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通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1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意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高老師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測量物體的長度,發現兩種情況:一是雖然測量的是同一長度,但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所以量得的數量不同;二是雖然測量的'是不同長度,但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量得的數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認知沖突,使學生感受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但費時較多,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只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把教學的重點放到后面厘米的教學上。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
認識長度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長度單位的名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每個長度單位的實際長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本節課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估一估、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建立起以厘米的長度觀念。
3、注重對學生估測意識的培養
教師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測量經驗后,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培養了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語言不夠藝術,以后要注意聲調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盡可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
2、課堂調控能力、組織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有時候課堂紀律也是教學效果的保證。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2
《認識厘米》是二年級的一節概念教學課,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韓老師為突出這一教學重點,精心設計學生活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活動中認識1厘米,讓學生有一個直觀感知。
韓老師在課中直接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讓學生看1厘米、用食指和拇指比劃1厘米,找身邊的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為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提供了直觀感知。
2、找尺子上的1厘米
韓老師通過介紹,讓學生知道這就是1厘米。老師引導學生認識數字是從從0開始的`,0表示起點;尺子上還藏著字母cm,表示厘米;從0到1,1大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接著讓學生在尺子上找一找,刻度幾到刻度幾也是1厘米?學生找到“刻度2到刻度3”、“刻度9到刻度10”、“刻度13到刻度14”等,引導學生從直尺上不同的地方找1厘米的長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練習設計綜合性較強
建議:
1厘米有多長,韓老師一開始:課件出示不完整的尺子,進而來介紹1厘米。能否先出示1厘米的小棒,告訴學生1厘米就是這么長,讓學生明確1厘米有多長后,再去找尺上的1厘米。讓學生有具體直觀上升到抽象、表象。
學生每個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
總之,教師應努力站在學生的視角去觀察數學現象,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概念,逐步建立表象,加強體驗,提高數學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3
縱觀薛老師今天展示的這堂課,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教師教態自然,語言親切,整堂課條理清晰,結構清楚。
尺上的數字叫刻度一條一條的線是刻度線,從0刻度到1刻度的距離叫“1厘米”,教師娓娓道來,細致的`引領學生掌握知識。接著通過用手比劃一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睜眼驗證一下、找生活中1厘米長的物體等方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概念,這些活動都使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形成體驗。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發展的過程,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接著再學習幾厘米,最后學習測量厘米的方法并讓學生量一量。本節課共設計了3個練習,都是緊扣課堂內容而設置,且都非常好有一定思考的價值。
可以說,整節課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積極調動學生參與,使學生各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本節課活動,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心、智得到發展,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應該說教師的素質很好。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4
上次學習了郁老師執教的《認識厘米》一課,這節課上,郁老師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我們組的成員覺得郁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面處理得很好。
導入新課時,郁老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通過對“同一條圍巾,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這一問題的討論和交流,學生體會到統一測量標準的必要性,進而引出常用的測量工具——尺。這樣的導入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而且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
在教學認識1厘米時,郁老師先告訴學生“刻度0到刻度1,這一大段叫1厘米。”然后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還有刻度幾到刻度幾之間的長度也表示1厘米?這是個開放式的提問,學生思維活躍,說出的答案多種多樣,在學生找到諸多的1厘米之后,又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兩個數之間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這樣的小結有助于加深學生對1厘米的認識。緊接著,郁老師又讓學生借助直尺,用手比劃出1厘米的長短,當學生有了對1厘米的親身體驗后,再讓學生聯系生活,想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這一系列活動,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
在教學“想想做做”第5題時,郁老師在學生測量出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的長度后,又拋出一個問題:“你能猜出長方形的另外兩條邊的長度嗎?”通過猜想、驗證,學生初步感知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征,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最后,提一點小小的建議,就是課堂上,教師應注意數學語言要準確、嚴謹。比如說:在舉例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厘米時,一位學生拿著橡皮說:“橡皮的寬是1厘米!钡珜嶋H上他想表達的應是:“橡皮的厚是1厘米。”等等。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5
"沒有學生就沒有課堂,課堂以學生為本,天經地義;教師引領課堂是為了成就學生成為課堂資源的消費主體。"聽了鮑老師的《認識厘米》一課,我覺的對這段話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堂課教師旨在通過教學,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初步學會用工具量物體的長度。
聽了這堂課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注意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個難點,厘米是個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還未成熟,抽象思維還未形成,來看看鮑老師是怎么做到讓學生認識1厘米的。教學中,鮑老師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讓學生說一說,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接著鮑老師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并相互說一說這是長1厘米。這個充滿創意的設計讓厘米這個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長,抽出小棒后,學生對1厘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厘米這一表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鮑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動手,用1厘米長的小棒擺出2厘米、3厘米有多長,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對厘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尤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學生所有對厘米的認識都是在學生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忘記的。
二、注意呈現知識的現成過程
鮑老師在教學中創設了給照片配相框的情境,由此學生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量一量照片的邊有多長。學生用老師提供的幾種不同的學具量過后發現,他們量同一長度的邊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由此引發認知沖突,最后得出要量長度,必須有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教師順勢介紹了長度單位厘米。短短的幾分鐘,讓學生體會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建立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在學生認識厘米后,老師讓學生用擺小棒的方法量照片的邊,學生體會到量的過程中不容易掌握小棒,小棒會亂動。這時老師利用學生這一認識,很自然地出示了彩條紙這一工具,再讓學生用彩條紙去量照片的邊,發現方便多了。接著老師讓學生用彩條紙去量書本長長的邊,學生發現量過后要數幾厘米很不方便,教師讓學生想一個好方法一看就知道多少厘米。于是就有學生在彩條紙上標上數字,復雜的數數一下就變的.簡單多了。一把尺子的雛形也就形成了。這樣有血有肉的教學方法,學生怎么會不喜歡呢?
三、關注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的培養
教學中,老師提出給照片配一個像框后,后面所有的測量都有學生親自完成。在尺子雛形的創造過程中,學生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最后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創造的工具去測量身邊的物體。這種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后獲得的成功體驗對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情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難怪最后老師問這堂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時,學生有的說認識了1厘米,有的說學會了測量,這不是我們老師最想聽到的嗎?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6
今天有幸聽了3節縣優質課,題目都是《厘米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節是張老師執教。張老師導入得十分自然,從猜謎語入手,然后導入故事。整節課前半部分十分流暢,各個環節銜接得也很好。教師教態自然,親切,能很好地調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認識幾厘米開始,課堂秩序稍微有點混亂,在認識幾厘米時,可以用課件展示一下尺子,讓學生在上面找出不同的幾厘米。在自主練習環節,測量練習本的長和寬時,師應稍微點一下課本的長和寬,這樣孩子們就不容易混淆了。一堂課總結完后,時間已到,然后再出示拓展練習,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第二節是左老師執教。左老師的導入別出心裁,直接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課桌的桌面有多長。(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數學書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用文具盒)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導入新課。中間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帶著尺子在講臺上展示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這個地方次序有點混亂。最后展示各種各樣的尺子,可把此環節放到認識尺子這個地方。一堂課下來,幾乎沒看見教室的笑臉。我覺得,親切自然的教態對孩子們的互動也起著很好的'作用。
第三節課是劉老師執教。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個難點,厘米是個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還未成熟,抽象思維還未形成,來看看劉老師是怎么做到讓學生認識1厘米的。在學生認識尺的時候,先是讓學生說說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認識1厘米時,先是讓學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老師再講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表示1 厘米的?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提問,結果學生思維活躍,有說2-3、4-5、6-7等等,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1厘米的認識。緊接著,劉老師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個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掐”小棒,讓學生說一說,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
接著劉老師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并相互說一說這是長1厘米。這個充滿創意的設計讓厘米這個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長,抽出小棒后,學生對1厘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厘米這一表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劉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動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長1厘米的物體,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對厘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尤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學生所有對厘米的認識都是在學生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忘記的。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以上三節課都有各自的教學特點,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很多,博采眾長,才會有更好的提高。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7
一磨:
聽了劉老師的課,感覺劉老師和藹可親的教態和語言,和孩子的距離很近,課堂氣氛很融洽,整堂課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孩子掌握知識牢固,下面談談自己聽課之后對于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
。1)我們教授任何知識,都是由于所求,并不是單純的講解、傳授。就像這節課的知識,孩子已經學習了米和厘米這兩個表示長度的單位,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學習毫米、分米乃至千米這樣的單位,是因為生活中有的物體的一些量的表示需要用到這樣的計量單位,所以我們才需要學習。所以,在這節課上,劉老師沒有中這樣的知識沖突,也就是使得學生沒有這樣的學習這些新知識的欲望,這點需要考慮。
。2)記得以前在看一位老師授課《米和厘米的認識》時,把這個感知的過程和身體聯系起來,知道米是同學伸開胳膊時兩臂的長度,但是厘米就是食指的一個小骨節,那么在這一節課中對于分米的感知,就是食指和拇指張開的開度,而毫米的感知更是要通過厘米以及不足一厘米的感知。
(3)知識需要在認知沖突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更需要通過新知的學習建立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而這點在板書的時候就比較重要。劉老師的板書使得知識點明確但是卻沒有顯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貫串,需要考慮改動一下。
二磨:
聽了劉老師老師的第二次課《毫米、分米的認識》,感覺舒暢多了,整體環節的設計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教學的目的,感覺到是為了學生的學,來實現的我們的教,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我們的教學過程去讓孩子去做一些活動,是讓學生明白是在原有的米和厘米的`基礎上,已經解決不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所以才進行分米和毫米的學習,這點是這次講課改進最大的地方。
其次,整個環節設計的比較流暢、思路清晰,既達到了基本的知識目標又達到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情感體驗。
再次,板書比上次清晰明了了許多,便于學生的學習、知識的梳理和回顧整理。
但是,在下午上了兩次課,之后也有點小的疑惑,兩次的公開課都是在下午第一節上的,孩子的情緒很不高,幾乎一節課的時間沒有投入學習,那這樣的現象是需要老師來進行調控,但是時間又太短?下午來上一些科目的公開課,如何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上好課,還是需要我們所有的老師思考的一個問題。
三磨:
最后一次劉老師的講課,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要特別加強了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并且聯系已有知識,通過猜測、觀察、操作來認識毫米和分米,在安排學生的操作活動時,教師也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提出活動的要求,教師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對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要給予恰當的引導,對活動的結果要進行適當的評價。還有應多注意注意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動手操作與認真思考相結合。
劉老師還讓學生借助形象直觀的手勢表示抽象的概念“分米”,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通過直觀—操作—合作交流,使學生逐步區別不同概念,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老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會學習。在學生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教師本節課適時地給予引導和幫助,使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興趣,引發好奇心和求知欲,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
但有一點就是,整節課課堂的教學前緊后松,最后使得任務完成的不好,有些練習做的不是很透徹。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 8
《認識厘米》這節課,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積極調動學生參與,使學生各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本節課活動,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心智得到發展,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下面我先談一下對這節課的一點想法。
首先,這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在研究現實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但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教師注重將主動權放給學生,引導學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從“一小段童話故事”開始,引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扶手”長度的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測量活動,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接著,老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使學生感受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進而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幾乎每天都用的尺子,從尺子上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再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
在學生認識尺的時候,先是讓學生說說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認識1厘米的時候,先是讓學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再聯系生活實際找一找,想一想哪些物體長1厘米。這些活動都便于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形成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嘗試測量藍紙條的長度,并通過交流掌握測量較短物品長度的方法。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發展的過程,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其次,這節課教師一直圍繞童話故事展開教學,整個數學過程,特別是用厘米量這一環節不單純依賴教師的講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學生的實踐活動來獲得,滲透了實踐出真知的思想和培養了實踐能力。在教學完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過程中,教師通過和學生討論,解決了尺子量物體的過程中可能出項的諸多問題。
這節課從故事中量扶手的長度,結果不同→就產生要學習長度單位→到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概括測量方法→再加以運用,
從這整個教學過程,老師所創設的情境,選擇的教具、學具等等都取材于學生的數學現實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
最后,從這節課的教學中,不難發現教師設計了的教學內容,著力于培養認識厘米,會用尺子測量物體。在處理教材時,既發揮了課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從課本,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有值得商討的地方。 這節課教師只是單純的在完成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能很好的體現出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最后可設計一個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培養創新意識的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啟發說:這張桌子的長度是多少呢?你能想辦法量一量嗎?這樣的一個導入就是一個開放式的設計,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答案不唯一,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認識1厘米時,老師先講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表示1厘米的?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提問,結果學生思維活躍,有說2-3、4-5、6-7等等,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1厘米的認識。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厘米認識》評課稿05-06
《認識厘米》評課稿09-03
數學《厘米認識》評課稿02-25
認識厘米評課稿6篇02-11
認識厘米評課稿(6篇)02-11
《認識厘米》評課稿(精選14篇)09-19
《認識厘米》評課稿(8篇)09-03
認識厘米評課稿(合集6篇)02-11
《認識厘米》評課稿匯編8篇09-03
小學數學《認識厘米》評課稿(精選10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