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念母親》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懷念母親評課稿
聆聽沈老師執教的《懷念母親》的課堂展示,感到這就是一節效率很高,扎扎實實的語文課!稇涯钅赣H》的課堂教學究竟扎實在哪里呢?
首先,教學目標制定的扎實。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中國和歸宿。如果教學目標不扎實,那么教學的手段再新穎,也僅僅是皇帝的新裝──沒有任何的價值。《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系: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為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并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后,作者借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后,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為什么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針對文本的情況,沈老師的教學目標就制定為: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上。
其次,課堂展示的過程扎實。《懷念母親》的課堂展示,過程簡潔,條理清楚。沈老師從課前的聽寫復習導入,通過第一課時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這個母親是指親生母親還是祖國母親”,“哪里寫生母,哪里寫祖國母親”,“問什么又凄涼又甜蜜?”引領課堂教學。因為課文語言富有跳躍性,而且作者祖國的這種深厚感情,學生缺乏現實體驗,但是學生對于自己的親生母親又是有很深刻的感悟的。所以,課堂教學繞過了暗礁,從“為什么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為什么沒有母親作者要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為什么作者要抱終天之恨”反復的去感悟作者對于自己母親的情感,在感悟后又回到文本,進行朗讀。由于學生理解了文本,所以朗讀的時候就不是無根之木。然后再回到對于祖國母親的真摯的情感上,學生的回答自然是水到渠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就是為了達到不需教”,扎實的課堂沒有演變成老師牽著學生走,在課堂中,沈老師把這種學生感悟的釋放落實到了寫母親的背影中。
第三,教學的語言扎實。教學的語言有很多種,而樸實的語言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比如在朗讀的時候,很多老師會說“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美美的讀一讀。在《懷念母親》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感悟到了作者失去母親的痛苦,沈老師就引導學生”帶著這樣的感情,讀第三段”這樣的語言就顯得扎實而有效。
最后,對于教學的自我評價扎實!稇涯钅赣H》的課堂教學非常完善,沈老師還提出要結合課后的資料袋,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海外的中國人都有對自己喜愛的情感,認為這節課還留下了遺憾。
崔巒老師曾經說過“扎扎實實打基礎,簡簡單單教語文”。語文課的性質是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就是簡潔豐滿,有實效。要讓語文課堂的40分鐘更有效,我們就要多上這樣在新課程引領下扎實的語文課。
【懷念母親評課稿】相關文章:
《懷念母親》評課稿03-20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05-27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通用10篇)09-26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通用15篇)10-19
我的母親評課稿(精選22篇)05-09
復習課評課稿04-08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七年級語文《秋天的懷念》評課稿10-11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