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竿容易彎評課稿
《一根竹竿容易彎》是湘藝版實驗音樂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首合唱歌曲。該合唱曲是由同名湖南民歌改編而成,改編者采用了多種演唱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力,相應的也加大了歌曲演唱的難度。楊慶老師選擇這首合唱曲作為課堂教學競賽的內容,也是對教師自身的一種挑戰。教師在一個課時內完成整首歌曲的教學任務,指導學生能較好地表現歌曲,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楊老師采取了“化繁為簡”的教學策略,從容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這首歌曲的“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歌曲篇幅較長,歌曲共有50小節,是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材中篇幅相對較長的一首歌曲。二是歌曲采用了齊唱、二部合唱和輪唱等演唱形式。三是歌曲旋律具有湖南地方音樂的特色,且有些歌詞需用湖南方言演唱,準確地把握歌曲演唱風格對學生來講也有一定難度。楊老師在教學中是如何化“繁難”為“簡易”,展開教學的呢?
其一,對教材作了恰當處理,降低了歌曲學習難度。教學設計時,楊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歌曲整體情感表達的前提下,對部分樂句稍作處理,使其變得簡單。如,將合唱低聲部切分節奏進行了簡化,只在高聲部較容易唱的十一、十二小節演唱切分,其它則改成非切分的節奏,這樣學生就容易較準確地把握兩聲部合唱,還對歌曲中襯托式二聲部進行了簡化。同一首合唱歌曲,對于專業合唱隊、音樂基礎素養較好的班級和音樂基礎素養一般的班級而言,在學習難度上存在較大的差別,老師根據“學情”,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正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也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障。
其二,歌曲學習時“化整為零,逐步突破”。如果按常規的教學,先出示歌譜,介紹歌曲,學生的第一印象就會覺得這首歌曲難度較大,從而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楊老師獨具匠心,將歌曲分成了齊唱、襯托式二部合唱、二部輪唱等三個主體部分,逐層深入地展開教學。
歌曲齊唱部分的學習從介紹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彎》開始,采取“賞析”和“模唱”相結合的方式,學唱歌曲的主題。且特別強調湖南民歌特色音調的學唱,突出湖南民歌的演唱特點。如對“梭那一子郎當,郎當一子喲”、“猛虎喲落在平呀地喲”等旋律的細致體驗與表現,對“竹(zhóu)” 、“縷(lǒu)”等字方言咬字吐詞的把握,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時,對湖南民間音調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對其獨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演唱風格也有了相應的感受。齊唱部分的旋律同時為襯托式二部合唱的高聲部,也是二部輪唱的主題旋律,所以,對齊唱旋律的熟悉和演唱風格的把握,為后面教學展開做了很好的鋪墊。
襯托式的二部合唱的學習時,教師沒有提及“分聲部進行合唱”等專業術語,巧妙地創設了一個“為龍船隊加油”的情境,即:讓學生學唱兩句勞動號子式的旋律,和教師一起,為龍船隊加油。教師僅板書了低聲部旋律:60 30∣60 30∣60 05∣6 0∣30 10∣30 10∣10 05∣6 0∣,采用“視唱法”的方式學習,且將旋律學唱融入情境之中,對學生演唱的聲音提出了適當的要求,還采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等多種合作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情境,讓學生在不斷變化的演唱中體驗合唱的樂趣,感受歌曲的情感,表現“眾人合伙”主題。這種“生活經驗音樂化,音樂問題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指導學生的演唱,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歌曲的第三部分是由主題旋律組成的二部輪唱。通過前面兩部分的演唱,學生對主題旋律已很熟悉。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了二部輪唱在合唱表現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了解二部輪唱的藝術表現效果。同時強調了“輪唱”的演唱方法,如強調重音、穩住速度、控制音量、互相傾聽等,學生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不僅逐漸唱好了歌曲的輪唱部分,還充分地體會到了輪唱的表現效果與演唱技巧
另外,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了解歌曲的發展手法,教師對歌曲的創作技法作了簡要的分析,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參與歌曲表現。這樣,學生不僅明白了如何演唱好這首合唱歌曲,更重要的是從中領悟到了這種演唱的方式對表達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小學高年級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適當地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根竹竿容易彎評課稿】相關文章:
1.課賽評課稿
2.《跳高》評課稿
3.寒號鳥評課稿
4.班會課評課稿
6.灰雀評課稿
7.班會課評課稿5篇
8.司馬光評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