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的應用》評課稿
今天上午在徐小陪同區教研員聽了兩節六年級的課,一節是“比例的應用”,現在就聽課過程中的思考簡要記錄如下,供做課教師參考。我就按教學環節的順序來談。
上課伊始,張老師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昨天學習的內容,從比例尺的意義,到各種形式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再到解決實際問題求一幅圖的比例尺,我覺得整個環節中體現了復習知識點的同時,注重讓學生理解意義,和應用意義。復習形式有個別口答和全員寫練,以及學生板演等形式,效果較好。
復習之后,老師組織學生繼續學習有關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引出例1,把線段比例尺轉化為數值比例尺。通過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解決,學生板演,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效果也較好。
接下來說學習例2,老師領著老師看地圖,明確條件和問題后,讓學生在小組或者同位交流各自的想法,接著組織學生獨立解決,最后老師把學生的每一種方法展示在黑板上。這個環節教學內容上,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但是是不是可以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首先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發現哪些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這個過程是靜的過程,接下來讓學生交流題目中條件和問題,完成審題的過程,這是一個動的過程,接下著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解決,全員參與,老師在巡視中發現各種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展示在黑板上,這是一種靜的過程,基本完成后,可是讓學生先在同位或者小組內交流一下,這是一人生生互動的過程,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方法,判斷正誤,并進行比較異同,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至此完成了動靜結合,教師沒有任何包辦代替,只是提出要求,只是反問與追問,讓學生明白道理,讓學生弄清哪種方法側重于哪一點。這里我主要說的是教法與學法的'問題。
下面就這部分的知識,我再談談我的想法。知道了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的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一種是根據比例尺的意義,列出方程,也就是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等于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一種是利用分數與比的關系和分數除法應用題,由比例尺得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幾分之一,再利用圖上距離除以幾分之一,求出實際距離;第三種方法是直接種用比例尺的意義,實際距離就等于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為了計算方便,我們這時有必要把比例尺寫成分數的形式,更有利于我們的計算。第四種方法就是利用一幅圖的比例尺是一定,根據倍比關系,圖上距離是比例尺前項的多少倍,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后項的多少倍,第四種方法就是利用等比知識,比例尺一定時,圖上距離的比等于實際距離的比,從而列出等量關系式來解決。這幾種方法有的用到了算術方法,有的用到的方程,各有側重,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的同時,選擇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教學設計的設計上區教研員也提出一種設計方法,就是利用一題多變,就復習中的求出比例尺后,是不是可以變換條件和問題,改為求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的題目,進一步溝能比例尺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再者也可以根據比例尺來轉化為線段比例尺,實現兩種比例尺之間的互換,更好的理解兩種表現方式。這些想法,我們都可以在以后的教學中去嘗試。
整體來說,張老師在設計本節課時,注重了思考,她能夠把市教研員吳老師講的理念和方法在第一時間在課堂上大膽的嘗試,就說明張老師是一位很虛心上進的老師,是一位努力追求自身專業成長的老師,而且這一節課上處處能體現出張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從教學目標的定位,從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上,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上,都可以看出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
【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的應用》評課稿】相關文章:
比例尺評課稿2篇01-02
數學評課稿集錦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通用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合集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匯編15篇01-05
排球課評課稿01-02
自行車里的數學評課稿01-10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