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評課稿(通用1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評課稿 1
今天有幸聽了范老師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縫沙包》,在整堂課中,教師能夠在活動中做到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又給了學生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沙包的縫制方法和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了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就一定會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做人品質。這節綜合實踐課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鑒的方面有很多。
1、創設情境,積極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教師能貫穿始終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上課伊始啟發學生談話,你最喜歡的課間活動是什么?沙包能做什么游戲?最后引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縫沙包,這樣環環相扣,激發了學生縫制沙包的熱情,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不同的沙包激發了學生縫制自己喜歡的沙包的熱情。
2、始終抓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一課程核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它讓學生回歸生活世界,立足實踐,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著眼于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活動中強調學生要有不同的想法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做到了只要有學生舉手就讓他現在教師的言談舉止上。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給予了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對有特別想法的學生給予鼓勵,這些做法都指向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一課程核心。教師精心制作課件,向學生展示了不同的針法,縫制沙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既有理論的指導又有實踐的參與。本節課學生縫制沙包的針法是多樣的,縫制出來沙包的款式也是多樣的,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教師角色把握恰到好處
教師在整個課堂中把自己始終處于幫助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地位,不去安排支配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而是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中一員,參與其中,與學生交流。在學生縫制的過程中教師全程參與,巡視指導, 對縫制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指導,使學生建立起了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總之,這節實踐活動課亮點很多,在彰顯了教師超前的教育教學理念,匠心獨運的設計思想,靈活自如的課堂調控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充分地享受了活動的樂趣。
綜合實踐評課稿 2
聆聽了焦老師的綜合實踐課《低碳生活小竅門》,通過聽課學習,對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學科有了深刻的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協作、考察、搜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學校、社區、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煉自己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并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它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這課程中,學生、教師仍是不可缺少的兩大要素。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和平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簡述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主體教育的思想。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始終把學生的自主性擺在第一位,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參與,動口動腦,培養內在的動機,激發智慧的潛力,發展個性特長,推進個體的主動、和諧、全面的發展。為使“學生是主體”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堅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活動的設計、準備到實施、總結,都放手讓學生參與全過程,使學生感到這是自己的活動,從而真正行動起來。
主題的確定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環節。堅持先由學生自主設計主題方案的`做法。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不是先決定教師能夠做些什么,先決定學生應該學些什么,而是研究學生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等。如《低碳生活小竅門》,放手讓學生自主組合小組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并及時進行了交流、修改。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引導完善。結果全班自主分成了小組,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方案。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確立了活動的方案。各個小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個個興致高漲,忙得不亦樂乎。
二、發揚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沒有教師的指導,再好的課程也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活動的組織、內容的選擇,甚至有些活動在實際操作中,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輔導。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交流資料,對于活動的成功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對落實本課程,提高活動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仍處于主導地位,只是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指導注意了以下幾點:
1、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人人都能積極參與活動。
2、給學生足夠的援助。
通過聽課,我知道了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關鍵是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和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我們要積極探索,在創造教育思想指導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21世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綜合實踐評課稿 3
執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對我來說是一場艱難的跋涉之旅,也是一次收獲豐盈的快樂之旅。因為準備的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推翻了一次又一次的預案。但是,當走進課堂,和學生一起暢談喜歡的食品,談論食品添加劑這個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話題,研究如何確定課題、制定計劃時,那份心息交融的默契,那份彼此成長的快樂就充盈心間,讓我切實感到做一名綜合實踐指導教師的成就與幸福。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三點: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學
本課的研究主題圍繞“食品添加劑”展開。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合物質或天然物質。如果這樣解釋給學生聽,既枯燥又難以理解。因此,在上課伊始,我從學生最喜歡吃的食品談起,讓學生說一說:“你最喜歡吃的食品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吃?”從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可以看出,這一話題馬上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興致勃勃地描述著食物可口的味道,誘人的色澤等。在此基礎上,我拋出問題:讓食品變得美味誘人的秘密是什么呢?由此引出“食品添加劑”。然后聯系學生查閱的資料,談一談食品添加劑的作用,聊一聊社會上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通過資料介紹、視頻展示等形式,使學生對食品添加劑有了感性的認識,產生了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和愿望。
二、循序漸進,授之以漁
確定課題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起始環節,但是確定一個既有價值又能夠研究的課題對小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為此,我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首先,讓學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把它寫下來;然后,在小組內選擇一個問題。在選擇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有的小組爭執不休,有的小組遲疑不定。這表明對于選擇問題的標準學生還不清楚。這時,我出示兩個問題:“一是太陽離我們有多遠?二是我班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讓學生從中選擇。在對比選擇中,學生明確了選題的標準。選好問題后,再來學習如何規范地表述課題。這樣,把一個原本抽象的過程進行了細化分解。學生成功地確定了研究課題,也掌握了科學的方法。
三、化繁就簡,形象直觀
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如果我們直接套用成人的模式,讓學生來制定,那他們肯定是望而卻步了。所以,我把計劃表進行了簡化。左側分為“研究課題、成員分工、研究方法、成果匯報形式、聘請顧問”等五個欄目,右側欄是相應的備選答案。學生只要在相應的欄目填空或打勾,就能完成。這種方式,不但順應了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能讓學生初步了解制定研究計劃的步驟。
總之,本課的教學始終遵循貼近學生生活,激發興趣,提高綜合素養的原則。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發揮自主能動性,發展個性,提升能力。
綜合實踐評課稿 4
聽了謝老師的這堂實踐課,值得學習的方面很多。在活動中她做到了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又給了學生適時指導與幫助,使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學到了知識.雖然在這堂課中老師的話語不多,但寥寥數語起到襯托引導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就這堂課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匯報活動的過程精彩感人,主題明確。
在今天的這堂課上,學生圍饒<<走進可愛的家鄉銅仁>>進行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活動的第一個內容是學生齊唱歌曲《銅仁我美麗的故鄉》,這一環節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活動二是欣賞畫面聽錄音(每個組分別介紹活動的感想與見聞),這一畫面讓我們對銅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銅仁不但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還是一個有種各特色小吃的美麗城市。感受最深的'是學生展示成果,在這一個環節,每個小組的收獲都很大,并且都是圍繞著自己活動的內容進行匯報。他們這次活動分成了三個組分別是:風景名勝組,特色小吃組,還有革命人物組。在這一展示過程中,學生寫了計劃,收集了圖片,還寫了自己的心得與反思。可以看出他們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收獲不小。特別是在介紹周逸群的光輝事跡后,感受到他們受到了很大的激勵。
二、這堂課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多元自主的學習機會,滿足了學生發展個人興趣、專長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普羅塔克曾經說過:“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點燃火種的引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它讓學生回歸生活世界,立足實踐,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著眼于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大自然,通過觀看、訪問、搜集圖片、錄音、拍照等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銅仁, 強烈地激發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在活動中,他們還目睹了各種特色小吃的制作過程,不僅增長了見識,更知道這些小吃的來之不易,所以在品嘗的過程中別有一番香味。特別是參觀周逸群的故居后,看到了許多學生寫了觀后感,更多的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這種真實的感受、體驗和情感的內化是任何課堂教學所無法給予的。
總之,能欣賞到這一堂精彩的實踐課,與彭喬勇、謝應紅兩位老師的付出是分不開的。二位老師在這次活動過程中犧牲自己許多的寶貴時間,親自帶領學生們去參觀、訪問、整理資料等。才使得學生今天在課堂上表現得這么出色。聽完這堂課后我感觸頗深,因為這些活動的開展能為學生開辟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的廣闊空間,學生也可以在這個大空間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發展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像這樣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經常開展的。
建議:在展示成果這個環節,小組匯報的內容可以再具體些。
綜合實踐評課稿 5
聽了馬老師的這堂實踐課,值得學習的方面很多。在活動中她做到了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又給了學生適時指導與幫助,使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學到了知識。雖然在這堂課中老師的話語不多,但寥寥數語起到襯托引導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就這堂課談一談我的體會:
1、合理的設計中體現明確的'教學目標
這節課一開始,老師簡短的幾句話就介紹了自己名字的由來,讓學生初步體會名字的寓意非常豐富。然后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們,讓學生們自己說出自己名字的由來,激發學生對名字問題的興趣,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經老師的指導學生進行歸納、刪除,形成課題。整節課設計得很合理,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運作效果良好。
2、方法引導,循序漸進
在指導學生歸納感興趣的問題的這一環節中,張老師隨意性地抽取幾位學生的設計表格,進行課題表述的指導,展示,進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歸納、表述,提出研究的小課題。不僅僅在這一環節,張老師在整節課上,都能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方法,最終制定出自己的課題。
總之,這次活動亮點很多,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彰顯出老師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獨特的設計思想,靈活自如的課堂調控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充分地享受了綜合實踐課。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具有與其他課程不同的特點,怎樣去設計、實施、評價以及怎樣真正地從“走向綜合實踐活動課”到“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都是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綜合實踐評課稿 6
3月27日,我觀看了胡靜老師的一節綜合實踐課《縫建子》,下面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為了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勞動技術素養的形成,上課伊始就胡靜老師出示孩子們踢毽子的情景,充分利用學生好奇愛玩的天性,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他們的興奮點,調動積極情緒,使學生樂學、愛學。
在進入制作階段,胡靜老師創設一個學生的`設計討論過程,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再通過教師對毽子各部分制作過程的剖析,讓學生對做毽子的方法進行初步了解,構建起制作毽子的模式。然后,讓學生自主設計、制作;最后讓學生踢一踢、比一比,既體會成功制作毽子的喜悅,又從實踐中進一步考慮如何改進,再邊做邊想邊玩中,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有了提高,體現了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本節課中我認為已經達到了教學目標,學生了解了毽子,親手制作出了毽子,通過踢毽子、評毽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首先是給學生探究方法的時間少,探究的不夠充分。其次成果展示時讓學生玩的時間少,談體驗的時間不夠充分,最好讓更多的學生說。如果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綜合實踐評課稿 7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于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活動的目的是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引導學生從狹窄的課堂走出來,用明亮的眼睛去觀察多彩的世界,用靈動的心去觸摸生活的律動。如何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進學生的生活,給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是我們在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不拘泥于教材,開放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需要出發創造性地開展教學。
《蘋果的營養與健康》是我引導學生從身邊生活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活動主題,由于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社會現實,所以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較好地操作,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在這一活動案例中,我根據活動目標,靈活地把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學習形式上更具有靈活性和注重個性的發展。指導他們在課外收集、調查所需資料,并進行有目的采訪,制作問卷調查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充分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學生喜歡的方式等手段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多樣設計,有效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學生在親自參與、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也提高了創新能力。《蘋果的營養與健康》這一主題的確定,完全來自學生的生活。
在活動過程中我設計了多個環節,幫助學生扎實完成整個活動。
(1)查找資料:蘋果分為哪些品種?有哪些吃法?
(2)課前實地調查:
①蘋果的種類
②蘋果的吃法
③蘋果的營養
④食用蘋果的注意事項。
2、交流匯報
小組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困惑等等。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我們還展開了一系列制作蘋果沙拉、制作卡片等。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社會交際、對比分析等各種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3、大膽放手,合作探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從具體的情境入手,“蹲”下身去參加學生的學習探究活動。用商量的語言、及時的鼓勵、恰當的補充,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培養學生表現自己的勇氣,形成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基于學生對蘋果有一定的認識,只是沒有進一步的研究,這節課我就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自主交流,進行探究。在整理材料這個環節,學生把自己搜集的資料在小組里交流,氣氛非常激烈,分組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紅富士組用演一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蘋果的種類,金帥組用新聞播報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蘋果的豐富營養,嘎啦組還把食用蘋果要注意的問題編成了兒歌,國光組同學還制作的圖文并茂的幻燈片等等。從中,我感受到了作為教師,必須隨時關注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和點評。不論是課堂前的`資料收集、還是課堂上的內容表述與補充,我都關注學生團結精神的培養,鼓勵他們要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發表看法和建議,幫忙出主意等,引導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啟發,在探究中進步,在合作中成長。
縱觀課堂教學,我發現在很多地方對學生放手不夠,從而導致課堂教學中將知識生硬地塞給學生,使得學生處于被動位置。其實孩子們對收集資料有很多的方法,他們整理、表述的水平也很令人驚奇。如劉楊一組的學生在交流的時候每個成員都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以動作,將其表達的如此恰到好處。如果教師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去收集、去調查,去自主尋求答案,得到的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遠比老師傳授的要真實的多,相信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在小組展示之前由于沒有出示具體的要求,使得小組展示時有的學生表情不自然,有的學生交流缺少一定的條理性,如果當時老師能給予學生適當適時的點撥,或許學生會更好地投入到后續的學習中。課堂教學的環節有點雜亂,特別是學生動手實踐的時候,由于對小組活動時每位成員的分工不夠明確,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情,從而導致組長一人說,其余的學生都成了聽眾,少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時候,組員嚴重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同時組員之間的交流缺少恰當的評價。
課堂是孩子們最好的成長舞臺。其實無論我們上哪一節課,無論我們上何種形式的課,我想在設計過程的時候都要始終圍繞著學生的學情進行,要始終關注學生的狀態、情感,要認真觀察、努力讀懂學生眼中的學習愿望,要通過引導、通過鼓勵、通過體驗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探索性的學習空間,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社會、了解生活,以便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綜合實踐評課稿 8
我們綜合實踐組老師們相聚成校,和六年級的孩子們一起經歷了歡快的一課——制作萬圣節面具。今年我是第一次執教綜合實踐,沒有教材,不知如何實踐,今天能有幸聆聽李老師執教綜合實踐課,收獲頗豐。我就來談談我的收獲:
第一、綜合實踐課要有長程意識,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
比如李老師的.這節制作萬圣節面具,之前開展了英語節活動,了解了外國的節日和習俗,孩子們要求過一過萬圣節,與制作南瓜燈相比,制作面具更易于操作。后續孩子們還要還要開展一次面具秀,前后歷時一個月。
第二、綜合實踐課,要以孩子的實踐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
這節課上,李老師用了七八分鐘講述如何制作面具,從外觀和創意兩方面講,綜合了美術的知識,結合實物作品,讓孩子有個直觀感受,激發創作欲望,剩余的時間全部交給孩子,有的獨立創作,有的合作創作,創作氛圍輕松歡快,課堂上是不是傳來笑聲。這樣的課堂,若干年后的萬圣節,今天的情境孩子們依然會歷歷在目。
綜合實踐課有課型可循,但也不是一層不變,但是要讓孩子在某一個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或提升。
綜合實踐評課稿 9
今天聽了一節新人教版五年級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打電話》。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打電話感受生活中片片有數學,并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雖然內容有難度,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加以恰當的引導,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他們帶著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和策略。活動在小組同學合作、交流、觀察中進行,學生的思維在活動中得到拓寬,并可以學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生活與數學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更加樂于學數學。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一本堂課成功的關鍵。
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一個合唱隊暑假期間有一個緊急演出,老師要通知所有人參加,采用打電話的方式。問題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事情,學生有親切感,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二、充分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先獨立思考并記錄自己的方案,接著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三、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
全班交流時,學生出現了:逐個通知、分組通知和最優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閑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最終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四、培養學生數學符號思想和數學的簡潔美。
學生有的用文字記錄自己的過程和想法,與有些同學用符號記錄進行比較,滲透了數學的符號思想,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簡潔之美。
當然,課堂本身就是一個遺憾的美,再完美的課堂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本課有以下處,值得我們斟酌:
1、在觀察表格、總結規律時,應更加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自己的發現并派學生代表自己把表格補充完整。
2、沒有檢測導結的內容。
3、教師語言再精煉一些會更好。
綜合實踐評課稿 10
本周三聽了張翠萍老師的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調查小學生早餐情況》,我覺得這節課有這么兩個出彩的地方: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在這節課中,老師的話語不多,寥寥數語,起到襯托引導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什么我會如此關注課堂中教師的話語呢?這要起源于一年前的一節公開課。當時我上的是四年級的一節數學課,自我感覺還不錯。聽課的老師也給予較高的評價。課后有位老師找到我,真誠地說:“你的課上的挺不錯。只是可能你對學生不放心,所以整堂課覺得老師講的太多了。”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教師講的多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教師的話語霸權,意味著學生的話少,意味著老師教的主動,學生學的被動。這樣的課即使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卻仍是教師的天下,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又體現在何處呢?從此我進入課堂,觀察課堂,傾聽課堂。首當其中的是觀察教師的話語,聆聽學生的話語。我聽過很多高級別的課,總是遺憾地聽到教師的聲音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于耳啊!但是,今天我欣喜地聽到整節課張老師話語不多,她把說話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們。整堂課孩子們學得主動,說得高興,充滿了歡聲笑語。我耳畔回響的不是老師富有激情,高亢的`聲音。而是孩子們歡樂,稚嫩的話語。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節課難道不值得我們稱贊嗎?
二、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安排合理。
“調查校外生和校內生的早餐”“如何選擇早餐”“選擇喜歡的研究主題分小組設計活動方案”等這些環節的設計使整堂課的教學節奏比較完美,在老師有激情有條理的組織管理下,使課堂活躍而有秩序。
其次,要關注少數“惰性”較強學生的成長,有的學生依賴性較強,依舊遵循“撥一撥,動一動”的慣性,習慣于“奉命行事”。同時,活動中還發現少數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有所欠缺。怎樣培養這些同學的興趣,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各項活動,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改的亮點,也是一個難點,對教師來說富有很強的挑戰性。課程內容的開放性使教師的知識結構面臨嚴峻的考驗,沒有現成的教材,因此教師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的充實自我,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完成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評課稿 11
趙老師能引導學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信息,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提高能力。下面就將本課總結如下:
一、教師利用古詩的情景啟發學生談出過年的場景,家里會買些吃的、用的、玩的……這些統稱為年貨,從而引出課題。再利用課件出示過去的年貨,用估算的形式算出購買年貨的價錢,并把現在的`年貨和過去的年貨進行比較,體現出社會前進,科技在發展。
二、在進行年貨的過去和現在的對比時,教師讓學生小組討論對比年貨單,這種教學既直觀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師能充分讓學生收集信息并在課堂上展示,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結尾處教師啟發學生放飛想象,暢想未來的年貨是什么樣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五、設計了開放性的練習題,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不足之處:在談自己感受時應引導學生談的深刻一點。
綜合實踐評課稿 12
從《制繩系扣》這個題目,明顯看出,胡靜老師非常關注生活,留心開發貼近生活的課程資源,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正為學生了解生活服務。
這是一節一課時完成的小課題實踐活動課,胡靜老師通過“五花大綁一拉松綁”、“妙手脫鉤”兩個用繩表演的小魔術導入新課,將孩子們的興趣調動起來,好奇心促使孩子們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輕松的拉開了“制繩系扣”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序幕。
這節課,教師課前準備非常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通過視頻,將生活中的草、麻、麻繩、塑料繩、線等物品展現在孩子們面前,使孩子們明白生活中許多東西都能用來制繩。在生活中的應用環節,視頻形象的展現出鞋、民族頭飾、衣扣等繩的巧妙運用,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節約與環保意識。通過將生活中不起眼的東西制作成結實的繩來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孩子們懂得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道理。
在合作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多種小組合作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制繩方法,鍛煉了思維、探究、創造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多種生活體驗中,不覺間增強了勞動技能;培養了合作意識,社區服務的意識。
這節課,評價貫穿始終,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不但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每一個孩子個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張揚,他們在活動中收獲成功的喜悅,品味成功的快樂。
在展示交流中,不僅使孩子們表達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通過各種評價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
在這節課上,胡靜老師在處理紅領巾能不能用來制繩這個突發問題時,非常沉著、淡定。她讓孩子們了解紅領巾的來歷,從而明白我們要尊重紅領巾,不能隨便做它用的道理。并且闡明了危急關頭可以用紅領巾制繩救命這一變通思想。讓孩子們做事把握好尺度。這也是對孩子們生活中遇事如何處理的方法指導。但是老師在這一環節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教師介紹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這是概念錯誤,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是少先隊隊旗的一角。我想,老師是明白的,只是個口誤,但是,不管學生是否在意,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的應該是準確的東西,建議更正。
這節課,孩子們收獲了這么多,可以說,這是一節幾近完美的課。從教學設計各環節的安排,到教師課前準備,課堂上的導學,以及教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無不體現教師的睿智,這是一節實實在在的課,我受益頗多。
綜合實踐評課稿 13
“評課”是參加聽課的教師對執教者的講課及說課進行客觀的科學評價。
說課的內容和要求
教師在說課時必須說明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具體內容及其理論,實踐依據。
1、依據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分析學生。
2、說明教學目標的確立和實現教學目標的標本思路。
3、說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策略。
4、說明優化教學過程結構的設想。
5、說明教學方法的擇優和教學手段的優化。
6、說明教學效果的事例。
7、說課中要融入情感。溫馨提示:說課不是照上念,也不是演講,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評課的基本要求
評課要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對教學目標的實施,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觀性價值判斷,從而使教師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教學。
評課要抓住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正確,完善,教學過程是否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堅持了目標的指向性。
2、知識的傳授及所學心理知識內在聯系的情況,重點、難點的處理是否恰當。
3、教學各要素是否有利優化,三為主原則體現如何。
4、教學過程是否嚴謹有序,環節轉換是否有機,自然、藝術,師生情感交流是否生動活潑和諧。
綜合實踐評課稿 14
寫好毛筆字更應從練習筆畫開始。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努力打造學生扎實的習字基本功。每一個筆畫,每一個范字,老師都認真指導:注意運筆的起行收,筆畫的輕重緩急,橫的每一個分解步驟,筆筆要求指導到位,凸顯教師范寫的重要性。加強學生讀帖臨帖習慣的規范教育。強調寫字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動筆、四比照”。讓學生更精細地觀察、更正確地讀帖,更細致地臨帖……
要把字寫好,只憑老師的示范講解,學生的`讀貼臨寫還是不夠的。學生課內時間掌握了一定的書寫技能,課后學生是否能將這種技能有效地延伸,轉化為自己的本領呢?因此,在教學中,陳老師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三”字的橫,為什么每一橫都不同呢?這三橫可以互換位置嗎?“元”字的兩橫你怎樣設計才美觀?讓學生自己思考研究多個橫畫時筆畫該如何處理,意在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努力讓學生理解為什么相同的橫畫要處理成不同的寫法。這樣一來學生在臨摹時自然能夠更加專心了。練習的質量也會由此而得到一定的提高。長期在這樣的練習之下,學生對于各種筆畫的處理自然能得心應手。哪怕將來在沒有范本的情況下,學生也能根據對筆畫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個性創造出變化微妙的書法作品。
梁啟超說:“教學生不能將所點的金子給他,(金子雖多終有盡日)……善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方法。”只有讓學生掌握寫好字的金鑰匙,才能使學生觸類旁通,真正提高書寫能力。
綜合實踐評課稿 15
我們綜合實踐組老師們相聚成校,和六年級的孩子們一起經歷了歡快的一課——制作萬圣節面具。今年我是第一次執教綜合實踐,沒有教材,不知如何實踐,今天能有幸聆聽李老師執教綜合實踐課,收獲頗豐。我就來談談我的收獲:
第一、綜合實踐課要有長程意識,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比如李老師的這節制作萬圣節面具,之前開展了英語節活動,了解了外國的節日和習俗,孩子們要求過一過萬圣節,與制作南瓜燈相比,制作面具更易于操作。后續孩子們還要還要開展一次面具秀,前后歷時一個月。
第二、綜合實踐課,要以孩子的實踐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這節課上,李老師用了七八分鐘講述如何制作面具,從外觀和創意兩方面講,綜合了美術的知識,結合實物作品,讓孩子有個直觀感受,激發創作欲望,剩余的`時間全部交給孩子,有的獨立創作,有的合作創作,創作氛圍輕松歡快,課堂上是不是傳來笑聲。這樣的課堂,若干年后的萬圣節,今天的情境孩子們依然會歷歷在目。
第三、綜合實踐課有課型可循,但也不是一層不變,但是要讓孩子在某一個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或提升。
綜合實踐評課稿 16
本次課的主題是“技能與體能教育的和諧發展”,在活動中,傅老師和忻老師分別執教了雙手向前擲實心球、十字接力跑和肩肘倒立、合作跑,二位教師在本次課各個環節設計、安排和采用教學手段、方法及策略等方面能緊緊圍繞本次課的主題,讓技能與體能教育真正的和諧發展。下面主要對傅強老師的課作點評。
整節課傅強老師課堂教態自然,語言表達清晰,教學過程收放自如,穩重,但不失活潑,課堂氣氛良好,各個教學內容準備、安排和銜接上自然流暢,教學方法恰當,效果明顯,尤其在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上合理、有效,整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體現了傅強老師有較扎實的基本功和課堂駕馭能力。現具體評價如下:
1、傅強老師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形體和形象,語言表達清晰簡潔、示范動作標準、到位,有體育教師的范兒,但語言表達時聲音抑揚頓挫需適時調節。
2、課堂教學過程有序、順暢,行云流水,保質保量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從熱身運動到各個主要內容的學練,按部就班,條理清晰,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有序完成,體現執教教師教學思路清晰、有效。
3、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是順利實施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既能為本課服務,又能表現執教教師的把控能和利用能力,本節課中主要體現在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制作簡易器材、改造場地器材、提高場地利用率。如在橫線的運用上,在準備部分的穿越封鎖線游戲,既為做好“背弓”動作做好準備,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習下面主要內容打下基礎;在實心球前拋學練中,又作為實心球前拋時出手角度的標志;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場地設計留給學生有了一個思考的余地,這個場地到底怎么用,充分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可謂一舉三得,體現了教師高超的教學智慧和教學策略的運用能力。
4、練習手段與方法多樣、豐富,又能結合游戲,學生學習興趣濃。如:有各關節熱身運動、專項熱身運動、“背弓”形穿越封鎖線游戲,這專項熱身運動起到了誘導練習的效果與作用,而且“背弓”形穿越封鎖線游戲中的封鎖線又可以上下調節,挑戰不同的難度,看起來簡單的練習手段,卻非常實用,有著明顯的鍛煉效果,無形中把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有效而巧妙的串聯起來,說明傅老師在課的設計上開動了腦筋并做了精心的準備。
從整體上來看本節課似完美,可是回頭仔細一想在練習時間安排、教學評價和個別細節的處理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較大的提高上升空間,值得商榷的有:
1、評價單一,不夠多樣和豐富,還欠“精和準”,評價很隨意且沒有及時給予評價。
2、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老師講的太多,掌握知識情況反饋不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由老師積極、有效的引導,因此,傅老師還需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積累經驗,提高操作和實踐能力,為自身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制定太籠統、太大、太全,表述不夠完整,文字組織不夠順暢,重難點制定把握不準。
4、在站立擲實心球(3)教學環節中,把繼續分組練習、每組評出小組之星并組織展示部分省掉、漏下,而漏下的這部分內容正是本課中能夠激發、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的最有效的環節,又是適時評價學生、了解學生掌握技能的程度部分,是本課中精彩之舉和亮點之一,傅老師卻偏偏省略了它,不知何故。
【綜合實踐評課稿】相關文章:
姓名綜合實踐活動評課稿10-07
綜合實踐活動評課稿3篇02-15
低碳生活綜合實踐評課稿09-25
復習課評課稿04-08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綜合實踐課工作總結11-20
《老王》評課稿09-26
吆喝評課稿09-26
《長征》評課稿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