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的評課稿設計
周三,這個每周工作室中最重要的日子里,我們又坐在一起,聽了胡瀟文老師和葉愛青老師為大家帶來的精彩課堂。當然課后王老師的精彩評課更讓我們受益匪淺。每周能這樣實踐和聆聽,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在這樣的熏陶和磨礪下,對語文、對課堂、對自我發展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今天,胡瀟文老師上的是《地震中的父與子》。第一次聽胡老師的課,感覺她語言干練而清晰,指導過程充分而有效,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愛OR信念
一般我們在拿到《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的時候,總是會把目光聚集在父愛這個點上。你看父親為了救兒子,不顧自己的身體,一直挖了38個小時,這樣的愛怎能不叫人感嘆。但是在阿曼達父親的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只是父愛嗎?其他那些父母身上難道沒有對孩子的愛嗎?你看,文中描繪的每一位父母面對這倒塌的廢墟,面對失去兒女的痛與阿曼達的父親是一樣的。但他們在痛哭流涕之后,最后都選擇了離開。而當別人都規勸著這位父親離開的時候,當挖了三十幾個小時還一無所獲的時候,是什么支撐著他呢?是信念,是那句“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話語。正是這句在父親心中堅定不移的話語讓他不停地挖啊挖,沒有想過放棄。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兒子也沒有想過要放棄,一直堅持到父親去救他。一堂好課,主旨的把握真的非常重要。這就像你看風景一樣,站得越高、望得越遠。在這堂課上,胡老師就是用“信念”這個主旨思想層層深入,步步挖掘,主線明晰、思路清楚地向我們展示著信念對這位父親的重要,對阿曼達的重要,對每一個人的`重要。
明確了文章的主旨,要上好課,必須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胡老師通過讓學生朗讀和體會重點詞句,比較其他父母與阿曼達父親的不同表現,從聽覺和視覺多角度感受父親的那種執著與堅持等方法,使整堂課顯得非常飽滿,更好地詮釋了“信念”這個核心概念。
要OR不要
在我們的課堂上,總是想著要讓學生進行一些語言文字的訓練,認為這樣才能讓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否則就會落入重感悟,輕練習的批判中。但是語文是一門感性的學科,當學生沉浸在語言之中,回到生命的源頭,去還原著、感受著、體會著時,情感與理性就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在今天的課堂上,還有幾處不明確的地方,經過王老師的點撥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與“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這兩句話理解之后,胡老師要學生用關聯詞把它們連起來。當時聽的感覺這個地方比較生硬,有一種只是為了練習而練習的嫌疑。王老師也認為“落入了機械的訓練之中,意義不大,建議刪除。”
在學習到“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句重點句的時候,胡老師是讓學生聽聲音感受并讀一讀,然后再找一找,哪些詞語也感受到了在這38小時中的艱辛,利用對重點詞的理解來加深對“信念”的理解。我覺得可以想象一下,當時在這樣的挖掘過程中,父親會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想象和還原的方法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王老師認為:“要填補這個時間的空白點,讓學生寫一寫當時父親身上的變化,把想象補進去,再全部否定,因為在這個時候,父親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對信念的最好詮釋。”
要還是不要,用或是不用,不是簡單地疊加,不是機械地操作。需要時就大膽地鋪陳,不要時就大膽地舍棄,“當要則要,當棄則棄”,因為每一個環節地設計和方法地使用,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和運用語言。
“詩意語文是感性的語文,詩意語文是生命的語文”。每一次地聆聽與思考總是為自己能走近她而欣喜,就讓自己懷揣著對詩意語文的追求,一路向前吧!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評課稿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評課稿01-05
數與形評課稿01-19
平移與旋轉評課稿01-14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01-14
變量與函數評課稿01-02
小河與青草評課稿12-30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評課稿01-09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評課稿2篇01-07
0的認識評課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