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富饒的西沙群島》聽課評課稿范文
近聽了林老師執教的一課感受很多。
一、教學思路清晰。
這節課中,我發現林老師的授課思路非常清晰。課文從海面寫到海底,又從海底寫到海灘再到海島,教師也緊緊抓住這條線,用這樣的順序來貫穿課堂教學,所以大大降低了學生在理解條理方面的難度,便于更好的壓縮課堂不必要的時間,使課堂授課井然有序,學生學起來也得心應手。
二、興趣培養到位。
學文重在興趣的培養。語文是屬于較為感性的學科,有些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東西往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在教學本節課時林老師很注重興趣的培養。如:威武的大龍蝦,不同形態的珊瑚,蠕動的海參……這些究竟是什么樣的,學生能說的清嗎?學生能有個具體的樣子嗎?沒有!“一千個讀者心目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語文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生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于是林老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來讀,來感受,來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形象感悟,教師就不需再多費唇舌!教學珊瑚時,既感知文本,又跳出文本,讓學生閱讀相關的文字材料,學生看著讀著新的材料,對珊瑚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學魚時,教師讓學生想想這么多的魚可用什么成語來概括,這樣借助文本語言,又及時補充新的成語,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當然領悟的關鍵還要有賴于興趣。培養學生對文本的學習的興趣也是每一位教師所不可遺忘的。
三、進出書本適度。
進得書本,更要出得書本。林老師在教課中樹立了“大語文”的學科觀念。西沙群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但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更是個遙遠、模糊、神秘的地方。如何讓三年級的小學生能走進西沙群島,與西沙群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延伸到他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開課時,林老師與學生對話: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呀?親切的談話將學生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課文中。西沙群島在哪里?老師打開了中國地形圖,學生知道了中國的海防前哨究竟是什么意思?再例如交流魚多的段落:讀書之后老師隨即出示填空讓學生積累優美語段,老師接著又出示了幾幅“怪魚”的圖片,學生用自己課下積累的好詞佳句描述真是趣味橫生。學生又交流了有關西沙群島的相關資料。拓展,讓學生走進文本的同時又走出文本,獲得了感知。
此外,由于課堂的容量較大,學生讀書的時間被擠占了些,所以感情朗讀不到位。總之教師在設計課時還應在學生身上下大功夫,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富饒的西沙群島》聽課評課稿】相關文章:
《富饒的西沙群島》評課稿06-04
《富饒西沙群島》評課稿優秀05-09
《富饒西沙群島》評課稿(精選10篇)11-13
《富饒西沙群島》評課稿(精選12篇)11-25
《富饒西沙群島》評課稿(通用14篇)09-28
《富饒西沙群島》評課稿(優秀4篇)10-19
富饒的西沙群島評課稿(通用11篇)10-28
富饒的西沙群島評課稿(通用9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