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評課稿(通用1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那么優秀的評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蟋蟀的住宅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
今天上午,隨校長、教導主任一道聽了本學期新進我校教師的課,這是一堂精彩的語文課,讓聽者如沐春風,拍案叫絕,故記之。
首先,這是一堂辨識度很高的語文課,散發著濃濃的語文味。從理解課題開始,刪繁就簡進入正題。出示蟋蟀圖片,認識蟋蟀又叫蛐蛐,學生的興致馬上來了。未成曲調先有情,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抓住第一自然段句子中的關聯詞進行教學,“不光……還……”,還可以換成哪些其他的關聯詞語?學生找出“不僅……還……”“不但……而且……”“既……又……”從課文內容上看,主要側重于前面還是后面?這樣的教學顯得扎實有效。平時,關聯詞語教學往往不夠重視,采用替換教學,對相近的關聯詞語進行了鞏固與運用,成功串起“珍珠”。認識著名作家法布爾以及他的《昆蟲記》,讓學生做一個粗淺的了解。接下來是初讀課文,一般來說,初讀課文需要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比較具體的提示:第1自然段,蟋蟀出名的原因;第2-6自然段;第7-9自然段。這種方式,可圈可點,便于學生操作,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讀,讀書的目的明確,這是對學生整體把握能力的訓練。檢查字詞教學,重點講了蔽、懼、搜、毫四個字,選擇這幾個字,是頗一番思量,因為都是平時學生易錯字。接下來,教學蟋蟀住宅的特點,抓住句子進行教學,如:蟋蟀在平臺上彈琴,其實是蟋蟀在鳴叫,把它說成是彈琴,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著蟋蟀活動的圖片,一共三幅圖,分別是享受美食,做游戲,欣賞風景,運用擬人句來說。這個環節的教學,是學習課文表達方式——擬人的手法,以課文為例,進行學習遷移運用,舉一反三。而且,從內容上都是講蟋蟀的活動,與課文內容有機結合,并不突兀。最精彩的要算讓學生變換人稱方式來進行介紹。“大家好,我是一只小蟋蟀,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這個環節的教學,體現了老師的教學理念:創設語言表達的情境,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匠心獨運,令人贊嘆。
其次,老師具有很強的指導藝術。蟋蟀的隧道長九寸時,九寸是什么概念,學生還真的不知道。因此,老師講解,告訴學生一寸3厘米左右,9寸就是30厘米左右,用手比劃長度,讓學生很直觀形象感受到其空間的大小。在教學“半掩”這個詞時,讓學生上臺演示關教室的門,什么叫做“半掩”,趣味盎然。老師把蟋蟀住宅特點的學習與感受蟋蟀聰明能干結合起來,比如,隧道為什么要傾斜的?為什么要朝著陽光?整個過程,指導細致,有條不紊。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的成長進步是明顯的,就是老師之功。在老師的心中,環節的設計目標指向非常明確,為什么要有這個設計?做到有的放矢。這樣的教學時樸實的,也是扎實的。不花哨,但是很實用。老師教學處理,做到詳略得當。重點教學第5段,舍得花時間,濃墨重彩,精雕細琢。而第6段教學,就一筆帶過。一篇文章,要選擇最有價值的教學內容來教,千萬不要面面俱到,要學會取舍。
第三,老師教學過程如行云流水,感覺舒服。朗讀指導令人耳目一新。科學小品文比較枯燥乏味。老師通過指導朗讀,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蟋蟀聰明能干以后,讓學生讀出這種感覺。讀中理解與感悟,讀中積累,比如讀出排水優良的感覺;讀出隱蔽安全的感覺。帶著感覺去讀,讀出的味道就不同了。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如果說,這堂好課,有什么缺憾的話,那就是改變人稱,讓學生介紹蟋蟀的家這一個環節。兩個學生都上臺講,欠缺的是,雖然特點講了一些,但是有好一些沒有講到,課文中的詞語運用的也比較少。如果,老師在教學時候,能夠有機板書重要的詞語,讓學生有所憑借,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讓學生借助語言的“橋梁”,講起來就會順暢些,而且目標指向也更加明確:一是要講出住宅的特點,二是要運用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在語言表達的時候,要注意避免空泛,胡亂講一通這一弊端。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2
在本學期聽評課的第二周,我聽了畢xx老師執教的《蟋蟀的住宅》,下面簡單談談我的想法。
畢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探究,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教學效果明顯。教學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傳授與給予的過程,對教師來說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獲取知識,并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探究的方法和培養自我探究的'能力。
首先是注重學生理解詞語能力的培養。
畢老師在學習課文時,對于理解重點詞語“隨遇而安”一詞時,采用了聯系上下文的讀書方法找出重點句子詞,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內容,效果俱佳。
其次是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自學探究階段,學生默讀課文時,畢老師注意提醒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便于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養成。
再是側板書設計巧妙、重點突出。
畢老師的板書也是經過一番心思設計的,主板書板塊雖然有些全面聚到,但是她的側板書“偉大的工程”卻是突出了學習本文的重點,這與蟋蟀柔弱的建造工具“前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凸顯了蟋蟀建造工程的偉大,更易于學生理解文本。
最亮點的還是聊天對話賦予新意。
在教學中,畢老師設計的假如我是一只昆蟲,我與蟋蟀的聊天對話,讓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感到非常有趣。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的一大亮點,這種趣味性教學值得我學習借鑒。
畢老師的這堂課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的習興趣更為濃厚,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充分發揮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3
首先感謝教研院劉老師的邀請,做《蟋蟀的住宅》同課異構的點評,給了我這樣一次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今天杭州和柳州兩地通過網絡活動的形式,開展了一次小學語文"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兩位語文教師各顯神通,展示了在新課改理念下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藝術。
兩位老師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四年級的《蟋蟀的住宅》第一課時。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過程,贊揚了蟋蟀不辭勞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文中對于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如何建造住宅的描寫栩栩如生,使我們如臨其境,如見其蟲。對于這篇課文兩位老師的同課異構,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這次聽課的感受。
一、“同課”異構的意義
同課異構活動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它搭建了一個交流互通的平臺,在展現每個教師風采和特質的同時,更形成了多向思維的碰撞,集體智慧的凝聚,從而使每個參與者都獲益匪淺,教學能力得以提升。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師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和不同的構思,也體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和個人特色。
同課異構可以同中有異,異中滲同。《蟋蟀的住宅》這一課,可以設計以讀為主,合作交流;可以緊扣住宅特點,感受蟋蟀住宅工程的偉大;可以關注作者的寫法,進行語言感悟和訓練。再來看看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與教學內容的貼合度,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表達風格,有人善于課堂語言渲染,有人善于點撥學生思維,有人教學思路嚴謹,有人教學靈活多變。因此“同課異構”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師自身的優勢,取長補短,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二、關于《蟋蟀的住宅》文本解讀。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精讀讀課文,精讀課文從文本內容和文本的年段來看,要注意兩點:一是編者意圖的分類是精讀;二是學段語言文字訓練目標的定位,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同一節課,要想有不同的出彩,對于老師來說,離不開文本的精讀,離不開教師的深厚底蘊,因此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效果,與教師的解讀能力和深度思考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課題解讀的側重。
《蟋蟀的住宅》這個題目有什么特點?宅字的意思是指住所和較大的房子的。上面就是一所房子,地下站著一個人。“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動物,住宅還可以換成別的詞嗎?比如:別墅、房屋、洞穴等等,為什么作者要用“住宅”這個詞呢?這篇課文題目的特點就在于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蟋蟀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可以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加入“宅”字的書寫指導,以及甲骨文的字理教學,導入新課。
(二)抓住課文的關鍵詞。
“隨遇而安”“慎重”
聯系全文想一想哪些地方體現出了“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蟋蟀精心選擇住址,把巢穴選在向陽的地方,門口有草叢掩蓋;巢穴是它一一點兒一一點兒挖掘的,沒有半點兒馬虎。等巢穴挖好了,它還會隨著天氣和身體變化不斷地改進巢穴。可見,蟋蟀對自己的巢穴要求多么高,不像其他昆蟲那樣隨便找個巢穴就住下來。
“偉大的工程”
為什么作者說這座住宅是偉大的工程?蟋蟀把巢穴建在向陽的地方,最多有九寸深,且排水優良,可見蟋蟀是很有智慧的。它的巢穴雖小,但是靠它那柔弱的身體建成的,用來施工的工具僅僅是細弱的前足、鉗子和后腿,這與要完成的扒土、搬土塊、推土、鋪土、整修等工程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對蟋蟀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一個偉大的工程。
法布爾差不多30年持之以恒對蟋蟀連續細致地觀察,把如此可愛的小生靈通過文字的形式把它送到我們眼前,這樣一種對科學持之以恒地追求的精神,更是一種偉大的工程。
(三)抓住語文要素來教學。
單元導讀提示語中,比如我們在提到“感受作者連續細致觀察”“進行連續觀察,學寫觀察日記”時,除了課文內容的連續觀察的介紹,還可以講法布爾是如何觀察蟲子的,這種資料網上非常多,也可以從《法布爾傳》中摘取一些文字,再配上圖片,讓學生感到法布爾的鉆研科學精神,為之而震撼。
(四)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
《蟋蟀的住宅》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選自法布爾的《昆蟲記》。教學這篇課文,需要落實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感受作者連續細致地觀察,體會文章準確生動地表達”,同時也要對《昆蟲記》進行導讀。雖然統編教材把《昆蟲記》的閱讀放在了八年級推薦閱讀書目,但是其有趣的內容和生動的描寫都適合小學高段學生閱讀。況且初中學生學習任務重,提前閱讀相關名著對初中的學習非常有好處。我們除了完成單元教學目標外,可以加上名著導讀,這樣就打通了課內外的界限,巧妙地從課內閱讀引導到課外閱讀,讓一部分愛讀書的學生充分地學習和發展。
(五)關注作者擬人寫作手法。
課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想一想在表達上與課文有什么不同。明確:擬人,就是將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其人的.特征。本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擬人手法的運用。作者將蟋蟀當作人,把它稱作“專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穴說成是“住宅”,里面有“大廳”“臥室”;把蟋蟀的叫聲說成是“彈琴”。
擬人寫法的好處:
(1)這樣寫語言風趣幽默,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使說明淺顯易懂,易于理解。
(2)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了盎然的情趣,而本題所給片段說明性極強,含有較多專業名詞,屬于專業性的說明文。
運用擬人時注意: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必須是出于自己的真情實感;事物本身的特點和人的特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擬人寫作手法目的明確,借物抒發作者內心情感,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插圖資料的利用
根據課文中的插圖,找出相應的文字段落,對比課文的第5、7、8段進行賞析)讓學生有個更加直觀形象的認知。插圖的內容是在一片茂密的草叢中,有一只蟋蟀在自己的住宅前面,可能是在建筑住宅,也可能是欣賞自己的杰作。
四、教學設計的不同構思。
下面我們就來賞析一下兩位老師《蟋蟀的住宅》同課異構的不同特點:
(一)新課導入的不同
杭州的姚老師,出示甲骨文“宅”,外形像一個房子,運用字理教學,明確宅的意思。并且教授和提醒“宅”字的書空,屋檐寬、底座平、房子穩。接著出示課文《蟋蟀的住宅》中的住宅,最后讓學生質疑課題,說一說自己特別想知道些什么?為什么建造住宅?什么樣的住宅?如何建造住宅?
柳州市的汪潔老師也是利用蟋蟀叫聲導入新課,這種方式貼近課文內容,蟋蟀善于鳴叫,在昆蟲界是赫赫有名的,誰能說說它成名的原因?一是因為唱歌,二是因為住宅。接著出示“臨”字的字形辨析,指導書寫這個生字。揭示課題,書寫“宅”字。教師提問:“宅”一般指人居住的地方,為什么蟋蟀居住的洞穴也能稱之為住宅呢?學生質疑提問,激發學習的興趣。接下去走進課文的具體內容。
(二)教學方式的不同
杭州的姚老師很重視關注學生語言感悟的興趣點。首先老師通過對比的方式,尋找蟋蟀和其他昆蟲尋找住宅的不同態度的語句;其次,姚老師用表演和采訪的形式,來感受蟋蟀不愿意隨遇而安地尋找住宅,然后分角色進行朗讀進一步體驗蟋蟀住宅的偉大。重點體會“隨遇而安”和“慎重”兩個詞。第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蟋蟀住宅的圖片和課文語言表達的對應分析,也是進一步感悟語言的有效方式。(陽光充足、小草半掩著門、彎彎曲曲、排水優良,門口有平臺)。看圖片說一說蟋蟀住宅的樣子,最好結合課文讀一讀。最后還有小小設計師的教學環節,課堂上孩子們上臺展示表演投入,學生感覺十分有趣。
柳州的汪潔老師關注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處處留心皆學問”,采用追問的形式,不斷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探究語言的魅力。關注作者的表達方法。我們先運用查工具書,換詞法理解了詞語的字面意思,又聯系上下文又更深入地理解了“慎重”在文中的意思。法布爾通過擬人的手法,用如此生動的表達就把一只對自己的生活有追求的小蟋蟀展現在我們眼前;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關鍵詞的理解,可以用聯系上下文,查找工具書,聯系生活經驗等;關注課外拓展延伸。出示關于法布爾、蟋蟀和《昆蟲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感受蟋蟀住宅偉大的工程以及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之情。
(三)語言訓練的不同
杭州的姚老師的生字詞教學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檢查預習效果;課文的理解通過抓關鍵詞“隨遇而安”和“慎重”來感受蟋蟀住宅工程的偉大。其間,老師還采用采訪的形式,讓學生表達“選擇住宅的條件”。尋找關鍵句,體會到蟋蟀怎樣的特點?(聰明、機智、嚴謹、智慧、有才干)。小組合作學習表達:假如我是天才設計師——蟋蟀,我向大家隆重地介紹我這樣設計住宅的思路。讓學生自己當作蟋蟀,介紹自己的住宅的設計特點。
柳州市的汪潔老師課前的預習單利用高效扎實,其中包括課文朗讀、生字新詞、課文結構梳理、閱讀疑問、拓展延伸五個方面。通過分析預習情況,直接展示學生關注的兩個主要問題:
1、為什么要慎重選擇住址?(體會文章生動的表達)法布爾通過擬人的手法,用如此生動的表達,把一只對自己的生活有追求的小蟋蟀展現在我們眼前。
2、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
教師引導學生圈畫出課文重點的詞句,在旁邊批注你的感受。作者是如何進行細致觀察的?也許是:用手觸摸墻壁,發現它光滑的特點;眼睛看得很仔細,發現住宅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生的特點。
(四)結課藝術的不同
杭州的姚老師結課時,采用綜合練習,鞏固字詞。出示語段,讓學生填寫完整。“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常常(慎重)選擇(住宅),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這樣既可以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有效地記憶和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可謂一取兩得。
柳州的汪潔老師以資料補充來結課。一是PPT出示預學單預學單上的相關資料補充。感受蟋蟀建宅的持之以恒。蟋蟀可以說是用盡自己一生的力氣,建造出了這樣一個舒適,巧妙的住宅,這樣看來它的住宅的確可以被稱為——偉大的工程。二是推薦讀物《昆蟲記》中這些文章都有———人的味道,人的情感,人的故事。感受法布爾觀察昆蟲的持之以恒。這樣持之以恒的偉大的工程,不止體現在蟋蟀身上。其實,法布爾差不多30年持之以恒對蟋蟀連續細致地觀察,把如此可愛的小生靈通過文字的形式把它送到我們眼前,這樣一種對科學持之以恒地追求的精神,更是一種偉大的工程。
兩節課也有相同之處:一是課前重視預習思路相同。都有預習單,課前做好鋪墊,節省教學時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二是教學文本內容選擇相同。兩位李老師都是選擇“蟋蟀住宅的特點”內容來教學的。三是兩位老師都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生字識記、詞語積累和書寫訓練。
當然,語文課堂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于這兩節課我提一點小小的建議。一是兩位老師的板書都是使用板貼,雖然使用板貼節省時間,美觀,但是我建議老師最好自己書寫板書。特別是生字的書寫指導,老師一定要親自板書,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漢字書寫的規律和運筆方式。黑板板書,最好也自己親筆書寫。二是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和提問的時間有點多,我們可以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在閱讀中理解,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欣賞語言魅力。三是關注文體意識,《蟋蟀的住宅》市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教學中可以關注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九寸深,一指寬),作比較(蟋蟀建筑住宅兩個多月和作者僅僅觀察兩個小時就不耐煩)、打比方(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等。
以上的點評僅僅是個人的一些看法,觀點也不一定正確,僅供兩位老師參考,敬請劉老師和各位語文老師提出批評和建議。遠程觀評課,異地教科研。希望通過這一次的網絡教研聽課、評課活動,我們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在交流和碰撞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謝謝各位老師的聆聽!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4
一、教學預設不完善。課堂是學生主宰的、充滿變化的課堂,教學時教師的教學預設不完善,加之機動能力不強,不能很好地應對課堂中出現的突發情況,造成課堂教學膚淺,學生感受理解不到位。
二、課堂欠缺教學主線索。在學生具體研讀中,教師沒有及時地把學生引導到重點詞句的研讀感悟上來。例如在蟋蟀住宅的選址上,沒有就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個性展開想象、理解、體會、沒有在其他昆蟲和蟋蟀的強烈對比中,突出蟋蟀的鮮明個性。同時,在蟋蟀住宅的大門和平臺的理解上,也沒有達到深刻體會作者細心觀察,有優美詞語、準確詞語正確表達出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導向性語言不明朗。容易造成學生不能理會教師的意圖,學生的一些思考成果不能很好表達。例如在叫學生談談讀完作者的精美準確用詞后,直接引導學生說說對自己今后寫作的啟發,或許學生以后對用詞的慎重與講究更加深刻一些,同時也有細心觀察的耐心。
四、教師對課堂的調控能力需要加強。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引路人、合作者,所以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加強應變能力培養,隨時能夠做好課堂的掌舵人。
五、教師生字教學與指導教學有效性需要提高。教師要在關鍵時刻,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最有效地指導,并提供給學生練習的機會。這樣學生的雙基才能在課堂上得到有效落實,學生的能力才會提到明顯的提高。
六、教師對教材的組織與處理要加強研究。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有效載體,教師對教材的解讀,處理,直接關系學生的學習成效,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在有限的教材中,找到一個最佳的突破點,挖掘教材的深層內涵,引導學生由面到點的學習,爭取在課堂上,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益。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5
今天,仔細觀看聆聽了乳山市第一實驗小學的焉老師執教的《蟋蟀的住宅》優課,收獲頗多,感悟深刻。下面淺談一下我觀課后的幾點感悟。
本節課比較成功的方面是:
第一、課堂教學環節遞進,思路清晰。
焉老師精心設計了本堂課的教學流程,從質疑題目——導入新課,理解詞語——整體感知、創設情境——深入研讀,包括三項層遞式情境任務:活動一“選一選”、活動二“標一標”、活動三“夸一夸”,任務驅動——延伸閱讀,各環節之間過渡自然,連接緊湊,體現出了認知事物由易到難的規律。
第二、重難點突出,教學形式靈活。
本節課焉老師緊緊圍繞蟋蟀慎重的選擇地址、住宅的特點這兩方面展開進行教學,在教學中采用朗讀、默讀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采用師生共析、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內容學習,既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第三、連環層遞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態度。
焉老師通過創設三個連續的情境:活動一“選一選”、活動二“標一標”、活動三“夸一夸”,在“選一選”環節中,學生仔細研讀5、6段文字,根據作者準確的表達,在四幅蟋蟀住宅平面圖中選擇正確的一幅,既理解了蟋蟀選址特點,又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準確的表達。在“標一標”環節中,焉老師板貼大家選中的平面圖,請學生再次研讀5、6段,找找蟋蟀住宅的結構和特點,學生熱情高漲,既理解了蟋蟀住宅特點,又感受到作者生動的表達特點。在“夸一夸”環節中,學生更是對蟋蟀住宅特點背后藏著的優點有了深刻的認識。情境活動創設調動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文本。
總之,這堂課教師既是引領者,又是參與者。學生是本堂課學習的主體,課堂收獲很大!從課堂效果來看,這是一堂師生互動較好,以生為本,生本高效,同時又突出語文主題學習的一堂課。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雖然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遺憾之處在所難免,如部分環節處理還不夠靈活。結合本節課出現的問題,在今后的備課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再仔細研讀教材教案,不僅要備教材,更得備學生,真正把備課深入下去。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盡自己最大努力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既能動起來朗讀,又能靜下來思考、傾聽、感悟。這樣動靜結合的課堂才是能夠促進孩子扎實地學到知識的課堂。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6
潘教師抓住了題眼“住宅”,在讀寫遷移中理解“巢穴”“住宅”之間的不同含義,引導關注蟋蟀住宅的特點。循著作者的思路,帶著學生梳理出文脈,此環節設計得十分巧妙。
在精讀段落學習中,讓學生好好地去欣賞住宅,對蟋蟀的住宅做進一步的了解和新的發現,在不斷的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發現住宅的特點,感受到這是偉大的工程,學生情感的升華水到渠成。根據學生普遍對住宅特點感興趣的情況,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重點研讀住宅特點,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教師非常重視讀。并在此基礎上,潘老師還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如果你邀請其他的昆蟲朋友來你的住宅做客,你會怎樣來介紹你的住宅呢?訓練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在學完住宅樣子之后潘老師還順勢引導學生將上下文聯系起來學,發現段落之間的聯系,感悟小蟋蟀舒適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隨遇而安、慎重選址密不可分。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7
聽于老師執教的《蟋蟀的住宅》,我反思如下。
一、蟋蟀選擇住址和其它昆蟲的不同:它要慎重的選擇住址,并且不利用現成的洞穴,要自己一點一點的挖掘。它的“不肯隨遇而安”,到底是為了什么,它又是怎樣的不肯的?于老師教學這一環節時,采用師生對話的形式,進行角色對話,生動、活潑、有趣味的聊天形式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字里行間總是情,在描寫蟋蟀建造住宅的文字中,作者通過“扒、搬、踏、推、鋪”這幾個字,滲透出了作者對于蟋蟀的敬佩之情,一只小小的蟋蟀不辭辛苦的建造自己的住宅,真是讓人心生敬佩。于老師指導學生找出表示動作的句子,畫出動詞,從這些動詞中體會出作者對蟋蟀的'勞動成果表示了極大的贊賞。
三、滲透寫作方法,這篇課文語言生動,讀起來很有趣味性。學完課文后于老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把文章寫得如此富有情趣,學生明白了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注入情感,運用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把文章寫的生動有趣。并建議學生也試著觀察小動物,寫一篇觀察日記。
總之,由這堂課可以看出,于老師課前備足了課,用心設計每一個流程,讓課堂成為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主陣地。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8
金秋十月,天高氣爽,為進一步加強深度學習,切實打造黃金課堂,提高教學質量,10月24日上午,四年級語文組又迎來了教研交流活動。本組全體語文教師參與聽課,申老師和四(4)班的孩子們為大家展示了《蟋蟀的住宅》,開啟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公開課。
《蟋蟀的住宅》改編自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通過細致而持續的觀察,真實生動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全文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蟋蟀當作人,把它的巢穴稱作“住宅”,給讀者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
上課伊始,申老師明確幫蟋蟀開一場“偉大工程介紹會”的任務,圍繞“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蟋蟀的住宅?”一問題,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描寫蟋蟀住宅特點的句子,并在交流中概括出蟋蟀住宅外部和內部的`特點。從蟋蟀住宅的特點,申老師水到渠成地啟發學生說出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以此為核心,申老師又帶領學生依次了解了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建造住宅的過程和時間,進而從其工具之簡單柔弱、過程之艱難、時間之漫長,一遍又一遍地體會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在有趣的任務活動中,讓孩子的學習落地生根。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9
劉老師通過展示蟋蟀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蟋蟀的世界并了解蟋蟀的生活習性和特點。隨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討論蟋蟀住宅的`特點。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蟋蟀的生活習性和住宅結構,劉老師結合學生在科學課學習中有關小動物居住環境的調查,對比理解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在學生掌握蟋蟀住宅特點之后,劉老師又巧妙地融入美術課,讓學生畫一畫蟋蟀住宅的平面示意圖,再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作者細致的觀察,也為下節課理解蟋蟀的修建過程,體會工程的偉大做了鋪墊,實現了跨學科的融合。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0
《蟋蟀的任宅》一課從新課標出發,巧妙融入了“五階作業設計”理念。整節課以“學觀察”這一目標指引,以“跟著名家學觀察”這一任務驅動,在讀中引領學生感悟“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從而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連續細致的觀察,體會觀察的樂趣。
亮點一:單元統整,整體架構
窺一斑可見全貌。從課堂出發,可見羅老師進行了單元統整。本節課緊扣單元大任務“跟著名家學觀察,爭做觀察小達人”,將單元目標落實。
亮點二:學為中心,作業助力
整堂課,羅老師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巧妙選取“五階作業設計”的作業,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搭好支架,學生圍繞蟋蟀修建任宅的工具、動作及修建的時間,體悟細致持續的觀察、生動準確的描寫。
核心目標統領,簡單清晰引領,成就了羅老師的課堂。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1
全老師執教的是《蟋蟀的住宅》一課。全老師注重對新課標和語文要素的落實。課上首先讓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講了哪兩方面內容。然后,通過默讀思考,勾畫批注,從蟋蟀住宅特點和修建住宅兩方面讀懂課文內容。
接著帶領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結合課后第二題“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引導學生回顧全文,將課文的兩部分內容聯系起來,體會工程的.偉大,進一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悟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最后,通過品讀文中準確生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2
《蟋蟀的住宅》改編自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通過細致而持續的觀察,真實生動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全文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蟋蟀當作人,把它的巢穴稱作“住宅”,給讀者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
高老師精心設計了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她以“你喜歡的歌手是誰”為切入口導入,將昆蟲界草地上的歌手——蟋蟀引進課堂。學生對著課文題目先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如“蟋蟀的住宅在哪里?”“蟋蟀的住宅是怎樣的?”然后帶著問題來讀課文。初讀課文以后,高老師把控方向,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描寫蟋蟀住宅特點的'句子,并在交流中概括出蟋蟀住宅外部和內部的特點。從蟋蟀住宅的特點,高老師水到渠成地啟發學生說出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以此為核心,高老師又帶領學生依次了解了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建造住宅的過程和時間,進而從其工具之簡單柔弱、過程之艱難、時間之漫長,一遍又一遍地體會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最后,師生在蟋蟀的歌唱聲中合作朗誦《蟋蟀之歌》,算是對全文內容一個意境優美的回顧和總結。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3
蛐蛐兒的洞穴多么普通,法布爾卻把《蟋蟀的住宅》寫得如此生動。一篇說明文教學多么普通,德老師執教《蟋蟀的住宅》一課卻如此奇崛驚艷!
巧引“糾錯”,生成精彩。德老師的課,總是有巧妙的設計之處,讓人眼前一亮。本節課中巧妙地運用“一位學生”的畫,引導學生分辨蟋蟀的住宅。在一層一層的糾錯中,學生發現并認知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再通過繪圖理解并識記了蟋蟀洞穴的特點,最后通過一句話評說蟋蟀的住宅,概括并強化了蟋蟀洞穴的特點。這一部分的精彩,源于那張“錯圖”的有意為之。學生發現錯誤,激發了興趣;糾正錯誤,深讀了文本;改正錯誤,內化了特點。說明文教學,打破枯燥與乏味,像德老師這樣,借用錯圖,層層引導,步步深入,智趣盎然,豈不巧哉!
妙導“發現”,系統觀察。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連續細致觀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德老師先引導學生評說“這是一只怎樣的蟋蟀”,讓學生體會蟋蟀的勤勞和堅韌,進而用“關于蟋蟀的這些秘密,作者法布爾是怎么知道的呢?”這個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研讀文本,發現作者觀察的秘密。經過梳理總結,發現法布爾運用了仔細觀察、跟蹤觀察、持續觀察、借助工具觀察、耐心觀察等觀察方法和行為。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法布爾運用了系統觀察才寫就的《蟋蟀的住宅》,著實妙哉!
美拓“研究”,主旨升華。說明文雖沒有記敘文生動感人,沒有議論文的嚴謹邏輯,但有它獨特的美。一般的.說明文教學,我們能夠發現說明文內容的科學之美,語言的精確之美,結構的條理之美。而德老師棋高一招、技勝一籌,通過拓讀法布爾的簡介、《昆蟲記》的寫作過程、《昆蟲記》中法布爾的自述,引導學生發現了本文主旨的思想之美。法布爾的觀察研究始于愛好,貴于堅持,成于耕耘、終于使命。何其美哉!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4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流程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主動參與教學,讓學生培養分析、綜合、應用和實踐語言的能力。
一、教學導入具有生活氣息
課堂導入猶如“鳳頭”,要求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誘發學生與課文學習相應的感情,激起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進入學習情境中。
王老師的教學導入接近學生的生活,導入的話題有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精心設計的教學導入馬上抓住學生的'心弦,促成情緒高漲。不僅僅就蟋蟀提出問題,包括和它差不多的幾種動物的聲音,吸引學生認真學生傾聽,仔細分辨,樂于接受回答,課堂氛圍輕松愉快。教師語言親切自然。
二、教學評價真實具體有效
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王老師的評價語言機智多變,方法靈活多樣。
教師的評價具體,表揚的是某一個具體的做法, 比如在閱讀材料時,評價是“觀察一定要細致認真,做一個細心的觀察員。”學生在板書時,評價是“大家懂得謙讓。”“這位同學書寫很認真。”這樣的評價及時捕捉了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很好地引導其他學生積極效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的學習過程,這樣的課堂和諧,充滿了活力,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
三、教學中,具有角色感
學生上臺講解蟋蟀的住宅時,讓學生扮演蟋蟀,介紹自己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特點等這一個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當主角,這樣反饋練習,解決了難點,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蟋蟀選擇住宅的要求,而不愿意隨遇而安。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王老師很好地做到了,讓學生研讀課文,自主感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過程。并通過各種形式來展示,幾位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體驗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難點,又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三維目標。
聽了名師的課,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很多教學環節還有所欠缺。今后自己將所學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在,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5
第一次聽到王老師的課,我感到這是語文教學的新世界,一位老師竟然能把課上得如此風趣幽默,孩子們都愛聽,還能學有所獲!這就是我想塑造的課堂啊,讓我們一起來品析吧!
一、借助音頻、激發興趣
老師以多個昆蟲的叫聲讓學生猜測昆蟲種類,不少孩子受課題影響,總覺得都是蟋蟀,讓課堂變得十分懸疑。之后讓學生分享玩蟋蟀的`經歷,課堂上響起一片笑聲。接著再分析課題的另一邊:住宅,通過對比不同動物的家名,發現蟋蟀的家名很高級,便引出蟋蟀的資料。此資料還能做后面小練筆的例文,可謂一舉兩得,獨具匠心。
二、借助表格、突破難點
學生通過做小小觀察員,設身處地地搜索重要的信息,通過列表格的方式,梳理內外部的特點,并通過上黑板板書加深印象,這樣課文內容不就清晰多了嗎?不僅如此,在學生找到關鍵詞句時,老師出示重點詞,共同分析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來。結合學生實際,說一說自己平時什么時候會慎重。老師再用手勢比一比,洞穴的走向是什么,學生糾正的過程中分析蟋蟀建巢的原理。
三、語用訓練、學有所得
通過分析描寫蟋蟀的語句后,發現蟋蟀非常優雅,像人一樣,你能不能像小作者一樣學著剛才的段落,改寫資料袋的蟋蟀呢?孩子們能夠運用擬人手法將小蟋蟀寫得惟妙惟肖。老師擅長提問引導孩子思考,比如在結尾分析“一指寬”“最多”時,提出不少疑問,引導孩子理性地思考,作者肯定是堅持很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體會法布爾持續觀察的寶貴精神,并相機介紹法布爾及推薦閱讀《昆蟲記》。
這樣的課堂有深度、有溫度,期待下一次的培訓能有更多收獲。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6
能夠參加本次“名師優課公益直播曁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研究與實施研討會”,能夠觀賞到各位名師們的課堂風采,我感到非常榮幸!這也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義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教學方法。
以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王老師為我們展現的《蟋蟀的住宅》為例,
在導入部分,王老師為學生分別播放了三種昆蟲叫聲的音頻,讓學生分別去猜是哪種昆蟲,接著還會拋出學生饒有興趣的問題:“誰玩過蟋蟀?”
王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教師的語言十分風趣幽默,以及他那自然隨和的教態,這讓學生放松身心,樂于表達,享受課堂。因此在王老師的課堂上,他與學生打成一片,互動得好不熱鬧!
除此以外, 王老師在課堂上還重點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恰當的學習方法,例如:生活中需要持續、細心觀察,抓重點詞,比如講解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和內部特點時,他先讓學生通過查找文中的關鍵詞,繼而找出答案。他還教會學生通過列表格和畫思維導圖這兩種理清文章脈絡的學習方法。整堂課下來,我發現王老師他善于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他先讓學生說一說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和內部特點,接著讓學生上講臺去合作板書這些特點……這樣的課堂充滿活力,每個人都積極、踴躍地去參與。我想,學生自己也會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角吧!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大家一起合作,尋找出了答案,這讓學生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王老師還請學生分別上臺以第二人稱和第一人稱介紹蟋蟀選址的特點,以多種方式去練習學生的口頭表述,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具體、更貼切、更生活。
因此,想要上好一堂課,一堂不僅生動有趣而且還切實有效的課,不僅僅需要教師充分的知識儲備,還需要教師正確使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使用良好的學習方法。希望自己不斷去學習,汲取這些名師們優秀的教學方法,在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夠靈活、正確地運用。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7
我有幸在網絡上聆聽了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王老師的《蟋蟀的住宅》一課。王老師大氣與親切的上課特點,這堂課清晰的流程,對每位學生回答的仔細聆聽與到位的點評,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本堂課王老師采用“聽聲辨聲”的聲音方式導入,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王老師精確把握教學目標,以生為本,通過學生閱讀資料文本獲取信息、小組討論等活動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并且采用魚骨的形式將教學重點展示出來,在學生完成自學后又請學生來完成板書的重要部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課堂教學過程中,王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品蟋蟀不隨遇而安,并向學生提出問題“蟋蟀怎么不隨遇而安”并讓學生理解“隨遇而安”的詞義。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蟋蟀慎重選住址的特點;在讀、思、議結合中更深刻地體會了文本的內容。
四、課堂教學中王老師還通過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等環節培養孩子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將作者法布爾的生平巧妙地融入進來,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五、課堂總結時王老師順勢引出《昆蟲記》這本書,簡介這本書及作者法布爾,并將這本書推薦給學生,實現了由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閱讀。
過本次教學,讓我看到了王老師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學生也通過本次學習,不止了解了蟋蟀的特點,同時也產生了觀察生活、留心生活的熱情。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8
李老師所執教的《蟋蟀的住宅》一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堂課教學設計精巧,教學過程流暢,充分展現了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對教材的深入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頗豐。以下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詳細的評析。
一、教學目標明確清晰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且貼合課程標準與學生實際。從知識與技能目標來看,李老師注重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語境識記生字、會寫生字詞語,這是語文學習的基礎,為后續的閱讀理解和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石。例如,在第一課時中,通過初讀課文、指名輪讀等方式,既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即時正音,又促使學生在朗讀中熟悉課文內容,進而更好地去把握文中的生字詞。
在過程與方法目標方面,李老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過程,如默讀課文、觀察預測、串連詞語、介紹住宅等方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會如何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并且在第二課時,通過對比蟋蟀住宅與螞蟻洞穴等活動,進一步讓學生學習細致觀察以及運用對比、擬人化等手法進行表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也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了解蟋蟀住宅特點及修建過程的同時,能感受到作者對蟋蟀的贊嘆和喜愛之情,這種情感的傳遞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豐富充實
李老師對教學內容的選取和處理恰到好處。一方面,緊扣教材,圍繞《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展開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活動。在第一課時,先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后推薦語段,了解關于蟋蟀的基礎信息以及作者的語言特點,接著深入課文,分析法布爾筆下蟋蟀住宅的特點及修建過程,從整體到局部,由淺入深,讓學生逐步掌握課文的核心內容。
另一方面,教師還巧妙地進行了拓展延伸。在第二課時,引入螞蟻洞穴的相關內容,通過觀察、比較、描述螞蟻洞口、內部結構以及生活情趣等方面,與蟋蟀的住宅形成鮮明對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對比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動物巢穴的特點以及作者描寫的手法,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思路。
三、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在這堂課中,李老師靈活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以滿足不同教學環節和學生學習的需求。
(一)朗讀法貫穿始終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李老師深知其重要性,在課堂上多次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從初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到朗讀特定自然段完成填表任務,再到整體朗讀體會作者情感,不同層次的朗讀要求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學生不僅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能在語調、節奏的把握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以及文字背后的意境,如在體會作者贊嘆蟋蟀住宅是“偉大的工程”時,通過朗讀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種情感。
(二)問題引導法激發思考
李老師善于運用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拋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例如,在第一課時中問學生法布爾所寫內容、所用寫法與之前設想的有何異同,在第二課時問為什么作者寫蟋蟀住宅要提到別的昆蟲等問題,這些問題猶如一個個思維的鉤子,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去尋找答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三)對比教學法深化理解
對比教學法在這堂課中運用得十分精彩。李老師通過讓學生對比蟋蟀住宅和螞蟻洞穴的不同特點,從洞口、內部結構到生活情趣等方面進行細致比較,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兩種動物巢穴的獨特之處,同時也讓學生深刻理解了對比手法在寫作中的作用,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描寫手法所帶來的效果,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靈活運用這種手法來突出事物的特點。
(四)小組合作法促進交流
在第二課時的部分環節,如讓學生同桌或小組相互說一說螞蟻的內部建筑及情趣生活等,李老師采用了小組合作法。這種方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傾聽他人的觀點,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流暢有序
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如行云流水般流暢,各個教學環節緊密銜接,過渡自然。
(一)導入環節簡潔有效
李老師以回顧上節課跟隨葉圣陶爺爺觀察爬山虎的經歷為切入點,引出本節課要認識的小動物——蟋蟀,這種導入方式既復習了舊知,又能迅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本節課的學習情境中。
(二)新授環節層次分明
在新授環節,李老師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展開教學。第一課時先從了解蟋蟀的基礎信息入手,逐步過渡到分析課文內容、把握寫法,再到指導生字書寫,每個步驟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讓學生在逐步深入的學習過程中扎實掌握知識和技能。第二課時則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通過對比觀察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課文主題和寫作手法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各環節之間過渡自然,邏輯清晰。
(三)練習環節針對性強
在課堂練習環節,李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安排了有針對性的練習任務。如讓學生結合蟋蟀的具體動作及修建時間用特定句式說修建過程,以及讓學生將觀察所得與蟋蟀住宅進行比較寫螞蟻洞穴出口及“城堡”的樣子等練習,這些練習緊密圍繞教學重點,能夠有效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同時也能在教師的針對性指導下,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四)作業布置合理適度
課下作業的布置也體現了李老師對教學的整體規劃。要求學生課下繼續完成其余部分,并圍繞清楚明白和擬人化手法兩方面修改練筆,既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又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推薦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并思考相關問題,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對昆蟲學及文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
五、教學效果顯著突出
從課堂表現來看,學生們在李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能夠認真朗讀課文,準確回答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在小組合作中也能積極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現出了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
在知識掌握方面,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和練習,學生們較好地完成了語境識記生字、會寫生字詞語的任務,對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過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夠運用所學的對比、擬人化等手法進行簡單的表達,如在描述螞蟻洞穴時,學生們能夠運用恰當的詞語和句式將其特點描繪出來,這表明學生們已經初步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和技能。
在情感態度方面,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同時通過對動物巢穴的觀察和描述,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綜上所述,李老師執教的《蟋蟀的住宅》一課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語文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多樣、教學過程流暢、教學效果顯著,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積極主動、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當然,教學是一門藝術,在不斷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或許還可以在某些細節上進一步優化,比如在個別學生回答問題后,可以給予更多不同角度的評價,以更好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發言。但總體而言,這堂課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教學范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 19
第一堂課由杭州市紫陽小學的林老師執教四上第三單元《蟋蟀的住宅》,這是以“處處留心皆學問”為人文主題,“學會連續細致觀察和準確表達”為單元語文要素背景下的精讀課例。
林老師匠心獨運,設計了一份圖文并茂、感官雙通的'導學單“跟著法布爾學觀察”,巧妙結合課后習題,構建了環環相扣的教學流程。在和諧有趣的師生互動中,林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蟋蟀住宅的奧秘,鼓勵他們暢所欲言,想象法布爾筆下的場景,通過課文關鍵段落體會法布爾多感官觀察的精妙,感受其細致入微、持之以恒的觀察精神,也落實了“處處留心皆學問”的人文主題。
林老師的課堂既有探究式的問題對話,也有沉浸式的觀察思考,從課文言語的輸入,到視覺圖示的疊加,再到思維導圖的總結,展現了完整、嚴謹的觀察教學,讓我們領略到觀察課別樣的魅力。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相關文章:
蟋蟀的住宅的評課稿10-18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11-06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11-07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必備]09-12
優選蟋蟀的住宅評課稿02-20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精選15篇07-02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精選14篇)09-14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精選14篇)09-20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精選15篇)10-07
蟋蟀的住宅評課稿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