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評課稿
釣魚評課稿1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美術教育也在學校諸多課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它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周星期五下午,我校綜合學科老師們在一起觀摩了一堂由武漢水果湖小學的張紅老師教授的一堂美術錄像課——《釣魚》。
張老師的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觀點和想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張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帶著學生玩釣魚的游戲引出這節課的主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對話,游戲等教學手段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欣賞、游戲、討論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意。然后老師予以指導。體現了師生情感交流,師生的平等關系。
二、重視美術與生活的聯系
學生通過對主人公“魚”的分析和了解,讓他們認識到魚與其他動物不同的特征,然后老師展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教具,讓學生欣賞,討論和描述,說出這些魚分別是由那些材料做成,讓學生從小就形成環保意識。這就使教學生活化,保持生活中的文化情景。這就強調了教學要無非是從生活中來,最終回歸到生活中去。
三、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情感性是美術課的一個基本品質。教師在教學中身體力行,做學生的表率,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自己動手學做“魚”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工作有序,做事有條理,講衛生的好習慣。同時利用學生精心制作的“魚”一起來游戲,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我覺得這節課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改革,在課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將材料的知識與教法轉換成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釣魚評課稿2
今天有幸,能聆聽孫主任的《釣魚的啟示》,對于高年級語文課,本是毫無經驗的我懷著非常想要學習的心情去聽課,果然收獲頗豐。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聽課的感受。
在讀中感悟,分析作者的心情變化。在揣摩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然后聯系生活,教育學生做人。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遇到過類似的事情,當時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要求學生暢所欲言,師生共同走進課文,既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夠認識生活中的是非曲直。
朗讀是高年級語文課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朗讀每讀一遍要達到一個什么效果,作為老師孫主任把我的非常準確,根據學生理解情況,提出相應的不同層次的朗讀要求,學生由淺及深,逐步提高。強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增強朗讀的效果。老師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在情境的感染下更能顯現朗讀效果。
本課孫主任主要由四個大部分組成,即引入課題、詳解課文、提取道理、布置作業這四個部分來進行。我深刻的記得“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個中心思想,孫主任全程直擊主題,舉生活中的簡單明了的例子,來突出中心思想,不僅學生聽得懂,也更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聽課的過程我把自己當成學生,身臨其境,思路清晰,并且積極的思考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既是真實的體會又是心靈的洗禮,非常值得和有意義。
釣魚評課稿3
剛剛聽了朱**老師執教的《釣魚的啟示》,頗有幾分回味。教師能站在人生的高度、道德啟迪的角度去解讀課文,能夠從閱讀的本質規律入手、在大語文觀的引領下去思考教學,整堂課抓住了一情、一理,以讀帶講、以讀促思,情理交融、深入淺出,緊扣人物的情感變化,實現了心與心的交匯碰撞,上得真實、扎實。不僅是學生受到教育,我們也受益匪淺,是一次難忘的心靈之旅。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借事喻理”的文章,閱讀這類文章,我們要關注兩個重點:一是把握事件,二是領悟道理。那么這節課的教學,教師就非常睿智,恰恰就抓住了這個文體的'特點設計教學,通過“檢查預習,初知文意→再讀課文,走進不舍→追溯原因,理解不舍→遵守規則,體會父愛”這樣層次帶著學生一步步走進課文,展開思考。作為第一課時閱讀,朱老師很好的把握住語文閱讀的核心,就是學生的閱讀興趣。整堂課抓住一個“讀”字,以“情”為紐帶、以“讀”為突破口、品詞析句,激情悟理。并在讀文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策略激活文字,讓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有形的畫面,引發他們獨特的思考,層層剝繭,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逐步升華主旨。
朱老師在處理文本時,以詹姆斯的心理活動、情感線索為主線,讓學生找到“我”不舍放魚的句子,接著思考“我”為什么不舍放魚。嘗試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句子學習,深刻感受“我”釣到大魚的興奮,被迫放掉大魚的心痛和無奈,特別是朱老師設計了“追溯原因,理解不舍”這一環節,從而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故事到理性,從感性到理性,層層上升,為下節課真正理解作者通過釣魚所獲得的啟示打下堅實情感基礎。另外,朱老師又抓住父親的態度,推想父親心理,想讓學生通過父親的心里猶豫到最后的堅定的語氣,這一過程的了解,加深學生的認識,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必須遵守規則。
總言而之,這次活動受益匪淺,是一次難忘的心靈之旅、收獲之旅!
釣魚評課稿4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文質兼美,蘊含著很深人文道德的文章,而且很深奧?墒锹犃酥炖蠋煹恼n,我受益匪淺;厥渍谜n,我想從以下方面談談我的收獲。
一、字詞教學扎實有效,形式多樣。
如在教學“誘惑”時,這個詞比較抽象,朱老師化抽象為具體,把詞語放在課文中去理解,文中鱸魚就是最大的誘惑。再如教學“哀”時,朱老師利用形近字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對比中加深印象。
二、抓心理變化,感悟人物情感。
本課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雖然寫的是一件小事,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卻不是一下子就能體會到的。朱老師在處理文本時,以“我”的心理活動、情感線索為主線,寬松的談話貫穿課堂,讓學生從兩方面來談,“放”與“不放”找理由。嘗試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學習,深刻感受“我”釣到大魚興奮、被迫放掉大魚的心痛和無奈,從而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故事到理論,從感性到理性,層層上升,真正地理解到作者通過釣魚所獲得的啟示。
三、抓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悟理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使學生領會到語言文字的美妙,體會到作者的感受,那就會使他們對語言文字產生興趣,萌發朗讀的情感。在體會“我”放掉大魚的情感時,朱老師讓學生反復朗讀“我”說的話,如:“可是再也不能釣到這么大的魚了!”一邊讀,一邊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內心的不舍以及不舍的原因。然后朱老師又提出相應的更高層次的朗讀要求,由淺及深,一步步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共鳴,加深內化。朱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反復地、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四、讀中理解,讀中生情,讀中感悟,讀中也在積累內化語言。
朱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反復地、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讀中體驗“我”和“父親”的心情的變化,走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領悟“父親”告誡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縱觀整節課,這是非常吸引人的人文課堂,在學生的朗朗讀書聲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已經跟著朱老師走進文本,體味語文的味道。人文的課堂即是美的課堂!
【釣魚評課稿】相關文章:
釣魚的啟示評課稿12-28
釣魚的啟示評課稿3篇12-28
排球課評課稿01-02
通分評課稿01-05
月相評課稿01-02
雨后評課稿12-31
左右評課稿12-30
立定跳遠評課稿01-05
研究透鏡評課稿01-03
退位減評課稿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