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1
對于三角形的特性這樣一節知識點繁多的課,徐老師通過精心設計,把各個知識點巧妙地串連起來,使教學能有序、高效地展開。回顧全課,覺得以下幾點值得稱道。
1、注重教材,揭示概念
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徐老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發揮教科書對概念敘述的規范作用,遵循概念教學的規律,及時地把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與教科書中的規范表述相對照,從而形成新的正確概念。學生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很容易給三角形定義為“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的圖形”,而這個定義是不嚴密的,這就要發揮教科書的解釋、指導、示范作用。通過兩讀教材相關句段,并咬文嚼字,使學生體會到概念的確定性和嚴密性。
2、注重實踐,經歷過程
數學從生活中來,又應用于生活。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就在于它具有穩定性。為使學生親身感受三角形穩定性這一特性,徐老師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結論。而是先讓學生拉四邊形(學具),設法加固,猜想原因,再拉三角形(學具),讓學生經歷“問題——猜想——驗證”的知識形成過程,做到“以思考指導實踐,實踐驗證思考”的科學態度。學生從探索實踐中得到的不僅是知識,更有思考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落實“雙基”,適當拓展
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適當延伸拓展是這節的'課的又一亮點。學生明確了底和高是對應存在的,有三條底邊,就會有三條高。通過畫一畫,就會發現三條高相交于一點,而且不論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無一例外。這種“三高交一點”的奇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也使體會到了數學知識是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教學,在落實“雙基”的同時,適當拓展知識,只要適時適度,是有利而無弊的。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2
一、 亮點
1、注重從生活中的素材創設情境。莊老師在教學中,搜集了自行車、房屋、電線桿等素材,讓學生對于三角形有初步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通過出示三組圖形,讓學生進行判斷,哪組是三角形,學生都能較好地進行判斷。
2、注重動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教學中,莊老師首先讓學生用三根同樣長的小棒進行拼擺,再用四根小棒同樣長的小棒拼擺,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三根同樣長的`小棒,只能擺出一種三角形,而用四根小棒可以擺出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兩種,從而說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征,這對于學生的深層次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議
1、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不是特別深刻,還應圍繞三角形概念的特點:一是三條線段;二是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個端點相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初步感知三角形后,讓學生畫一畫三角形,從而知道三角形不僅有三條線段、三個角、三個頂點,而且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也就是每相鄰兩個端點相連。然后通過出示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具體判斷哪個圖形是三角形,為什么,從而明確三角形的概念。這樣,對于鞏固加深三角形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畫三角形的高的方法。如何畫三角形的高,具體畫法是:把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與三角形的一條底重合,另一條直角邊與三角形的一個頂點重合,然后沿著三角形的頂點向底邊畫一條垂直線段,頂點與垂足之間的距離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3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數學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本節課中,我精心設計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在活動中產生深刻的體驗,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這節課知識點多,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底和高的概念、各部分名稱,還有三角形的重要特性: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課題看,特性無疑是重點。而底和高的概念、及高的作法是難點。勢必會耽誤大量時間。如何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復習鋪墊、交流探究、實踐應用的模式來教學。
一、聯系生活,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合理運用遷移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離不開生活。教材的編寫意圖是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來認識三角形。丁老師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先讓學生說生活中自己見到的三角形,再讓學生從主題圖上尋找三角形,使學生獲得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圖上的三角形請到黑板上,這樣從直觀到抽象的展示知識的來源,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二、給學生探究時間,在操作中體驗、感悟
新課程倡導操作、體驗的學習方式,重在讓學生親歷體驗與探究。本節課教師讓學生觀察教師示范畫高,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試畫中感知三角形的特點,在畫中探究三角形高的特征,并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延伸,明確直角三角形高的特點。
在研究三角形穩定性這一環節中,教師拿實物去演示,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并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討論交流,探索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以外在的動,促進了思維內在的動,使認知更為完善,促進了學生知識的主動建構,對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應該是有好處的。
三、信息技術手段的合理運用
我覺得在本節課的幾個教學環節中,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很好。比如在三角形高的一環中,教師黑板上已經做了畫高的示范,學生也基本明白高的畫法后,教師又用課件演示并輔助語言講述了一遍三角形高的畫法,我覺得這是在重復講課的內容,沒有起到必要的作用。如果此環節教師能讓學生根據觀察,自己總結高的畫法,那么這個教學重點就會真正的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思維,高的概念也就會真正的建立在孩子頭腦中。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4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學生通過第一學段以及四年級上冊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呂老師和王老師的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兩位老師都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合理運用遷移,采取了創造性的教材處理,讓我受益匪淺。
呂老師在探索三角形的定義一環節,通過畫三角形,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活動中讓學生直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進而借助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條件引導學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重點討論理解“三條線段”、“圍成”突破難點。從直觀到抽象,經歷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
在認識三角形的高一環節兩位老師都能夠從生活情境(選擇長頸鹿的家)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出示三幅圖,先讓學生直觀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對后兩幅圖進行辨析,讓學生對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并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充分的鋪墊。
在總結三角形高的畫法上王老師通過“比,平移,畫,標”簡短的概括再加上老師和課件的示范更容易讓學生熟練掌握。但呂老師講解不同類型三角形高的位置各不相同,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三角形高這一難點。
在認識三角形“具有不穩定性”這一特性時兩位老師都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親歷數學探究活動中,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學會應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發現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樂趣。
以上這些都是我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我要把上述亮點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使自己的課堂更加民主更加生動有趣。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5
三角形的特性這一單元的內容知識點多、零散,許老師執教的這節復習課既全面整理和復習了知識,又教給了學生復習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視知識的融會貫通,引導學生學會梳理知識的方法。
首先,許老師讓學生整體回顧本單元的內容,如三角形的意義、特性、分類、三角形的內角和等知識,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這樣利于學生抓住主干、主要知識,然后再由主干到枝節,脈絡清晰有條理,利于學生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將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網絡。
其次,許老師按照主干知識分步驟進行復習。在教學中,教師僅僅抓住知識的重點、難點和易混點進行講解。如:三角形的意義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凸顯出“圍成”的重要性;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特別是錯例的對比和分析,指出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關系;多邊形的內角和的公式、三角形按邊和角的分類情況等知識。通過這樣復習,學生對于前面所學知識在教師的引領下能夠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能夠清除知識中的盲點。此外,許老師還非常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既學知識,又學方法。
最后,教師針對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進行了練習,形式多樣,由易到難,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很好地達成了復習目標,做到了查缺補漏、進一步內化知識,從而形成更高層次的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6
近期執教的《三角形的特性》,是四年級孩子已經對三角形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我用七巧板拼成的圖案引入,激發學生興趣,再由七巧板里三角形最多,進入本課的學習。
開始判斷圖形是不是三角形的時候,由于我沒有把“準備,出示,收”這幾個口令說好,所以孩子們有點亂。動手畫三角形還是不錯的',我在巡視的時候發現,孩子們畫的都不錯,小組交流過程中也有組員提意見,比如角畫的不是尖的而是圓的,要求改正,表現很好。
總結三角形概念時候,有一個孩子說的比教材定義還要好,提到了“封閉圖形”,用字母表示三個頂點時,由于我預設不足,沒有想到會有孩子用數字1、2、3來表示,可能是之前強調大寫字母的要求不夠精準,但是也不能說孩子錯,對她進行肯定以后又叫其他孩子回答。
在探究三角形穩定性的活動中,孩子們用時最長,牙簽在紙上會滾動,而且牙簽長度的誤差難以避免,導致拼擺效果一般,但是后面拉一拉的活動,孩子充分感知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易變形性。而且給四邊形加一根小棒讓其穩定,更驗證了這個結論。后面的習題很順利,孩子們說話也很完整。認識三角形的高和畫高時候,我比較倉促,對于高和底的定義介紹的不夠清晰,導致孩子在做習題時候并不流暢,需要我在以后多加注意。還有高的畫法的規范性,也需要格外強調。
總的來說,孩子們和我配合的不錯,如果我能應變能力和說話要求方面多加注意,相信孩子們會表現的更好。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7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學習線段、角、平行線、垂線知識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三角形在平面圖形中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來推導有關的性質,所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是很重要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還可以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了良好基礎。但學生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并說出它的各部分名稱。由于三角形的高只能從頂點來畫,所以正確畫出已知底邊上的高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但是學生可以將畫平行四邊形、梯形高的經驗和四年級學習的過點畫已知直線垂線的經驗都遷移過來,降低畫高難度。基于以上分析,我在設計這節課時侯,力求用足用活本課教學內容,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喚起舊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體會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畫三角形、說畫法、辨析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圍成”的含義,概括三角形的含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說、指、寫三角形各部分名稱的活動中,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4、通過自已閱讀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識,在動手操作嘗試畫高、辨析交流、學生嘗試的過程中,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學會畫三角形的高。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8
三角形的特性是本單元的起始課,也是公開課經常選的課。一般的起始課前后練習不是很大,但是這節課前后練習還是蠻大的,尤其是三角形的高,和四年級上冊學習的垂線以及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關系比較密切。在講新課之前,我已經布置了學生復習四上這部分的內容。
一、透徹理解三角形的定義和特征
對于三角形的`定義我是先讓學生看一看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后在紙上畫一畫三角形,隨后又讓學生在黑板上擺一擺三角形,通過這幾種活動讓學生理解三角形的定義,進而做判斷題來進一步鞏固三角形的定義,學生掌握的還是非常好的。對于三角形有三個頂點、三條邊和三個角,比較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掌握。這雖然是本節課的重點,但不是難點。
二、調動多種感官理解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是本節課的難點,我是這樣突破的,先是通過猜一猜小松鼠和長頸鹿分別應該住什么樣的房子,讓學生初步感知長頸鹿高所以要住高的房子,小松鼠矮所以要住矮的房子;然后讓學生指一指長頸鹿的房子有多高,小松鼠的房子有多高,讓學生再一次形象的感受三角形的高在哪里;隨后讓學生指出老師畫的哪一條是高,進一步知道高其實就是一條垂直線段的長度;最后讓學生試一試畫出三角形的高,大部分學生都畫對了,說明學生理解了才會畫。這樣我就突破了本節課的一個難點。
三、設計游戲讓學生理解體會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特性算是比較好理解的內容,但是如果生硬的告訴學生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學生記住的是結論,但是不能感受、體會和理解。用自己做的三角形教具,我讓學生通過拉教具比一比力氣,學生印象深刻了,徹底的感受了,理解了,比老師說一百遍都管用。
總之,一節課下來,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新授內容也正好講完,但是由于內容較多,并且比較抽象,對于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每三條高沒有時間講的很詳細,可能個別學生可能還理解的不是很好,尤其是鈍角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9
上周我聽了龔老師講的《三角形特性》這一課,收獲很多,對我的啟發也很大,課后我認真回想了整個教學過程,主要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我的思考,找出了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找出了值得改進的地方。
整節課的閃光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生活中引入,感受數學之美。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運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學中要建立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不能讓數學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脫軌,龔老師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她處處聯系生活進行教學活動,比如導課時展示的圖片都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有西瓜,流動紅旗,風箏;還有再講三角形穩定性的時候,舉了自行車,衣架,籃筐支架等等常見的事物。整節課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
2、在觀察中探索,切身感受。
學習活動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經歷,去實踐。孩子或許會相信你告訴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經歷的事,這就是一種“體驗”。三角形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穩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礎之上探究出來的,有必要讓學生經歷特性得出的全過程。所以龔老師很有智慧,有發掘身邊能夠用的教具的潛能,因為條件有限,沒有專門的教具,她就用三角形的日歷和平行四邊形的榮譽證書,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還知道了它的應用,除此之外,還讓學生了解了三角形穩定性相反的是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使得課堂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和課標知識,還有新知的滲透和拓展,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智力都得到充分發展。這樣的課堂是一種藝術。
3、注重基礎知識和細節,重難點突出。
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她采用了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獲得新知的方法,首先通過引導學生自己畫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認識三解形的各部分名稱。通過出示圖形,判斷哪些是三角形,抓住“三條線段”、“圍成”這些關鍵詞,從而進一步學習鞏固三角形的概念。這一教學環節,通過直觀感受讓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掌握知識比較牢固。在教學本課的重、難點畫三角形的高時,通過讓學生看教師演示,用問題引導學生認識高和底及一條底邊上的高的畫法。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 篇10
為了更好地探究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突破重難點的研究,本節課屬于第二次改進課堂,采用ppt輔助教學工具,配合使用黑板和教具,看看在這種教學環境下重難點的突破情況怎么樣。
本節課依然主要學習三角形的定義、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三角形的底和高,根據教學目標我設置本課的教學重點還是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性,難點是畫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本節課我精心設計了ppt課件,在課的開始先利用ppt展示古埃及金字塔和現代吊橋,讓學生感受古代文明和現代氣息的氛圍中開始愉快的學習,然后出示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的圖片,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三角形來源于現實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盡量創造合理的情境讓他們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處產生體驗,從而來掌握知識。本節課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讓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參與學習,如通過讓學生畫三角形,讓學生感受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
(2)學生自主探究和課件動畫演示相結合,因為不管是三角形的定義還是三角形的高,我都讓學生先自己嘗試、探究進行歸納,然后根據動畫演示,進行理解和概括。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教學三角形的高應有現場的演示和互動,利用三角板的直角邊來畫三角形的高,如果能讓學生操作演示,教師和全體學生一起指導訂正,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如果單純讓學生看動畫演示來學習三角形的高,學生必然不能深刻體會到高的定義,從而理解高和底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很難關注到所有同學的學情,并且在后來學生自己畫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在使用ppt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不夠,學生的注意力后面還是有點分散,不能完全吸引學生,課堂效果一般,這些都需要在后面的教學中注意和加強。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精選20篇)01-09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范文(通用14篇)07-11
酶的特性與實驗探究評課稿06-04
物理評課稿:《聲音的特性》(通用5篇)09-27
四年級《三角形特性》評課稿(精選8篇)03-07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稿05-30
三角形面積評課稿09-28
《三角形面積》評課稿08-30
《三角形的面積》評課稿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