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形》評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評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多邊形》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多邊形》評課稿 1
x老師在整節課中一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則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有效地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是一節成功的新授課。
在本節課上x老師有效引導學生通過類比三角形的內角和,結合圖像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及時將發散思維進行集中化,培養學生及時思考歸納方法的習慣,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體會。
1、利用已有知識,滲透類比思想及轉化思想(化未知為已知,化四邊形的問題為三角形的問題)
本節課教學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已有經驗,密切聯系了學生的已有的舊知識,巧妙地利用學生熟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知識,產生正向的知識遷移,使學生感覺到所學的新知識與以前所學的舊知識是有很大聯系的,兩者之間有很多相同點,更加深了他們對兩者之間的`不同點的關注,這對于解決這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也增進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2、巧妙引導,在探究中構建新知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的核心部分就是多邊形內角和的探究,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數學知識的教育已經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了,如何在知識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合作、歸納等方面的能力才是新課程改革的主導方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在這一方面做了良好的嘗試,并完美的呈現。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并不是老師直接給出或是由老師的推導出來的,老師通過組織學生分組探究,交流,提問,驗證等形式,由學生自主地歸納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利用這種方法學生既可以獲得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培養出相應的數學技能,這也正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整節課的精彩所在。
3、尊重學生,并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在課上我們看到教師在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到一種積極的成功體驗的同時不忘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如在本節課即將結束之時問學生:“你們認為本節課誰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既是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也是教師對學生的希望。因此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進行的適時且有效的情感教育,這對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學習都有很大幫助。
《多邊形》評課稿 2
這節課成功的地方有2點:
1、以比賽為主線,將整個課有機的串聯起來,整個課自然連貫。
上課開始首先進行熱身賽,通過比賽達到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的目的。在講授完新知識后,要求學生用所復習的舊知識比賽畫正多邊形,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在學習完重復命令后,又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重復命令比賽畫正多邊形。
學過的基本平面圖形面積的整合。本節課宋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設置了“平面圖形面積復習”、“組合圖形面積學習”、“知識的應用與拓展”三個板塊,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在我們華杰學校新課改背景下,在“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課堂教學中,本課教學中,宋老師更多地體現為:引導者——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明確的導航目標,組織者——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與支持,使學生能夠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聽課后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找準新舊鏈接,打好知識基礎。
組合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需要在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宋老師在學習新知之前,放手讓學生引領復習,這樣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背景,找準新知的最佳切入點,為知識的遷移做好鋪墊。
2.發揮學生主體性,重視自主探究。
各個小組的展示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不但能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促進知識的意義建構,更能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在教學“簡單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宋老師先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交流、驗證自己的想法,看看自己沒想到的'方法有哪些,根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地學習其它方法,一步步激發學生創造的欲望:我有不同的分割法。這樣有序的學習,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宋老師讓學生自主選擇求組合圖形的面積,自主選擇圖形的分割法或拼補法,讓學生經歷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探究過程,通過宋老師的點撥概括,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積極主動。
3.學以致用,緊密聯系生活。
數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本節課中,宋老師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經驗,通過讓學生計算學校的草坪和所住的小區平面圖的面積,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考:
1.全課宋老師都沒有引導學生比較分割圖形越簡潔,其解題方法也將越簡單的,同時又要考慮分割的圖形與所給的條件的關系,有些分割后的圖形難于找到相關的條件,那么這樣的分割方法就是失敗的。其實這就是在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怎樣是簡潔高效的。
2.新課例題與拓展題區別不大,是不是應該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組合圖多邊形的面積,一節課就2道題目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多邊形》評課稿 3
蔡老師上的這堂公開課,引題新穎,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是一堂成功的公開課。
一、蔡老師首先以清朝吳友如的一首猜謎詩引出四邊形,進而引出課題。引題新穎有趣,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蔡老師在整堂課中,教態清新自然,課堂語言和藹可親,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課堂氛圍輕松活躍,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教學中,蔡老師運用類比與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四邊形的定義、表示法以及內角和定理。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在“四邊形的內角和為3600”這個定理的`證明時,給了學生一個開放的探究空間。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將四邊形的內角和轉化為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方法,很好地將難點加以突破,從而將很大的課堂空間給予了學生探究多種多樣的證明思路,培養了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蔡老師在整個課堂中能做到精講精煉,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幾點教學建議:
1.在四邊形的表示法教學中應強調四個字母的書寫順序。
2.在四邊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中要注意進行合理的板書,在證明方法上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探究。
《多邊形》評課稿 4
在上周四下午因12學時到二十五中培訓,有幸聽到林老師的課。
環節一:探究多邊形內角和性質,用時22分鐘。學生從多方面探究多邊形內角和的規律,有的學生從一個頂點出發畫對角對角線,把多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內角和為(n-2)×180;有的學生從多邊形的一邊上取點與多邊形各頂點連結,分成(n-1)個三角形,內角和為(n-1)×180-180,最后化為(n-2)×180;也有的學生從多邊形內部任意取一個點與多邊形各頂點連結,分成n個三角形,內角和為n×180-360,最后也能化為(n-2)×180;殊圖同歸。這一環節精彩之處是:在學生探究五邊形內角和時,有的學生不按老師的.常理出牌,把五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來計算;然后在探究六邊形的內角和時,就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依此類推。
環節二:探究多邊形外角和性質,用時7分鐘。與環節一相似,也是讓學生各抒已見。探究出多邊形性質。
由環節一、二教師指出:找規律的方法,從特殊到一般。
環節三:兩個性質的鞏固練習。
有一道題是這樣的:一個多邊形的每個內角都是144度,求這個多邊形是幾邊形。如果此題不留給學生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按教師的常理思考會用內角和性質:設多邊形為n邊形,再由(n-2)×180/n=144。再求出n。精彩之處:學生竟然用了外角和性質,先求出每一個外角為180-144=36,再用360÷36=10從而得出多邊形為10邊形,學生的思路和方法與老師想的不一致而且容易計算。
環節四:書上例題解答,教師還是依然放手讓學生來完成。
學生一解答如同書上解答。
學生二的解答方案讓在坐的老師大吃一驚,竟然會在原六邊形的一組對邊上任意連結一條線段把原六邊形分成兩個五邊形,根據五邊形的內角和是54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快速就能求出所求三個角這和為540-180=360。太精彩了。
據統計:班級人數36人,學生回答問題達28人次,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學生學習熱情非我的學生能比。
給我的啟示:多給學生探究和思考的機會,他將會還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精彩。
《多邊形》評課稿 5
今天聽了蔡老師的一堂課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蔡老師的《5.1多邊形(1)》談談自己聽課的幾點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蔡老師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挖掘,做到以生為本,師生關系融洽,整個課堂非常活躍。
一、提供有價值的情境引入,激活學生數學問題意識
我們知道,學生的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數學問題解決在一定的問題情境引入中開始,這就要求教師提供有價值的材料,創造一種激發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情境,以引起學生內部的認知矛盾沖突,激發起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再經過教師啟發和幫助,通過學生主動地分析、探索并提出解決問題方法、檢驗這種方法等思維活動,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首先,蔡老師讓學生類比三角形定義、概念、表示法等得出四邊形的定義以及邊、角的概念、表示法等,遵循學生數學學習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挖掘出未知的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經歷幾何圖形學習的方法,找出問題解決的共同點,以此讓學生在以后多邊形概念學習找到模型。
二、挖掘有“生命力”的數學問題,提升學生數學問題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挖掘數學教學的'核心知識,讓我們教師創設的問題有探討的空間以及延伸的方向,這樣才會使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的得到提升,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本課教學中,蔡老師讓學生類比三角形內角和1800猜想得出四邊形內角和3600,再讓學生探究四邊形內角和定理,讓不同的學生嘗試用不同的證明方法進行問題解決,這樣做符合我們幾何教學的一般過程:從猜想到證明。同時,蔡老師還對四邊形內角和定理的應用進行了適度挖掘。
從以上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蔡老師擁有熟練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能力,非常直觀地把我們所需要的教學情境創設出來了。青年教師的對教材的挖掘、對課堂的掌控非常好,但在聽課過程中,本人有一點不成熟的做法想與大家商榷:
對四邊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內涵挖掘能否再次深入。蔡老師和學生都在課堂中展示了四邊形內角和3600的三種常見證明方法,本人認為能否在此處停留教學腳步,放開手腳讓學生再多幾種證明方法,最主要的是提煉這些證明方法的統一性,可以讓學生對各種證明方法進行分類、歸納、提升,比如把3600進行各種分解,這樣課堂教學的內涵是不是更加精彩一些。如果時間不夠,也可以延伸到課后讓學生來比拼和交流,這樣數學的學習味道更加強烈一點。以上是本人對蔡老師課的一點不成熟想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多邊形》評課稿】相關文章:
《多邊形》評課稿06-16
《多邊形2》評課稿09-08
《多邊形2》評課稿通用06-15
《簡單多邊形的面積》的評課稿05-28
(推薦)《多邊形2》評課稿09-06
《多邊形2》評課稿3篇10-28
八年級數學《多邊形2》評課稿06-12
復習課評課稿10-11
二年級數學上《認識多邊形》評課稿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