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評課稿(通用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色彩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色彩評課稿 1
我有幸參加了本次活動,為今后美術課教學指明了方向。聽了很多老師的課,受益匪淺、感觸頗多,現將自己一些粗淺的感受簡單總結一下。
這幾位老師的授課,各具特色、亮點紛呈,充分體現了各個地區的先進教學水平。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教師的基本功尤為重要,大部分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在她們的美術課中,無論是教師的示范,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一個教師扎實的素養。
1、教師角色定位準確。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2、老師們的普通話標準,教學語言準確規范。老師們善于運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特別是劉老師的《色彩的魅力》一課,她的聲音非常的溫柔甜美,簡潔而到位的.語言是她整堂課非常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
3、教師教態親切,表情豐富,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更能體現教師的藝術功力豐厚,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應變,左右逢源。
總之,在每節課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課教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致,每堂課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供我學習、借鑒。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并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
色彩評課稿 2
政治組全體老師觀摩了高二何老師執教的《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一課,課后并進行了熱烈的專業化課堂教學討論活動。作為青年教師,不管是在教學設計還是教學風格方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聽課我感覺有許多方面值得自己學習和借鑒。
一、課堂導入——自然高效
課堂的自然導入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公開課,許多老師都會對導入環節作精心設計,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導入都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換言之,為氣氛而氣氛的導入方法有時候并不行得通。所以,我感覺在導入環節中,必須結合學生、教師的實際,使學生有話要說并能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教學內容。其次,我感覺導入應有針對性,要高效。通過導入就能讓學生明白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而不是繞了一大圈學生才模模糊糊知道個大概,這樣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也浪費了學生寶貴的課堂時間。何老師在這節課的`導入時,從自己的衣著打扮入手,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被激發出來了,學生明白了現在服飾的多樣化、個性化,從而順著這一線索追溯到過去人們的服飾光從顏色方面而言就顯得較為單一(以藍色、灰色為主),而現在則是色彩斑斕的,從而導入本節課學習的主題——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在這一基礎上,何老師又進一步設問:“請你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提供具體事例來說明當代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斕。”這樣的導入顯然是自然高效的。
二、情景設置——身臨其境
毋庸贅言,情境設計對教學有很大幫助,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何老師的這節課緊緊圍繞20xx浙東新商都(上虞)購物節這一材料進行設問和講解,當然還輔以其他具體背景材料,應該說,設計的情景非常貼近學生實際、符合學生興趣、接近學生思想、融合學生態度。思想政治新課程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所以,情景設置要聯系生活實際,盡量選學生比較熟悉的材料,這樣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教材理論,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本節課學生活動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
三、師生互動——積極熱烈
新課程背景下,文化生活的教學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轉變教學觀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何老師在本框教學中,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己對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的理解。鼓勵學生開展討論、辯論等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何老師也注重對學生在討論、辯論之前的引導,避免活動游離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通過觀摩學習何老師的教學,使我進一步體會到“學無止境,教海無涯”的真諦。我認為自己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課前必須吃透教材,把握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內涵。
2、選擇合適的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平時注意對材料的精選精用。根據材料預設問題,注意問題設計的難度和梯度。
3、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給學生發表觀點的機會,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
色彩評課稿 3
《現代產品設計的色彩搭配》這一課學生學習和了解了現代產品設計色彩搭配的基本要求、配色規律,張老師指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了“現代產品設計色彩搭配”的知識。在本課教學中,由于停電,準備好的課件未能用多媒體展示,但張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的物品及自己的手機,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清晰明了的教授了色彩搭配方法、色彩整體效果,強調了現代產品設計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他們通過學習現代產品設計的色彩搭配,關注設計,喜愛藝術,熱愛生活。還從美學和人文關懷角度出發,喚起學生對設計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讓學生意識到,選擇一種設計其實就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在引導學生設計出有品位的現代產品的色彩的同時,更好提醒他們設計是人心靈深處文化的外在表現。同時,本課又具有很強的時代特點,進行現代產品設計更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做到與時俱進。
現代產品設計的色彩搭配是“以人為本”的設計,是以功能要求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功能組合關系會創造出不同的色彩氣氛和藝術情調。
以書上圖片色彩的分析、展示,談感受,不同色彩的產品給人不同的感受:
紅色——火、血、太陽——喜慶、熱情、健康、警告
橙色——橘子、橙、秋葉——溫暖、活潑、美味、和諧
黃色——黃金、陽光、穗谷——光明、希望、明朗、富貴
綠色——樹木、草原——和平、青春、安全、新鮮
藍色——天空、大海——平靜、廣博、深邃、冷靜……
分析了色彩以及不同色彩的含義,由此引出,設計時要考慮物品的美觀、實用和經濟。
同時,又講解了色彩知識: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聯系生活,不同色彩搭配的特點不同。設計產品要注意色彩搭配規律。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制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而是把素質教育也融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張老師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引導學生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總之,這是一節值得學習的優秀課。使我學到了備課就要做好充分準備,能夠隨機應變地面對在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
色彩評課稿 4
謝老師這節《色彩的世界》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作業表現方式、謝老師從容的教態,以及精彩的課堂教學語言,下面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體會。
1、 作業表現形式獨特,有創新。
本學期出去觀看了幾節美術課,發現現在的美術作業方式真是多種多樣,同樣的課例,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作業方式,不過這些作業方式的表現,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同時,我也不得不佩服這些上課老師的用心。《色彩的世界》這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我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想到的只是用水粉來表現,而謝老師卻能想到用方塊的彩紙進行拼貼,拼貼出類似色和對比色。這真是一種創新,這樣的作業既簡單又有效。如果用水粉表現非常費時,操作有難度。本節課的重點不是掌握水粉的用色用筆,而是了解色彩的知識,因此這樣的作業方式并不影響學生的知識掌握。
2、 作業要求明確,評價有標準
對于學生的作業要求非常明確,不會讓學生無從下手。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用色塊來拼擺,非常簡單。在評價的環節,往往是我們忽略的環節,而謝老師不僅讓學生參與評價,而且給出了評價標準,讓評價有針對性。
3、 教態從容,課堂教學語言精簡準確
謝老師的教態端莊,從容,整堂課一直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面帶微笑的對學生說話。感覺特別親切。對學生的引導語和評價語都是恰到好處,課堂語言簡潔有效。整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先認識色輪,再是欣賞圖片,哪幅是類似色,哪幅師對比色。接著將這些知識聯系到生活實際中,找一找你穿的衣服是什么色調?欣賞畫家的作品,找一找色調。
本節課我也有自己的一點點的想法,這樣的作業要求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是不是太低了?
色彩評課稿 5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優美的語言,富有詩意的課文,令人遐想聯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爭論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感受課文中蘊涵的道理和情感,憑借課文展開想象,并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泮老師在本課中努力營造著開放而自然的語文課堂,使孩子們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使語文教學更顯生機和愉悅。
泮老師執教的是《春雨的色彩》第一課時的教學,其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情景感受,巧借主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泮老師利用一幅春雨圖動態地展示了漸漸而下的春雨,給了學生最直接有效的感受,將學生引入情景,自然引出課題,更為接下來的說話練習作好了鋪墊。在一曲《小雨沙沙》中,孩子們欣喜地走進了蒙蒙細雨,走進了課文。
二、 欲留空間,動態展示。
在出示課題課題,明確本課學習內容后,泮老師設計了個“我會說”的環節,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象,描述“春雨像什么?”“細細的針,頭發絲,細線,面條……”等等,各種答案層出不窮。再如指導朗讀重點句時,為了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泮老師緊抓住一個“沙沙沙”讓學生反復讀反復體味快慢之中的變化,而并非給予特定的標準讀,重在尊重學生自己的感覺和理解,選擇喜歡的方式,學生也能把自己為什么這樣讀的理由說清楚。類似這樣的空間欲留,在識字過程中也有,學生學得很實在也很主動。
可見,給學生欲留適度的空間,他們都能各抒己見,主動發展。因為學生有興趣、有好奇心、有心理自由,所以他們才敢想、敢說、敢做,才能心靈開放,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技能才會被激活,才會燃起創造思維的火花。
不是每一堂課都要激情飛揚,不是每一堂課都要感人肺腑,但我們的每一堂課都盡量要讓孩子們如沐春風,滋潤心田,在課中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在課后才有舒心的回味。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能,相信他們會制造驚喜。為孩子多留時間和空間,創造出屬于他們靈動的、稚嫩的、多彩的語文世界。
色彩評課稿 6
聽了張老師執教的《色彩的對比》一課真的受益匪淺。
首先,張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這是一堂復習整理課,張老師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有關色彩對比的知識。
張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認讀色彩,說一說:通過出示色相環和色帶上的.色彩,引導學生回憶色彩色相的強烈對比和柔和對比。
二、觀看圖片,談一談:通過出示幾幅不同冷暖效果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色彩色相的冷暖對比。
三、動手操作,調一調:通過教師在三杯水里加入不等量的顏料,引導學生復習色彩的明度對比。
四、實際應用,畫一畫:利用掌握的色彩對比的知識,給畫面進行上色。
在課堂上,張老師邊復習,邊讓學生完成理論填空題,加深學生的記憶。張老師以他特有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準備充分,課中應用自如
課前精心準備,這是章老師的一貫作風。這節課上張老師準備的材料和圖片圖片在教學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并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二、采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張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了這一方式。
色彩評課稿 7
這是一年級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大自然的語言。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發現的品質。整節課的出色之處有幾點:
一、識字教學扎實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肖老師在教學中,注重了由易到難的過渡。難度逐漸增加,并利用多種方式的識字方法,使學生掌握了生字。
二、以多種方式的“讀”來引導學生融入課文,從而讓學生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受到熏陶和感染
這篇文章語言美,富有情趣,肖老師在教學時以各種方式讓學生讀,如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在讀時練老師強調通過聲音、表情、動作表現三種小鳥當時爭論的情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開火車讀,男女比賽讀,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準確地把握到了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這些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都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進一步體味,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品質。
三、建立“大語文”觀念,側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因此,肖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學著書中的句式:不對,不對,春雨是——,你們瞧,春雨灑在......,......是......。師生配合,其意融融。學生都是小詩人,講出了詩一般的語言。事實證明,學生是了不起的,關鍵是我們老師首先要聰明起來。老師聰明,學生就會更聰明,令人刮目。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意,即讀文會意,更要引導學生跳出文本,學習表達,運用語言,即讀書得文,如此文意兼得,日積月累,才能實現“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這一語文教學之根本目標。這種教學,用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話說,就是“閱讀教學如果有模式的話,就是讀讀寫寫、寫寫讀讀。”這里的“寫寫”包括“說說”,即運用語文。閱讀教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該盯住“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這一根本目標,讀讀寫寫、寫寫讀讀,以此提高閱讀教學課堂效益。
四、教師本身的感染力
我覺的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肖老師很具有感染力,能完全調動課堂氣氛。而且教師的課堂語言樸實無華,但親切感人,具有鼓舞性。語言、動作都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色彩評課稿 8
這是一年級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大自然的語言。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發現的品質。整節課的出色之處有幾點:
一、充分發揮課件的優勢,利用音、圖、像的感染作用與形象性,幫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學生學得很快樂,教師教得也很快樂。例如:在教學課文3——5自然段時,練老師課件出示三只小鳥爭論的畫面并配有嘰嘰喳喳的聲音,學生一下子被這一生動的畫面吸引住了,激起了讀課文的興趣。在課文內容教學完了,練老師又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春景圖,各種各樣在春雨的淋浴下爭相開放的鮮花圖,超越文本,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認識到春雨是多么的神奇,課文內容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
二、以多種方式的`“讀”來引導學生融入課文,從而讓學生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受到熏陶和感染。這篇文章語言美,富有情趣,練老師在教學時以各種方式讓學生讀,如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在讀時練老師強調通過聲音、表情、動作表現三種小鳥當時爭論的情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開火車讀,男女比賽讀,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準確地把握到了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這些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都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進一步體味,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品質。
三、建立“大語文”觀念,側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因此,練老師在教學時利用課件提供春天里開放的各種顏色的花,讓學生學著書中的句式:不對,不對,春雨是——,你們瞧,春雨灑在——,——是——。師生配合,其意融融。學生都是小詩人,講出了詩一般的語言。事實證明,學生是了不起的,關鍵是我們老師首先要聰明起來。老師聰明,學生就會更聰明,令人刮目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意,即讀文會意,更要引導學生跳出文本,學習表達,運用語言,即讀書得文,如此文意兼得,日積月累,才能實現“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這一語文教學之根本目標。這種教學,用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話說,就是“閱讀教學如果有模式的話,就是讀讀寫寫、寫寫讀讀。”這里的“寫寫”包括“說說”,即運用語文。閱讀教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該盯住“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這一根本目標,讀讀寫寫、寫寫讀讀,以此提高閱讀教學課堂效益。
色彩評課稿 9
針對郭老師上的《春雨的色彩》這節課,我來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從教學目標來看
1.郭老師的目標定位不是特別準,把理解散文詩的內容,知道春雨對萬物生長的.作用作為重點,個別幼兒都說了樹木生長需要春雨,但很多幼兒卻不是特別明白,。知識目標是讓孩子大膽嘗你們試創編“春雨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在什么上”,像這句話的創編孩子的回應也不是特別的積極。
2.所選教材對中班幼兒有點難。
二、從教學方法來看
1.郭老師通過語言的有效引導、啟發提問、傾聽、觀察、表演等形式,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散文詩先從激趣引題,再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春雨對萬物的生長作用,到完整欣賞散文詩,大膽表演小鳥對話,體驗散文詩表達的情景,再進行仿編,教學內容進行有層次、有梯度,體現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規律。老師的提問以開放性問題為主,比如說“你覺得春雨是什么顏色的,誰知道萬紫千紅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你聽了這首詩,有什么感覺呢?”
2.課件和音效的制作很用心,但聲音效果有點響和亂,和散文詩的優美意境不是特別相稱,如果能把音效制作的更柔美點就更好了,還有教師在第一次欣賞散文詩是最好能自己來朗誦,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發散性提問不夠,應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提問,像“請你說說植物和春雨是什么關系?”這種問題就有點太難了。在表演環節覺得還不夠到位,最好能創設“情境讓孩子來表演。
三、從教學效果來看
郭老師的課堂語言富有激勵性,在幼兒回答后,能及時給予一定的鼓勵,幼兒從玩中學,教師很好地體現了主導作用,孩子們也學得非常地開心。
色彩評課稿 10
2月25日,我們語文組的何潔和王盼盼兩位老師在2月23日下午接到通知要同課異構《春雨的色彩》,兩位老師欣然接受。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兩位老師還是竭盡所能,精心準備,給我們展示了兩節風格迥異的同課異構課,從課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老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何老師語言流暢,親和力強,與小朋友交流得非常愉快;王老師一筆漂亮的粉筆字令人嘆服。
盡管兩位老師風采各異,各有千秋,但由于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課堂上還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在這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何老師課一開始,就用謎語引入課題,非常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但引入后問了一個問題:春天的雨叫什么雨?得到學生的回答“春雨”后,就趕緊圍繞課題詢問了“春雨的顏色”,這里指向性太明顯了,以至于學生都把課文中的答案說了出來。其實這里教師可以有前一個問題拓展進行詞語積累:那么夏天的雨叫什么?秋天呢?冬天呢?幫助學生一點一滴地豐富詞匯。
隨后何老師就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反饋時把課文所有的認讀字都展示在了課件中,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齊讀,方法很多,但由于識字量太大,學生雖然當時會了,但進入課文后,就又生疏了,所以像這樣集中識字在一年級,我們不提倡,識字需要有環境,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就算要識字,也要有規律地進行。比如這一課,前鼻音的字比較多,這節我就只認前鼻音的,這樣學起來扎實,學生的任務也明顯減輕,學起來也能輕松些。
這節課,何老師帶領學生幾次讀文中小鳥的對話,教師的意圖是有感情地讀,但由于前期鋪墊工作做得不夠,所以學生在還沒有讀順的前提下,要跨到有感情朗讀,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
而王老師的識字教學則與何老師截然相反,她全部采用分散識字,一邊識字,一邊進行詞語拓展,詞語學得扎實有效,但由于至始至終采用分散識字,課堂的教學流程就顯得不流暢,有點拖沓。
另外王老師由于第一次與鎮校小朋友接觸,孩子們與她比較陌生,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調動孩子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呢,這就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可以準備一些小紅花,也可以找一些動畫片中的人名來激勵他,如學生問題回答地出色,教師就表揚他:你真是聰明的喜羊羊。而整節課下來,學生一直不肯舉手,連讀課文之類的事情也無人問津,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悶。
這節課的一個亮點是課文新授結束后的一個片段拓展,讓學生溫故知新,可見這節課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動足了腦筋。
色彩評課稿 11
語文課堂上,教師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夠靈活果斷的采取恰當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的預設和生成之間搭設一座平臺,使二者和諧統一,構建靈動的語文課堂。
這節課上王瑩老師無疑又是給我們做出了一次正確的示范。在這節課行將結束時,有一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這首詩歌中的‘給、教、賜、贈、加’幾個字為什么這樣排列,能否調換順序?”這個問題顯然是教師預設之外的一個問題,能發現這個問題的`學生也可以說對這首詩確實是進行了逐字逐句的閱讀,問題一經提出王老師并沒有因沒有事前設計而慌亂,而是十分從容地讓學生先由開始部分的兩個“給”對比“教、賜”,從獲得的難易程度來解釋,很快地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再讓學生從生命特征的角度予以分析,談自己的看法,步步為營,問題迎刃而解。同時,在這個意外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王老師讓學生從這幾個字談對詩歌情感的理解,通過教師的機智教學,巧解疑難,一箭雙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中,王瑩老師表現出了高度的教學機智,既調動了學生動腦筋的積極性,又保證了教學過程的正常進行。我想,語文老師們的“畫龍點睛”之筆,正是來自于他們深厚的語文教學功底,與他們平時課堂的日積月累密不可分。
縱觀這堂課,懸念迭生,高潮不斷。由于教師的巧設情境、深情并茂的朗誦,讓學生、聽課老師融入到了詩歌的意境之中;在課堂上,教師更是以她熟練地課堂駕馭能力,機智教學,巧解疑難,讓學生通過對詩歌字詞句的斟酌,學到了知識、理解了詩人的情感,并且掌握了學習現代詩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在時間的把握上,對于問題的設計能否更為完美,但瑕不掩瑜,我認為這堂現代詩歌教學課無疑是成功的。教師關注文本,關注學生,以情動人、以悟代講,真正地讓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時間里實現了教師的教學目標。
詩歌在我國有上千年的歷史。這堂課上,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走入到了詩歌的意境深處,度過了美好的一堂課。在這樣一堂散發著濃濃語文氣息的課堂上,我們可喜地看到,王瑩教師和學生共同分享到了學習詩歌的那份美好和快樂!
【色彩評課稿】相關文章:
春雨的色彩評課稿04-08
《春雨色彩》評課稿08-29
《春雨的色彩》評課稿11-13
《春雨色彩》評課稿5篇08-29
《春雨色彩》評課稿(5篇)08-29
色彩評課稿(通用13篇)11-16
《春雨的色彩》評課稿7篇12-03
《春雨的色彩》評課稿(7篇)12-03
春雨的色彩評課稿3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