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評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1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這篇課文主要由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構成,對話的朗讀是本課的重點,寓意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今天聽了康老師的《坐井觀天》一課,我認為這節課從整體上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非常值得我學習:
一、語言親切自然,感染力強。體態優美,具有親和力。
二、課前談話,激趣導入
康老師通過猜圖、當小導游、分享旅行中的趣事等這一些孩子非常喜歡的形式,不僅訓練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叫“見多識廣”,并適時地引出與之相反的“坐井觀天”這一課題。設計巧妙。
三、緊抓關鍵字詞和標點符號進行朗讀指導
一個“井沿”,一個“落”,一個“無邊無際”讓人記憶深刻。
通過擺一擺小鳥和青蛙的位置,讓學生深刻認識了“沿”的.意思。(是井的口子,就是井口的一圈,最后終于說出是“井的邊”,老師順勢拓展,桌子的邊叫“桌沿”,帽子的邊叫“帽沿”,床的邊叫“床沿”。這個訓練讓學生不僅深刻認識“沿”的意思,連運用也能自如了。)
能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落”,讓學生體會到小鳥飛的很遠,非常辛苦勞累。
通過出示“大海、沙漠、田野、天空的圖片直觀地來理解“無邊無際”,并相機出示句式進行訓練“()無邊無際”,指導學生把學過的詞語進行靈活運用,培養了學生發散性思維,能舉一反三。再回到文本反復進行朗讀練習,對詞語理解到位而且拓展得當,可謂環環相扣。
在康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對問號、感嘆號的理解深刻到位,掌握了根據標點來表達語氣。
四、多種形式朗讀,明白文中道理
康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本課的語言特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如自由朗讀、男女生賽讀、齊讀、指名讀、同桌合作朗讀、教師示范讀、表演讀等,可謂非常豐富。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康老師著重抓住以下幾個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1.抓對話,第二次對話,在學生初步理解青蛙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天只有井口大”之上抓住“說大話”“井口大”兩個點,理解什么是“說大話”,哪句話是大話,進而引出青蛙對天的認識:“只有井口大”。“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老師通過換一種說法讓學生初步認識反問句與陳述句表達方式雖然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不過語氣的程度不同。小鳥對青蛙的少見多怪并未反唇相譏,它誠懇地指出善意地糾正:“你看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2.第三次對話則抓住了兩個“笑”:“青蛙笑了,小鳥也笑了”。同樣是笑,笑的含義是不同的。青蛙的笑是自以為是,盲目自信的,小鳥的笑是無可奈何的。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整堂課康老師始終以學生為本,對學生的發言都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學生始終積極的投入學習,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這是一節成功的語文課,老師使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無盡的回味,這節課老師教得快樂,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掌握了扎實的知識。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2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第12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游,體會小鳥見多識廣;(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采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小鳥漫游各地后,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練說;(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布置學習課后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借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游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2)通過卷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3
1、教學課件設計精巧
在這節課中,看到侯老師制作的教學課件就能發現,侯老師在這節課的設計上一定花了不少心思。教學課件設計的十分生動,以實物的形式展現課文內容,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針對小學生形象思維發展活躍的特點,采用動畫展示的形式,讓學生很好的理解了“井沿”“無邊無際”等詞語的含義。
2、識字教學,展示教學亮點
識字教學也是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識字寫字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這堂課上,侯老師另辟蹊徑,在開始授課的時候,侯老師就通過故事的講述,用直觀、形象的版畫理解“井沿”,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在井的什么位置,從而明確“井沿”的具體位置。對于“無邊無際”一詞的教學也是別有用心,在理解了“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說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這一引導,不僅讓學生很好的理解了要學的詞語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做到了知識的遷移,這種能力的培養也為學生以后更好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侯老師的這一點,做的非常好,值得我們學習。
3、以讀為主,扎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都知道“讀”的重要性。在這節課中,侯老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在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以及文章的含義,使教學有一個水到渠成的效果。并且侯老師在學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范讀,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吸引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4、創設了實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
侯老師也善于創造想象的空間,不著痕跡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后,他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正處于愛玩、愛動的年齡,如果老師能夠抓住這一特性,并且在教學設計上予以考慮,那么課堂教學不僅能夠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以后的教學也將更有新意。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4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這篇課文主要由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構成,對話的朗讀是本課的重點,寓意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黃老師的這節課從整體上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課前準備充分
本課教師設計的教學課件十分生動有趣,以實物的形式展現課文內容,課前精心準備頭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形象、直觀的特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很好地理解課文中“井沿”、“井壁”等詞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老師問題引讀,學生思后釋疑
如:上課伊始,導入新課后老師提出的疑問“故事中青蛙和小鳥為什么爭論”,因為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畫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藍天、草原、大海……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三、以讀為主,扎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黃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本課的語言特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分角色、表演等)在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并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領悟文本蘊涵的深刻含義。
四、創設了實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
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教師讓同學們做了一個實驗,讓他們把書卷起來看天花板。從而讓學生通過實踐理解了青蛙為什么會弄錯的原因。如在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后,會看到什么?說談些什么?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這樣切合實際,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總之,這是一節較成功的語文課,老師使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從情感深處激發學生與同學友好相處,注意說話方式。讓課堂短短的40分鐘,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無盡的回味,乃至帶給學生深遠的影響。這節課老師教得快樂,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掌握了扎實的知識。
不足之處:
五、多種形式朗讀,明白文中道理
吳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本課的語言特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如自由朗讀、男女生賽讀、齊讀、指名讀、同桌合作朗讀、教師示范讀、表演讀等,可謂非常豐富。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吳老師著重抓住以下幾個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1.抓對話,第二次對話,在學生初步理解青蛙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天只有井口大”之上抓住“說大話”“井口大”兩個點,理解什么是“說大話”,哪句話是大話,進而引出青蛙對天的認識:“只有井口大”。“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吳老師通過換一種說法讓學生初步認識反問句與陳述句表達方式雖然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不過語氣的程度不同。小鳥對青蛙的少見多怪并未反唇相譏,它誠懇地指出善意地糾正:“你看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2.第三次對話則抓住了兩個“笑”:“青蛙笑了,小鳥也笑了”。同樣是笑,笑的.含義是不同的。青蛙的笑是自以為是,盲目自信的,小鳥的笑是無可奈何的。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整堂課吳老師始終以學生為本,對學生的發言都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學生始終積極的投入學習,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這是一節成功的語文課,老師使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無盡的回味,這節課老師教得快樂,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掌握了扎實的知識。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5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這篇課文主要由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構成,對話的朗讀是本課的重點,寓意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10月18日聽了孟老師的《坐井觀天》一課,我認為這節課從整體上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設計的教學課件十分生動有趣,以動畫片的形式展現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課件形象、直觀的.特點,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二、老師問題引讀,學生思后釋疑。
如:上課伊始,導入新課后老師提出的疑問“故事中青蛙和小鳥為什么爭論”,因為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畫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藍天、草原、大海……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三、多種形式朗讀,明白文中道理。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孟老師著重抓住以下幾個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同時讓同學們透過窗戶看窗外景色范圍,再想想在室外看到的景色范圍,使學生明白青蛙會把天有多大弄錯的原因之一是:目光狹小,所見有限。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一個“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點也聽不進小鳥的話,還自以為正確。通過對“笑”字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正確也是導致青蛙弄錯的原因之二是不聽別人勸告。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四、隨文識字寫字教學是課堂上的一大亮點。
上課伊始,教師就通過故事的講述,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并讓學生跟著書空。接著問學生文中有幾個角色,師板書出“小鳥和青蛙”引導學生學習“蛙”字時,師讓學生分別自己的識記方法,學生說出換一換方法,為了讓學生加強記憶并區別形近字,孟老師課件出示與“蛙”形近的幾個字組成的詞語,讓學生讀。隨著課文的學習的深入在學習其余三個字時,老師指導學生讀文用不同符號畫出小鳥和青蛙的話,然后老師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并把要學的生字標成紅色,引起學生注意,如在學習“沿”時,首先讓學生明白小鳥在井的什么位置,幫助學生理解“井沿”,從而明確“井沿”的具體位置。然后讓學生說說識記方法,并對易錯的地方進行重點指導,并讓學生練習而寫字,使學生牢固掌握本課所要認識并會寫的字。
總之, 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之中,是一節十分成功的課。當然,任何一堂課總會有缺憾的地方,最后讓孩子在書上練習寫本節課學習的四個生字時,有的孩子不明白寫哪幾個,如果老師在指導學生識記時及時板書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我想也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6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4中的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這篇課文主要由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構成,對話的朗讀是本課的重點,寓意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下面我就吳佳妮老師的《坐井觀天》這一課,談談自己的收獲與感受:
一、吳老師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教學教態親切自然,語言生動活潑,教學課件生動有趣,作為一位新教師,吳老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也展現出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二、老師問題引讀,學生思后釋疑
吳老師特別注重以問引讀,在讀中釋疑。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聯系上下文,通過讀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理解感悟,擴展思維,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通過不同形式讀對話,最后在展臺上展示學生的朗讀作品。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三、以讀為主,多種形式的讀,扎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吳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本課的語言特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在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并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領悟文本蘊涵的深刻含義。
總之,整堂課吳老師始終以學生為本,對學生的發言都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學生始終積極的投入學習,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7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寓言,這是一個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活潑、大方的吳佳妮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加強朗讀和發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
一、以疑引讀,讀中釋疑
在導入環節,吳老師通過猜圖游戲,讓學生說一說旅行的見聞。由于圖片中的主人公都是班里的孩子,學生興趣盎然地交流起各自的旅游趣事,讓大家感受到伙伴們的見多識廣。沒有直白地解釋,沒有枯燥地認讀,學生在交談中理解“見多識廣”,這樣的教學便是“潤物細無聲”。
初讀課文后,吳老師就讓學生進行男女生比賽讀,學生各個胸有成竹,躍躍欲試,充分展現了朗讀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的孩子讀得挺投入,但也有個別孩子出現添字、漏字的現象,教師應該及時指出并糾正。
吳老師用直觀、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給“沿”組詞。
“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為什么他們的說法不一樣?”吳老師將大問題拋出,學生聯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出“鳥看到的天是怎樣的?”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為什么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呢?”學生不難找出“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吳老師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并擴展思維,“小鳥會飛過哪些地方?”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學生認識了一只見多識廣的鳥。
二、語用訓練,積累語感
在教學中,吳老師巧妙設計了兩次說一說,鞏固并綜合運用了在課堂上學習的語言文字。如,在學習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吶!”一句后,讓學生用“()得很吶!”的句式說一說,不僅進行了語言拓展,更是在語言訓練中進行了有效的朗讀訓練,學生讀好了青蛙的固執、目光短淺。再如,“如果你是小鳥,你會對青蛙說什么?”這樣的說話訓練不僅鞏固了課文中所學的知識,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創設空間,自主實踐
吳老師也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造訓練朗讀的空間,不著痕跡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讓學生加上動作、表情分角色朗讀課文,從而給學生創造了自我展示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的表現力。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正處于愛玩、愛動的年齡,如果老師能夠抓住這一特性,并且在教學設計上予以考慮,那么課堂教學不僅能夠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以后的教學也將更有新意。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相關文章:
坐井觀天評課稿12-02
[經典]坐井觀天評課稿08-22
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11-06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評課稿集合06-07
【推薦】坐井觀天評課稿10-06
坐井觀天評課稿【熱門】08-26
坐井觀天優秀評課稿12-12
【薦】坐井觀天評課稿12-19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通用10-02
坐井觀天評課稿集錦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