚的'人文環境氛圍。
三、新課改下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下,開放的課堂使學生敢說、敢問,課堂教學碩果累累,然而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教學形式化,課堂氣氛十分熱烈,說一說,看一看,做一做,但目標不夠明確,內容掌握不夠充分,把握不準知識點。
2、教學絕對性,許多好模式被引進,但沒有把自己真正的實際情況分析透徹,沒有客觀的、實實在在地進行改革。
3、學生科學實踐能力低,品社、地方不能很好的聯系實際。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加強教研組教研:探索如何把內容與當前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
2、加強教法、學法研究,真正把著力點放在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上。
3、制定我校品生(品社)學科課堂教學方案,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督促實施。
4、本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原則,安排教學活動,精心設計篩選,優化教學內容。 一個學期以來,我校品生(品社)學科課堂教學工作取得了很大提高,創新理念,推進教學改革,但仍有許多的不足,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品生(品社)教學改革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學生綜合素質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我們會加倍努力,力爭使我校的品生(品社)教學成為課改排頭兵!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03-05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03-05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優秀03-17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4篇03-06
課堂教學改革總結11-22
小學教學改革工作匯報材料06-14
校長教學改革工作匯報材料07-21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11-21
課堂教學改革總結通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