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范文(通用5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講話稿,講話稿可以起到指引或總結會議,傳達貫徹上級精神等作用。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講話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范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1
各位長輩、各位宗親、各位嘉賓:
在這陽光明媚、萬物爭輝、充滿希望的季節里,我們滿懷喜悅迎來了前池池氏大宗祠落成的隆重慶典活動。這是我們池氏宗族的一大喜事。我們身為池氏宗族的一員,無不歡欣鼓舞。在此,我謹代表大日建新村全體池氏宗親,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對在建祠工作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宗親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此時此刻,我們自然要追根溯源,緬懷列祖列宗。我們池氏源于春秋時蠃姓,是名副其實的炎黃子孫。幾千年來,池氏祖先篳路藍縷,開基創業,在中華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曲光輝燦爛的篇章,涌現出了一位位光耀四海的仁人志士、名流大家。我們身為池氏的后代,理應弘揚祖宗的良好品德,繼承祖宗的未竟事業,發奮圖強,光宗耀祖。
此時此刻,我們面對著氣勢恢弘,肅穆莊嚴,古樸典雅,工藝精湛的池氏大宗祠,心里充滿了無比的興奮和自豪。大宗祠的建成,預示著池氏宗族的興旺發達,更是為地方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文化景觀。池氏大宗祠的落成,使我們感悟到了眾志成城的古訓,也感受到了合族團結的力量。
各位宗親、各位嘉賓、各位朋友,看我宗祠,氣宇軒昂,巍峨屹立;想我池氏,瓜瓞綿延,英才輩出。讓我們在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大好形勢下,攜手并肩,同舟共濟,與時代同進步,與國運共昌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迎接池氏宗族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2
各位來賓、各位嘉賓、各位宗親:
你們好!首先讓我代表修祠理事會全體同仁和古田鎮三千多宗親,向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賴氏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的全體代表,向來自省內外各縣市參加這次修祠竣工慶典和傳統的祖墳祭掃活動的宗親,表示熱烈歡迎和崇高的敬意。追思標公嗣孫,十一世祖五郎公與誥命一品夫人羅太夫人育下十二世祖兄弟九人,有“九龍”之美譽。排行第二之七郎公遺下居古田之仲旻,仲慶、均智、均義四房嗣孫,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1年)買就祠基一所,契銀壹仟兩,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秋動工建祠堂,歷時三年,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冬竣工,次年四月二十二日午時升神主。堂名致愛,坐南向北,未山兼丁,溯祀入閩始祖標公之神主。歷經二百多個春秋,風風雨雨,時局變遷,年久失修,月池被毀,石獅被盜,石鼓被埋,十數柱華表蕩然無存,雖整體構架尚存,但外表已遭破壞。
去年七月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賴氏委員會籌備會召開后,古田賴氏子孫對修復祖祠便有了一種緊迫感。祖祠的修復,有其特定的宗史意義和價值。它建于清朝鼎盛時期的乾隆年間,歷史悠久,古樸典雅,體現出清朝初期建筑藝術和客家文化流俗,成為附近宗祠和書院建設的先聲和楷模。當時造價達一千三百余兩銀元,有千金屋之美稱。祖祠供奉大唐入閩始祖標公為最高神主,是標公遺后,散居海內外裔孫頂禮膜拜之殿堂。在古田鎮上塘、下塘、文山下三村宗族有識之士及各地宗親的建議下,決定重修祖祠,恢復原貌,振奮族風,繼承傳統,加深各地宗親之間的情誼。去年冬,優秀民營企業家賴永興、賴宗明各人率先捐資五萬元,賴汝謙捐資壹萬元,作為宗祠修繕工程的啟動資金。隨后組建了修祠委員會理事會,于20xx年12月22日,在祖祠的坪前舉行了開工典禮,歷經八個多月于今天,20xx年8月28日(農歷八月初一)竣工,舉行竣工慶典和祖祠公祭活動。除十數柱華表未能重新豎立,月池較小外,其余基本恢復原貌。在大門頂上塑有九龍,以比喻十二世祖九兄弟之化身。在這次修祠過程中得到省內外,如永定、適中、長汀、晉江、臺灣等宗親的大力支持和信任;得到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賴氏委員會籌備會,特別是賴森生宗長的大力支持;得到古田其他姓氏同胞的大力支持;也得到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還先后派員到江西瑞金和省內的羅源縣以及漳洲市、晉江市、泉州市、寧德市等縣市進行交流,并向海內外宗親發去倡議書、函件、簡訊等,得到宗親們的熱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尤其在晉江市賴厝村,宗親們尊祖敬宗的精神,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
羅源縣黃土村的慶雄宗長得知修祠后,即電匯人民幣壹萬元,以表心意,令人感動。希望宗親們今后一如繼往,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在修祠活動中,經歷8個余月,從冬天到夏秋,從嚴寒到酷暑,修祠委員會理事會的成員和顧問們團結一致,任勞任怨,不怕艱苦,不拿一分錢報酬,精心策劃,精心施工,嚴密組織,分工負責。在資金運用方面,互相制約,嚴格審查,按規批付,注意節約,不亂花一分錢。這種公而不私的精神感人至極。修祠已完畢,事業需繼續。打算成立管委會,繼續籌措資金,以錢生息,用之于宗祠日常管理,宗親到訪接待或接濟,祭掃祖墓補貼,標公陵園籌建等。
標公字允,乃叔潁公開辟賴國之后,及其重要的支脈之一的世宗,扶佐唐朝,集軍事家、政治家于一身。他一生戎馬倥傯,馳騁沙場,西征外夷,南剿亂寇,從天山之麓,到甘肅走廊,跨黃河,越長江,攀武夷,達閩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屢建奇功,欽錫錦衣之尊加封直殿將軍,世襲十一世。有贊詩七律一首將軍奉旨掛征戎,征戰頻繁屢建功。西出嘉峪驅韃虜,南達閩汀鎮頑兇。萬馬疾馳敵陣內,千里決勝帷幄中。世襲勛爵十一代,入閩始祖乃標公。公晚年卸甲從政,鎮守閩汀,屯田墾荒,興學興商,以德治政,仁政于民,百姓安居樂業,有“周公復生”之美譽。有贊詩七絕一首披袍卸甲去征戎,扶植農商社稷豐。布德興文居業樂,撫民仁政若周公。標公在唐朝為官時,為保衛邊疆,抵御外敵,為鞏固政權,平叛戡亂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當為后代子孫之楷模。自公入閩始,厥后孫枝繁盛,傳四十余代,歷千年之久。除居古田外,遷國內閩、浙、贛、粵、蘇、川、湘、鄂、豫、桂諸省,移海外及亞、歐、美、澳、非諸洲。傳承中華之文明,弘揚客家之文化,增輝世界之遺產,傳播宗族之美德。散居華廈大地,遍布世界諸國之各地宗親,不乏有經濟、軍事、政治家,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家,文學、藝術、教育家,工商、企業、管理專家,他們在各自領域卓有成效,在人類文明史中作出過和正在作出巨大的貢獻。我們認為,在海內外宗親的大力支持下,有錢出錢,有智獻智,我們有必要也一定能建設一座規模宏大,設施齊全,內容充實的標公陵園,供旅游者游覽,族人瞻仰。現因年代久遠,滄海桑田,部分墳塋已有變遷,其中文物,多有失散,標公,一官公,嵩郎公祖孫三代和四郎公四位世祖墓塋原在坪埔,因國家建設需要被征用而遷移,墓碑暫存于賴氏宗祠左廂房文物陳列室內。我們盼望在各地宗親的支持下,早日建成標公陵園,以便選擇園內吉地予以升座,供族人溯思、憑吊。
承先人之偉業,啟后世之鴻圖,激勵宗親后代為民族之繁榮而努力,為國家之強盛而奮斗。在古田興建標公陵園,順理成章,意義特別重大。各位嘉賓,各位宗親,在這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的時代,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為早日建成標公陵園而奮斗。我的話說完了,謝謝大家!
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們:
大家好!
春和景明,生機盎然,我們村諸姓家族擇良辰吉日在這里隆重舉行“祠堂”落成典禮暨請祖祭祖儀式,在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謹代表全村各姓宗族,向前來參加祠堂落成慶典的各級領導、村里各姓的代表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熱烈歡迎!特別感謝很多在外闖蕩的各姓宗親能在百忙之中專程趕回來參加這一盛會,更感謝各位父老鄉親對宗祠建設的大力支持。同時,還要向那些因路途遙遠或公務繁忙無法趕到的族人真誠地說一聲:家鄉隨時歡迎你們的到來!
俗語說: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祖,追本溯源,乃為人本分。古語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慎重保持晚節,時時緬懷先人,民風自會淳樸敦厚。祠堂就是我們拜祭祖宗、追念先人的地方。這里可以安放我們先人的英靈,可以寄托我們對先人的哀思,同時也是聯系我們宗族血緣的紐帶,對我們民風的教化,宗族的團結有著積極的意義。籌建祠堂,是我們村各姓宗族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天終于實現了!
在宗祠的建設過程中,理事者不負眾望,聯絡宗親,制定方案,籌措資金,督促建造,心勞力;理財者凡事具細,精心打點,錢盡其用。智者盡其心,藝者盡其才,勞者盡其力,一磚一瓦都凝聚著各姓宗親對先祖圣德的深情。但這只是我們的初期工程,我們還有很多的建筑項目,還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熱誠奉獻。為了我們先人的英靈,為了我們的宗親的繁榮,懇請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幾萬、幾千不嫌多,幾百、幾十不嫌少,各隨心愿,各盡其能。更希望大家能出謀劃策,共同參與,這本就是我們自家的事情。
另外,我還想說:我們在建設好宗祠的同時,更有理由、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利用好宗祠。今天的落成慶典,也是一個動員大會。希望大家在使用的時候注意三點:
第一,要把宗祠建成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莊嚴場所。祭拜先祖,是宗祠的基本用途;慎終追遠,是指慎重地辦理喪事,虔誠地祭祀祖先。
第二,要把宗祠建成孝親敬親、和睦鄉鄰的和諧場所。就是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進而發展到宗族和睦,貧富相助、患難相幫、仇怨相忘、孝慈相仿,加強宗族凝聚力。
第三,要把宗祠建成教化子弟、培育美德的文化場所。要體現出時代特色、地方特色和宗族特色,充分發揮精神激勵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文化熏陶功能。要設立陳列館,增強藝術性,還可以辦書院,讀祖訓,采取這些辦法,來感化族人、教育族人、引導族人,使我們全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各位鄉親、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愿我們各族宗親人丁興旺,英才輩出,念祖念宗念先賢,同脈同心同發奮,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上告慰先祖,下垂范子孫!
謝謝大家!
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4
尊敬的廣西總會仁山會長、各位領導、各位宗親、各位朋友:
太家上午好!
仲冬十月,天高氣爽。正值二零一六年新春之際,迎來了廣西融水縣潘氏宗祠重修落成隆重慶典活動。承蒙盛邀,我荔浦潘氏一行三十人有幸參加,非常高興。在此,我代表荔浦潘氏會及荔浦一萬貳千多潘氏宗親對本次慶典活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借此機會向參加本次慶典活動的各位宗親、朋友表示最誠摯的問候!
各位宗親,融水潘氏宗祠重修落成,是融水潘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整個潘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大盛事。偉人毛澤東說過:祖宗不孝,何談愛國!胡錦濤在上海圖書館考察時,對圖書館工作人員說,我家安微績溪的宗祠可大呢,大家有機會可去走走看看。再有潘鎮球宗長介紹,己故蔣氏兩代總統對家族宗譜、宗祠極為重視,尤其蔣經國先生,其父去世后,他常到慈湖伴靈,在父親面前默立,檢討得失,捫心自問:怎樣才能對得起列祖列宗、蔣氏子孫?怎樣才不愧為綿延永盛的炎黃子孫呢?于是耿耿精誠,思親情切、惠澤億民,毅然決定開放大陸探親,使隔海相望兩岸同胞重溫親情之夢!之后于老家浙江修建宗祠。可見,宗祠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個相當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后人對自己祖先的敬重。是給后人修心、立志、成人、教育的一個良好傳承場所。
通過祭祀祖先、敬祖教悌,利用姓氏血緣關系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系起來,形成內部的同心力和凝聚力,激勵后一代奮發向上樹立遠大志向。對構建和諧社會、為海內外宗親尋根問祖、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興建重修宗祠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宏偉偉業!
各位宗親,美不美,江中水,親不親,一家人!我們同是潘氏后裔,一情相脈。心上都有肩負傳承潘氏優良傳統及振興潘族的歷史使命。最后,我代表荔浦潘氏會為本次慶典活動送上四個字,(賀匾內容):繼往開來,即繼承潘氏優良傳統,開創家族美好未來!
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5
各位嘉賓、各位長輩,各位宗親、朋友們:
大家好!
鑼鼓喧天,鞭爆齊鳴。今天是20xx年1月9日,是一年中較為寒冷的隆冬時節,但這里氣氛卻如同春風撲面,春意盎然。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相聚在大嶺頭村,隆重舉行大嶺頭村利氏宗祠落成典禮,這是我村利氏子孫千載難逢、盼望已久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謹代表宗祠理事會全體成員向宗祠的落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所有參加這次典禮的四方來賓、朋友和宗親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向關心、支持宗祠建設工作的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宗親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宗祠建設付出辛勤汗水的人們表示最誠摯的問候!
大嶺頭村利氏宗祠重修工程,總耗資近百萬元,從奠基到竣工歷時不到一年,由理事會策劃,村中父老、村兩委會及村小組長配合,得于順利完工,其周邊環境也被修葺一新,古香古色和現代氣息兼備,并賦予了祠堂文化新的內涵,形成了以之為凝聚力的村民文化中心和老人活動中心,成為緬懷祖德、追念宗功、傳承文明、弘揚正氣、構建和諧社會、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陣地,順乎民心,合乎民意,善莫大焉!
飲水思源,我們修建宗祠就是為了尋根問祖,光前裕后。慎終追遠,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資料表明:我們的祖先在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從南雄珠璣巷遷到東莞開基,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了。明朝初年,云野公從東莞大瀝遷往博羅岑坑,看到此處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杰地靈,是塊寶地,就扎根于此,也有近600年歷史。明末清初,旭秀公從岑坑移居大嶺頭,并世代生息繁衍至今,歷經近400年。沒有先祖的睿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康,因此,我們不能忘記根本,不能忘記祖宗的恩德。
大嶺頭利氏宗祠的落成,不但長了我們利氏家族的志氣,重振利家的雄風,讓我們的后代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場所,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而且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聚族議事、宗倫敘親、交流信息的平臺,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了一份豐厚的遺產。重建宗祠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盛事之舉。
各位來賓,各位宗親,各位朋友,大嶺頭村利氏宗祠,是我們利氏家族的共同財富,更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小家一樣,愛護宗祠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讓我們在祖宗恩澤的蔭庇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厲,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祝愿我們利氏家族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祝愿所有來賓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謝謝大家!
【2021在宗祠落成典禮上的講話稿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在綜治會議上的講話稿11-22
教師在會議上的講話稿06-24
司儀在婚禮上的講話稿01-06
女兒在婚禮上講話稿12-30
在秋季開學會議上的講話稿11-16
團委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稿12-27
在計算機部教師會議上的講話稿范文12-17
父親在女兒婚禮上講話稿01-05
教師會議上的講話稿范文(通用6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