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評課稿3篇
秦兵馬俑評課稿1
《秦兵馬俑》是一篇狀物類散文,文章條理很清楚。劉老師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學中,她能圍繞教學目標,抓住“規(guī)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兩塊內容,以復習朗讀感受“規(guī)模宏大”導入,把側重點放在探究“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之上,化整為零、化難為易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堂教學有效而精彩!聽后受益匪淺,感慨頗多,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讀寫說落實到位,夯實語文學習基礎
復習導入,適時引導學生誦讀課文,讓學生在自己的誦讀中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品味語言文字豐富的表現(xiàn)力。訓練學生學會抓住文中描寫兵馬俑神態(tài)、動作、衣著等表現(xiàn)兵馬俑的特點。
二、預設空間,發(fā)展聯(lián)想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劉老師十分注意創(chuàng)造意境,給學生提供放飛想象的空間,并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當教學兵馬俑神態(tài),借助資料讓學生觀看了其他兵馬俑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三、建議
這節(jié)課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本節(jié)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的想象寫作上,但學生真正在寫的時間只有5分鐘。展示的時間也較短。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
秦兵馬俑評課稿2
《秦兵馬俑》是一篇略讀課文,從兩個方面介紹了秦兵馬俑,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體現(xiàn)了“規(guī)模宏大”的特點,又從身形、衣著、動作、神態(tài)入手,運用所見加所想的寫作方法體現(xiàn)了“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中間的過渡段巧妙地將課文連接成一體。
卓老師的課,留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她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略讀課文的目的和味道,而且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教學目的非常明確。整堂課扎實、有效,課堂上以生為本,學生也真正學有所成,聽著非常舒服。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痹谡n標中也提出了略讀課文的的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主要是讓學生運用在學習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種種知識和能力舉一反三,發(fā)現(xiàn)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及內在意義并表達出來。無疑,卓老師拿捏非常得當,上出了略讀課文的精髓,讓學生學習精讀課文的`方法加以運用。
卓老師的課,松緊有度,有時緩慢推進,有時高潮迭起。把握住重點的同時,亦給了學生緩沖和思考的時間,聽課的我也能一下子把握住整堂課的關鍵所在。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時卓老師很清楚自己要實現(xiàn)何目標,學生也清楚自己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做什么,所以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踏踏實實地從一個個小目標往教學總目標前進。課堂中層次條理清晰,卓老師先以過渡段為學習的契機點,先整體梳理了整篇課文的脈絡,也就是秦兵馬俑的兩個特點,然后大膽地舍棄規(guī)模宏大的特點,直奔本堂課的主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學生學習的目的指向明確,圍繞這個主題與文本進行碰撞。接著緩緩推進,逐層剖析,從學生易解決的類型眾多這個特點入手,巧妙進入個性鮮明的特點學習中。用不同的批注符號抓住身形、衣著、動作、神態(tài)方面的描寫和所見加所想的寫作方法,同時輔助圖片和資料,加深學生的理解,有了資料和寫作的結構,再讓學生仿寫,學生就從容多了。值得一提的是卓老師給了學生兩次動筆的時間,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其實正是單元導讀中任務的貫穿即“留意文章的表達方法”,自然而然地將方法教給了學生們,從兩位同學的兩次練筆成果展示可見卓有成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一次次與文本的接觸中沒有過多朗讀的展示,而是學生自己的內化,這也正是卓老師令我感嘆的地方,這節(jié)課重點不在讀,就讓學生自己自由讀,讀悟自知,而非表現(xiàn),一堂樸實有效的課著實讓我難忘。
卓老師教學目的把握得當,在實施過程中以學生學有所用為主體,卻又不偏不倚地直奔目標,那份坦然和嫻熟,需要我好好學習,以此調整自己的教學。
秦兵馬俑評課稿3
《秦兵馬俑》是一篇狀物類散文,文章條理很清楚。曾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學中,她圍繞教學目標,抓住“規(guī)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兩塊內容,以朗讀感受“規(guī)模宏大”導入,把側重點放在探究“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之上,化整為零、化難為易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堂教學有效而精彩!聽后受益匪淺,感慨頗多,綜合起來有以下“閃耀點”:
1、運用了先進的教學理念
曾老師的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文素質,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曾老師教學時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兵馬俑,仔細讀,用一兩個詞說說它留給你的印象,然后組織交流,完成所示表格。曾老師先讓學生找出兵馬俑的特點,然后觀看圖片展開想象,老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再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并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之后引導學生練習描寫自己想象的兵馬俑的形象,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特別好,最關鍵的是學生在這樣的訓練中會受益終身。
2、突出了鮮明的教學主線
本節(jié)課的教學,曾老師突出了兩條教學主線,一條是內容主線,即理解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的特點和體會作者的說明方法,另一條是實踐活動的主線,即認讀為主,圍繞讀—思—悟—讀這一主線,展開教學,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思,思后說,說中悟,悟后再讀,加深理解,整個課堂教學主線明確,流程清晰,思路明確。
3、預設空間,發(fā)展聯(lián)想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曾老師十分注意創(chuàng)造意境,給學生提供放飛想象的空間,并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當教學兵馬俑神態(tài),借助課件讓學生觀看了其他兵馬俑后,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各種神態(tài)的兵馬俑。
4、讀中學寫,揭示規(guī)律,學以致用
(1)提示了過渡段的作用。
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同時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教學中,曾老師適時地向學生揭示了過渡段的作用,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為學生習作打下了基礎。
。2)重視了語文雙基的教學
首先是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無論是對多音字的教學,還是對“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鳥瞰”等詞語的理解。
5、拓展延伸,夯實語文學習基礎
曾老師適時引導學生誦讀課文,讓學生在自己的誦讀中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品味語言文字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在對第九自然段的教學,抓住“神態(tài)各異”這個中心詞,讓學生說說自己從修辭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內容的表達上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讓學生想想“……”可能省掉了些什么神態(tài)?先出示有的(觀察到的),好像(產生的聯(lián)想),并讓學生模仿“有的……好象……”說寫一句或一段話。此時,豐富想象使學生文思如泉涌,一個個神態(tài)各異兵馬俑在學生的眼前鮮活了起來。
總之,從教學效果來看,這節(jié)課學生們學有所得,能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秦兵馬俑的特點,感受其宏偉的氣勢,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還掌握了一定的說明方法。曾老師這堂課是一堂富有張力的有效的語文課。學生們情緒飽滿、思維活躍,課堂上書聲瑯瑯、精彩疊出。他們那聲情并茂的朗讀,聞之讓人動情;那各抒己見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見地的感悟,聽之令人信服。特別是曾老師那極富激勵性的評價和及時遷移運用寫法很值得學習。
【秦兵馬俑評課稿3篇】相關文章:
秦兵馬俑評課稿02-11
拼音課評課稿02-06
轉化評課稿02-11
重力評課稿02-11
養(yǎng)花評課稿02-10
錢學森評課稿02-10
鄉(xiāng)愁評課稿02-09
前后評課稿02-08
頤和園評課稿02-05
恐龍評課稿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