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我們該怎么去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1
趙老師這節課完全按照我們先學后教的模式進行教學,一開始先出示了課題,第二出示了學習目標。直接入題進行這節課的學習,然后出示了自學指導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如何看書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年級的學生很小主要是習慣的養成,老師在提出自學指導后又問書上的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是怎么來的?一分鐘后進行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說出了左邊+右邊=總數接著老師又繼續提問10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一步步進行說明讓學既知道是什么,還明白了為什么。很好。趙老師是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師,課堂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接著讓學生親手擺一擺,通過擺小棒自己列出算式,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對計算過程又進行了一次加深記憶和理解這一步很好。老師又讓學生說出一捆小棒和幾根小棒分別表示什么?
一次次的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緊接著又出示了加法算式里的各數分別是什么名稱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明白各部分的名稱后出示計數器通過老師的撥珠子學生數意義和算式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和理解算式的意義。讓學生明白了每個數是怎么來的?表示什么?接著出示了練習題,先做做一做的四個題(分別叫四名同學上黑板進行板演)我認為這步學生寫得有點亂畢竟學生還小,老師寫出算式學生只寫得數比較好點兒,個人看法。接著出示小黑板上的題,從簡單到難層層遞進,很好。但學生畢竟小已經出現了疲憊的狀態,老師在讓學生回答的時候如果多采用學生筆答比口答好點兒,不會太亂,在不分學生是那個黑板做題時下面的學生有的已經玩開了,或許停下來強調一下紀律效果會好點兒,再或者給下面的學生布置在本上做一做,學生有事做了就不會太亂了。總的來說這節課還是很成功的,最起碼比我的好多了,呵呵。我會向大家好好學習的。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2
《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時,以兒童熟悉的復習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去觀察、去思考、去討論;再通過動手操作擺一擺、說一說,從具體的情景當中抽象出計算過程,把具體的操作與抽象的`計算過程對應,幫助學生從實物中脫離出來再教學算式的個部分名稱。最后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練習,達到熟練準確計算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學生獲得知識過程體驗,培養因題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觀察收集數據的能力。
課堂教學就是一種帶有“殘缺美”的靈動藝術。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準備的再好,一堂課就是一種動態的生成過程,總有很多的優缺點。如: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從1個十和3個一里面去掉3個一還剩下1個十”這樣的語言,對于他們來說說起來是比較拗口的,尤其是新教師在引導上更為吃力。所以花費的時間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計算教學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在教學中,要更注重發揮學生善于表現得心理特征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孩子在本節課中會發現10加幾或者是幾加10就等于十幾,十幾減十就等于幾,十幾減幾就等于十,通過層層遞進的練習,讓學生在過程中不斷的有思維的沖擊。
但在給加、減法家庭起名字時,我覺得自己為了趕時間,直裸裸的告訴它們名字,然后讓學生齊讀,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一個無限的空間去任意飛翔。沒調動學生興趣。 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語言要更加形象、生動。在課堂教學中,語言則應該更加精煉。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3
昨天我上了一節《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一課,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訂了要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法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顧名思義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低年級課堂中利用好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從本節課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較簡單,操作方便,所以全部小組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務,就這節課而言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有的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
2、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發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
3、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發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通過一個星期的“小組合作學習”我發現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更缺乏從事合作學習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以后教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真正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經過課后教研組的評價,我總結出了這樣幾個方面的要求:
1、建立長期合作小組,分工合作,各自盡力。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平時對學生的了解,建立長期合作小組(前期先4人一組),選出學習小組長,組長負責組織,在合作中應把在不同時間完成的各種項目分配給各個人,以便發揮分工合作的效能。
2、設計適度的學習合作內容,合理安排時間。學生在學習時,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師在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這樣學生才有合作的熱情。并且要根據合作學習內容的難度去合作學習時間。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4
本節課,一方面是為了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另一方面也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些準備。本節課,通過擺1捆和3根小棒來說明10+3=13,3+10=13.13—3=10,13—10=3。這樣學生既學了加、減法,也看到加、減法的關系,有助于教學用湊十法計算加法和用加法計算減法。
本節課的知識比較簡單,于是我就讓學生多說,多動手操作,多練習,達到每個學生都能把本節課學會。由于本節課是計算教學,為了使學生感興趣,同時避免計算教學的枯燥,在教學時,我注重發揮動手操作的功能,活躍了課堂氣氛。一圖四式是學生已有的經驗,學起來比較容易;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是新內容,對于能力強的學生會出現“吃不飽”的現象,而對于能力差的學生仍然會接受較慢。
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師“扶”著學,再到教師“放”開讓學生自主學,不但面向了全體學生,讓不懂的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懂,而且也滿足了思維活躍的學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加強操作和觀察演示活動,以豐富學生關于數的概念,讓他們在豐富的實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數的概念。另外,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數數、去理解、去觀察。一方面使學生感到我們生活中充滿著數,數就在我們身邊;另一方面讓學生用所學的數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數量和順序,從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
不管準備的怎么好,一節課是一種動態生成的過程,總有很多優缺點。由于課前準備不十分充分且經驗不足,一些環節處理的不熟練和不夠完整,駕馭課堂能力還需盡快提高。在課的.設計方面,還應在動手操作后花時間認真總結出算法,讓學生擺脫實物,直接清楚地說明算法,這點體現得不明顯。
知識的獲取是在體驗與探究中進行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是能力培養的過程。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捕捉和提出問題,能在探究過程中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正是我所追求的。體驗是讓學生用心去感受,評價、思考,把一個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對象有效地進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體驗過程中敏銳地捕捉問題,追問、探尋結果。上起來就感覺好了些。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吸取經驗,多多鉆研,也謝謝老師的指導。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5
本節課主要學習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一方面是為了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另一方面是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擺小棒來說明10+5=15,5+10=15,15-5=10,15-10=5。在例1的教學中,一圖4式是學生已有的經驗,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是新內容,但對于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會感覺太簡單了,但對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所以在教學新課的時候,讓好的學生帶動差生,“放”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素,既面向全體學生,讓不懂的學生能在優生的帶動下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也滿足了優生想自主探素的欲望。一節課上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已基本掌握,但在計算時對一些差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特別是減法,有的會說不會寫,有的會算不會說,看來還是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對11-20各數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對一圖四式的充分認識。本節課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不把自己認為好的解題方法強加于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學習。學習中學生思考后再和老師一起交流,自己選擇一種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后練習中正確率較高。
【一年級數學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評課稿】相關文章:
8加幾評課稿(精選5篇)10-19
《9加幾》評課稿范文(精選11篇)12-08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評課稿(通用10篇)05-17
9加幾的評課稿范文(通用14篇)12-08
一年級數學《9加幾》評課稿(通用5篇)06-10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優秀評課稿(精選5篇)10-30
一年級數學《10的加減法》評課稿10-27
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評課稿06-06
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評課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