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給予樹》評課稿范文
《給予樹》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圣誕節到來之前,家里并不寬裕的八歲小女孩金吉婭,在商場的給予樹上發現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愿卡,便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小女孩。展現了金吉婭善良、仁愛的美好心靈。欣賞完這節課,我收獲不少,下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理解和感受:
一、這是一堂樸實、扎實、情趣盎然的語文課。
教師充分解讀教材內容、準確定位年級特點、緊緊扣住語言文字,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展開心靈對話。寓教于思、寓教于情、寓教于法,讓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境地,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習得方法、自主實踐的同時,激發求知欲望、獲得情感體驗、推動心智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跳出平日一板一眼的閱讀教學,將生字教學與新詞理解詞意識及課文初讀融合在一起,過渡街接自然流暢,在教學設計上很巧妙,注重重點生字的理解,通過對“援助”“沉默不語”等重點詞句的講解令學生更容易體會,感悟金吉婭的內心想法,以及她的愛心。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她用自己優美的、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及環環相扣的精妙設計,讓學生入情入景,情景交融。不但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而且學生深入領悟,師生互動精彩感人。
二、老師能認真閱讀文本。
“走進文本”了解作者的意圖,把握教材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教材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教學,創設情景進行朗讀,注重學生為主體,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語言方面的訓練,特別是在指導朗讀課文這方面教學的非常不錯。
這節課,老師確確實實用自己的教學行為詮釋了“以讀帶講,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老師把讀的權力交給學生.首先是讀的形式多樣,讀的訓練有層次,由淺入深,由開頭的感知性默讀到后面的情感的表達性朗讀,課堂始終貫穿的.是無聲的讀,教師激情感人的引讀,學生心靈深處自發的油然而生的真情告白,體現了語文課堂的情趣美.我特別欣賞老師多處抓文眼,重點詞,先理解,再感悟,最后升華情感,學生的朗讀由生到熟,直到最后的溢于言表,聲情并茂,讓人動情這就是愉悅身心,滋養師生心靈的課堂。
三、教師個人素質好,課堂上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整,教師機智表現良好。
不露痕跡引導學生、使學生很容易進入文中人物內心,體現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堂課上的非常感人,她富有磁性的語言,深深的吸引著學生,[內容來于Y-Y_課-件_園]也深深的吸引著我,老師重視雙基、語言朗讀的訓練,特別是抓住三個關鍵點、時間的理解,對句子理解,創設情景,讓學生入情入境達到心靈的凈化,學生學習私權高,參與而廣、感悟、質疑,始終貫穿整節課。板書也設計很特別、漂亮到位。
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離不開師生的互動合作。一切的努力都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場。讓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靈魂的熏陶。教師就是那個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那個帶領學生走向高尚精神世界的引路人……聽完這節課,我受益匪淺。
【三年級語文《給予樹》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去年的樹評課稿(3篇)01-15
去年的樹評課稿3篇01-15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