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評課稿(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優秀的評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集合》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合》評課稿 1
昨天,我聽了骨干教師陳xx執教的《數學廣角——集合》這節課。這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 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本節課陳老師主要采用故事法、游戲法、直觀演示法、講解法、師生合作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進而將問題解決,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游戲、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法來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根據集合圖直觀形象的解決問題。
有以下的優點值得我學習:
1.陳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首先用故事“理發師的困惑”來引入“身份的重復”引入課題,接著利用猜拳和搶凳子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集合圖的理解。
2.在游戲中引起矛盾沖突,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源——重復。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識,然后把呼啦圈印在黑板上,靈活地處理教材,動態生成了集合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集合圖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而且使學生對自己創造的集合圖很有成功感。
4 .在鞏固練習、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創設了情境——“花名冊里的故事”,已經“社會調查”,注重聯系生活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于生活,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5.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情緒飽滿,語言有起有伏,富有感染力,像一個講故事的大姐姐一樣帶領著學生學習數學。課堂上,學生也被教師的語言感染,積極地、主動地參加到數學活動中,思維活躍,陽光自信,對數學學習很有興趣。
6.教師 “以學定教”,關注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及時的.評價與肯定,都是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合作者,真正實現了角色的轉變。
總之,數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學道理、培養數學素養。本節課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新,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建議:
教學例題時,學生的列式來表達式,教師的強調不夠,只是問“為什么減1?”“減的1是誰?”,尤其在后面的練習中根本沒有讓學生列式。我認為不僅應讓學生知道問題的答案,還要知道怎樣列式解決問題,以及算式中各個數字與符號代表的含義,這就是數學教學中的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符號化思想和建模的思想,這樣才更加具有濃厚的數學味,也是我們數學要達成的終極目標。
《集合》評課稿 2
我評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5課《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張老師所講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以及實驗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養、教育和發展目標是在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教學重點是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教學難點是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指導的作用,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這樣幾個亮點:
一、復習舊知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為了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張老師先指名讀了一遍課文,再通過課件出示生字詞,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認讀,之后,她聽寫了部分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接著提問:聽寫的詞語中有不懂的嗎?學生互問互答,在理解“大顯神威”這個詞后,讓學生圍繞這個詞,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提出了“誰大顯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為什么能大顯神威?”等一些問題。這樣就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書,改變“被動接受”的局面,讓學生進入積極的讀書狀態,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在思考中尋找答案。
二、感悟、理解課文
以疑促讀,既把握了課文的命脈,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感受,維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學生思維浪花相互激趣、強烈碰撞的'信息交換場。學生在讀書中不難發現,課文中“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這生動具體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還激發了學生說一說對坦克的了解。
質疑是學生求學的重要途徑。在質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逐步深人,會產生不同的問題“文中告訴我們坦克是怎么發明來的呢?”學生通過分組學習,在讀一讀,說一說中,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坦克是怎么發明來的。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張老師采用表演的形式在學生對“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的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方面進行思維活動,另一方面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為抽象,如能將課文和事例融為一體,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那么教學就會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充分采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在盡量嘗試著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
《集合》評課稿 3
在高新區小學語文“關注文體、凸顯語用”校際教研活動中,毛老師執教了《矛和盾的集合》,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關注文體,凸顯語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也著力突顯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和詮釋,尤其在語用方面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首先。在課前交流中,引入了《自相矛盾》的成語故事。未成曲調先有情,成語故事與課文學習的內容息息相關,為課文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安排獨具匠心,這樣的課前談話有實效,值得提倡。
其次,第二學段教學目標準確,重點突出。本課在字詞句的教學上,扎實有效,不流于形式。比如矛、盾的教學,通過圖片了解字義,再從字形分析到漢字的書寫。再如集合的教學、通過直觀貼圖達成對履帶一詞的理解、通過動作演示理解左抵右擋、招架的理解等等,能夠始終做到關注學生對字詞的學習,完成學段目標的意識強烈。
再次,能夠根據文本特點選擇語用練習的落腳點。文章第2至4自然段重點介紹了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這段話有著嚴密的邏輯順序,課堂的研讀推進緊緊抓住這一特點。首先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遇到困難——怎么思考——怎么解決,接著通過演示、朗讀、復述等方式整理這一邏輯關系,然后進一步拓展到其他類似發明的發展過程。這一語用訓練主要集中在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有層次、有實效,也凸顯了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
本節課給了大家很多啟發,也可見教者的用心。
《集合》評課稿 4
《集合》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學習內容。這個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本節課涉及到一種最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問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這里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對他們來說既是一個認知的跨越,也是一個思維的跨越。從本節課的整個課堂教學來看,郎老師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情境,大膽放手,使學生在實踐、探索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集合圖產生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和建構中理解集合圖的本質,突破教學的難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趣引入,滲透重疊思想
郎老師在課前與學生交流時,采用一個有趣情景引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環節時間不多,卻達到了既激發興趣,又為下面的新知做好了很好的鋪墊。
二、合作交流,體驗和建構集合圖的`思想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是韋恩圖。通過出示表格:“請你算一算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有幾人重復,引導學生整理集合圖,動手圈一圈,學生能夠清楚地理解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并引導學生自己嘗試用各種方法計算總人數。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經歷韋恩圖的產生過程,并充分感知和體驗韋恩圖的作用,把具體問題上升到抽象,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而且整個過程不斷有思維的碰撞,環環相扣,扎實有效,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
《集合》評課稿 5
《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一個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集合起來發明了坦克。這篇文章并沒有華麗的字眼,它在自然平實的敘述中,說明了“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行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文老師在設計本課時,落實基礎知識教學的方法,特別重視利用本課培養學生的想象。整堂課的.教學輕松自然,學生學習有樂趣,學習有收獲。
文老師緊跟時代步伐,結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重大國際時事。一開課,就給學生播放了我國在這次慶祝閱兵儀式上的視頻。學生在觀看時,不僅對歷史事件有所了解,而且還對坦克的威力深有感受。這就是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生動畫面的渲染,很快吸引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
在接下來的詞語教學中,文老師對詞語教學方式多樣,手段不一,但使學生始終興致勃勃。記憶深刻的是學生在學習“難以招架”這個詞語時,教師是通過具體的肢體語言,通過和學生展開互動,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讓學生明白了詞語的意思,并且能夠靈活應用。
小組學習開展落到實處,學生探究氛圍濃厚。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文老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突破對教學重點的實施。
通過把這個問題分解成三個小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可操作性,同時也將問題進行化簡。
最后教學的拓展,文老師再次點明中心“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行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既是對學生人生的正確導向,情感升華.在讓學生思維得以拓展的同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這種現象,讓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大膽設想,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得到飛躍。
《集合》評課稿 6
《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上第七單元的開篇文章。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不一樣。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從以上單元目標和課文的具體特點看,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的思維過程即把矛的自衛和盾的進攻合二為一的過程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
張老師在上本堂課時,教態自然,充滿激情,能做到以身示教。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分析張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我認為本課教學的最大亮點是緊扣語文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表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分三個方面組織教學。
第一方面:重視學生的初讀感知,通過不同形式和不同的側重點,從生字的讀音、字形、以及詞語之間,詞語在句子中的內在聯系,了解生字詞的意義。這一步教師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從會意的角度出發,提醒學生寫字的注意點,“坦克和履帶”的關系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認識履帶的作用,從而為下文的教學打下伏筆。至于“左抵右擋和難以招架”這一組詞教師又以現成的鉛筆和書本作道具,創設課文情境,體驗比賽的緊張激烈,從而形象地理解詞的含義。我想這樣的教學,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本課的字詞,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學習字詞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重視對語文文字的表達方式的探究。鼓勵學生讀好課文,在由衷贊嘆聲中,學生將課文讀懂了,并能結合“矛、進攻、盾、自衛”等詞語概括了全文主要講的一件事。同時,教師重點抓住發明家的發明坦克的心理歷程,讓學生潛心會文,找出寫發明家想法的幾個句子,抓住關鍵詞,讀讀議議。“如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用句的準確。并引導學生讀相關句子。對這幾個句子的教學,教師也各有側重點。
第三方面:巧用表格,探究發明家的思考過程,同時遷移運用課文的表達方式。發明家是如何想到給帶“槍口和炮口”的“鐵屋子”裝上輪子、按上履帶的,課文沒有具體展開,這便為學生的探究和實踐提供了平臺。教師及時地抓住了這一機會,激勵學生也來做一回發明家,模仿課文中“如果……就……”表達方式,闡述發明的思考過程。在這一過程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從讀到說到自由寫,體現由扶到放的教學原則。
整體上,張老師上課富有激情,表情豐富。但是我也有疑惑的地方,首先張老師的板書是否還未完整,研讀部分是否偏重人文,忽略了工具性。語文課離不開學生主動地反復地讀,在讀中感受語言,在讀中積累語言。
這純屬個人意見,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集合》評課稿 7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是一句流行語,有思想的課堂,永遠是有高度、寬度、厚度的課堂。聆聽了冉老師執教的“數學廣角—————集合”更讓我感觸頗深。本節課,冉老師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的前提下能靈活處理教材內容,以故事“理發師的困惑”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課的一開始,就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再以學生喜歡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構建了一個生動、活動、主動、能動的數學新課堂。
1、關注情景創設,構建生動的課堂
以故事引入不僅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借助學生已有經驗,讓學生能抓住問題的核心,感受中年男子“既是…。又是…。”這一“重復”身份,從而自然巧妙地將學生的關注引入到本課內容的學習當中。初步體會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
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關注操作實踐,構建活動的課堂
集合問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這里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對他們來說既是一個認知的跨越,也是一個思維的跨越。因此從教學內容到課型的特點,都是對教師的挑戰。基于這種情況,冉老師設計了低年級孩子喜歡的猜拳、搶座位的游戲活動,一步步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經歷“設疑————驗證”的過程,體驗發現的喜悅,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開放的探索過程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和成功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在主動探索中得到發展,積極的調動學生運用現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
3、關注學習過程,構建主動課堂
利用呼啦圈回顧參與各種游戲人數過程,給學生提供了獨立觀察、分析、判斷的思考空間,當思考遇到困難或有了答案時,再組織學生討論,在交流中解除困惑,明確思想。并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回顧問題解決的過程,反思總結問題解決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4、關注合作交流,構建能動課堂
冉老師十分重視有意義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前提出明確的小組合作要求,通過畫一畫,填一填,說一說等方式完成小組活動要求,并及時給予合理評價。通過合作交流,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豐富集合思想和利用集合方法解決問題的感受,體會探索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建議:在用集合方法解決總數問題時還可凸顯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如例題中的3+4—1=6,參加猜拳的4人加上搶椅子的3人減去既參加猜拳又參加搶椅子重復的,還可利用韋恩圖思考:還可怎樣計算總數。(只參加猜拳的+只參加槍椅子的+既參加猜拳又參加槍椅子的=總人數)。
《集合》評課稿 8
《集合問題》是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第一課時的內容,這個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本節課涉及到一種最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問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這里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對他們來說既是一個認知的跨越,也是一個思維的跨越。因此從教學內容到課型的特點,都是對教師的挑戰。下面我從教學效果這一角度談一談我對這節課的看法:
一節課,教學效果的優劣最終落腳點都要落到學生身上。從本節課的整個課堂教學來看, 老師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對教材的處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落實新課標理念等方面都有成功之處。在教學中,林老師為學生創設了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大膽放手,使學生在實踐、探索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集合圖產生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和建構中理解集合圖的本質,突破教學的難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只要讓學生初步體會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會集合思想即可。要想真正理解集合圖的意義,必須經歷集合圖的建構過程,即集合圖是怎樣產生的,這是本節課的關鍵點也是重難點。老師整堂課也就是定位在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韋恩圖,通過現場交流、師生辯論、事實確認來引發認知沖突,進而讓學生經歷探究并獲得體驗,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整堂課學生學得都比較自然和輕松,教學目標達成度較理想。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是韋恩圖。教師在教學中并未直接教學,而是采用主動探究的形式,在學生一次一次排列調整的活動過程中,韋恩圖的模型漸漸浮現。林老師在此過程中起了適當的點拔作用。學生經歷了韋恩圖產生的過程中初步理解了對韋恩圖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計算總人數。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經歷韋恩圖的產生過程,并充分感知和體驗韋恩圖的作用,把具體問題上升到抽象,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而且整個過程不斷有思維的碰撞,環環相扣,扎實有效,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探討之處:在設計一個活動時,沒有想到:體現了什么數學思想,怎樣才能把數學思想活動起來,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
總之,數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學道理、培養數學素養。本節課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新,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集合》評課稿 9
《矛和盾的集合》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5課。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蘇老師呈現的'這堂課,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1、以游戲的方式導入新課。先讓學生玩“集合”游戲,如“輪子+椅子=輪椅”,“房子+車子=房車”等,形式新鮮又富有生氣,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同時也在娛樂的過程中感受和體會了“集合”的含義。這樣的導入自然又不乏趣味性。
2、課題的呈現具有藝術性。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覷。蘇老師并不是直截了當地把課題寫出來,在課題的呈現上注重了層次性,先呈現“矛”和“盾”這一組反義詞,同時讓學生識記這兩個字,將課題于鞏固舊知相結合。接著再讓學生說說矛和盾的作用,然后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如果將矛和盾集于一身、合二為一,將會如何?”至此課題才完整地呈現出來。整個過程非常自然連貫,同時學生學文的興趣也油然而生。
3、在講解坦克的發明過程時,蘇老師并不是平鋪直敘地進行教學,而是下發道具,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的方式體驗坦克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學生自己動手,能夠更深刻地記憶,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坦克的發明過程。樂于動手、善于動手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寓學于樂。
但教育是一門缺憾的藝術。也正是因為缺憾讓教育越走越遠。蘇老師在這堂課還需改善的是教學過程中部分的引導語。例如“作者通過那兩個關鍵詞表現他的思考的呢?”這句話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抽象的,因此學生的反映并不夠積極,教師沒有順利地達到自己的預設。我認為可以將這個問題具象化,便于學生理解。
《集合》評課稿 10
張xx老師是我們xx縣小學語文屆的一名老將了。課堂上她自如、從容,教學基本功扎實。難能可貴的是,從她的課堂上我們能感受到張xx老師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思考,課堂上所反映出來都是教學新觀念。人常有惰性,一件事做多之后,難免會吃老本,不思進取。而張老師給我們樹立一個很好的典范,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我們的課堂就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從而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個臺階。下面就講講張老師這節課的教學特色。
一、字詞教學方法多樣,有利于所有學生掌握。
這節課張老師教學的字詞有:矛、盾、集合、持、戳、坦克、履帶、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龐然大物、大顯神威,加上由矛和盾作用引申出來的進攻、自衛總共有13個詞語。細心的老師肯定會發現張老師詞語教學有三個特點:1分散2分類3方法多樣。“矛、盾、集合”是在揭題時教的,“持、戳、坦克、履帶、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龐然大物、大顯神威”先集中出示正音,“持、戳、履帶”意思在這部分就解決了。“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的詞義在課文中理解。分類很明顯,持、戳是動詞,坦克、履帶是名詞,而四字詞語又歸為一類。詞語的理解方法也很多樣,有看圖理解,如履帶;做動作理解,持、戳;有聯系上下文理解,如集合這個詞;還有創設情境理解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這樣的教學方式首先能保證人人過關,我們往常教學喜歡一股腦兒把所有的詞一起出示,這樣優秀生沒問題,但中下學生就比較吃力。分類,方法多樣能讓學生感覺有趣,不同詞語找到相匹配的教學的方法學生易懂,而且也能記得牢。因此,我們在教學字詞時不要搞一刀切,像張老師一樣,分散、分類,方法多樣,能讓孩子們學得扎實又有趣。
二、設計別具匠心的,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這篇文章對三年級孩子來講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特別發明坦克的.過程。如果采用問答式教學方法,勢必會讓學生不知所云,因為問答式,參與的學生往往不多,就幾個回答問題的學生比較認真,而大部分學生成了觀眾。張老師采用了“擺圖片”的方式,讓人深深折服這方法的巧妙。這樣首先能保證全員參與,學生的學習情緒也被她點燃了。而她的自學建議非常合理,可操作性又很強,特別是把關鍵詞填入表格這個提法特別好,在找到相關句子的基礎上找到,這是培養學生概括與理解能力,學生如果沒有理解了內容,他的關鍵詞就會找不出來。有些孩子講話老講不到重點,或者劃句子時什么都劃起來,其實就是這種能力的缺失,經常訓練孩子找關鍵詞,中心句其實能很好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格填好之后在交流,也是個亮點。我們平時上課有時提一個問題,很快就讓孩子來問題,其實剝奪了很多孩子思考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就會養成等答案習慣。可能填表格,有些填的不夠準確,但是他有經過思考,同學交流時,他會聽得更加認真,即使錯了,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所以,我覺得,我們上課時應該像張老師一樣,心中一定要裝著所有的學生,尋找的教學方法是為學生服務,讓每個孩子有事干,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三、課堂練筆基于學情,目標準確、達成度高。
我們現在課堂教學都是閱讀指向寫作,往往都會在課堂上安排小練筆,但是有時收效甚微。怎樣能做到有效呢?我們來看一下張煒老師的這個設計,其訓練重點是“可是,對了”。那大家會發現,出現了四次。
第一次是學生找。接下來用填空式的進行練說,盾可以自衛,可是_______________。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用書里原有的內容。裝上槍口或炮口的鐵屋子既能進攻又能自衛,可是______________。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出示最早的坦克圖,說說你覺得這坦克還需要怎么改進?請用上“……可是……對了……”這個句式來說一說。3
第四次出示課前談話時的圖,你們能用這個句試說說這些物品是怎么集合的嗎?(圖):橡皮+鉛筆=()
樓房+汽車=()
輪子+椅子=()
我認為張老師安排這四次可是別具匠心,我們來看一下這四次內容順序能不能調換,答案不言而喻。這中間的兩次練說,就像臺階一樣,讓學生最終能學會運用這些語言。這兩次安排的極為巧妙,第二次用的是書里學生已熟悉的內容,而且還采用了填空式,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學會,第三次,書里內容是沒有,不過讓學生很感興趣,因為內容沒有脫離文本,而且這個問題還富有挑戰性,易于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那到第四次的練說就水到渠成了。這是這個設計第一個優點。第二個體現張老師精選練的內容,一、二、三自然段連接詞不少,看起來都可以讓學生練練。而張老師只選了一個內容,其實選多了,孩子反而無所適從,選“如果就”,學生一般都已經會用了,選這個內容是貼近學生的寫作實際,學生在寫作文時,特別是寫自己的思考過程,很需要這樣的連接詞。因此,我們在訓練學生練筆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寫的內容要貼合學生實際,而且要鋪好臺階。
這節課上的扎實、靈動,學生有所獲,又學得很開心,在我看來是一節非常成功的語文課。聽課的老師也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但金無足赤,如果張老師在引導學生找關鍵詞時,步子邁得小一些,慢一些,教學效果肯定會更好。
【《集合》評課稿】相關文章:
心理課評課稿集合04-17
坐井觀天評課稿集合01-13
《比意義》評課稿集合12-15
杠桿評課稿集合03-22
聽課評課稿集合05-17
矛與盾的集合評課稿11-02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集合02-06
道德與法治評課稿集合03-03
《圓認識》評課稿集合02-20