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評課稿(通用1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么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評課稿 1
二年級下冊《找規律》是在一年級所學的找簡單規律的基礎上的一種提升。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能知道稍復雜的循環排列規律,感知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是隱含著數學知識的,初步培養學生發現規律和欣賞規律美的.意識。
公老師緊抓教學目標設計、編排教材,從生活實際入手,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循環排列的數學知識。聽了公老師的課,感覺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學習。
一、課前準備充分。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老師做了非常精美實用的課件,直觀的向學生呈現出循環排列的變化。各種教具、學具,讓學生不僅可以看,可以說,還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做,通過實踐加深孩子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以及理解。
二、課堂角色定位比較恰當。
從新授到練習再到活動,劉老師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為主題,從“說一說你觀察到了什么?”到“你能動手設計出漂亮的圖案嗎?”讓學生經歷了觀察、猜測、驗證等學習過程。整節課公老師有意識的放手讓學生去說,讓學生去做,老師則是在適當的時候幫助孩子進行歸納總結,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老師的作用是恰到好處。
三、課堂學習方式多樣化。
新課標提出,除了講授之外,學生主動探究、活動實踐和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上,公老師通過讓孩子觀察、探究、獨立思考找出圖案中四種圖形是通過循環排列的規律排列的。后面的練習環節,則是孩子在與同伴的交流合作中檢驗并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
幾點建議:
一、教學活動中要適當的留白,耐心的等一等,給孩子充足的思考時間。
二、對于這種抽象的規律能不能賦予其生活意義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從生活中找一找這種規律的應用,比如跳長繩、循環換座位等,從具體事物的角度來理解抽象數學問題。
數學評課稿 2
《11-20各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10以內各數的認識,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通過教學,學生直觀理解11~20各數的意義,能認、讀11~20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孩子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于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我覺得這堂課有以下特點:
1、重視通過操作和直觀,引導學生認識“十”,促進學生思維達到深刻的程度。
認識“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十”的概念是抽象的,學生不易理解。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的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的含義,正確建立“十”的表象。教學中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紅花榜的紅花,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數一數、捆一捆,聯系直觀體會什么是“10個一”、什么是“1個十”。然后讓學生說“10個一是1個十”,把動手、思考和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操作、觀察獲得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建立表象,并用語言進行抽象、概括,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概念,逐漸建立起“十”的概念。這樣安排,不僅可以深刻理解概念,還可以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習變得具體生動,易于學生接受。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讓學生自己數數,呈現12根小棒的擺法,從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十幾都是1個“十”和幾個“一”合成的數。為了讓學生逐步認識十幾的組成,老師先提出“怎樣擺12根小棒,要一眼看得很清楚”這個挑戰性的問題。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其實可以把10根捆成一捆。”接著老師讓學生數出10根小棒,并示范捆成一捆。在這過程中老師讓學生1根1根地數,得出一個結論:10根就是10個一,捆成1捆后就是1個十,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難點:10個一就是1個十。有了這樣的鋪墊,擺12根就很容易了。接著學生擺11根小棒,有2種擺法,讓生比較得出擺1捆和2根的方法簡便,可以體會到這樣擺的特點和好處,感受了十幾的數的意義。這里,老師只是提出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身的思考,利用已經知道的知識完成12根小棒的數數和“看得很清楚”的擺法,有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
3、重視對學生的數感培養。重視通過數數、交流建立11-20各數的概念,培養學生具體實踐、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
練習時教師注意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數感的意識十分強烈:讀直尺上的數,按順序數數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感受數的大小關系。在觀察數軸上數的變化過程中,使數的順序變得更加清晰。估計物品的數量,加深對數的多少的體驗;通過畫圈數物體個數,可以進一步建構“十”的模型,加深對“十”的認識,強化數的組成的表象。類似這樣的活動,無一不對數感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4、除了以上特點之外,課堂常規的訓練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小棒擺放的位置,何時拿小棒,何時收好小棒,都做了統一的要求,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的培養。
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我覺得可以讓學生自由擺12根小棒,有了前面紅花榜的滲透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可能會有1根1根地擺和1捆再帶2根的擺法,甚至還有其他的擺法,這時老師可以在投影上展示這幾種擺法,讓學生觀察比較,得出1捆再帶2根的擺法一眼能看出是12根,很簡便。然后對這種擺法重點研究,得出10個1是1個十的結論。也讓學生加強了10根捆成1捆的認識,擺之后的13、15、19根就會很迅速了。
2、教師在一處的數學語言欠妥。在“14怎么寫?”這一環節,老師說:“先寫一個1,再寫1個4。”混淆了數的寫法和數的組成,其實只要說“先寫1,再寫4”就可以了。
3、我認為老師放手的不夠。
在數草莓的環節,倪老師直接說“數10個,為了不漏數,可以數一個劃一個。”我認為處理的不夠好,可以問學生:“這里的草莓排列得比較混亂,有什么辦法不數錯呢。”也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數,再讓學生說數的結果,交流小朋友有什么好辦法數得又對又快,這樣自然讓學生對數一個劃一個有深刻的印象。
4、估計環節處理得不是太好的。先估一估,再數出是多少。傘圖這題的要求是: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數出來。如果圖一直出現,孩子往往只數,而不估。為了幫助孩子培養估算的意識,可以讓傘圖出現一次后閃一下,展現朦朧的影像。第二幅是洋傘圖,可以讓孩子們說說感覺是比草莓多還是比草莓少,猜一猜有多少顆,最后反饋。
數學評課稿 3
從板書設計可以看出,這節課的內容關鍵時讓學生理解:“本金、利息”的含義,會正確地計算存款的利息。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以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價值。”數學只有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才能顯得真實和精彩。由于“利息”這一節的數學內容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就有過相關的知識儲備,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劉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做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理解有關利息、利率、本金的含義,體會數學的真實。在教學中,教師始終以學生為本,強調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歸納出利息的計算方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本課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教師在引入課題時,提出了幾個問題。如:有哪位同學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為什么要存入銀行?增加的收入叫什么?這樣的提問,貼近學生的生活,又充分利用學生樂于幫助老師解決困難的心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利用生活經驗,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新課標指出:“重視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和小組討論進行計算,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要提供各種思考與合作的空間。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注意提供給學生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如:小組討論如何計算利息,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
數學要關注人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數學素養的提高。學生在感知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稅率納稅時,為了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再問:“也就是實際得到的稅后利息是存款利息的百分之幾?”這樣,學生都進入了積極的思維中。從而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時,根據例題還可以問:“如果李志文存錢的時間不同,又如何解答?”這樣就注意了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新課標在談到有效教學時指出:“有效教學一定要在重視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內在的發展。授課教師在這個環節上真正落實了有效教學。
“利息的計算”一課,總體效果很好,基本達到了預先的教學設想,在改變傳統應用題教學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數學評課稿 4
一、課前引入比較有新意評課稿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來展開教學,所以艾老師在本節課開始時,先讓學生來猜一猜發到的古文中有幾個字,這樣一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體現了學科間的聯系。另外,讓學生先來估計一下有幾個字,也培養了學生對數的估計能力,同時通過這一活動,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知識的基礎,充分了解了學生的認知起點以后,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教學,學生已經會的,就不必過分強調,對于學生還未理解的,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
二、注重學生對于1000的概念理解評課稿
發展學生的數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數的認識由100以內擴展到1000以內,數目增多了,增大了,內涵更豐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在引出1000之前,蔡老師首先讓學生明白數數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但是隨著數量的增大,可由之前的`一個一個數,十個十個數擴展到用更大的計數單位來數。為了讓學生建立具體的數感,教師又利用小棒,讓學生從一個一個數到十個十個數,再到百個百個地數,最終引出10個一百是1000。在整個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時進行強化,相信學生腦中所建立的1000這個概念,已經相當深刻了。隨后,蔡老師又讓學生再去數一數剛才的古文,“你打算怎么數?”學生很自然地便能夠自主優化出最佳的數數方法,一百一百地數。通過這一活動,再一次強化了1000在學生腦中的印象以及對于1000的感受與認識。這一系列的教學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教師對于教材、對于學生的充分鉆研。
三、運用計數器讓學生明確數的組成對于不同的計數單位,所表示的數的意義是不同的
蔡老師運用計數器直觀地向學生展示1000以內數的組成,通過在計數器上撥出不同的數,使學生在了解到數的組成的同時,也解決了讀數中出現的幾個特殊情況,當中間出現0時,不能省略,因為這一個0是表示占位。
四、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是數出來的
本節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充分重視數數。教師設計了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數數。如讓學生從千字文中找到第985個字后接頭往下數,在這一過程中,蔡老師首先讓學生自己再數一數,然后由學生上臺示范數,再由學生自己數,最后讓全班一起數,讓學生充分感受數數的過程,突破學生在數數中遇到整十整百的難關。隨后,又能過三輛火車,由淺入深,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與開放性。最后又通過生活中的數,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密切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數學評課稿 5
本節課,沈老師能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出發,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教學中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即數方格的方法遷移到長方形面積的推導,讓學生通過動手擺小正方形,用尺量長與寬的長度等等,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設計有層次。
這是一節平面圖形和計算相結合的課,其中既有結論的推導,也有結論的應用。整節課,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學思路沈老師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的訓練,每個操作環節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動來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理解,突出重點難點的內容,整個教學詳略得當,重,難點把握準確。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探求新知重過程與方法。
我覺得這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新的數學課程理念。在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中,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去理解數學知識,獲取學習方法。老師課堂中始終圍繞著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新課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教學效果。整節課從動手探究→方法歸納→方法的應用上環環相扣,通過自己動手移一移,擺一擺,算一算的方法來探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教師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逐步推出計算公式,再推廣到身邊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為今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應用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3、注重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沈老師特別注重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學模式,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使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在小組探討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有著突出而到位的表現,她對小組里交流的要求說得明確而簡要,我們可以明確地觀察到,這對學生的操作,對整節課的展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組討論流于形式的現象。
4、教態自然親切,師生關系融洽。
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學生所展示出來的強項智能的肯定,進一步激發和引導,可以帶動和喚醒其他智能相應的發展,從而,有效的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我的認識水平。新課程,給我們更大的啟示,要關注學生,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氛圍,給一個合理的,恰當的,鼓勵的評價。老師很好的注意到了這一點。整堂課,老師始終面帶燦爛的微笑,對于學生漂亮的發言,總是,給予學生掌聲和贊揚聲,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對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學生,潘老師總是耐心的加以啟示,引導,點撥。讓學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錯了也不要緊,讓學生處處,時時感受到老師的溫暖,班級大家庭的融洽,和諧。這也是我們教師努力改進的地方。
一、目標定位正確:
1、課內充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
2、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3、讓學生能利用圓面積公式進行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二、引入自然
1、復習鞏固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同一圓內半徑與直徑關系。
2、復習鞏固了什么叫面積,讓學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從而自然引入圓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
三、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圓,把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再讓學生拼成近似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讓他們仔細觀察,研究長方形的長(或平行四邊形的底)是什么,長方形的寬(或平行四邊形的高)是什么,從而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探討的地方
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為了照顧中差學生,教師應充分了;利用教具或課件展示,讓學生有充分的觀察和思考,真正感悟圓面積公式推導的整個過程。其次是在計算公式中對半徑的平方還需要指導和練習,以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很好的運用。
數學評課稿 6
這次景東杯課堂教學比賽,我聽了李丹老師上的《統計》這一課,作為一名教齡還不滿一年的年青教師,我覺得李老師這節課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整節課從新課的引入,新授,練習和課堂小結各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有序,層次清晰,練習設計有層次,有拓展,既照顧全體,又為個別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體現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如果長此堅持下去,定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本節課中,李老師能提供學生比較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課中老師讓學生說說如何統計班中每種水果喜歡的人數,在出示了統計圖后,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還安排了讓學生看統計圖同桌互相提問題等等,這樣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質疑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由于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民主,在課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能在課中大膽質疑,如有學生發現教師所給的統計圖的縱軸只有17個格子,就向老師提出:如果超過17人該怎么辦這些寶貴資源的呈現無疑是我們數學課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在這里我也想給李老師提幾點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要正確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在統計班中學生最喜歡吃的水果的人數時,教師明知道有個別學生已重復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學向老師反映某某同學已經站立過了,但教師沒有予以回應。)我想這是因為在教案中教師有這樣一個預設的問題:我們怎么知道班級里每個小朋友都統計到了呢李老師想讓這個問題能在后面順理成章地出現,孰不知這樣做反而使教師要對班級人數重新進行統計,這樣做勢必要浪費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以致后來教師就干脆造假,把總人數湊齊就算完成了人數統計,這樣做的.結果顯然使統計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和它的實際意義。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規范,表達要確切,如教案中“這是統計圖嗎”這句話表達就不夠確切,應可以這樣問:這是一張完整的統計圖嗎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注意傾聽,更需要有適時的評價。在本課中,當學生完成了第一張統計圖后教師要學生回答:你是怎么看出喜歡什么水果的人數最多和最少當有學生回答:喜歡草莓的有16人,喜歡菠蘿的有1人,所以喜歡草莓的人數最多,喜歡菠蘿的人數最少。這樣的回答顯然與教師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反應比較冷淡,也沒有對該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進一步啟發,但我們知道該學生從數字上看出數量的多少顯然是沒有錯的,老師對該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后啟發學生從另外不同的觀察角度來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從觀察直條的高低來知道數量的多少。從試教課到正式上參賽課,我覺得李老師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只要她繼續不斷地努力鉆研教材和改進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數學教師。
數學評課稿 7
李老師講的《圓的面積》這節課,是北師大版六年級的教材內容。圓是小學階段最后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打下基礎。聽了李老師講的《圓的面積》一課,深受啟發,感覺課講的很成功。由于李老師多次深入鉆研教材,可以說準確地理解教材編寫意圖,跳出教材,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大膽的改革,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緊密結合起來,強化教學互動、學生實驗操作推理驗證,對提高學生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一、轉變教師角色,改善教學行為。
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在“以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本課教學中,李老師更多地體現為:引導者——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明確的導航目標,輔導者——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與支持,使學生能夠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合作者——關注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共同尋求問題的答案。與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共同體。
二、重視自主探究,發揮學生主體性。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不但能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促進知識的意義建構,更能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在教學“圓環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時,李老師先讓學生看一看一個大圓當中的小圓可以拿出來,那剩下的圖形的面積也就是圓環的面積要怎么來求呢?學生通過圖形能夠直觀的推出圓環的面積就應該用大圓的面積—小圓的面積,從而來推導出圓環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后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在下面計算圓環的面積。再引導學生交流、驗證自己的推導想法,師生共同傾聽判斷學生的匯報圓環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看看他們的推導方法是否科學、合理,使學生們經歷實驗操作、總結驗證的學習過程。這樣有序的學習,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李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充分體現張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鑒。
數學評課稿 8
用字母表示數看似簡單淺顯的內容,但從孩子的認知水平去理解又是很難。用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數式是一個抽象化的.過程,是小學數學學習的轉折,是一次認識的飛躍。
莫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一開始就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導入課題——用字母表示數。接著出示例1及字母所表示的一個特定的數,接著教學例2用字母表達乘法交換律中兩個數的關系,再接著看書自學通過判斷辨析講解簡寫的規則,最后通過練習鞏固等環節。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語言簡潔,層次分明,扎實有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節好課。其中本人也提兩點不成熟的想法,根據書中編者的意圖,例1是為學習新知打下遷移的作用,而既然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課題那么把例1中的符號換成字母是否更有正遷移的作用。其二當討論到簡寫的規則時有學生提出如果數與字母相乘怎樣簡寫,是否給予引導討論給予正面講解,不必把這一問題拋給下節課呢。
數學評課稿 9
本學期黨老師開了一堂《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組內教學研討課,學案的精彩設計,課堂的娓娓道來,令在場教師收獲良多。下面是筆者對這節課的幾點體會及對“學案教學”的啟示。
1、課堂賞析
1.1教學設計——細心
作為本章的第一節課,在學案中黨老師很細心地設置了“本章導引”,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卻體現了黨老師對細節的處理非常用心。另外,學案的閱讀性很強,學生閱讀學案不再像對著一張枯燥的練習卷,而是像對著一位親切和藹的老師。比如學案中的一些過渡的語言:“現在你有辦法完成問題2嗎?”,“通過環節3的學習,是否給你新的啟示,你能再來完成問題2嗎?”,“由以上兩步探索,你能試著完成下面的填空嗎?”語言簡練,卻非常有魅力,拉近了與學生的關系。
1.2例題選擇——細膩
黨老師的課,給聽課老師印象最深的是例題的選擇非常細膩。比如說“判斷 是否有實數根”這個例題貫穿始末。從一開始學生不會判斷到完成環節一之后,學生會嘗試畫圖解決(但還不嚴密),接著探究了零點存在定理之后,學生再會想到用代數方法嚴格證明。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不斷地更新完善,學習的欲望不斷地被調動起來。說明黨老師很好地貫徹了新課程知識螺旋上升的理念。在解決了是否有根的情況下,還很自然地追問了幾個根,非常巧妙,問題的解決不僅教會了學生用單調性驗證函數零點個數的方法,也驗證了圖像的猜想,讓學生收獲了成功的體驗。
1.3概念形成——細致
為了突破方程與函數的關系這個重難點,黨老師對此設計了表格,一來在學案中可操作性更強,二來圖表使得知識更加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發現規律,總結結論,形成概念。在精致概念方面,黨老師分別就“零點的概念”和“零點存在定理”設計了概念辨析,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認識和理解概念。可謂用心良苦。
2、課后反思
2.1定理探索——求另解還是求釋疑
在解決 是否有根的問題時,學生想到要作出函數 的圖像。這時候應該多問學生幾個問題:這個函數是不是已經學過的基本初等函數?不是的話,怎么作出圖像呢?如果不知道y隨著x的變化規律,描點連圖得出 的圖像是不是可靠?讓學生對自己這個方法產生一定的質疑,知道有一定的理據,但不夠完善,才會有欲望去學習另一種判斷方程是否有根的方法。如果一味順著學生的意思描點作圖,直接觀察出與x軸一個交點,就給學生一個錯覺,既然描點作圖沒有問題,也很簡單,任何函數有沒有零點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解決,那還有學習“零點存在定理”這種從解析式角度判斷零點是否存在的必要嗎?如果只是為了多學一種方法,多一種出路,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自然會下降。
2.2定理探索——注結果還是注過程
零點存在定理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黨老師的設計初衷是讓學生自主探究。但是我們看到學案中的探索太過細化,老師把探索的每一步都設計好了,挖了空,讓學生來填。而不是鼓勵學生摸著石頭過河,在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結論。雖然學生看起來完成得很快,掌握得也很順利,好像是花最少的時間收到了最佳的`效果。實際上,這種填空對學生而言,沒有思維容量,不是真正的探索,剝奪了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習慣。如果黨老師能抓住前面畫圖中存在的疑惑,在學案中設計問題,“一個函數y=f(x),只要滿足,便可說明這個函數f(x)在(a,b)上有零點。”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通過同伴互助,教師指導或者是自學教材,慢慢地修正、完善定理,這應該是我們作為教師需要向學生滲透的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3、學案啟示
3.1創新欄目,優化資源配置
黨老師在學案中,設置了“本章導引”,顯然這是一個閱讀材料,目的只是讓學生了解一下本章將要學習的內容,而不需要學生花時間去解決。這個處理引導我們用學案上課時,和本節課有關的閱讀材料可以用這樣的合適的方式呈現在學案上,這樣既保證了課堂主干部分不受細枝末節的影響,又保證了課堂內容的完整性,豐富了學生的視野。這堂課,甚至可以把歷史上解方程的數學史話,也作為一個閱讀項目出現在學案上,讓學生感受數學發展的歷史,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
3.2有效思考,優化時間分配
黨老師在用學案上課時,很好地對時間進行了統籌分配。比如環節一,填表完成函數與方程關系的探索;環節三,看圖填空完成零點存在定理的探索,黨老師很好地發揮了學案的作用,給足了學生思考的時間,使得學生快則快學,慢則慢學,互助學習,共同提高。而對于環節二函數零點概念,因為教材中是直接給出,沒有探究的必要,黨老師也就沒有多花筆墨,可以說做到了優化時間分配。
數學評課稿 10
《倍的認識》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課本第76頁例2、例3。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系。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學生動手、動腦、和動口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教學難點:理解倍的概念。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時能運用這一概念去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對倍的認識比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倍”,對倍感到陌生,對倍的認識而言幾乎是一個0的開始。先看看倍的字面解釋(字典中的意思),抽象的意義學生難以理解,那么我們就給學生指明一個學習的方向——擺一擺。學生擺的現狀又是什么呢?一個正方形由四根小棒組成,就是一個四,兩個正方形由八根小棒組成,就是2個4,由此類推?
整堂課唐老師重視學生思維條理性的培養和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倍的認識,設計的練習也在鞏固學生對倍的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設計了擺一擺,畫一畫,找出圖上實物的倍數關系,用倍的知識說話等環節,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數學就在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生成資源,因勢利導,科學評價,適時點撥,及時梳理,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發展。
她把握住了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一特點,選取的教學素材,都是學生熟悉的、喜愛的活動。學生這樣學習的興趣也是濃厚的。采用了直觀的擺一擺、畫一畫等實際操作,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之后深化對倍的理解,同時也體現了讓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自我經歷、感受、體驗知識的構建過程。
現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是:對單一的、顯性的問題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但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只注重找到問題的答案,往往呈現出套用題型的現象,像今天的課《倍的認識》,學生已經找到了規律,都是用乘法計算,也許走出這堂課,很多學生又會感到無從下手。另外,吳老師的板書設計也獨具特色。整潔美觀、布局合理的板書既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也幫助他們有條理地表達、理清了“倍”的概念。
對《倍的認識》一課的'教學,我們的思考是如何關注學生的數學現實,在學生原有學習基礎上得到有效的發展?
一、讓學生體驗—經歷—積累,讓學生真正從不會到學會。
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用外顯的動作來驅動內在的思維活動,并把外顯的操作過程抽象為數學的表達,從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學習數學的過程和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倍的認識》一課,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悟一悟--試一試--做一做--練一練,在豐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倍的意義,由淺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第一次操作——老師再黑板上擺了一個用四根小棒組成的四邊形,其實就是一倍量,讓學生在擺中悟一悟,初步體驗倍的意義;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操作中經歷對倍的認知過程,逐步積累加深對倍的表象建立。但是教師在擺三個四時為什么把它拆了呢?多好的一倍量呀!這是基礎呀,就像房子的地基。
二、教師的肢體語言的呈現。教師可以一直指著那個一倍量,指導學生說是像這樣的一個4,二個4,三個4,不斷強化學生對倍的認識,是在一個4的基礎上進行的。練習中第一行有2個圓圈,要求第二行畫三角的個數是圓圈的3倍,把第一行的2個圓圈圈起來,表示一倍量,像這樣的兩個兩個的畫,畫三次這樣的三角,學生自然會一目了然,這時從直觀操作上升為抽象的思考,實施了課堂的一次理性的飛躍,真實展現了學生從不會到學會的求知過程。
三、如何面對教學預設和課堂生成
一切教學都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在預設與生成之間靈動,呈現課堂的真實本色。教學過程是現場生成的,結果是不能完全預測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富有形的預設在無形的動態教學中生成。抓住知識的靈魂,不斷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種信息,見機而作,或及時引導,或適時質疑,或概括小結,對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及時納入課堂臨場設計的范疇之中,適時調控,充分利用,激活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有效生成。我們想一堂好課不僅要有好的設計,更需要教師具有在課堂中處理課堂即時生成的能力。好的教學設計,還要教師靈活、機智的處理課堂教學生成的能力,才會呈現一堂好課。
數學評課稿 11
11月5日上午第二節,我們裴主任上了一堂《圓的認識》,讓聽課老師和六年級同學一起認識了圓,認識了什么是有效教學。
一、在小學數學大綱里,關于圓的教學相關要求有以下一些:
(一)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的最基礎的知識。
(二)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學要求:
使學生獲得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和比例的基礎知識;常見的一些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量與計量、簡單幾何圖形、珠算、統計的一些初步知識。
使學生逐步形成簡單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系的表象,能夠識別所學的幾何形體,并能根據幾何形體的名稱再現它們的表象,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和形體特征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三、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社會需要,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征,學會計算它們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進一步學習幾何都是有益的。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求積計算的數據不應過繁。組合圖形作為選學內容,只限于兩個圖形的組合。幾何形體要從低年級起逐步認識,合理安排。
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讓學生對幾何圖形——“圓”建立最基礎的認識(當然是在一年級的圓的認識的基礎上);
2、認識事物間——圓的特征、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系和基本特征;
3、學會用字母表示圓的有關知識,主要是指:2r=d;
4、會畫圓;
5、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和形體特征的興趣和意識;
6、增強民族自豪感:祖沖之和圓周率。
關于教學任務,老師們一般都很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大綱提出的教學方式為我們的“有效教學”的提供了思考:
1、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
2、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
3、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征。
日常生活、實際操作、直觀學習雖然簡簡單單的12個字,卻值得我們數學老師時時為之警惕,因為在我聽過的數學課中,很多老師如能做到其中一點都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今天的課堂中,老師的三大理念使《圓的認識》更加有效: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
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如導入:早幾天的秋游中,大家都把座位讓給了小弟弟小妹妹,今天老師讓大家座一次車!又如: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圓形的物體呢?再比如:假如要在草坪中間建立一個圓形大水池,你該怎樣畫圓呢?
2、利用學生動覺智能來促進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折;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
3、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這主要是借助于課件,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屏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類似之處還有很多。
由此看來,這堂數學課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看來真是值得我們多加揣摩!
當然,課堂中存在的諸如:教師的語言還要更加嚴謹、有些局部處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難免的事情,這就無傷大雅了!
數學評課稿 12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戴老師在本課的設計以及執教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自我介紹為前提請3名女同學站在第一排,再請6名男同學站在第二排(3個3個地站在一起)在講臺上,讓學生觀察并得出2個3,從而引出課題"倍的認識"。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分散了本課的難點。再通過學生活動,創設一個又一個的情境:使新知識(倍)和舊知識(幾個幾)的聯系更加地緊密,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給予學生創新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把自己置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積極地思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比較去主動探索,盡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探索成功的喜悅。在練習的設計中,教師請學生在第一排擺2根小棒,第二排擺的個數是第一排的4倍,當學生匯報擺的結果時,引導學生說明為什么這樣擺。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述,使學生對"倍"的概念以及"一個數的幾倍"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戴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時,讓學生通過認真看、動手擺、積極說,使學生的腦海里產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征,從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這節課里,戴老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從生活中的實際物體個數和圖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擺圖到看圖再到擺脫直觀,說出倍數關系的過程都反映出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思想的熏陶。鞏固練習題構成了本節課學生內化知識系統,在設計上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突出內容的層次性、多樣性、開放性和趣味性,給學生提供了思維拓展的空間。如果能在擺小棒后老師再緊接著又設計一道開放題:讓學生拿出星星,自己喜歡擺幾個就擺幾個,接著讓學生擺蘋果圖片,使蘋果的個數是星星的3倍。學生擺的結果多種多樣。當學生匯報了自己的擺法后,我沒有就此作罷,而是提出問題:"為什么都是3倍,而你們擺的蘋果圖片的個數卻不同?"引起大家的思考。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發現因為星星的個數不同,所以,當擺它的個數的3倍時,蘋果圖片的個數就不相同,進而體會到"比的標準不同--一份的數量不同,所得到的結果--蘋果圖片的個數也就不同。"這樣的練習,開放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進一步理解了"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學生不僅學會概括表象,強化了"倍"的概念,同時為下一節課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奠定了基礎。
數學評課稿 13
上周聽了一(2)班覃老師的《找規律》這一課。這是一年級下冊教材《找規律》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找出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找出下一個物體。還要通過認、涂、擺、畫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整堂課覃老師對教學目標的落實非常到位,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學習。
一﹒首先,創設情境。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知識。在教學中覃老師巧妙利用低段學生的特點,在課的一開始就設計了觀察主題圖,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讓學生觀察彩旗、燈籠是怎樣擺放的,生動有趣的'課堂引入,使學生對新課產生強烈的興趣與好奇心。
二﹒本節課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覃老師這節課很好的體現了這一規律。教師先是讓學生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讓學生觀察彩旗、燈籠是怎樣擺放的。在呈現學生圍成一圈的情景時,許多學生說出的是(男生到女生)的站立規律,覃老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但由于是圍成一圈,不便觀察。課件及時呈現學生站成一排的畫面,將復雜的圖形簡單化,許多學生紛紛說出了(女生到男生)的規律。
三﹒練習達標。此外,規律內容的教學也由簡單到復雜,鞏固練習環節中的練一練,設計了5組圖形的排列,讓學生從簡入繁地找出它們的規律,及時將所學知識得到鞏固;讓學生在說一說、擺一擺、涂一涂中實現對學習內容的深化理解,“有規律的排列”在學生的頭腦中越來越清晰。可見覃老師十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已有的知識和具備的能力。所以在施教的過程中,覃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情比較靈活的駕馭課堂教學的流程,既讓教學活動的開展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又能不失時機的處理好課堂教學中隨機生成的情況,教學的有效性得以較好的實現。
四﹒轉變學習方式,強調合作與交流。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本節教學內容的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所以在教學設計上,覃老師多采用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過課前感知規律——情境中發現規律——操作中深化規律——體會中創新規律——生活中應用規律這五個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進行教學。她能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借助課件創設學生喜愛的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探索規律的各種活動中,自主探究、主動地去發現,創造規律。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這一節課當中,學生始終處在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中:看得專心、聽得仔細、想得認真、做得投入、說得流暢、合作得愉快。真正體現了以積極的情感投入,極大的調動思維活動,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一節課下來,學生都沉浸在數學的美當中,感悟著各種有規律的排列。
數學評課稿 14
整堂課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師一步一個腳印地帶領學生深刻領悟“搭配中的學問”,探索出搭配的順序和“決竅”,一切是如此順理成章,又是那樣扎實平穩。對于這樣一節有效的課堂,我想,權用三個“注重”或許可以逼進有效教學背后值得遵循的教學規律。
1.注重生動評價,強化有效引領。
陳老師在上課時不僅注重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更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如指名板演衣服的搭配方法后,老師馬上請這三位同學解說自己的搭配思路,隨后便抓住時機問學生:“你認為她這種方法好嗎?為什么?”,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了搭配的順序,成全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資源、信息要素的協同促進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2.注重細節觀察,強化有效建構。
在學生為搭配的衣服連線后(該生沒有按順序連,但答案是正確的),老師立即問學生:“剛剛這位小朋友在連線時出現個小問題,你們發現了嗎?”,指導重新連線后還要求學生說說板演者的連線方法。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陳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她鼓勵學生發現板演或回答時的細節錯誤,無形之中就給學生一種學習的緊張感,使得他們更加認真地投入到課堂當中來。
3.注重原始創新,強化多維發展。
通過衣服實物的搭配和連線的方法,陳老師鼓勵學生充分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搭配的方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也確實找出了許多不同的方法,真正達到了探究“搭配學問”的目的。這樣,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創造”,這種“創造”源于他們的生活經驗,能有效擴充、完善對“搭配學問”的獨特解讀。
數學評課稿 15
《自行車里的數學》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比例的數學活動課,比例對學生來講是個難點,更不要說運用了。本節課利用前齒輪、后齒輪的關系,巧妙的利用了比例解決,并能求出自行車的路程。這樣讓學生既了解了自行車的原理,又解決了數學問題,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汪老師這堂課,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講了數學與生活相聯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鞏固練習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引入簡潔明了,直接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是數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自行車里的數學。出示實物教具自行車,先讓學生開放性的找找自行車里的數學知識,然后老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 汪老師把“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放在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上,這個切入點很好。學生回答也很好,教師直接板書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前齒輪—鏈條—后齒輪—后車輪—前車輪。
本人認為在這里汪老師可以放慢教學進度。再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一下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一圈,帶動前齒輪轉動一圈。由于前后齒輪用鏈條連接,前邊過一個齒數,后面也跟著過一個齒數,這樣前齒輪的轉動帶動了后齒輪的轉動,后齒輪是和后車輪連在一起的,也就是后齒輪轉動一圈帶動后車輪也轉動了一圈,后車輪的轉動驅動了前車輪的轉動,這樣自行車就工作起來了。
學生在充分了解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后,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前齒輪轉動一圈后齒輪轉動幾圈(后齒輪轉動的圈數也就是后車輪轉動的圈數),這個問題就可以大膽交給學生去完成了。如果知識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那么原理也自然會了解的很透徹,后面的變式題也會深入本質的去理解和變通。
鞏固是對本節課的消化,能了解到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新知。所以汪老師例舉了多而不重復的練習,解決了自行車行程,自行車的車輪半徑,直徑。本節課如果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前后齒輪的齒輪數之比就等于周長之比,也就等于半徑之比或者直徑之比,那么學生在做后面的練習題就會思路清晰,較快的解決問題。
數學評課稿 16
今天,我聽了史老師上的《口算乘法》這一課后,有以下的想法:
1、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
史老師讓學生自主的從主題圖中尋找信息,并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應用。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史讓學生自己發現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從而引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繼而讓學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后在多種算法中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怎樣算比較簡便?”使算法得到了更優化,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探究口算算理時深入淺出,使學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這可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史老師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并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
3、口算練習的呈現方式多樣,并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數學評課稿 17
1.課堂整體結構強
課堂結構設計整體性強,課堂學習活動充分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課堂學習活動沿著“設疑自探-質疑共探-解疑合探-懸疑再探”這樣富有理性思維的活動主線展開學習活動。使課堂結構具有整體性、主體感、層次性和流暢性。體現了“高觀點下的數學教學”,數學課堂有了靈魂。
2.問題設計有特色-高立意,低起點
教學起點把握準確,體現在很好地銜接了新舊知識,接軌了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教學活動經驗,揭示了數學的本質,指引著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向。王老師的課堂教學層次通過問題串刻畫得非常精細,起點低,但層次豐富,逐層遞進,步步深入,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也使學生看到了知識之間的聯系和難點所在。從整節課的幾個環節看,在理解深度上遞進,這種多層次的教學展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方式。一堂好課始于問題,特別是初始問題要能引起認知沖突,要突出數學思維和本節課的本質。這是關鍵,又通過問題串提高課堂的立意。
3.彈性預設,精彩生成
凡是則預立,不預則廢。只有課前精細的預設,才有課堂的動態生成。我們可以看出本節課在問題串的指引下,在師生和生生互動中,在逐層展開中實現了多層次,多維度的目標生成。教者巧妙的預設引發了多個認知沖突,在教學展開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展開討論,質疑,辯論。學生正是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生成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可貴的是王老師在解決前面的幾個問題中,學生已掌握產生增根的原因及檢驗增根的方法。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教學目標之一)。留下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思考,提出問題。這才有學生問題3、4、5…的精彩提問和回答。這就是精彩生成。使本節課的內涵更加豐富。
4.重難點解決方法巧妙
增根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教材中增根定義是模糊的,教者采取“發現增根-產生原因-如何檢驗-鞏固練習-討論增根的問題”。這一教學過程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特別是最后一個環節安排恰到好處。因為增根問題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經過前幾個環節學生可能還會存在疑惑。可以說認識還是初步的。還需設計綜合性的問題來重新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愿望。因此安排這一拓展性學習活動也就是帶領學生討論增根、無解的問題。可使學生在理解增根的基礎上能夠靈活應用。這樣就真正理解了增根的本質,揭示了本質,學生對增根認識的層次就上升了。另外本節課還有一些細節處理很好。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課堂中常有一些稍縱即逝的東西,它們往往成為推動學生深入思考的契機,是成功教學的關鍵。
【數學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評課稿10-10
初中數學評課稿12-28
初中數學評課稿精選10-12
數學《比應用》評課稿09-07
數學方程評課稿04-20
小學數學評課稿02-27
數學《統計》評課稿04-09
數學評課稿(精華)10-09
初中數學評課稿02-19
小學數學評課稿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