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評課稿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是一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在正式上課之前,王老師就在《贏在每一天》中發起了一個討論題——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讓學生在課外就先進行了思考。
課一開始,王老師就利用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導入。“經過討論,大部分同學認為只要用力就會有聲音。那這句話是對還是錯的呢?”利用學生課外的討論結果導入,不僅是整個導入更加的自然,而且越加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勁頭。同時對這個討論結果的質疑是整堂課進行的一條線索,它引領著學生通過實驗,通過自己的探究,去尋找正確的答案。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都很強,教師給予學生一個問題,留一個疑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整堂課一共有2個實驗。第一個是讓學生觀察并記錄物體發聲時和不發聲時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第二個是檢驗音叉發聲時是否在動。第一個實驗用到的實驗器材較多,包括尺子、梳子、皮筋,這時課堂的氣氛會非常的活躍,課堂紀律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所以每次實驗之前教師都會出示實驗要求。而王老師在這里并沒有提出要求,而是和學生做了一個約定,一個實驗約定。“要求”——“約定”,只是簡單的變換了2個字,但是這簡單的.2個字足以體現王老師對學生重視,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視。在交流第一次實驗結果時,王老師強調發言時要完整、清晰,要把自己小組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明白、清晰的展現給全班同學。這讓我認識到,科學老師并不是僅僅把科學這門課的知識教給學生,也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
作為一個新教師,如何正確處理、反饋學生那些五花八門的答案是一個相當棘手的事情,在聽王老師這堂課時,我再次發現有些東西真的需要時間的積累,比如說經驗。課上,一學生回答說:“物體發聲時會動,不發聲時不會動”。我當下就愣了,這個該怎么回答呢?你說他不對吧,尺子、梳子、皮筋在發聲時真的在動,你說他對吧,向我們拍打桌子時,有聲音發出來,但是桌子并沒有在動啊。正在我苦惱的時候,王老師順勢問到:“比較大、比較重的物體發出聲音但是沒有動,會不會是你沒看清楚或是你看不到呢?”這么一問,學生就馬上陷入思考中。這時,王老師就請全班同學見證“鼓發聲時是否在動?”進而引導學生借用別的工具來證明鼓是否在動。學生馬上就想到了,可以借助小紙片、米粒來證明鼓發聲時是否在動。
第二個實驗,檢驗音叉發聲時是否在動。這個實驗的操作過程有點難度,教師要在實驗之前講解實驗方法和注意點。整個實驗現象非常的明顯,實驗現象還讓學生覺得非常的驚奇,教室里不時傳來陣陣的驚呼聲。王老師沒有制止學生的驚呼,臉上也沒有出現不安的表情,一直都是微笑地巡視著,不時還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實驗結束后,王老師順勢問到:“實驗時,不時地聽到同學們的驚呼,在驚呼什么呢?”一聽到這個問題,學生馬上打開了話匣子,把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仔仔細細地說了一遍,旁邊的同學還不時的點頭,課堂的氣氛恰到好處。交流完,小結完,我總覺得這堂課也可以完美的結束了。而王老師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驚喜,只見她面露難色的問道:“我們知道物體發聲時會振動,但是同學們看,老師敲了一下音叉后還能聽到聲音繼續發出來,這是為什么?”學生稍做思考后,一些聰明的學生高高的舉起了小手。“因為音叉還在振動。只要把振動制止住,音叉就不會發出聲音了。”
最后,王老師再次出示課始的問題“只要用力,就會有聲音這句話是對還是錯?”這個時候,學生都能自如地回答出正確的答案了。
科學課不難上,但是真正想把一堂課上好,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則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而這件事王老師做的非常的漂亮,無論是在教學設計上還是在教學魅力上。我的愿望則是有朝一日我也能上出這么棒的課。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評課稿(3篇)01-10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評課稿3篇01-10
我是少年阿凡提評課稿01-05
什么是周長評課稿2篇01-09
《什么是面積》評課稿2篇01-03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我要的是葫蘆》評課稿(7篇)01-05
《我要的是葫蘆》評課稿7篇01-05
我要的是葫蘆評課稿(6篇)01-03
我要的是葫蘆評課稿6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