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精選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xx市xxxx年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推進方案》,加快推進我鎮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按照組織統領、規劃引領、改革驅動、示范帶動、系統推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和內容,明確工作責任,確保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xx市xxxx年鄉村振興達標村和示范村工作標準》完成創建二星示范村x個,一星示范村xx個,達標村xx個,全面徹底完成三年示范創建任務,高標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二、推進步驟及方法
(一)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凝聚力量推進鄉村振興
落實好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認真貫徹“五星黨支部”評選工作和“紅分管理”日常工作。利用“五個一批”和“職業經理人外聘一批”選配機制,選優配強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提高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效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村基層治理物質基礎。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健全農村“小微權利”規范化運行機制,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深化農村地區“最多跑一次”。健全民事村辦,積極推動便民服務向村級下放延伸,打通基層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凝聚政府社會群眾三方力量,合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爭取上級各類項目更多支持,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項目、送服務等活動,把政府主導變成群眾意愿,讓農民成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角。深入挖掘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各行政村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制章程、建機制,全面調動社會力量、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鄉村產業,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形成助推鄉村振興的合力。激活群眾共建動力,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依托“一元”約束、積分管理機制、文明戶和五美庭院評選,將建設美麗鄉村的責任和義務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覺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二)加快產業融合發展,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扶持發展xx繼銘蓮藕專業種植合作社、xx成志種植合作社、xx平安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等一批農民合作社,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實施標準化生產,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特色產品商標注冊。依托國土綠化行動,大力發展林下種植經濟。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盤活閑置資產,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達到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的目的。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的功能作用,確保正常開展經營管理活動。
(三)細化責任分工,逐項落實到人
各行政村要認真研究鄉村振興相關材料,化責任分工,逐項落實到人。一是各行政村要對照目標任務,制定本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確工作標準,把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具體干部,實現各項工作有人牽頭、有成員參與、有目標要求、有完成時限,做到工作量化到位、任務分解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二是各行政村要定期召開村鄉村振興工作周例會,按照責任分工,逐人匯報所分包工作開展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并一起討論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方法。同時制定倒排工期表,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開展工作。
(四)集中力量攻克重點項目,強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結合環保工作,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及村莊“清潔家園”行動。完善“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落實環境保潔全域覆蓋要求,實施市場化保潔模式。重點對轄區內道路進行灑水降塵,清理道路兩側水溝渠道的堆積秸稈和生活、建筑垃圾,清除農戶庭院內外、房前屋后的垃圾、雜物,規整院內堆放物品,進一步提升村莊整體環境。制定《xx鎮衛生管理辦法》建立長效衛生考核管理機制。嚴抓大氣污染秸稈禁燒工作,將全年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各村年底綜合考核,制定《xx鎮秸稈禁燒村級工作責任追究辦法》,明確了處罰標準和措施。全鎮劃分x個大網格和xx個小網格,層層落實禁燒責任。
加快推進農村戶廁改造。一是各行政村要加大改廁相關政策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氛圍,推進改廁進度。要深入農戶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農村居民破除傳統的用廁習俗和不良衛生習慣,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激發群眾參與改廁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是各行政村要深入推進廁所革命,達標村農戶改廁率達到xx%以上,一星級示范村改廁率達到xx%以上,二星、三星級改廁率達到xx%以上,制定本村要制定本村的改廁任務倒排工期表,細化任務,責任到人,務必保證按時高標準完成本村改廁任務。
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各行政村要明確本村污水治理相關工作目標,達標村支管網接通率達到xx%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xx%以上;
一星、二星級示范村支管網接通率達到xx%以上。落實具體責任人,按照污水管網設計圖紙,聯系施工隊,積極推進污水管網建設;
二是嚴格施工標準,加強日常監督,保證按時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污水管網建設任務。
強力推進宅基地改革工作。一是各村要召開好廣播會、黨員會、群眾會,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營造好濃厚的工作氛圍。尤其每天要按時通過廣播等形式向群眾宣傳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相關內容,讓群眾了解相關政策,積極參與其中;
二是嚴格實行分包責任制,村干部分包村內所有宅基地超占農戶,按照分包名單,落實具體責任。村干部通過入戶講政策等方式督促宅基地超占戶按時繳納超占費或者退出超占部分。
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一是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完成空閑地建成“四園”、庭院建成“五美”標準、D級危房拆除、有礙觀瞻的建筑和臨時性建筑拆除等創建任務;
二是推進村莊綠化亮化,建設綠色生態村莊,在村莊主要街道兩側,文體廣場、學校、村級活動場所等重要場所安裝照明設施。完成村內主街道、廊道綠化率達標、居民庭院綠化率達標等創建任務。同時,穩妥推進農村地區清潔供暖,并繼續鼓勵實施“電代煤”“氣代煤”等。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狠抓任務落實。實行班子成員包x個村,行政組長包x個村的分包責任制,包村干部入村督促指導并協助村里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作,村干部逐項分包鄉村振興具體驗收項目,層層抓好鄉村振興工作落實。各村要成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此項工作,進一步明確職責,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我鎮鄉村振興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明確責任分工,強力推進落實。各行政村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制定倒排工期表,圍繞各自的職責和分包任務,每日按照既定目標計劃做好工作。同時,工作中既要相互配合,合力攻堅,又要充分履職,獨擋一面。
(三)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督查考核。各村要在x月底前完成目標任務。鎮里將組織相關人員不定期督查指導,對工作不力、弄虛作假的`村將進行通報批評,并按相關規定嚴肅查處。各村村干部按照分包項目,認真開展工作,每天必須有進度,鎮里將每周對各村鄉村振興工作進度進行一次通報,對完不成日均任務的村干部,第一次扣除績效工資xxx元,第二次通報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黨政紀處分,第三次通報仍完不成任務的將停職待崗x天如還完不成的予以撤職或辭職,并停發工資。任務完成情況記入考核臺賬,作為年終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同時將按照《xx鎮村級干部管理實施辦法》中第四條第三項,貽誤重點工作或中心工作的,由鎮黨委對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進行誡勉談話,直至按法定程序進行調整或罷免。同時,各包村干部要切實負起責任,每日入村督促指導鄉村振興工作推進,凡是到期完不成任務的村,對其包村干部記工作差錯一次,納入年終績效考核臺賬,并作為年終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2
為全面推動鄉村建設,不斷探索新路徑,以鄉鎮為主體開展示范村創建“談思路、比創新、亮成果、樹典型”比創,推出新舉措、實現新突破,全力營造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以示范村創建帶動鄉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根據省《20xx年全省鄉村建設行動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進一步學習借鑒“千萬工程”成功經驗,堅持“鞏固一批、創建一批、提升一批”總體思路,滾動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示范村,以示范創建帶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升鄉村發展能力、提升鄉村建設成效、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加快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二)基本原則。
——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以村莊分類布局成果為基礎,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統籌謀劃、綜合設計、因地制宜推進示范創建村村莊規劃編制全覆蓋,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決避免短期行為。
——堅持長遠發展,宜居宜業。既考慮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注重方便就業。以跨界、迭代、互滲的新理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把一產和二產融合起來,發展好農產品加工業;把一產、二產和三產融合起來,發展好現代農業服務業;把一產和三產融合起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最大限度推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逐步實現生活富裕。
——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強化市縣政府主體責任,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集體和農民等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注重彰顯農民主體,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從改善環境到培植產業,廣泛發動引導組織農民參與,賦予農民主動權,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
——堅持日常管護,長效管理。按照“合理區劃、網格管理、定人定責、層層督導”原則,落細網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完善衛生日常保潔、垃圾清運、檢查評比等制度機制,落實專職保潔隊伍和專項經費,推動示范創建工作精細化、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多措并舉,改善觀念。圍繞建設善治鄉村,不斷健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通過村規民約、群眾評議、老干部監督等方式,引導農民群眾轉變生活觀念、改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三)工作目標。20xx年繼續堅持“九有六無”創建標準,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示范村1000個以上,其中重點邊境村119個、脫貧村295個。
二、工作任務
(一)鞏固20xx年示范創建成果。
1.建立省市縣三級驗收機制。對照“九有六無”標準,各地要在省級“千村示范”創建抽查驗收前,視疫情防控形勢適時組織一次自查核查“回頭看”,縣級自查全覆蓋,市級復驗比例不低于50%。省級計劃在20xx年6月底,按照10%的比例進行抽查驗收,達不到標準的一律不予通過并在全省通報。
2.建立常態化督導暗訪機制。對20xx年度創建的'示范村,采取暗訪、回訪等方式加強“事后”監管,縣級注重日常巡檢,對發現的問題,即查即改;市級采取成立工作專班、組織縣(市、區)交叉互檢等方式,不定期對“千村示范”創建成果進行檢查;省級將從20xx年開始,對以往年度創建村不定期進行督導暗訪,發現重大問題或明顯反彈的,給予摘牌處理并在全省通報。
3.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做到“四有”:有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公共環境等管護制度;有隊伍,建立相對固定且與工作量相匹配的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機制;有投入,縣級建有常態化投入保障機制;有監督,充分發揮老員、老干部、老教師等群體及社會志愿力量作用,監督并維護鞏固創建成果。
(二)滾動實施20xx年示范創建工作。
4.突出村莊規劃。探索以鄉鎮、重要片區為單元的村莊規劃編制模式,因地制宜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杜絕短期創建行為,實現創建村規劃編制全覆蓋,并將報批后的村莊規劃數據成果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5.突出整體布局。繼續堅持以省會城市、市縣城區周邊及重點鎮為中心,以國省干線公路、人口密度大、經濟發展活躍等區域為輻射,對接“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以點串線、連線成片打造引領示范帶、示范片區,注重凸顯連點成線創建效果。
6.突出農民主體。緊緊圍繞激發農民參與示范創建內生動力,在創建村全覆蓋開展“干凈人家”評選活動,全覆蓋建立“道德銀行”“愛心超市”,全覆蓋建立“十戶一組”網格化管理機制,全覆蓋發揮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和科技小院載體作用,著力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農民自覺參與示范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持續集聚示范創建合力。
7.開展“示范創建+”活動。集聚發展改革、司法行政、衛生健康、住房城鄉建設、科技、水利、生態環保、林業草原、畜牧、農科院等省直有關部門合力,在“千村示范”創建村中打造一批具有單項或多項行業領域重點工作引領的示范村。各級鄉村振興部門要加強同婦聯、團委、工會、科協等群團組織以及志愿幫扶等社會力量的溝通協調,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讓更多資源向創建村集聚,不斷提升創建工作社會參與度。
8.做好示范創建結合文章。充分結合村支部領辦合作社、鄉村旅游重點村、美麗村莊試點村、宜居農房改造試點村等試點建設行動,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推進共同創建;注重將“千村示范”創建與鄉村建設行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行動、“十大產業集群”發展和“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等有機結合,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將創建村打造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承載地。
三、保障措施
(一)壓實各方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推進示范創建領導機制和工作體系,不斷壓實市縣主體責任,確保“千村示范”創建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中省直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職責傾斜支持示范創建工作,強化與同級鄉村振興部門的聯合互動,共同開展好“示范創建+”活動,努力將示范創建打造成為部門重點行業工作的載體、平臺和抓手,形成各具特色的樣板和典型,引領帶動鄉村建設行動深入推進。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進一步建立完善財政投入、統籌整合、政策扶持、社會參與的“千村示范”創建投入機制,切實強化創建資金保障。按照中央和省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規定要求,用足用好銜接資金中安排的10億元示范村補助資金,撬動用好用活地方財政資金、政府債券資金、部門幫扶資金、金融貸款和社會資本,加大對重點邊境村發展建設投入,力爭將其建設成鄉村振興的示范村;并引導帶動重點投向農民群眾急難愁盼的重大民生工程,重點支持集中連片、園區和全鏈條產業發展。以縣級為平臺,按照“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專款專用、形成合力”的原則,繼續整合農業農村、鄉村振興、交通運輸、農村水利、農村電力、醫療衛生等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向創建示范村傾斜,省直相關部門要協同發力、優先支持,合力推進示范創建工作。
(三)落細推進舉措。要高效運用“五化”工作法統籌推進落實,各市縣要圍繞職責構建、政策制定、進度安排、督促檢查等重點工作任務,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建立創建村短板弱項、一戶一策等任務清單,制作流程圖、作戰圖,編制創建標準手冊和創建及驗收標準指南,制作村級創建推進模板和到戶創建推進模板,明晰重點任務、細化責任分工、狠抓舉措落細落地落實。
(四)強化宣傳引導。在省鄉村振興微信公眾號開設“千村示范”創建專欄,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媒介載體廣泛宣傳創建工作,突出示范引領,重點對探索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典型案例、經驗做法,多渠道、廣視角進行宣傳推介,營造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和全社會關注參與的濃厚氛圍。靈活采用現場會、推進會、培訓會、觀摩會等各種形式,充分展示創建工作成效,不斷提升各級干部推動“千村示范”創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3
一、創建主體概況
(一)基本情況:XX村位于儀隴縣新政鎮,處于新政鎮東南方,東與朝陽橋村接壤,南,西與何家溝村連接,北與三條溝村、五童山村相鄰,距離縣城千米,幅員面積平方公里。有耕地740畝、林地525畝(其中土地已流轉686畝,占比%)。轄區6個組194戶584人,男性318人,女性266人,勞動力252人,外出務工320人,占全村人口%。設黨支部1個,黨小組1個,共產黨員18人。我村為建檔立卡貧困村、有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截至目前已全部出列,經過近年脫貧攻堅幫扶與鄉村振興,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
(二)自然條件方面:我村屬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夏熱冬暖,春早冬短,年平均氣溫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無霜期300天以上,是低山深丘地區,海拔300—600米左右,坡向為南北走向。
(三)基礎設施方面:全村有水泥路公里,泥結碎石路公里,公路硬化率占比85%;維修整治山坪塘2處、蓄水8池口,田間渠系公里;文化室50平方米(藏書20xx余冊)、衛生室45平方米,黨員活動室260平方米,有500平方米的活動廣場,安放了健身器材和籃球架;20xx年實施了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和安全飲用水工程,20xx年實施了天然氣安裝工程。
(四)產業方面:20xx年,通過引進德村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600畝,發展柑桔種植業,建立支部+公司+農民的利益鏈接機制,帶動32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入園務工實現102戶農戶年均增收1277元;引進茂源農業種植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86畝,發展小龍蝦養殖;村傳統產業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花生等種植業和生豬小家禽養殖業為主。
(五)集體經濟方面:通過出租村4社堰塘等方式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0000元。
二、主要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通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我村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村產業產業、基礎設施等發生了巨變,但是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村落宜居方面
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十分粗放
村民小組保潔員配備不齊
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處理
無獨立的'、管理良好、干凈整潔、糞污得到有效消處理的公共廁所
村居民聚集點未安裝路燈
公里社道路未硬化
戶散居戶無廁所
村4、5、6小組耕地灌溉難
(2)村級治理方面
集體經濟體系十分脆弱,抗風險能力差。
三、主要創建舉措
針對存在的問題,對照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標準,結合我村實際,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創建工作。
(一)村落宜居方面
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十分粗放
建議舉措:為每一戶散居農戶購買大垃圾桶1個,方便農戶放置生活垃圾,村定期清運。對于村5個聚集點分別修建垃圾池,集中處理生活垃圾。
村民小組保潔員配備不齊
建議舉措:向縣人社、就業局相關部門申請為我村6個小組各配備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由各村民小組民主推薦選舉產生,專職負責清理本社居民生活垃圾和公共區域環境衛生保潔。
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處理
建議舉措:村5個居民聚集點分別修建儲水池專門儲存污水,然后通過購買水泵、鋪設管網,直接將污水用于灌溉柑橘產業園。
無獨立的、管理良好、干凈整潔、糞污得到有效消處理的公共廁所
建議舉措:建議在村委會活動陣地處修建一個公用廁所。
村民聚集點未安裝路燈
建議舉措:為我村5個聚集點安裝,每50米安裝一盞路燈,方便群眾夜間出行。
公里社道路未硬化
建議舉措:積極向交通局、國土局等部門申報立項,爭取項目資金,同時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早日將“最后一公里”社會道路硬化。
戶散居戶無廁所
建議舉措:借“廁所革命”春風,積極爭取國家配套政策,同時動員農戶,主動修建改造廁所。
村4、5、6小組耕地灌溉難
建議舉措:在4社山坪塘修建提灌站一處。
(3)村級治理方面
集體經濟體系十分脆弱,抗風險能力差。
建議舉措:
一是將村有空置的不宜家庭承包的荒地、荒山、果園、養殖水面等集體資源,集體開發或入股產業園,產生經濟效益;
二是將村委會閑置的60平方辦公用房出租給德村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用于辦公。
三是將村上剩余的閑置的山坪塘、石、河、堰打包出租給德村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水產養殖。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保障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我村成立了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村支部書記XX任組長,村主任XX、第一書記XX任副組長,村監委會主任XX、村會計XX、駐村工作隊隊員XX、XX、各社社長為組員。領導小組各成員各司其職、履職盡責、通力配合,為我村順利創建示范村,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30日,重點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和各項規劃。5月1日-8月31日,本著“全面推進,突出重點”的原則集中解決我村存在的八個方面的問題,確保補齊所有短板。9月1日-9月30日,對照考核標準主要做好軟件資料,確保軟件資料不“軟”,過得“硬”。
(三)靈活機制,全員參與。
一是實行創建工作專項制,精心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環境整治項目,不斷豐富和創新形式,發揮鄉賢人才作用.
二是立足本村實際,村兩委以靠黨員、干部、以托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協商格局,全面推動創建工作的落實。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通過對實施鄉村振興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代表、優秀項目、經驗做法等進行持續宣傳推介,展示典型代表的風采和作用,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氛圍,引導更多黨員干部和群眾參與進來,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二、責任分工
充分認識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展示活動的重要性,切實將工作做到實處,精心組織,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主體。成立xx鄉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xx擔任組長,鄉長xx、黨委委員xx擔任副組長,各部門單位負責人擔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鄉農技推廣中心,xx兼任辦公室主任。確保分工明確,責任落實。
三、實施步驟
1、組織學習。由鄉鄉村振興辦召開村總支書記、鄉村振興專干參加鄉村振興戰略學習會,組織學習十九大精神文件精神,及各省、市、縣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具體要求,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2、加強宣傳。認真部署,組織實施,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充分利用廣播會和橫幅、宣傳欄等宣傳形式,大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內容。x月x日前,各村(社區)完成鄉村振興專題宣傳欄,在轄區各村范圍醒目處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宣傳標語。各單位要結合本地實際,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展示活動,營造好氛圍。
3、信息報送。村鄉村振興專干負責調查摸底,于每月xx日前報送鄉村振興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代表、優秀項目、經驗做法、重要活動;字數xxxx字以內,可圖文并茂。由鄉審核通過進行上報宣傳。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將鄉村振興宣傳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好宣傳展示活動。既要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要廣泛動員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各方主體將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以及服務中的感人事跡梳理出來、分享出來、展示出來,不斷豐富此次宣傳展示活動的內容。
2、創新形式。恰當的載體和形式是宣傳展示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各村、社區要大膽創新,充分調動各類媒體平臺的積極性,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群眾歡迎的宣傳展示活動。
3、務求實效。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x月x日鄉鄉村振興辦將對各村、社區設立的宣傳欄、宣傳標語進行督查,督查情況與每月報送宣傳材料一并納入年終考核評選。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和“三農”優先的要求,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以鄉村規劃建設為引領,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示范帶動發展為突破,以鎮村為主體,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保障,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基礎完善、生活殷實、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二、工作目標
從20xx年開始,全鎮共選取王廟村、黃溝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個村莊作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力爭通過3年努力,到20xx年底這3個村莊通過考評驗收,全鎮“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有明顯提高。自20xx年起,在總結創建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繼續有計劃、分步驟地對其他村莊,進行分類、分批整治改造建設,逐步使“美麗鄉村”建設轉入常態化。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村莊建設。
一是編制建設規劃。試點村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依據小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科學編制詳細、明確、可行的建設詳細規劃,明確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目標和措施,規劃編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的要求,充分考慮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因素,預留建設發展空間。既要考慮當前農民生產生活所需,又要考慮農村人口、環境的綜合承載能力;既要考慮農村水、電、路、氣、廁、衛等設施綜合配套,又要重點突出文化、衛生、環境保護等較大公共設施項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學改造提升。按照村莊建設規劃,優化村莊路網布局,合理設計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內斷頭路。結合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農村危房、舊房、空心房改造和墻體立面整治,裝扮美觀舒適住宅,改善農戶住房條件。推廣應用農村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配套庭院環境衛生設施,全面完成改廚、改廁。鼓勵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新房,嚴格管控無序違章建房,從嚴查處違章違規建房行為,促進村莊整體風貌協調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三是建設新型社區。把“美麗鄉村”建設和創建新型農村示范社區結合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推進合村并點,集中連片規劃建設一批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新型農村示范社區。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增強社區服務農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開展村莊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達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兩側鋪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設施,形成縱橫有序、便捷舒適的村內路網。
二是提升綠化水平。加快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建設,積極倡導庭院綠化,鼓勵農民栽植經濟林木、觀賞樹木。推進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綠化,配建街頭綠地和小游園,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多層次立體綠化效果,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巷及公共場所,采取各種方式實施亮化工程,有條件的村莊應安裝太陽能路燈。加強對公用照明設施的管理維護,提高夜間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凈化水平。建立村內衛生日常保潔機制,推行“戶收集、村集中、鎮街運轉、區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方式,按每5-10戶不低于1個的標準配備垃圾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密閉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運車;設立環境衛生專管員及環衛清潔隊伍。同時,全面清理村莊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推行“三堆兩垛”(沙土堆、糞便堆、雜物堆、柴草垛、磚石垛)定點存放。妥善處理并積極利用禽畜糞便,鼓勵村民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道兩側建筑、墻壁進行統一整潔或粉刷,合理布局宣傳欄、文化墻等,形成整潔有序、特色鮮明、實用美觀的景觀效果。整治村內影響觀瞻的陳舊電線電路,堅決杜絕亂扯亂掛現象。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6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縣決策部署,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頭等大事,把推進同鄉村振興有效街接作為最緊追的任務,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治理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弘揚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持續強化能力建設,努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開好局、起好步、見實效。
二、堅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一)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在前期已制定出臺的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和幫扶機制的基礎上,對照國家和省文件要求,及時健全我縣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監測和幫扶,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致貧發生。
(二)強化易地搬遷后續幫扶。聚焦搬遷安置區(點),從就業、產業和后續配套設施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斷提升16個安置區(點)綜合管理服務水平,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確保搬遷人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三)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持續采取“勞務輸出、本地崗位開發、技能培訓”等方式,規范管理好鄉村公益性崗位,確保脫貧勞動力多渠道實現穩崗就業,實現脫貧人口就業規模與上年度保持基本穩定的目標任務。
(四)積極應對后評估工作。中央已明確過渡期內每年評估一次,重點抓好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就業幫扶、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收入增長等評估重點內容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著重關注分散供養五保戶的房子和人居環境問題,居住高山人群的飲水問題,以及因病因殘收入驟減和支出驟增戶的返貧問題。
(五)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全縣xx年到村扶貧項目共1140個,投入資金3.1266億元。全面摸清扶貧資產底數、現狀、收益、存續、管護情況,全面完成確權登記,分類健全資產管理臺賬,納入“三資”管理平臺。重點針對檢查出來的問題項目,按照“一項目一方案”的.要求逐一會診制定整改措施,指導責任單位限時整改到位,確保扶貧資產效益持續發揮到位。
(六)強力抓好到村項目建設推進和到戶政策落地見效。對中央、省、市下達到縣的銜接資金,嚴格按照相應資金管理辦法和項目實施程序,強力抓好項目建設推進和資金撥付管理。對下達到村的銜接資金項目,強力抓好督促指導,從嚴抓好過程監管,確保按時開工、按質完工。對到戶制定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幫扶計劃,按照能快則快的要求,抓好調度和督促,強力推進,讓脫貧人口,低收入人口早受益早見效。
三、扎實推進銜接過渡有關工作
(一)抓好政策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過渡期內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原有政策不退出、投入力度不減少、幫扶人員不撒離,確保政策不斷檔、工作不脫節。參照國家和省市出臺的銜接政策,結合我縣實際,配套制定出臺縣級相應的銜接政策,確保不搞急剎車。
(二)抓好工作銜接。扎實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組織開展好“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的編制工作,深化細化具體舉措,確保能夠落地落實。聚焦鄉村振興“二十字”總要求、五大振興總任務以及鄉村建設行動等具體工作內容,科學謀劃銜接資金項目庫,為改善群眾民生福祉,推動農村全面振興打實基礎。
(三)抓好力量銜接。參照省市要求,科學做好扶貧部門向鄉村振興部門的改制,明確好人員力量分工,理清工作具體內容,理順工作推進機制,建立起協調配合,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的工作運行機制,確保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干勁不減。
(四)抓好機制銜接。持續加強重點工作周調度通報和常態化暗訪督導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嚴實工作作風,堅決杜絕搞形式、走過場的現象發生,不斷推動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序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四、有序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一)指導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20xx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對有條件的村莊盡快編制村莊規劃,對暫時沒有編制規劃的村莊,嚴格按照縣鄉兩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確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設管理要求進行建設。
(二)重點抓好農村廁所革命。全面開展農村戶廁摸底,及時發現解決突出問題,切實提升農村改廁質量。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科學選用改廁技術和產品,20xx年完成改廁1000戶以上。
(三)強化污水治理和垃圾處置。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動源頭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進一步完善生態美超市,20xx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健全農村人居環境設施管護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機制。推進“生態美超市”提質擴面。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
(四)打造美麗宜居村莊。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打造一批環境優、生活好、鄉風美的美麗宜居村莊,充分激發鄉村的主動性、創造性,20xx年新建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18個。
五、統籌推進鄉村治理
(一)實出抓好重點區域治理。把易地搬遷安置點、城鄉接合部作為鄉村治理重點區域,著力加強社區治理、公共服務、基層黨建、社會融入等工作,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重點區域治理體系。
(二)梯次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將全縣182個行政村分為先行示范引領村、正常推進提升村、持續鞏固攻堅村,做到先行示范引領村盡快突破,正常推進提升村自持續發力,持續鞏固攻堅村奮力追趕,分類有序推進,確保如期實現鄉村振興。
(三)堅持和完善駐村幫扶機制。繼續向45個出列村、2個示范村、2個后進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對任期已滿的有序輪換,對新駐村的組織輪訓。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7
一、總體要求
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我辦實際,結合區域特色,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基礎,以鄉村全面振興為目標,以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為重點,堅持政策引領,發揮資源優勢,突出街道文化特色,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農業農村農民共同進步、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共融、田園家園樂園全民共享,打造鄉村振興新局面。
二、發展目標
20xx年,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擴寬,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顯著增強,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生活環境優美宜居、鄉風民俗文明淳樸、鄉村治理民主、農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標基本實現。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打造農村宜居環境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切實增強承載力、吸引力為目標,堅持科學規劃、逐步開發原則。
二是推動環境綜合治理。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河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礎設施維護、河道管護、綠化養護等長效管理機制。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高標準建設教育場所,
持續推進幼兒園改擴建工程,實現農村優質教育全覆蓋。
(二)全面深化鄉村文化振興,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
一是挖掘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
立足街道深厚文化底蘊,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質量。
二是提升鄉村文明水平。
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扣鄉風文明和文化建設兩個抓手,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著力建設平安鄉村。
四、保障措施
(一)創新工作推進機制。
落實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健全統一領導、辦事處統籌負責、各部門單位全面參與的鄉村振興工作機制。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扎實推進抓促振興,突出功能,提升組織力,把各級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
(三)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圍繞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等,培育一批愛崗位、懂技術、善經營的本土新型職業農民。
(四)加強宣傳引導。
切實加強輿論引導力度,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激發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營造全辦上下全面支持,積極投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幸福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檢查督辦。
加強綜合考評,將鄉村振興工作納入各村、涉農社區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8
以推動“鄉村振興”為契機,以降低物流成本為抓手,深度契合“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進一步放大州商務系統在全州商貿流通、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前端聚合效應,充分結合郵政涼山分公司全州鄉鎮站點“全覆蓋”的唯一性優勢,整合商務郵政“消費+物流”一體化服務體系,推進農產品對外流通體系的發展,完善上行體系,深化覆蓋全州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物流補貼工作機制。州商務局擬與郵政涼山分公司在全州17個縣(市)合作開展鄉村振興物流補貼活動。
一、實施方式
(一)寄遞物流費補貼:針對農產品上行0-1kg、1-3kg、3-5kg、5-10kg產生優惠寄遞費用分別對應給予每件支付寄遞費后差額金額的.補貼(附件1)。
(二)航空物流費用補貼:針對全州17個縣(市)的高端、高附加值農產品上行0-1kg、1-3kg、3-5kg、5-10kg產生航空物流費用分別對應給予每件支付航空物流費后差額金額的補貼(附件2)。
(三)審核管理
收寄遵守制度實行100%實名制,郵政涼山分公司在收寄過程中嚴格把關,對寄件人的身份進行嚴格核實,并建立手工臺帳,確保農產品上行寄件人為三類監測對象(含已消號部分)和脫貧戶(11個脫貧縣含普通農戶)才能享受“鄉村振興物流補貼”,并對三類監測對象進行補貼傾斜(含已消號部分)。
二、實施標準
擬統籌整合680萬元予以支持,資金來源為州本級20XX年電子商務專項資金200萬元,收回20XX年度會東縣省級物流專項資金200萬元,20XX年省級物流專項280萬元。
三、實施對象及時間
實施對象為農產品上行物流補貼,實施期間為2021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11個脫貧縣惠及對象為全州三類監測對象(含已消號部分)、脫貧戶和普通農戶,安寧河流域4縣2市僅三類監測對象(含已消號部分)和脫貧戶。
四、實施主體
鄉村振興物流補貼活動由州商務局統籌安排,擬通過單一來源采購由郵政涼山分公司具體實施。
五、分類補貼
11個脫貧縣安排專項資金440萬元,在11個脫貧縣實行整合聯動,動態調整。安寧河流域4縣2市安排專項資金240萬元,進行定額支持,即每個縣(市)40萬元。補貼資金補完為止。
六、宣傳方式:
以“鄉村振興物流補貼活動”為題,廣泛宣傳惠農鄉村振興物流補貼政策,降低物流端運費,帶動農民增收。一是州商務局和郵政涼山分公司共同舉辦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當天邀請省州相關領導出席,相關單位參加,主流媒體現場報道,并進行持續推廣宣傳;二是州商務局通過各縣(市)商務外事局、相關商協會組織、商貿流通企業、現代物流企業、電商企業、電子商務站點進行廣泛宣傳并利用涼山商務官方網站、涼山商務公眾號、微信平臺和涼山日報商務專刊進行推廣;三是郵政涼山分公司利用企業自身網點和新媒體資源進行多渠道宣傳。
七、補貼管理
(一)資金管理:鄉村振興物流補貼資金,由郵政涼山分公司嚴格界定補助對象后,按照“一單一補”方式進行管理,按月匯總并認真審核“鄉村振興物流補貼”項目數據及臺帳送州商務局審核備案。
(二)資金支付。本次補貼資金采取先預撥后清算。補助資金預撥至郵政涼山分公司,待鄉村振興物流補貼期滿或本次補助資金使用完,由郵政涼山分公司正式行文提請州商務局審核,由州商務局出具審核意見送州財政局完成資金清算。
八、實施要求
(一)綜合施策:州商務局統籌安排各縣(市)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與郵政公司做好協調配合工作,因縣、因產業、因產品產量不同,聚焦差異,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科學補助,做到17個縣(市)物流補貼政策全覆蓋,從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利潤空間這個角度促進產業發展,產品增量、農戶增收。
(二)嚴格管理:郵政涼山分公司作為實施主體,針對鄉村振興物流補貼資金,要專款專用,要制定補貼實施細則,嚴把審核關,嚴禁非實施對象寄遞、嚴禁包單不符、嚴禁非政策內產品混肴寄遞,嚴禁亂收資費,杜絕弄虛作假。如有套取騙取補貼資金等情況,一律依紀依規嚴肅查處。
(三)強化督察:州商務局適時進行督促檢查,定期和不定期向州委、州政府和省商務廳、省政府口岸物流辦報送活動開展情況。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和“三農”優先的要求,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以鄉村規劃建設為引領,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示范帶動發展為突破,以鎮村為主體,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保障,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基礎完善、生活殷實、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二、工作目標
從20xx年開始,全鎮共選取王廟村、黃溝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個村莊作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力爭通過3年努力,到20xx年底這3個村莊通過考評驗收,全鎮“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有明顯提高。自20xx年起,在總結創建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繼續有計劃、分步驟地對其他村莊,進行分類、分批整治改造建設,逐步使“美麗鄉村”建設轉入常態化。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村莊建設。
一是編制建設規劃。試點村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依據小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科學編制詳細、明確、可行的建設詳細規劃,明確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目標和措施,規劃編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的要求,充分考慮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因素,預留建設發展空間。既要考慮當前農民生產生活所需,又要考慮農村人口、環境的綜合承載能力;既要考慮農村水、電、路、氣、廁、衛等設施綜合配套,又要重點突出文化、衛生、環境保護等較大公共設施項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學改造提升。按照村莊建設規劃,優化村莊路網布局,合理設計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內斷頭路。結合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農村危房、舊房、空心房改造和墻體立面整治,裝扮美觀舒適住宅,改善農戶住房條件。推廣應用農村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配套庭院環境衛生設施,全面完成改廚、改廁。鼓勵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新房,嚴格管控無序違章建房,從嚴查處違章違規建房行為,促進村莊整體風貌協調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三是建設新型社區。把“美麗鄉村”建設和創建新型農村示范社區結合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推進合村并點,集中連片規劃建設一批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新型農村示范社區。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增強社區服務農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開展村莊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達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兩側鋪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設施,形成縱橫有序、便捷舒適的村內路網。
二是提升綠化水平。加快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建設,積極倡導庭院綠化,鼓勵農民栽植經濟林木、觀賞樹木。推進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綠化,配建街頭綠地和小游園,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多層次立體綠化效果,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巷及公共場所,采取各種方式實施亮化工程,有條件的村莊應安裝太陽能路燈。加強對公用照明設施的管理維護,提高夜間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凈化水平。建立村內衛生日常保潔機制,推行“戶收集、村集中、鎮街運轉、區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方式,按每5-10戶不低于1個的標準配備垃圾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密閉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運車;設立環境衛生專管員及環衛清潔隊伍。同時,全面清理村莊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推行“三堆兩垛”(沙土堆、糞便堆、雜物堆、柴草垛、磚石垛)定點存放。妥善處理并積極利用禽畜糞便,鼓勵村民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道兩側建筑、墻壁進行統一整潔或粉刷,合理布局宣傳欄、文化墻等,形成整潔有序、特色鮮明、實用美觀的景觀效果。整治村內影響觀瞻的陳舊電線電路,堅決杜絕亂扯亂掛現象。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0
為深入貫徹中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街接的意見》(中發〔2020〕30號)、《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陜發〔2021〕5號)、《陜西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創建工作方案》要求,穩步推進“十四五”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示范鎮村在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根據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五大振興”目標,突出產業先行,規劃引領,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優化鄉村生態環境、完善鄉村治理制度、提升鄉村文明水平、轉變鄉村發展方式為著力點,以鄉村建設為基礎,以整合涉農項目資金為推手,打造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宜居鄉村、活力鄉村,展現產業興、生態美、鄉風好、治理優、百姓富的吳起鄉村振興典型樣板。
(二)目標任務。
到2025年,建成省級示范鎮1個、省級示范村8個(其中2022年前建成3個:長城鎮雙灣澗村、長官廟鎮李溝村、吳倉堡鎮丈方臺村;2023年建成2個:吳起街道南溝村、白豹鎮王灣村;2024年建成2個:鐵邊城鎮鐵邊城村、周灣鎮王樹灣村;2025年建成1個:廟溝鎮樓房掌村),縣級示范鎮2個、縣級示范村10個(其中2022年前建成3個:周灣鎮周灣村、白豹鎮土佛寺村、長官廟鎮長官廟村;2023年建成2個:廟溝鎮大岔村、長城鎮榆樹坪村;2024年建成3個:吳起街道張坪村、鐵邊城鎮楊廟臺村、五谷城鎮鳳寺村;2025年建成2個:吳倉堡鎮黃砭村、五谷城鎮五谷城村)。到2025年,省級示范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萬元以上;縣級示范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萬元以上;省級示范村農業產值突破8000萬元,縣級示范村農業產值突破7000萬元,示范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以上。
到2025年,示范鎮村產業結構得到根本優化,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產業園區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鄉村實用人才門類齊全,企業興鄉、人才下鄉、能人回鄉機制形成,文化體育設施健全,鄉村文化繁榮興盛,鄉風文明深入人心,基礎設施完善,城鎮風貌彰顯,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美麗宜居鄉村特色鮮明,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基本完善。示范鎮村成為高水平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為推進全縣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堅持原則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最大限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堅持產業優先。牢固樹立“大抓產業、大抓增收”的鮮明導向,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按照“3+3+X”產業布局,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新型經營主體,推動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是堅持項目整合。緊緊圍繞“五大振興”和鄉村建設,整合項目、聚合要素、聚集資源、捆綁資金,將資金、政策、項目、人才向示范鎮村傾斜,全面提升示范鎮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
四是堅持聯村示范。充分發揮示范村在產業基礎、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輻射帶動周邊村聯合發展,構建起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管理高效、抱團發展的示范建設共同體,形成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一村帶一片、聯村帶一川的共同發展格局。
五是堅持改革驅動。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抓手,盤活資金、資源、資產等要素,促進要素高效流動,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提升鄉村發展能力。
六是堅持人才支撐。大力培育農業服務人才隊伍,組建農業科技服務團隊,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引進一批“洋專家”、“新農人”,下派一批“科技員”、“特派員”,吸納能人返鄉,全方位、多渠道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三、工作重點
(一)科學編制村莊規劃
1.立足全域發展規劃。立足城鄉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根據示范鎮村的歷史文化、發展現狀、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謀劃全域發展,科學定位鎮村功能和發展方向,一體規劃村莊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鄉村建設等,形成示范鎮村創建方案。
責任領導:張東峰
牽頭部門:縣鄉村振興局
配合單位:各鎮街
完成時限:5月底完成
2.立足項目整合規劃。充分發揮部門行業優勢,結合示范鎮村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科學謀劃布局項目,積極爭取引進項目,列出行業部門支持示范鎮村創建項目清單,充分發揮項目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確保特色產業、基礎設施、鄉村發展等項目向示范鎮村傾斜聚集。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鄉村振興局
配合部門:縣行政審批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縣經發局、縣文旅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局、縣教科體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交通局、縣民政局、縣氣象局
完成時限:5月底完成
(二)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3.加快構建農業產業體系。圍繞“3+3+X”產業體系,把產業發展作為打造示范鎮村的“牛鼻子”,高質量推進富民產業發展。
(1)品質化提升山地蘋果產業。按照“擴規、提質、增效”的思路,在高標準建園、精細化管理、規模化發展和品牌化經營上走在前列,引領全縣果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示范鎮高標準山地蘋果示范園面積達到總建園面積70%,山地蘋果達到2萬畝,產值達到2億元;以山地蘋果為主導的示范村面積達到2000畝,全部建成為高標準山地蘋果示范園,產值達到2000萬元。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果業服務中心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鄉村振興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2)規模化發展畜牧業。按照“規模養殖、果畜結合、龍頭帶動、循環發展”的思路,穩步擴大生豬、肉羊、肉牛等畜牧養殖規模,以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推動果畜區域平衡、協調發展,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到2025年,省級和縣級示范鎮生豬、肉羊等規模養殖場分別達到30家、20家,存欄分別達到3萬只(頭)、2萬只(頭),產值分別達到6000萬元、4000萬元;以畜牧業為主導的示范村生豬、肉羊存欄分別達到5000頭、5000只,產值分別達到1000萬元、600萬元。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局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延安生態環境局吳起分局、縣鄉村振興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3)區域化提檔設施農業。按照“擴面積、調結構、提質量”的思路,以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根據周長澗地和洛河川道不同區域打造蔬菜、瓜果、菌類等種植基地,區域化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到2025年,省級和縣級示范鎮現代農業園區分別達到3家、2家,設施農業面積分別達到600畝、500畝,產值達到1800萬元、1500萬元;以設施農業為主導的示范村設施農業面積達到400畝,產值達到1200萬元。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中心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鄉村振興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4)品牌化提效種植業。按照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的要求,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蘋果幼園套種大豆等技術,引進新優品種,實現雜糧作物良種全面更新換代,不斷增加胡蘿卜、南瓜、谷類等特色種植效益。到2025年,省級和縣級示范鎮特色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5萬畝、1.2萬畝,以特色種植為主導的示范村特色種植面積達到0.2萬畝。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鄉村振興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5)本土化推進林下經濟。以爭取實施白于山區百萬畝綠色生態屏障示范項目為契機,大力發展山桃、山杏、沙棘為主的特色林果業,按照“十百千”計劃,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鼓勵經營主體承包荒山和荒坡種植山桃、山杏等特色林果,對現有經濟林做好管護撫育,培養一批經銷經紀人,扶持引進一批加工企業,提升產業化水平,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特色林果業的發展逐步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到2025年,省級示范鎮林產品加工新型經營主體達到2家以上,改造提升經濟林2000畝以上,省級示范村發展林下種養殖戶100戶以上;縣級示范鎮林產品加工新型經營主體達到1家以上,改造提升經濟林1000畝以上,縣級示范村發展林下種養殖戶50戶以上。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林業局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商務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6)特色化探索水產養殖。以“生態健康養殖、尾水治理推廣、養殖用藥減量、種業質量提升”四大行動為抓手,以網箱養殖為主導,全力推進示范鎮村庫壩特色養殖、智能養殖和水產品冷藏保鮮等設施建設,全力推進水產養殖發展。到2025年,有條件的示范鎮村建成特色水產養殖基地3—5處,同時全力打造集捕撈、垂釣、餐飲和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商務局、延安生態環境局吳起分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7)多元化推動農(文)旅融合。按照“以農促旅、以旅興農、以文鑄魂”的思路,完善配套設施,著力發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和鄉村的多重價值,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途徑。到2025年,示范鎮建成1個以上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產值達到1000萬元;力爭農(文)旅融合示范村達到3—5個,以農(文)旅融合為主導的示范村全部達到3A景區并爭創4A景區,形成果園成片、養殖成區、特色成名、農(文)旅融合的循環產業格局,為全縣產業發展提供樣板和經驗。
責任領導:齊敏仝
牽頭部門:縣文旅局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4.加快構建農業生產體系。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農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農業生產手段、優化農業生態環境。
(1)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要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加快引進適合生產條件、農民需要的先進農機,既要發展適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大中型農機,也要發展適應小農生產、川道山區和澗地作業的小型農機以及適應特色作物生產、特產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機,還要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戶以及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鼓勵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農機作業服務,示范鎮村至少組建1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到2025年,示范鎮村農機裝備品類基本齊全,農機作業條件顯著改善,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機使用效率顯著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左右。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配合部門:縣經發局、縣水務局、縣教科體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2)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引進。農業依靠科技,科技依靠人才。堅持人事結合、引育并舉、分類分層、綜合施策的辦法,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探索推行“縣聘鎮用下沉到村”機制,加快農業科技人才引進,積極推動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到2025年,示范鎮建立完備的鄉村振興人才庫,鄉村各類人才齊全,作用充分發揮。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配合部門:縣教科體局、縣文旅局、縣人社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3)強化農村商業體系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以示范鎮、示范村為輻射,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支持建設一批“多站合一”的鎮街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站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支持流通企業以縣城和示范鎮為重點下沉供應鏈。建設“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鼓勵開展特色農產品展銷促銷活動。到2025年,示范鎮村全部建成為全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示范鎮村。
責任領導:齊敏仝
牽頭部門:縣商務局
配合部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經發局、縣供銷合作社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5.加快構建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關鍵是要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培育形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1)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化農村產權改革,實施集體經濟提效行動,通過強化村集體經濟運行管理、村“兩委”班子能力提升、嚴格考核激勵等措施,以“集體經濟+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為模式,采取直營、承包、租賃、外租、參股等形式,確保村集體經濟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高、實力增強。到2025年,示范鎮村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科學、充滿活力、示范帶動作用充分發揮,省級示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0萬元以上,縣級示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配合部門: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2)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深入實施經營主體提量行動,大力培育發展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以“新型經營主體+園區+基地+農戶”為模式,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到2025年,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蓬勃發展,省級示范鎮村聯農帶農示范性強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分別達到200家、10家,縣級示范鎮村聯農帶農示范性強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分別達到150家、6家。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配合部門: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3)培育高素質農民。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重點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能力提升、種養加工能手技能培訓、返鄉下鄉創業者培植和鄉村振興帶頭人培養等四個行動,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到2025年,省級示范鎮高素質農民隊伍達到2000人,省級示范村高素質農民隊伍達到200人;縣級示范鎮高素質農民隊伍達到1500人,縣級示范村高素質農民隊伍達到150人。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配合部門:縣文旅局、縣人社局、縣教科體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三)穩步推進鄉村建設
6.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一是提升改廁質量。立足農民實際需求,加大戶廁問題整改力度,科學選擇改廁適宜技術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引導新改戶用廁所基本入院入室,合理規劃布局公共廁所,穩步提高衛生廁所普及率。到2025年,示范鎮村農村衛生廁所全面普及,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基本實現。二是因村因戶治理污水。以示范鎮村為切入,分區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治理人口集中村莊,合理采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處理、聯村聯戶集中處理、單戶分散處理等不同方式,確保農村污水治理邁上新的臺階。到2025年,示范鎮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到60%以上,示范村達到80%以上。三是統籌推進農村垃圾處理。深入開展垃圾設施補短板行動,按照戶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站、鎮有垃圾填埋場的標準,通過戶收集、村轉運、鎮處理的機制,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加強村莊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建設,探索就地就近就農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路徑。到2025年,示范鎮村95%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示范鎮成為全鏈條垃圾治理標桿鎮。四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體系和長效管護機制,扎實推進健康吳起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村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開展硬化綠化美化行動,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加強環境日常管護。到2025年,示范鎮村環境面貌全面提升,綠化覆蓋率穩定在35%以上。全面建立村莊保潔制度,構建干凈、整潔、有序的鄉村空間。
責任領導:耿文忠
牽頭部門:縣鄉村振興局
配合部門:縣農業農村局、延安生態環境局吳起分局、縣財政局、縣經發局、縣住建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局、縣交通局、縣衛健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7.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重點加強農村道路、高標準農田、供水、用電、網絡、快遞、住房安全、冷鏈倉儲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有序實施30戶以上常住戶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加強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和村內主干道、巷道建設,積極推進橋涵配套、危橋改造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持續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行“路長制”,推進“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統籌推進城鄉供水深度融合發展,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進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切實提升農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更多向組覆蓋向戶延伸。制定現代宜居農房建設實施方案,逐步推進現代宜居農房改造。到2025年,8個省級示范村和10個縣級示范村全部建成美麗宜居示范村。
責任領導:喬棟
牽頭部門:縣經發局
配合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交通局、縣商務局、縣住建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8.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開展數字鄉村試點,持續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建智慧農業應用示范基地,推動數字化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開展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延伸,實現數字化政務資源覆蓋鄉村。到2025年,示范村數字鄉村規模要達到100%以上。
責任領導:喬棟
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
配合部門:縣經發局、縣商務局、縣人社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四)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
9.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開展示范鎮村干部專項培訓,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在示范創建中的作用。全面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強化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的政治監督,實現黨務、村務、財務陽光公開。將村納入巡察工作規劃全覆蓋范圍,加大在青年農民特別是致富能手、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責任領導:馮軍平
牽頭部門:縣委組織部
配合部門:縣紀委監委、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民政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10.推進鄉村文化繁榮昌盛。立足吳起鄉村現實,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鄉村公共文化設施,推動農耕文化創新性發展,讓優秀鄉土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革命文化在廣大鄉村融合會通,切實增強鄉村群眾的文化素養,不斷提升鄉村精神文化面貌、提振人氣、增添活力,激發鄉風文明新氣象。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專項行動,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庭家教家風和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作用,探索解決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封建迷信等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圍繞勤勞致富、崇德向善、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開展各類評選活動,加強農村家庭文明建設,讓文明蔚然成風。到2025年,示范鎮村全部為市級文明村鎮。
責任領導:齊敏仝
牽頭部門:縣文旅局
配合部門:縣委宣傳部、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民政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11.依法推進治理模式創新。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若干措施》,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平安法治鄉村建設,增強農村法治宣傳、培訓、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引導群眾依法參與鄉村建設和表達訴求,不斷增強群眾的法制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依法嚴厲打擊鄉村違法犯罪現象,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發揮新鄉賢群體的'道德示范、先進帶動作用,在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治理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推廣吳倉堡鎮“有事請直說”、白豹鎮“小院說事”等吳起近年來形成的鄉村治理路徑,在不斷探索創新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責任領導:白治斌
牽頭部門:縣委政法委
配合部門: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
完成時限:按創建年度下達任務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資金投入。加大對示范鎮村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的支持力度,優先支持示范鎮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十四五”期間,縣上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用于示范鎮村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獎勵扶助、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加強各類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強化績效目標執行監控和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金融支持。充分利用金融部門對鄉村振興的支持政策,以及國家政策性銀行在鄉村振興中的職責定位,主動加強同金融機構的聯系,探索推行“政銀擔”合作模式,撬動更多資金支持“三農”發展。金融機構要打通便捷通道,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建設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縣財政局,各金融單位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土地傾斜。上級下達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示范鎮村鄉村振興需要。調整優化示范鎮村村莊用地布局,有效利用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用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下村創業。(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各方力量。加強示范鎮村定點幫扶,落實定點幫扶工作責任,所有縣級領導每人聯系幫扶一個示范鎮村,每個示范村有不少于一個縣直單位對口幫扶,加大資金、項目、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幫扶。建立健全社會幫扶機制,組織民營企業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每個示范村落實一家大型民營企業幫扶。大力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鄉賢成功人士積極參與示范鎮村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工商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上成立以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宏江為組長,縣委副書記張東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喬棟,縣委常委、副縣長耿文忠,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馮軍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白治斌,副縣長齊敏仝為副組長,各鎮街黨政主要領導和相關行業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鄉村振局,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各鎮街和有關單位要成立示范創建工作專班,建立定期工作調度和研究等會議制度,明確責任,抓好示范建設工作。縣上方案印發后,各示范鎮村要及時制定示范創建方案和年度計劃,做到定性定量。(銜接領導小組辦公室、縣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鎮村部門聯動。要切實發揮鎮村的主體作用,推動鎮村干部主動擔當作為,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實化政策措施。行業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對示范創建的業務指導,形成縣鎮村三級聯動抓落實的強大合力。(銜接領導小組辦公室、縣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突出監測幫扶。常態化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通過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等方式,嚴格落實公告公示和民主評議等要求,及早鎖定各類風險對象,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及時開展針對性幫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銜接領導小組辦公室、縣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激發內生動力。堅持群眾主體地位,激發村級組織和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內生動力。堅持扶智扶志結合,提升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激發鄉賢及成功人士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大業。充分發揮各種宣傳媒體作用,及時總結宣傳推廣示范鎮村鄉村振興好經驗好做法,發揮榜樣力量和示范引領作用。(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嚴格監督考核。開展示范鎮村鄉村振興實績考核,把示范鎮村鄉村振興納入對鎮街黨政領導班子、各部門單位實績考核的范圍。對推進示范鎮村鄉村振興工作中表現突出、成效明顯、具有特殊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評選表彰,對實績考核結果差的鎮街、部門單位進行約談。(銜接領導小組辦公室、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1
為加快推進我市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提高物流投遞和收寄效率,優化快遞服務,根據《漳平市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漳政綜〔2020〕137號)精神,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方案,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公開公正、成果開放、科學長效”為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的主體位置,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杠桿效應,推動農村物流在破解“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為實現村民“購物不出村、售物不出村、創業不出村”,提供與城鎮無差異化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
二、建設目標
支持物流企業通過整合縣域快遞物流資源,建設或改造縣級物流倉配中心、鄉鎮物流中轉倉、村級物流服務網點,購置物流車輛、開辟或延伸物流運輸線路、配備倉儲配送信息化系統、制定合理規范的物流管理制度、組建專業的物流運營團隊,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優化農村物流網絡,提升農村物流投遞和收寄能力,實現快遞到鄉鎮、配送到農村,全面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實現快遞物流行政村服務覆蓋率100%,為我市農村電商生態夯實物流配套基礎,推動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三、主要任務
本項目要求在20XX年12月31日前投入使用,項目建設主體自項目竣工后須負責運營三年以上。本項目采取項目補助形式,經評審認定后給予不超過實際投資額5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60萬元。
(一)建立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物流倉儲配送體系
推動縣域內快遞物流企業整合,標準化建設縣級物流倉配中心、鄉鎮物流中轉倉、村級物流服務網點,確保鄉鎮網點100%,行政村村級網點覆蓋率不低于40%,村級投遞服務覆蓋率100%。
1.縣級物流倉配中心:建筑面積約5000㎡,負責提供縣級電商倉儲、配送、分撥、轉運、包裹安檢等服務,同時可承接縣級社會快遞進出口處理,打造縣域內統一開放平臺,實現縣域范圍內的快遞包裹中轉分撥工作。要求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配備快件安檢機,實現智能化作業,改變傳統人工作業模式,提升倉儲、配送效率,滿足電商發貨、配送時效性要求。倉儲設施及倉儲服務標準不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標準》(SB/T11132—2015)。
2.鄉(鎮)物流中轉倉:建于鄉(鎮)交通便利處,面積不低于30㎡,解決縣級物流倉配中心與村級物流服務網點之間的中轉。中轉倉采用RF條碼化作業,與縣級物流倉配中心、村級物流服務網點信息互聯互通,形成信息閉環,確保每個環節操作可視化。要求統一標牌、門面裝飾,明示服務內容、收費標準、營業時間、管理制度、關鍵服務流程、聯系方式、監督與投訴渠道等。標配硬件設施,包括但不限于:運輸設備、計量設備(電子秤等)、存儲設備(貨架等)、信息采集(手持終端等)、監控設備(包括攝像頭等)、辦公設備(包括電腦、網絡、打印機等必要辦公設備)、配送設備(包括POS終端等)、消防設備等。
3.村級物流服務網點:面積不低于10㎡,推行兩種配送模式:一是“直投到戶”的模式,二是“物流配送+農村物流網點自提點”模式。統一標牌,具備快遞存放、快遞收寄功能。收費標準、管理制度、監督和聯系電話上墻等。標配硬件設施包括但不限于:快遞存儲柜、快遞收寄計量設備等。
(二)建立農村物流運輸體系
科學增加配送車輛,對快遞網絡尚未覆蓋的鄉鎮、村開辟或延伸快遞物流運輸線路,充分利用現有物流運輸資源與人力資源。全市至少設立干線運輸網4條以上,實現“縣到鄉T+1、縣到村T+2”的投遞和收寄時效標準,鼓勵進一步提升服務時效。加大農村配送設施設備的投入,一方面進行必要干線運輸廂式車的采購;另一方面整合社會車源,對配送渠道進行有效補充。配備一支物流運營團隊,不同范圍的工作人員給予不同的定位,縣級物流倉配中心和鄉鎮物流中轉倉必須配備專業的團隊,村級物流服務網點工作人員可以兼職。要求具備一套完整的臺賬記錄。縣級作業及配送服務質量標準不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標準》(SB/T11132—2015)。
(三)建立標準化的農村物流信息平臺.
建設一個縣域(農村)電商物流倉儲配送管理系統及公共服務平臺,用于支撐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公共服務體系運營,以統攬和有效整合我市現有電商企業和實體企業的物流配送,為我市提供縣域電商物流實際運行數據,實現對縣域電商物流的實時監管。系統包含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制定相應的信息接口標準,對接電商平臺、電商ERP、物流設備、物流企業、物流從業人員,實現全流程信息化管控、可視化運營,打造高效率、低成本、低差錯率、高安全性的縣域物流運作。倉儲配送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包括訂單管理、收貨入儲、庫存管理、揀貨、包裝復核、配送出庫、費用核算、跟蹤查詢、統計分析以及APP工具等。配送管理系統標準不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標準》(SB/T11132—2015)中信息系統標準。利用智能分析和規劃,采用大數據處理進行數據分析,為企業和政府提供相應的數據決策支持。
(四)建立高效的運營管理制度
針對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物流服務費用、業務流程等。管理辦法應包括對合同數據的管理、人員培訓考核的管理、服務質量管理、售后等;物流服務費用包括基本服務費、保險或保價費、退換貨服務費、增值服務費等,應制定明確統一的服務計費規則并在提供服務前告知顧客,服務費用的制定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等相關規定,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的原則。財務憑證應該具有結算明細清單及發票(包括符合規定的電子發票)。
四、工作步驟
該項目分組織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實施和驗收評估四個階段開展。
(一)組織申報階段
在漳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公開征集項目建設主體,公示5個工作日,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申報,有意向企業制定項目建設具體方案。
(二)項目評審階段
由市商務局按照法定程序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方案進行評審,由專家組評選出1家企業作為項目實施主體承擔該項目建設,并在漳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
(三)項目實施階段
公示期內,有異議的申報企業應將異議及正當理由(加蓋企業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簽章)、佐證材料、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提交至市商務局委托的第三方機構;由其匯總收集報送市商務局,并再次提交評審專家組決定異議是否成立。經公示無異議的企業與市商務局簽訂《漳平市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項目合同》等,按照項目方案進行建設。
(四)驗收評估階段
根據項目建設進度,組織開展評估驗收,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評估審定,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審核認定實際投資金額的50%分階段進行補助(留置部分比例的保證金)。項目實際投資額不含不動產購置、租賃費用,以及人員經費、水電費等經常性開支。
五、申報實施主體資格
1.在龍巖市注冊納稅、具有有效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的企業法人或者國有企業、全民所有制分支機構。
2.申報主體經營狀況良好,有獨立、健全的財務核算和管理制度,近三年來無違法違紀行為,信用記錄良好。
3.具有物流快遞行業和倉儲物流配送網絡的運營服務能力。
4.具備根據業務需要進行相應投資的資金能力,近兩年內每年物流運營成本達到100萬以上。
5.具有本縣、鄉(鎮)、村三級電子商務物流基礎的優先,包括縣鄉村服務場所以及配套的設施和人員,便于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快速建設。
六、報名及聯系方式
有申報意向的企業填寫《漳平市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項目建設主體報名表》(見附件),由企業負責人簽字并加蓋企業公章,在本方案開展征集項目建設主體公示期內向漳平市商務局書面報名,逾期不予受理。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2
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一)背景: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快速發展,我縣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郵政及“三通一達”等10家快遞物流企業日進出量近12萬件,但各家企業分布渙散,資源沒整合,信息不共享,末端服務能力不足,寄遞成本居高不下。為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推進”快遞進村”,爭創全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21〕29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秘〔2021〕118號)和《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六安市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六政辦秘〔2022〕46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我們起草完善了《金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二)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21〕29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秘〔2021〕118號)和《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六安市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六政辦秘〔2022〕46號)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量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健全縣、鄉、村寄遞服務體系,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縣域流通體系建設,促進群眾就業創業,更好滿足農村生產生活和消費升級需求,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2021年9月6日下午,縣委常委、副縣長程富寬主持召開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專題會議,會議重點對《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建設縣級寄遞公共配送暨電商商貿物流倉儲配送中心進行了討論,對規劃建設進行了研究部署。
2021年9月14日,縣政府第55次縣長辦公會議要求重點推進縣級寄遞公共配送暨電商商貿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建設,對《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再修改再完善,2021年12月31日,縣級寄遞公共配送暨電商商貿物流倉儲配送中心正式動工建設,接著《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秘〔2021〕118號)和《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六安市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六政辦秘〔2022〕46號)相繼出臺,為《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撐。2022年5月31日,征求縣司法局合法性審查,最終形成了此討論意見稿。2022年7月6日縣十八屆人民政府第7次縣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
四、工作目標
爭創全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以縣寄遞公共配送中心為載體,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到2022年底,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縣域寄遞物流體系,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農村寄遞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遞服務基本覆蓋。
五、主要內容
(一)推進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建設運營。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運營縣級寄遞公共配送暨電商商貿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完善中心功能分區,提高承載與整合功能,打造縣級寄遞物流平臺。
(二)推進鄉鎮寄遞公共配送分中心建設。整合鄉鎮郵政、快遞暨電商資源,新建或改造現有公房,建設鄉鎮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實行郵、快集中辦公,下行到村件由郵政統一配送,上行件集中匯聚到分中心后由郵政或第三方公司統一運送至縣中心。
(三)提高村級寄遞服務覆蓋面。依托村部或商店,增設村級快遞服務站點,實施標準化改造,統一授牌,力爭在2022年底全縣村級快遞網點數達300個以上,對進村件按件給予適當補貼。
(四)優化派送網絡暨縣鄉郵路。按照入縣下行件統一分揀配送,出縣上行件各自負責原則,整合郵政及“三通一達”等民營快遞企業資源,科學設置郵路,集中交由郵政金寨分公司或第三方公司統一配送,實現快遞進村。
(五)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系。由郵政金寨分公司或第三方公司牽頭,與商貿批發或連鎖商貿企業開展商品配送合作,最大限度降低配送車輛空置率,節約配送成本。
(六)強化農村郵政體系主導作用。加強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共享,發揮郵政網絡在薄弱鄉鎮村的基礎支撐作用,支持郵政快遞企業整合末端投遞資源,滿足邊遠鄉鎮村群眾基本寄遞需求。
(七)推進農村寄遞物流與農村電商、交通運輸等融合發展。發揮郵政快遞服務農村電商的'主渠道作用,帶動提升寄遞物流對農村電商的定制化服務能力。探索建立邊遠鄉村農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合作機制。
(八)完善農村冷鏈寄遞體系建設。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增加冷鏈運輸車輛,提升末端冷鏈配送能力,支持郵政、快遞企業主動對接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
(九)規范農村寄遞物流秩序。加強縣級郵政監管工作機制建設,強化寄遞物流服務監管和運輸安全管理。
六、創新舉措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健全縣、鄉、村寄遞服務體系,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縣域流通體系建設。
七、保障措施下一步工作考慮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縣長任組長,分管縣領導任副組長,縣科商經信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鄉村振興局、市場監管局、發改委、財政局、公安局、規劃中心、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局、郵政金寨分公司、城投公司等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縣科商經信局,負責協調推進全縣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對照任務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重要情況及時報告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突出規劃引導。各鄉鎮要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納入相關規劃和鄉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項目納入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為農村寄遞項目建設提供空間保障和規劃依據。
(三)完善政策資金保障。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專項政策,積極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縣直相關部門也要研究出臺相應支持政策,傾力支持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縣政府對各鄉鎮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考核,結果作為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確保縣域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順利實施。
下一步將對《方案》進行解讀,并通過縣政府的網站進行公開,加強政策的宣傳,提高政策的公眾知曉度。
八、解讀人信息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3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廣西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根據我區實際,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強化問題導向和統籌協調,聚焦系統集成,推進農業、商務、供銷、交通運輸、郵政快遞在農村地區的融合發展,著力打造農村寄遞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物流支撐“四大”體系,全面提升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服務能力水平,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快速提升階段(2022—2023年),基本建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物流體系,全區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每個行政村建成1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中心鄉鎮寄遞物流中轉站應建盡建,實現全區自然村“村村通快遞”,行政村“快遞天天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鞏固提升階段(2024—202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鏈條完整的農村物流體系,實現快遞“送上門”、冷鏈“通地頭”、電商“全覆蓋”、物流“一張網”,農村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二、重點工作
(一)優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
由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銷社牽頭,依托廣西供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廣西分公司等搭建農村寄遞物流主渠道。按照開放共享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投資建設縣鄉村三級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
1.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在每個縣(市、區)建設1個承擔統倉共配功能的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具備倉儲、分揀、中轉、配送等服務功能)。廣西供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郵政快遞、交通運輸、商貿等領域物流龍頭企業,采用新建、改造等方式,整合供銷、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電商物流現有場地、設施、網絡、信息技術等資源開展建設。
2.建設中心鄉鎮寄遞物流中轉站。在人口相對密集、有條件的中心鄉鎮,發揮流通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整合優化當地現有土地、倉儲設施、商業設施建設鄉鎮寄遞物流中轉站,打造上接縣、下聯村的農村寄遞物流中轉節點,承擔中轉倉儲和分撥配送功能。
3.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在每個行政村和易地搬遷安置點分別建設1個具備共同配送、代收代發功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常住人口超過1000人的行政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統籌推進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通過新建或者整合行政村現有供銷社基層服務網點、益農信息社、農村電商服務點、農產品購銷代辦站、村委會辦公場所、黨群服務中心等鄉村公共設施資源,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4.整合提升村級物流網點功能布局。推動村郵站、農村電商服務點、益農信息社、郵樂購站點、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供銷社基層服務網點、快遞末端網點等融入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實行站點共建、服務共享。積極將自然村便利店、小賣部等培育成為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分支服務點,拓展代收代辦代繳、代買代賣等公共服務功能。打造以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為中心、以自然村服務點為分支的村級物流綜合服務網絡。
5.開展“縣—鄉—村”雙向配送。由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運營主體,依托縣級物流配送中心、中心鄉鎮寄遞物流中轉站、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加強與寄遞物流企業合作,整合現有物流系統資源,承接轄區寄遞物流統倉共配業務。根據實際需要,搭建“縣—鄉—村”或“縣—村”寄遞物流雙向配送主渠道,并逐步覆蓋自然村,實現寄遞物流每天進村出村。
6.推行“行政村—農戶”配送。鼓勵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運營主體從在家從業黨員和經營便利店、小賣部等的個體戶中選聘兼職人員,負責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代收代發業務,并將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郵件快件配送至自然村服務點或農戶,協助開展郵件快件上門服務。鼓勵村“兩委”干部、黨員利用上下班或進村屯工作的便利,為群眾提供收寄快遞服務。
(二)健全農村冷鏈物流體系
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供銷社牽頭,依托中農批(北京)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廣西供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現代物流集團、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廣西農村投資集團等搭建農村冷鏈物流主渠道。加強統籌規劃,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建設運營,加快補齊農村冷鏈物流設施短板,推進農村冷鏈物流數字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推動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全區、輻射全國的冷鏈物流網絡。
7.建設縣級冷鏈物流集配中心。依托國家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項目,引導冷鏈物流經營主體在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個具備加工、質檢、分級、包裝、冷儲、冷運等功能的縣級冷鏈物流集配中心,滿足平時冷鏈庫容需求。充分發揮廣西現代物流集團、廣西供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帶動作用,按照“1個縣級冷鏈物流集配中心+N個產地保鮮倉(地頭冷庫)+N個移動冷庫”模式,打造銜接縣鄉村、兼顧淡旺季的公共型基礎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數字冷鏈供應鏈。
8.建設產地保鮮倉和移動冷庫。各地要整合資源,在不耐貯運的生鮮農產品主產區建設產地保鮮倉(地頭冷庫),到2025年年底,全區建成3000個以上農產品產地保鮮倉(地頭冷庫)。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商貿、物流企業等經營主體在季節性蔬菜和水果產區推廣應用移動冷庫、移動式地頭冷柜、冷藏車等設施設備,彌補產地保鮮倉(地頭冷庫)淡季閑置、旺季緊張、無法調配的不足。
9.大力發展冷鏈配送。積極引導供銷、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電商等企業,依托縣級冷鏈物流集配中心,積極應用多溫區配送車、蓄冷保溫箱和保溫柜等冷藏設備,推廣“氣調包裝+冷藏”等冷鏈保鮮技術模式,面向商超、生鮮連鎖店、餐飲酒店、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及機關團體等開展生鮮農產品城區即時配送。推動冷鏈配送服務網絡向鄉鎮、農村下沉,打通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鄉進村通道。推動冷鏈企業配送渠道與產地保鮮倉(地頭冷庫)、移動冷庫、縣級冷鏈物流集配中心等城鄉冷鏈設施有效銜接,暢通生鮮農產品“上縣達省出國”流通鏈。
10.提升冷鏈物流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農產品冷鏈技術裝備標準化和冷凍冷藏食品溯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推廣使用可循環標準化周轉箱,推動冷鏈貨物、場站設施、載運裝備等要素數據化、信息化、可視化。推動建立冷鏈道路運輸電子運單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冷鏈運輸車輛、駕駛員、貨物、溫度以及流向信息的動態采集,強化冷鏈運輸過程跟蹤監測。推進交通運輸部門與市場監管、海關、商務、農業農村部門系統對接和信息共享,推動跨部門協同聯動,實現冷鏈物流源頭可溯、過程可控、去向可查。
(三)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體系
由自治區商務廳牽頭,依托廣西供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廣西分公司、廣西農墾集團、廣西農村投資集團、廣西旅游發展集團、數字廣西集團有限公司等搭建農村電子商務主渠道。鼓勵各類電商運營主體參與,實施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通過強龍頭、提品質、創品牌、暢流通、聚集群、擴營銷,加快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支持發展市場化、可持續、適合農產品特點的農村電商運營體系,提高農產品電商化水平,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
11.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加強資源整合,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實現縣(市)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全覆蓋,以及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電商快遞服務全覆蓋。實施“數商興農”,強化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功能,為縣域市場主體提供電商、物流服務。
12.推動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圍繞優勢產業發展電商集聚區,培育電商市場主體,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支持農產品產地發展“電商+產地倉+快遞物流”倉配模式,發展智慧物流,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申報國家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支持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融合。
13.提高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能力。在產地就近建設、改造具有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和跨區域配送功能的產地集配中心、產地倉等設施,配備產后清洗、加工、預冷、烘干、質檢、分級、包裝、冷藏等設施,補齊農產品供應鏈“最初一公里”短板,提高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到2025年年底,建成“廣西好嘢”數字化產地倉350個、簡易倉1000個。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流通企業加強產地移動型、共享型商品化處理設施建設,提高商品化處理設施使用效率。
14.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推廣。突出綠色、富硒、長壽等優勢,加快推進全區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等工作,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持續打造“廣西好嘢”、“桂字號”品牌,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不斷提高農產品品牌化、產業化程度。
15.推動農產品上網銷售。深入推進“桂品出鄉”、“桂品入灣”工程,在網絡平臺開設廣西品牌農產品銷售專區,發展直播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堅持直達優先,建立區域直發中心,推廣“產業園+快遞”、“產地倉+快遞”等直發模式,推動農產品原產地直發,減少分撥環節,縮短運輸周期。采取物流補貼等方式,鼓勵電商企業向下延伸農村電商服務網絡。探索建設農村電商運營服務大數據監測體系,提高產銷區農產品匹配度,推動農產品上行。加強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持續推廣應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優化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和配套微信小程序,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流通全過程監管。
(四)構建農村物流支撐體系
聚焦“降成本、提效率、可持續”,積極推動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建立一體化信息服務平臺,強化金融服務,壯大市場主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村寄遞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
16.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成“四建一通”工程,啟動實施鄉村道路“三項工程”。支持現有縣級公路客貨運站場、鄉鎮運輸服務站升級改造,完善倉儲、配載、信息服務、裝卸、理貨等貨運物流服務功能,實現“客貨郵同站”。縣(市、區)依托縣級公路客貨運站場、鄉鎮運輸服務站構成的`城鄉客貨運輸網絡,推行貨運班線、客運班車代運郵件等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推廣應用客貨兼顧、經濟適用的農村客運車型,開展“定時、定點、定線”的物流服務,解決客貨郵城鄉運輸需求。到2025年,打造完成15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
17.建立全區農村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全面開展農村物流倉儲、冷庫、場站等資源調查和登記,強化信息管理服務。整合自治區各有關部門現有信息平臺資源,融合郵政、供銷、物流、快遞、農資農產品經銷等企業及中介機構自有信息系統,搭建集物流信息查詢、倉儲冷庫資源管理、產品溯源、車貨適配、軌跡跟蹤、安全監管、在線撮合交易及供應鏈金融等于一體的全區農村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同步建立廣西農村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大數據中心、開發相關手機APP,構建全區農村物流信息服務“一張網”。統籌推進平臺在全區的推廣使用,加強應用操作培訓。到2023年,實現平臺和手機APP試用推廣;到2025年,平臺全面建成運營。
18.強化農村物流金融服務。開設信貸綠色通道,加大對農村寄遞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體系建設信貸投放力度,滿足龍頭物流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充分發揮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拓展擔保方式和渠道,解決農村物流市場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服務和保險產品,在開戶、結算、信貸、保險等方面給予支持。
19.壯大農村物流市場主體。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力爭引進一批知名度高、綜合實力強的央企和行業龍頭民企,參與廣西農村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廣西國有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拓展農村寄遞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業務,充分發揮農村物流主渠道作用。積極引導區內快遞、物流、商貿、交通運輸等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鼓勵通過增資擴股、合資興辦、資產重組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培育一批農村物流骨干企業,扭轉農村物流市場主體分散、運營效益差、競爭力弱的局面。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服務品質。
20.加強農村物流人才隊伍建設。圍繞農村物流發展目標,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廣泛開展農村物流、農村電商業務培訓。充分發揮農業農村、工業和信息化、商務、供銷等系統職業院校和行業協會優勢,推動職業院校、行業協會與物流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定向培養農村物流規劃、運營、管理等方面復合型人才。設區市、縣(市、區)要構建和完善農村物流人才引進機制,制定相關人才引進政策,鼓勵中職高職畢業生和返鄉大學畢業生、農村青年、退役軍人等有志從事農村物流工作人員,進入農村物流領域就業創業,探索設立鄉村振興物流專員崗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協同機制。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主動擔當作為,密切協作配合,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自治區統籌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工作廳際聯席會議機制,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主席擔任聯席會議召集人,自治區人民政府協助分管副秘書長及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供銷社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聯席會議副召集人。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常務副主任分別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供銷社分管負責同志兼任。辦公室下設三個工作組,分頭負責協調推進各個體系建設。其中,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組由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銷社牽頭負責,農村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工作組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供銷社牽頭負責,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建設工作組由自治區商務廳牽頭負責。
(二)加大政策支持。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大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推動財政、金融、用地、用電、技術等支持政策落地落實。自治區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農業農村廳、交通運輸廳、鄉村振興局等部門要統籌使用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加大支持農村物流體系建設運營的力度;聯席會議辦公室具體負責補助資金組織申報和審核工作,編制補助資金方案報聯席會議按程序審定后,送各資金管理單位組織實施。通過設置鄉村振興考核指標等方式,引導縣(市、區)統籌安排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政府債券資金,支持符合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數字化產地倉、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等農村物流項目建設。
(三)加強督導考核。由自治區黨委農辦牽頭,根據本行動方案明確的重點工作和支持政策,組織相關部門制定可量化、符合基層實際的督導考核指標,納入對自治區相關部門以及設區市、縣(市、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內容。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物流成效評估、通報、獎懲機制,強化評估督導,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
(四)壓實市縣責任。設區市要落實屬地責任,做好承上啟下、區域協調、監督檢查等工作。縣(市、區)要承擔主體責任,將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納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主動對接各工作組牽頭單位和主渠道建設企業,共同推進本地寄遞物流體系、冷鏈物流體系、電子商務體系建設。要以縣(市、區)為單位編制實施方案,經設區市人民政府審定后,于2022年6月底前報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任務清單、責任分工和時間要求,每年1月底前將上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及本年度工作計劃報送聯席會議辦公室。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4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支持略陽縣建設徐家坪鄉村振興楷模的意見》和縣委、縣政府《關于建設徐家坪鄉村振興楷模的決定》精神,根據《略陽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實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黨建辦,由景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任懷智、張軍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業務由黨務干部黃建攀同志負責。
二、創建標準
(一)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村級組織健全,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班子結構優,成員素質高,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強。黨組織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政策方針和上級決策部署到位,團結黨員群眾。黨組織書記黨性強覺悟高、懂發展善治理、有干勁會干事。“兩委”班子成員素質高、業務精,班子整體合力強。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派駐到位,作用發揮好。村級后備力量動態儲備不少于2名。
(二)有先鋒模范的黨員隊伍。發展黨員力度大、質量高、程序規范,每年至少發展1名優秀年輕黨員。黨員隊伍結構優化,身份意識、責任意識顯著增強,講政治、顧大局。有黨員志愿服務隊,“感黨恩跟黨走、我是黨員我帶頭”系列黨員先鋒示范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諾、亮實績,比學習、比服務、比技能、比貢獻,帶頭服務大局、帶頭聯系群眾、帶頭發展致富、帶頭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建有黨員設崗定責服務群眾制度,黨員作用發揮明顯。
(三)有致富帶富的人才支撐。鄉土人才有效盤活,有一支懂農村、愛家鄉、能干事的鄉村振興服務團隊,有一定數量的致富帶頭人,整體作用發揮明顯。建有村干部聯系本地在外優秀人才制度,經常性開展聯系,在外人才關心家鄉、回報家鄉。設有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站,作用發揮好。本地“土專家”“田秀才”“職業農民”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作用凸顯。返鄉人才帶頭領辦創辦企業、合作社、協會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回鄉、企業回遷、資金回流取得實效。
(四)有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黨組織各項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談心談話等全面落實。村干部“四化”管理評價考核落得實、用得好,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導向。重大事項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決策科學、民主,體現群眾主體地位。村干部履職服務監督和權力運行制約機制健全,監委會作用發揮好,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及時,群眾主動參與管理和經營鄉村。
(五)有特色鮮明的富民產業。村級主導產業發展思路明晰,產業有特色、有規模、效益好,體現“一村一品”。村集體資產資源通過“兩山銀行”等轉化增值成效明顯。黨組織領導下的`集體經濟法人治理、收益分配、監督管理和經營人員管理機制健全完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主體作用有效發揮,村干部、黨員骨干帶頭致富。黨組織設置按要求實現全覆蓋,產業鏈上建有黨組織,黨員嵌入產業鏈中,引領群眾聚集在產業鏈上抱團發展、生產經營。
(六)有穩定增收的集體經濟。黨組織引領作用凸顯,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功能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符合實際、務實管用,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強,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保障基層組織正常運轉、服務群眾能力持續增強。
(七)有高效管用的治理體系。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村級黨組織服務體系和網格化服務體系健全,設有黨群志愿服務站,經常性開展活動,作用發揮好。村干部聯組、黨員聯戶制度嚴格執行,“院壩說事會”、群眾會議制度嚴格落實,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大家辦、大家管。院壩法庭、公開調解、法制“大喇叭”活動經常性開展。村民懂法守法、依法辦事,鄉村信訪率顯著下降。公共服務和重大安全事故、突發災害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提高。“星級文明戶”和“文明家庭”導向作用好,引領鄉村文明鄉風。
(八)有整潔優美的村容環境。農村生產生活、交通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基礎設施配備到位。黨員干部帶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群眾主動投工投勞,黨群共建美好家園。村民愛護環境、保護衛生的習慣逐步養成,農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三堆三亂”現象徹底消除。農村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工程扎實推進,公共設施、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健全,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九)有群眾滿意的工作實績。黨員干部爭當人民“勤務員”的思想牢固樹立,工作出發點注重實際,因地制宜,落腳于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群眾更加擁護、支持黨組織和村干部,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村“兩委”干部工作作風和工作實績群眾認可,領導班子民主測評滿意度高。
三、工作步驟
(一)部署階段(20XX年10月31日前)。鎮黨委將縣級確定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明確為創建對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二)創建階段(20XX年11月1日~20XX年9月30日)。相關村(社區)對照示范村創建標準,結合村情實際,堅持“一村一策”,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施工圖”“時間表”。整合力量,挖掘資源,全力推進,確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實效。
(三)驗收階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2月31日)。相關村(社區)由聯村領導組織,對創建工作進行自查,自查符合驗收條件的,向鎮黨委申請驗收。鎮黨委復驗后,向縣委組織部申請驗收,縣委組織部牽頭組建驗收小組深入創建點開展驗收,對符合標準、達到要求的示范村進行命名表彰,對考評驗收不合格的通報批評,責令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是鄉村振興楷模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相關村(社區)要高度重視創建工作,要召開專題會議,結合村情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任務清單。非創建村也要對標梳理,參照“九有”創建標準,推動工作落實。
(二)按照清單,扎實創建。相關創建村(社區)要緊盯“九有”創建任務清單,嚴格按既定時間、既定任務持續抓好示范創建工作。非創建村也要制定任務清單,同步推進各項工作落實。5個創建村任務清單務必于11月10日前上報,10個非創建村務必于11月20日前上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黃建攀處。
(三)強化督導,定期考核。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創建期內,每季度對5個創建村和10個非創建村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差異化制定考核評價體系,對任務清單、基層黨建等工作進行全面督導,及時通報問題,限期整改,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年終考核之中。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篇15
根據安徽省鄉村振興局、安徽省財政廳關于申報中央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的要求,靈璧縣人民政府確定以楊疃鎮為核心,建設安徽省靈璧縣楊疃鎮食用菌產業鄉村示范區。探索以產業興旺為基礎,促進人才、組織、生態、文化振興的有效形式,形成皖北推動鄉村振興樣板。現結合示范區建設實際,制定實施規劃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靈璧縣情況介紹
靈璧縣位于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鄰蚌埠,總面積2125平方公里,轄3鄉16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90個行政村、20個社區,總人口130萬,耕地181萬畝。先后榮獲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安徽省文明縣城、安徽省園林縣城等榮譽稱號。GDP由20xx年186.87億元增至2020年270億元,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年均增長7.16%,人均GDP由20xx年18303元增至2020年25262元,完成“兩個翻一番”目標。工業生產率、農業勞動生產率分別達到12.1萬元/人和2萬元/人,超額完成小康監測目標。財政收入由20xx年10.49億元增至2020年18億元,年均增長1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xx年54.21億元增至2020年140億元,年均增長10.12%,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7%左右,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2萬元/人,城鄉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8以內。
(二)項目區基本情況介紹
1、示范區區域范圍
示范區建設范圍為靈璧縣楊疃鎮七井村、邱廟村、楊疃村。輻射全鎮范圍,包括楊疃、楊東、鄭廟、邱廟、光明、紅光、廟王、張圩、半店、七井、劉圩、大余、大亢、楊集、朱崗、一里王16個行政村。
2、示范區地理情況
楊疃鎮東鄰禪堂鎮,西連宿馬園區,北接尹集鎮,南與靈城鎮相鄰。境內泗永高速、徐淮鐵路、禪梅縣道橫貫東西,S201省道縱貫南北,核心區距高速入口5公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3、示范區人文情況
全鎮總面積157平方公里,國辦系統內建檔立卡貧困戶1912戶,貧困人口6781人,2020年底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楊疃鎮民風淳厚,服教樂善。大魏莊獅子舞起始創于民國初年,獨創一出“獅子產崽”的表演,節目溫順可愛,充滿溫情,被列入宿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示范區社會情況
2020楊疃鎮完成財政收入1067萬元,其中稅收1040萬元,財政收入27萬元,同比增長11%;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006萬元,同比增長9.8%;全年限上消費品零售額6772萬元,同比增長7%;全年電商交易額12583萬元,同比增長20%。
5、示范區鄉村振興情況
鄉村組織振興方面。楊疃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緊緊抓住組織振興這一鄉村振興的“牛鼻子”,以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為著力點,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和共同致富。目前全鎮16個村年集體收入全部超過5萬元,其中一里王村、鄭廟村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充分發揮了組織振興引領作用。
鄉村產業振興方面。持續推進工業產業發展,通過“四送一服”、優化營商環境,在保障以正鑫水泥、靈楊農機、聚力攪拌等為代表的工業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惠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肥擴大生產,目前已實現年產量2.5萬噸有機肥,年產值達4600多萬元;立足本地農業發展,認真謀劃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經濟,以靈璧縣雙亞食用菌種植合作社、一里王村躍凱種植合作社和楊集村振興家庭農場為核心的食用菌種植產業項目,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200萬元,實現村級項目引領全覆蓋;以占地200余畝的張興賓家庭農場為支撐,采取扶貧資金入股分紅模式發展休閑觀光綠色生態農業,實現年分紅到戶60萬元,穩定帶動50人就業;以占地65畝的邱廟養殖業為養殖龍頭,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農場+農戶”的肉鴨生產模式,年利潤120萬元;以占地60畝的安徽金秸稈有限公司為標桿帶動靈璧禾源秸稈收儲、靈璧恒豐收儲等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年秸稈綜合利用及收儲達4.8萬噸;以投資近8000萬、占地約120畝的中利騰暉光伏項目為代表的光伏發展項目,采取光伏板下套種紅薯等光農互補方式,給五個貧困村帶來每年近5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采取特色農業、秸稈利用、土地優化處置等方式,成為推動我鎮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的新模板。
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方面。楊疃鎮20xx年村“兩委”換屆以來,培養了一批年富力強、政治素質好、群眾威信高、帶富能力強的村干部,實現了村“兩委”班子年輕化、知識化的目標,85%的干部在45歲以下,專科以上學歷接近70%,戰斗力強,凝聚力強。同時積極促進致富能手和人才返鄉創業,涌現出一批創業致富先進典型。程壯壯等20余個脫貧戶被培養為致富帶頭人。
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楊疃鎮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鄉村文化。全鎮共建設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點共18個,已有15個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兩室一場”,成為村民主要的文化娛樂活動場地,借助“兩室一場”實現全年“送戲進村”58次,文化演出活動進村16場,組織農民運動會30次,開展鄉村春晚2場,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娛生活。
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方面。建立日常生活垃圾收儲轉運制度,實現全鎮公廁建設全覆蓋、戶廁能改盡改,發動群眾積極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和環境整治工作,取得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的全面勝利,實現了鎮村環境全面提升,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示范區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糧食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鄉村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
2、分項目標
(1)產業振興:到2022年,示范區食用菌栽培面積50萬平方米,總產量16500噸,銷售額15000萬元。年處理牛糞和作物秸稈約20萬噸,產培養料8萬噸,供工廠化生產及農戶栽培50萬平方米雙孢菇。到2025年,全縣食用菌栽培面積達到200萬平方,補齊補強產業鏈條,形成食用菌全產業鏈,打造2個以上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省級示范基地。培育壯大經營主體,逐步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培育菌類市場主體200個以上、帶動2萬戶農戶參與食用菌生產增收致富,實現食用菌產業綜合產值10億元以上。
(2)生態振興:主導產業穩步發展的同時,構建專用糧食、肉牛養殖、食用菌栽培、果蔬種植循環產業鏈。到2022年,示范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100%。
(3)文化振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鼓勵引導創新創業,總結食用菌產業發展經驗做法,廣泛宣傳產業發展的生動事跡,舉辦技術和產品大賽,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4)組織振興:筑牢兩塊陣地,形成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機制。到2022年,示范區內的16個行政村黨組織負責人培養為主導產業發展帶頭人、領路人,在村級黨組織內筑牢食用菌產業振興陣地;同時發展非工企業黨組織,筑牢企業內黨的領導陣地。
(5)人才振興: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到2022年示范區培養高素質農民300個以上,農村實用人才、創新創業帶頭人50個以上。
3、預期效益
(1)社會效益
①帶動農戶自主發展食用菌產業。本項目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之一是發酵隧道,可以生產一、二、三次發酵商品菌料,解決農戶分散生產中拌料不均勻、發酵質量不高,導致產量低、風險大的難題,提高菇農產量和收入,提升發展信心,快速帶動大批農戶自主投資建設普通大棚或溫控大棚,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農業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格局,提高農業的組織化與規模化程度,增加產業整體效益,提升市場競爭力。
②解決菇農銷售難題。示范區內建有專業食用菌分撿、加工基地,可以大量收購農戶鮮菇,避免常規次菇銷售難和產業低谷階段鮮菇滯銷難題。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改善農業經營機制,增強農村經濟活力,使農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
③完善產業鏈條,提升全縣食用菌產業化水平。將大大提升行業生產檔次和水平,促進地區食用菌行業的現代化、科技化、產業化、規模化,同時該項目還將帶動本地交通運輸業、秸稈回收業、冷鏈物流、蘑菇深加工、出口貿易等行業的蓬勃發展。
④促進人才培育。同時通過規范的生產流程、先進的現代化管理、豐富多樣的營銷方式培養一批企業管理、技術、生產人才。
⑤創造大量就業崗位。鮮菇采摘、削菇、分裝等環節還不能實現自動化,必須人工操作,但是技術含量又不高,可為農村大量女工和弱勞力就業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助于解決本地剩余勞動力問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有效破解“留守婦女”就業難題,2022年可實現2000名留守婦女就地就業,人均年收入2.4萬元。
⑥拓展食用菌產業新業態。在食用菌產業發展取得新的突破后,可以植入雙孢菇景觀、雙孢菇示范生產和菌包制作、雙孢菇工坊、采菇活動、雙孢菇特色餐飲等教學培訓、科普教育、博覽展示和休閑產業。一是可以展示宣傳園區現代化的雙孢菇生產技術,特別是雙孢菇產業的全產業鏈特色;其次也可讓園區成為一個科普教育、休閑觀光場所。形成“雙孢菇產業+現代農業+休閑產業”的共同發展模式,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生態效益
本項目利用畜、禽糞和作物秸稈栽培雙孢菇,可以將污染環境的.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對解決靈璧縣農作物秸稈及畜禽糞便污染環境問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農業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另外,雙孢菇采摘后所剩余的培養料又是上好的有機肥料,可以100%還田,形成農業資源的生態循環模式:“土壤——農作物——牲畜——糞便——食用菌——有機肥——土壤”,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循環利用。通過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的實施,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提升鄉村生態環境,實現鄉村人居環境大提升。因此本項目是一個環保型的好項目。
3、經濟效益
年銷售收入=蘑菇年銷售收入+一次發酵料銷售+有機肥銷售收入=2903萬元+2264萬元+87萬元=5254萬元,扣除總成本。麥草+雞糞+草炭土+石膏粉+輔料+菌種+水電+采菇人工+汽柴油+設備維修+管理成本=2710+200=2910萬元。項目運營期(10年)內年均實現利潤5254萬元-2910萬元=2344萬元。投資凈利潤率=平均凈利潤/項目總投資=2344萬元/8000萬元=29.3%、靜態投資回收期8000/2344=3.41年,含建設期約為5年。
1戶農民種菇600平方米,若采用隧道發酵培養料單產20公斤/平方米,總產12噸,公司以保護價9000元/噸收購,總值10.8萬元,扣除4萬元成本,農戶增加收益8.8萬元/畝。
二、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一)雙孢菇生產中心項目
建設“發酵隧道”18條:一次發酵隧道9條(6×40×8 m(寬×長×高)),二、三次發酵隧道9條(4×40×4.3/5.2m(寬×長×高));智能控制菇棚24間(24間菇房自用,1棟種植面積1間1008平方米,共計24192平方米)。配套建設食用菌分揀加工及冷鏈物流產業服務中心800平方米,綜合科研中心700平方米(其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300平方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200平方米、云菇數字化管理中心200平方米),配套建設云菇平臺。
(二)農田水利建設項目
2021年高標準農田楊東村8000畝;2022年高標準農田一里王村10000畝,邱廟村5000畝。
(三)養牛基地及食用菌基地生產建設項目
2021年度實施邱廟村、鄭廟村養牛基地,朱崗村、七井村、一里王村、楊集村等食用菌基地。
(四)人居環境提升工程
1.2021年修建鄭廟村5米寬混凝土道路3公里,邱廟村5米寬混凝土道路2公里;2.2022年度修建通村公路5米寬混凝土道路6公里;3.鄭廟村污水管網治理1.2公里,邱廟村污水管網1公里鋪設;4.大亢村美麗鄉村建設;5.鎮區內戶廁改造500戶;6.汪塘整治50面;7.18萬小麥秸稈離田項目。
三、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安排
(一)投資估算
1、估算依據
根據國家相關行業技術規范、費用標準、定額和材料預算基價進行投資估算,明確示范區建設項目總投資和各分項投資。
2、項目總投資及分項投資
示范區建設項目投資約25531.80萬元。
(1)雙孢菇生產中心,總投資16531.80萬元。
一期投資8000萬:建設發酵隧道9條:一次發酵隧道9條(6×40×8 m(寬×長×高)),智能控制菇棚24間(24間菇房自用,1棟種植面積1間1008平方米,共計24192平方米)。其中:中央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5000.00萬元(資金與2021年7月前到位),省級銜接資金1555.00萬元(資金目前已到位),南陵縣域“幫扶結對,合作共建”資金1445.00萬元(資金目前已到位)。
二期投資8531.8萬:建設發酵隧道9條:二三次發酵隧道9條(4×40×4.3/5.2m(寬×長×高));配套建設食用菌分揀加工及冷鏈物流產業服務中心800平方米,綜合科研中心700平方米(其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300平方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建設云菇平臺等一些配套設施。
(2)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總投資5000萬:高標準農田3700萬元:2021年度楊東村8000畝;2022年度一里王村10000畝、邱廟村5000畝;2021年小農水治理朱崗村8000畝約1300萬元。
(3)養牛基地及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2021年度實施邱廟村、鄭廟村養牛基地投資約420萬元,朱崗村、七井村、一里王村、楊集村等食用菌基地投資約580萬元。
(4)人居環境提升工程3000萬:其中道路鋪修總投資1000萬元:1.2021年度新建鄭廟村5米寬混凝土道路3公里,邱廟村5米寬混凝土道路2公里;2.2022年度上報修建通村公路5米寬混凝土道路6公里。鋪修污水管網總投資700萬元:鄭廟村污水管網治理1.2公里,邱廟村污水管網1公里鋪設。美麗鄉村建設400萬:大亢村美麗鄉村建設400萬。戶廁改造投資60萬:鎮區內戶廁改造500戶。汪塘整治總投資300萬:汪塘整治50面。18萬小麥秸稈離田項目總投資540萬元。
(二)建設時間安排
項目培養料發酵基地建設安裝周期為6個月,可以根據大棚建設數量、推廣進度分期建設。種植大棚建設期較短,24個大棚全套施工建設安裝工期為6個月,大棚可以分區同步建設,6個月內全面完成。項目方案確定后,12個月內可以上料投產,45天后能產出首批蘑菇,進入市場銷售。預計項目建設至2022年底可完工。
四、管理措施
(一)工作機制
1、加強組織建設,強化責任落實
成立靈璧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任等副組長,鄉村振興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鄉村振興局,統籌推進項目實施。縣政府成立農業投資公司,負責項目的設計、實施。楊疃鎮負責用地征用、租賃和地面附屬物清理,負責在全鎮各村建設食用菌基地,推廣應用商品基料。
2、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在全鎮開展黨建引領產業振興活動。積極把村干部培養為食用菌發展帶頭人,目前全鎮19個村都有村主要負責人在發展食用菌項目。同時選撥在食用菌等產業方面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有發展有思路的經濟合作社帶頭人,培育為村組干部。通過組織生活會,遠程教育等黨建學習平臺,以用為本創新學習方式和內容,讓黨建學習平臺服務于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載體,在群眾中贏得了聲望,提高了黨組織形象。以黨史的學習教育為契機,在全村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激勵廣大黨員積極創業,示范帶動普通農戶參與發展。通過訂單生產、務工就業、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導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推行“三統一分”發展模式(統一制料制袋、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銷售,分戶栽培管理),降低農戶生產風險,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避免環境污染,穩定產業收益。
(二)項目耦合效應
通過安徽省靈璧縣楊疃鎮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的實施,補齊示范區短板,結合現有優勢,不斷推進“五大振興”融合發展。
1、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促進示范區產業振興
依托楊疃鎮鄉村振興示范區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重點建設雙孢菇生產中心、10大食用菌生產基地,充分發揮示范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推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超強帶動性的作用,延展產業鏈條,向上游推行標準化生產,向下游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育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提升特色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水平。深入開展示范區食用菌等產業全產業鏈示范建設,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農業全產業鏈,培育一批實力強勁農業“鏈主”企業。建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類、加工類、供應類示范基地2個以上。積極推廣“示范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將示范區農戶納入園區特色產業體系,分享加工、物流等環節增值收益。組織舉辦農民豐收節和特色農產品展示活動,推動園區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體驗、養生養老等產業有效銜接,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示范區人才振興
以安徽省靈璧縣楊疃鎮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為契機,成立靈璧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完善鄉村人才培育、激勵機制,結合目前在示范區內實施的人才培育方面的項目(本次項目以外正在實施的項目),進一步促進鄉村人才振興。
(1)建立健全人才信息管理臺賬。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等同步推進,建立人才信息動態管理數據庫和村級后備人才、企業人才儲備庫。
(2)建立人才培養培訓機制。依托現有資源,摸清鄉村振興示范區人才層次和需求特點,建立內外聯動、理論實踐相結合的人才精準培養培訓機制。在示范區雙孢菇生產中心中的科研場所開展人才培育、培訓和孵化工作。項目實施后,每年開展鎮村干部素質提升、企業負責人培訓、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就業創業培訓等培訓不少于12場次,培訓人數不少于1500人次。
(3)健全人才激勵扶持機制。加大人才的激勵和扶持力度,為各類人才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在政策落實、項目落地、職稱評定、技能認定時,優先向人才集聚區、農村實用人才、科技創新人才、創業人才等傾斜。
3、加強鄉風文明建設,促進示范區文化振興
依托本次項目建立的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大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突出陣地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強示范區文體中心建設,完善管理使用制度,優化功能區劃分。二是繼續完善提升示范區村服務中心,提升服務中心服務承載能力。三是建立完善農家書屋圖書補給制度,拓寬圖書補給渠道,每村藏書不少于200冊。實施“一村一文化骨干”培育工程,為每村至少培育1名文藝骨干。
(2)豐富文化活動。持續深化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每年舉辦廣場舞大賽、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民間藝人才藝選拔賽、我們的節日、送(影)戲下等系列活動。
(3)開展文明培育行動。完善充實適宜本村村情的《村規民約》,結合“一約四會”相關要求,各村成立村民自治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及村級協商理事會,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職責。道德評議組織實現全覆蓋,在示范區開展“文明家庭”“我們身邊的好人”評選活動。制定《鄉風文明超市積分管理細則》,規范群眾行為。
4、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促進示范區生態振興
在本次項目外,大力開展“五清一改”清潔行動,有序推進農村“三大革命”,逐步補齊人居環境短板。重點推進示范區內美麗鄉村完善提升工作,大力實施環境整治,開展房前屋后綜合清理及環村綠化。示范區內全部村莊實現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轉運系統。從源頭上開展垃圾分類投放,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科學設置分類垃圾收集箱,到2022年,村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分批實施農村廁所革命,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因地制宜確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生態型污水處理設施推進工程。
5、打造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促進示范區組織振興
項目實施后,通過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的引導和調度,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1)堅持黨組織活動規范創新。健全完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堅持農村黨支部實事承諾制和“雙述雙評雙體檢”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打造過硬的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完善黨員聯戶“1+10+N”制度,開展黨員創先爭優點評日活動,每季度開展一次“十佳”評選,激發村干部活力。強化黨員“紅袖章”志愿服務隊建設,每月至少開展兩次志愿服務活動。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會議、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五位一體”構架健全。有效發揮示范區各村基層黨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在處理村務事務,尤其在推進本次三大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作用。
(2)全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繼續創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1+X”(“1”即資源型增收路徑;“X”為多種形式的非資源性增收路徑)模式,打造3個以上村集體經濟強村,村級財務支出合理,無不良債務。
(3)打造黨建示范升級版。在鄉村振興示范區基礎上,統籌規劃、通力協作、整合資源、政策傾斜、集中投放,全力打造黨建示范升級版和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農村志愿者隊伍。項目實施后,示范區服務群眾更到位、基礎設施更完善、集體經濟更富裕、群眾生活更美好,示范帶動全鎮黨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項目工程管理
按照規劃、實施、資金、效益、技術到企的原則,嚴格執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 50326-2017)等文件。規范要求,建立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建檔——信息反饋為主要內容的工程管理體系,項目實行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
1、項目實施
項目建設實行法人負責制,縣農業投資公司為項目法人,負責組織項目實施,項目實施要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的規定進行,并實行標前審計制度。縣鄉村振興局對項目進度進行督查、調度,保證項目按照方案要求有序實施。縣農業農村局對項目實施進行業務指導。
2、項目質量和資金監管
項目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監理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對建設工程質量、建設工期和投資控制進行監督管理。鄉村振興局定期組織行業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監察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資金和項目進行監督檢查。
3、項目驗收
項目承建單位在項目完工后組織初驗,在20天內向項目法人提出項目驗收申請,項目法人委托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進行驗收,出具驗收報告。對未通過驗收的項目,應要求項目建設單位限時整改。
4、招標采購
嚴格執行《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7號令)、《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6號)等文件要求,對主要工程、貨物、服務執行招標采購規定。
5、績效評估
鄉村振興和財政部門負責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工作。農業農村部門和項目法人負責編制項目資金績效目標,鄉村振興局和財政局定期對預算和績效目標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分析,發現實際執行與績效目標偏離時,及時予以糾正。在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要及時開展績效自評,組織有關專家和評估機構,對工程質量、投資效益、環境影響等進行后評估。
6、責任追究
在項目立項、設計、實施、驗收和監管等過程中,出現違規批準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和投資概算的;未按規定撥付建設資金的;強令或者授意項目建設單位違反有關項目管理法律法規的;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重大損失等違紀違法行為,由縣紀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其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后續管護
1、明確管理運營主體責任
項目建成后形成的資產由縣國資委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嚴格監管。項目運營采取市場化運營模式,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專業運營團隊,實行績效管理,建立規范企業化運營模式。建成后項目按照“誰受益、誰管護”,“以項目養項目”的原則籌集項目運行管護費用。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項目工程受損,原則上由項目運營單位修復。項目收益折股量化用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產業振興事業。
2、完善經費保障機制
把示范區建設和運營管理納入“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庫,作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省級示范基地建設重點項目強化投入,根據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補鏈、強鏈要求,完善項目上下游關聯產業投入機制。加強以政府為主導的金融支農的協調機制和招商引資支持力度。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導向,企業、農民合作互助投入為主體,商業銀行投入為支撐,其他投入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農業融資機制,保障全產業鏈均衡、協調發展。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實施方案03-03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05-16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01-03
振興鄉村創建實施方案11-18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合集】05-29
(優)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05-28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10篇01-03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10篇)01-03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精選28篇)11-19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15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