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鴨蛋》說課稿
《端午的鴨蛋》屬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鴨蛋,讓我們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濃郁民俗風情。以下為大家分享的是《端午的鴨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內容,敬請關注CN公文站!
《端午的鴨蛋》說課稿版本一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端午的鴨蛋》我將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部分向各位老師說說我對本課的設想
第一部分 教學分析
(一) 教材分析
《端午的鴨蛋》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課文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涉及的文章生動豐富,趣味盎然包括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蕭乾的《吆喝》,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等這組課文意在讓學生關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間文化,并通過這些有聲有色的民俗風情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無窮樂趣而《端午的鴨蛋》是本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鴨蛋,讓我們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濃郁民俗風情。
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體現了汪曾祺散文“小敘事”的特點文章信筆寫來,從容閑適;文筆自然生動,語言平實有味所寫內容雖然簡單,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寫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
(二) 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初二年級的學生,處在青春期的初二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社會生活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看法,并且有著表達個人觀點的強烈欲望由于受到西洋和港臺文化影響,他們關注的是時髦、偶像、網絡游戲等話題,而對于傳統文化,對周遭的一切人和事卻漠然視之這種情況下老師對學生進行恰當適時的引導就顯得尤為必要!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一文中用“小敘事”,“小話語”道出了生活中美的真諦,正好能啟發學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去發現情趣,發現詩意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課文的特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習俗
(2)理解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兒時生活的懷想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
(4)引導學生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我將目標2(理解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兒時生活的懷想)確定為教學重點,又因為要讓學生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實屬不易,我將目標4(引導學生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 確定為教學難點
第二部分 教學策略
(一)教法設計
為了使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反復讀,感悟本文平淡自然的語言中所包含的豐富情感
2、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針對學生特點,我將用飽含深情的語言、音樂、問題等充分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交流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學法指導
一位好老師應該教會學生發現真理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圣陶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實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對學生做如下學法指導:
1、圈點勾畫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課文語言的韻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討論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第三部分 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重點談一談本文的教學過程本篇課文我擬用兩課時完成,我今天說的是第一個課時的內容,主要完成目標1、目標2、目標4((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習俗(2)理解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兒時生活的懷想(4)引導學生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對于目標3即本文的語言特色只做初步的感知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具體的教學環節:“創設情景 憶端午”、“初步感知 說風俗”、“賞讀文本 品情趣”、“拓展遷移 訴真情”
(一)、創設情景 憶端午
教師提問: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是哪些嗎?
2、你能說出在我們當地端午節都有些什么風俗嗎?
本環節的設計體現了課標中“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生活的聯系”這一理念
通過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將學生帶入端午的節日氣氛之中,讓學生了解端午,感受傳統從而達成目標(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習俗
(二)、初步感知 說風俗
1、介紹作家常識,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端午的風俗 家鄉的鴨蛋 端午的鴨蛋
3、緊扣風俗提問:剛才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家鄉的端午風俗,你能從文中找出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嗎?作者寫七種風俗時有無詳略之分?(引出放黃煙子和吃十二紅是作者家鄉特有的風俗)
以上題目設計的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從結構上、思想上整體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領會文章主旨使學生初步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的深刻感悟
(三)、賞讀文本 品情趣
1、在高郵,端午節時小孩兒喜歡放黃煙子,寫一筆虎,我們班有位同學也坐不住了,下面我們就請他在黑板上為大家展示一筆虎接著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當地孩子除了放黃煙子,寫一筆虎還興干什么嘛?(引出掛鴨蛋絡子習俗)
2、玩鴨蛋絡子有哪些過程呢?(挑裝掛吃玩)在這個過程中你對哪一點最感興趣?(學生通過交流探討從具體句子中品味挑鴨蛋玩鴨蛋的情趣,從而體會作者對兒時生活的無限懷念之情)
3、此時用幻燈片展示魯迅、豐子愷憶兒時吃食的二段話,再次體會作家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4、如果說4、5兩段寫端午的鴨蛋表達的是對兒時生活的懷念,那么,2、3段寫家鄉的鴨蛋又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懷呢?請學生分組朗讀學生回答后繼續追問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學生從文中找出具體的句子品味情感,小組交流討論完成,讓學生從具體可感的語句品出汪老的愛鄉,思鄉之情,得到真實的情感體驗)
5、這時老師適時的引導: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中,我們讀出了汪老的一個心愿:讓高郵的鴨蛋走出中國走向全世界同學們,你能用一句話替汪老宣傳一下高郵的鴨蛋嗎?(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得到情感的升華)(本環節的設計既讓學生得到了聽、說、讀、寫的訓練,又讓學生在語言的品味中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從而突破了本文的教學重點完成了目標2)
(四)拓展遷移 訴真情
課件展示:汪老晚年看電視片《夢故鄉》不禁老淚縱橫的一段文字這時同步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創設情景將學生帶入鄉情的濃烈氛圍中這時老師適時引導:一說起故鄉,汪曾祺就想到了家鄉的鴨蛋想到了兒時的.過往種種……那么,一說起故鄉,你們就想到了家鄉的什么物件,這樣東西又勾起了你怎樣的兒時情愫.......
學生擴句; 一說起故鄉,我就想到了家鄉的……
(本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思鄉情緒的感染下,從身邊的平凡事物中發現情趣,發現美,并且用文字描繪出來,表達出來從而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即完成了目標4引導學生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
第四部分 板書設計
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時,理出作者行文思路即(端午的風俗 家鄉的鴨蛋 端午的鴨蛋),然后由高郵的端午風俗引出掛鴨蛋絡子的習俗,品出作者的童趣,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又由作者對高郵鴨蛋的描繪品出鄉情,品出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而描寫鴨蛋絡子和高郵鴨蛋的內容就像是高郵雙黃蛋的兩個黃共同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小小的咸鴨蛋帶給了作者無數的樂趣,又帶給了我們多少生活的感悟今天,我將這樣一枚高郵雙黃蛋帶給大家,希望你們也能像這個鴨蛋一樣圓圓滿滿,幸福平安!
謝謝大家!
《端午的鴨蛋》說課稿版本二
說課的課題是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7課《端午的鴨蛋》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想進行說明
一 教材分析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介紹我國部分地區的節日風俗,民間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學習這個單元能夠讓學生關注各地的民俗,并通過這些民俗風情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無窮樂趣本文屬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鴨蛋,讓我們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二 學情分析
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和看法,并且有表達個人觀點的欲望,傳統文化對當代中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疏遠的話題,學生缺乏認識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更不知道如何欣賞傳統文化,需要教師指導
根據本單元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外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1 朗讀課文,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語言特色,學習本文自然傳神的表現手法
〔德育目標〕:提倡珍惜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重點: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
課時安排:2課時
三 教學方法
本文所寫內容豐富,語言富有表現力根據文章這一特點,我將充分發揮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作用,①采用朗讀法,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用心品味;②合作探究法;③延伸拓展法(引導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教室走向社會,增加知識儲備)
四 教學過程
㈠ 導語:多媒體向學生出示食物圖片,讓他們猜猜這些食品與哪些傳統節日有關,讓學生談談自己家鄉端午節有哪些習俗?(此環節借助多媒體,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成功的一半)
㈡ 讓學生朗讀課文
① 概括文章各段大意,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感知文意
學生通過初步閱讀,歸納出文章先從端午的風俗談起,從各地均有的風俗寫到家鄉高郵的鴨蛋,最后涉及正題,端午的鴨蛋
端午的風俗 家鄉鴨蛋 端午鴨蛋
②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習俗?作者為什么對家鄉的咸鴨蛋久久不能忘懷?
設計這個問題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搜索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從而突破重點
③ 談談你還知道哪些端午的習俗?這些習俗的緣由是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選代表發言,針對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進行點評設計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端午的認識從粗淺了解轉向探究根源這個環節培養學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語言生動講述見聞,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主動意識
㈢ 要求學生精讀課文,選出自己喜歡的文句進行交流,品味語言,多媒體顯示汪曾祺的創作特點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總結: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行文閑適自由,語言輕松幽默,趣味盎然,能夠雅俗共賞設計這個教學環節,既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又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品味文章語言,從而對教學難點進行分解
(四)回歸生活 分享體驗
讓學生把印象最深的童年時代的物件或經歷介紹給大家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各抒己見,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分享體驗,感悟生活
(五) 創設情境 深刻反思
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還知道哪些端午習俗?這些習俗的緣由是什么?選代表發言,教師總結
設計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端午的認識由粗淺了解轉向探究根源,培養學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語言生動講述見聞,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我國許多傳統節日,傳統習俗在現代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日漸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學習本文后,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此環節讓學生關注社會,聯系文化背景和所學知識,對生活現象作出自己的評價,是他們認識珍惜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從而達到道德教育與審美教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六) 小結
讓學生暢談學習本文的收獲或疑惑,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
(七) 布置作業
① 在實際授課中,根據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所出現的問題布置作業
② 延伸拓展,布置一篇課外閱讀,讓學生進行比較
端午的鴨蛋
閑適自由 輕松幽默 趣味盎然 雅俗共賞
【《端午的鴨蛋》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簡報06-10
公司端午簡報11-10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簡報06-09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總結09-03
端午節經典的策劃方案01-13
景區端午節的策劃方案01-06
喜迎端午活動簡報09-04
端午節簡報09-03
端午祝福語01-21
端午請假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